登陆注册
24724800000040

第40章

《通鉴》、《纲目》《通鉴》仿《左氏》编年体,虽创于温公,然温公以前已有为之者。晋时习凿齿已著《汉晋春秋》,刘宋时刘允济采鲁哀公后十二世接战国,为《鲁后春秋》,元魏时张始均改陈寿《魏志》为编年三十卷。唐时裴光庭引李融、张琪、司马利宾等直弘文馆,撰《续春秋经传》,自战国讫隋,表请天子修经,光庭等作传。又太子詹事姚康撰《统史》三百卷,上自开辟,下讫隋朝皆编年为之。柳仲郢之子璞,著《长祚长历》一书,断自汉武纪元为编年,闰位者附于左。萧颖士谓仲尼《春秋》为百王不易之法,而司马迁作本纪、世家、列传,不足以训,乃起汉元年,讫隋义宁,编年依《春秋》义类,为传百篇。书魏高贵乡公之崩,则曰司马昭弑帝于南阙;书梁敬帝之逊位,则曰陈霸先反。此皆在温公之前,则《通鉴》一书亦有所本。观颖士书法,则并开朱子《纲目》之体例矣。

《纲目》书法有所本《通鉴》书三国事,犹承陈寿之旧,以曹魏继汉为正统。至朱子作《纲目》,乃始改蜀汉继献帝。然习凿齿《汉晋春秋》早以蜀汉为正,其著论云:“若以魏有代王之德则不足,有静乱之功则孙、刘鼎立共王,秦政犹不见叙于帝王,况暂制数州之众哉!”此又朱子所本也。(章俊卿《山堂索前有集》十六卷载司马温公与刘道原书云:周、秦、汉、晋、隋、唐皆尝混一天下,其馀蜀、魏、吴、宋、梁、陈、魏、齐、周、五代诸国,地丑德齐,不参相一,皆用列国法。刘备虽承汉,然族属疏远,是非难明,今并同之列国,不得以汉光武、晋元帝为比云云。是温公修《通鉴》时亦未尝不斟酌于正闰也。)《纲目》于唐中宗之废居房州,每岁首必书“帝在房州”,虽朱子特笔,然唐人沈既济亦已有此论,谓汉高后称制,独有王诸吕为负约,无迁鼎革命事,矧其时考惠已殁,子非刘氏,故不得已而纪吕后,议者犹谓不可。今中宗以初年即位,季年复祚,虽尊名中守,而天命未改。《春秋》岁书鲁昭公出曰“公在乾侯”,示君虽失位不敢废也。请省天后合《中宗纪》为一,每岁首必书在所以统之,宜称帝不称庐陵王。是此论实发自唐人也。又朱子《纲目》用中宗嗣圣年号至二十四年,此例亦不自朱子始,范祖禹《唐鉴》已是如此。

(按《癸辛杂识》:欧公修《唐书》作《武后纪》,依前汉例也。天授以后,唐虽改号为周,而史不以周称之,盖黜之也。朱晦翁病其唐经乱周,史遂有嗣圣二十四年之号年之首,书曰“帝在某”“帝在某”,盖以《春秋》之法正名也。每年之下又细书武氏所改年号,垂拱则曰“武氏垂拱”,天授则曰“武氏天授”,此意甚严也。但武氏既革唐命,国号为周,有周则无唐矣,无唐则无帝矣。同一疆域也,而帝与周同书,****有二王矣,岂无窒碍乎?若《春秋》“公在乾侯”,则鲁国未尝有他号云云。是又以《纲目》所书为稍紊矣。然律以《春秋》书法,究以《纲目》为正。)

《通鉴》、《纲目》所书及《集览》、《质实》、《书法》、《发明》、《正误》等书所注,多有谬误者,今摘于后,以资考证。

贾举《纲目》前编:周灵王二十四年,齐崔杼之乱,一时有两贾举:侍人贾举,崔党也;从死之贾举,庄公所嬖也。《左氏》两书侍人贾举于前,而下叙贾举,州绰等八人皆死,明其不两贾举也……《通鉴》于崔党之贾举,初书“侍人”而后削之,直云“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甲兴,遂弑之,贾举等八人皆死。”则两贾举几于无别矣。叙事之明,由于书法之密,使其可省,《左氏》岂好为重累之词哉!

侠累、韩一人两书《纲目》正编:周安王五年,盗杀韩相侠累。《分注》载严仲子使聂政刺之。烈王五年,韩严遂弑其君。分注载哀侯以韩为相,而爱严遂,二人相害,遂刺于朝,并中哀侯。按《国策》严仲子即严遂也,《国策注》侠累名傀,《韩非子》作,则侠累即韩也。岂有一人之身,而聂政既杀之于前,严遂复刺之于后耶?考《史记。韩世家》:烈侯三年,聂政杀韩相侠累。十三年,烈侯卒,子哀侯立。六年,韩严弑其君哀侯。是使聂政杀侠累者严遂,而弑哀侯者韩严也。两事相去且二十六七年,《通鉴》及《纲目》何以既书“盗杀侠累”,又书“韩严遂弑其君”,不且合两事为一事耶?盖《纲目》之误因《通鉴》,《通鉴》之误因史迁。《聂政传》谓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却,乃使政刺杀侠累于其府中。而《史记》之误,又因《国策。韩傀相韩篇》:东孟之会,聂政直入杀韩傀,傀走抱哀侯,政并中哀侯。《韩非子》亦云严遂使人刺韩于朝,走抱君,遂并刺哀侯。此《通鉴》、《纲目》所本也。然《史记。韩世家》烈侯三年政杀侠累之后,烈侯又十年而卒,则政杀侠累并未杀君也。《国策》韩人攻宋篇又云:聂政刺相兼君,许异蹴哀侯而殪之(谓使其君伪死以免祸)。是故哀侯为君,而许负终身相焉。夫哀侯被杀即卒,而子懿侯立,许异又于谁之世而终身为相哉?则《国策》实误以烈侯时事而实之哀侯也。政刺韩傀时并中烈侯,许异蹴烈侯使之佯死以免难,其时烈侯实未死,又在位十年,故许异终烈侯之世常为相。其所以误系之哀侯者何也?《史记索隐》引《竹书纪年》韩山坚弑其君哀侯,注云:山坚,韩严也。始知弑哀侯者韩严,而非严遂。《国策》及《史记。聂政传》因韩严、严遂名姓略同,遂以两人为一人,故有此错。《通鉴》及《纲目》亦未考订,遂袭其讹。惟《史记。韩世家》于烈侯时书盗杀侠累,于哀侯时书韩严弑其君哀侯,此则分晰明确,最可据也。王充《论衡》云:传言聂政为严翁仲刺杀韩王,非也。聂政之时,韩烈侯也,烈侯三年,聂政刺韩相侠累,十二年烈侯卒。严翁仲刺杀韩王事与聂政杀侠累相去十七年,短书小传不可信如此云云。是《史记》、《国策》之误,王充已尝辨之,但未指其所以致误之由,故《通鉴》诸书仍袭前误耳。

薄后、陈后不书立景帝七年,废皇后薄氏。武帝元光五年,皇后陈氏废。不书其立于前,遽书其废于后,斯为漏脱无疑。然考《汉书》诸帝纪,凡即位后必书曰立皇后某氏,而薄、陈二后独不书,殊不可解。倘因伉俪不终而略之,则宣帝之霍后,不过五年而见废,何以当其甫立而即大书之也?《纲目》之失书,盖仍《通鉴》之缺略,而《通鉴》又仍《汉书》之缺略耳。

太初元将哀帝建平二年,大赦,改元太初。按《汉书。哀帝纪》:待诏夏贺良等言赤精子之谶: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宜改元易号。乃诏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太初元将者,四字号也。后世如光武之建武中元,魏太武之太平真君,唐武后之天册万岁及万岁通天,宋太宗之太平兴国,真宗之大中祥符,徽宗之建中靖国,皆其例也。若书去元将二字,则与武帝之号相犯矣。哀帝之改元,虽不旋踵而复,然当其改之之始,必不自复其先朝也。“元将”二字,应照本纪增入为是。

卓茂非仕于莽朝延熹八年,诏坏诸淫祀,特留洛阳王涣、密县卓茂二祠。冯氐《质实》云:卓茂,宛人,王莽时为密令,教化大行云云。今按茂本传:其为令也,在莽秉政之前;其去官也,在莽居摄之始。见几而作,不污伪命。冯氏乃称其为令于莽时,不几厚诬正士耶?当亟正之。(齐武帝永明五年,魏高言:卓茂行化,蝗不入境,《集览》谓在光武时,亦误也。)

钟繇献帝初平三年,分注:黄门侍郎钟繇。《集览》云:繇,古由字,或音宙。按《世说》晋文帝嘲钟会曰:“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乡〔卿〕遥遥不至。”刘孝标注:会父名繇,故以遥遥戏之。又景王嘲钟毓曰:“皋繇何如人?”对曰:“古之懿士。”据此则繇字当读余韶切。

立曹操女为后西汉平帝元始三年春,聘安汉公莽女为皇后。刘氐《书法》云:立后书氏,恒也;书安汉公莽女何?权所在也。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春正月,立贵人曹氏为皇后。《书法》云:此其不书立魏公操女何?命自上出也。伏后之弑,帝益廪廪矣,于是立其女为后,将以自媚于操也,按刘氏之说善矣,犹有未尽者。魏公操纳三女为贵人,既大书于十八年之七月,次年又书弑皇后伏氏,则今之所立,但称曹氏,而即知为魏公操之女,实与元始所书无异也。独是莽女以父之篡而称疾不起,至赴火以****。操女以兄之篡而涕泣横流,知皇天之不祚。《纲目》著莽女之节,而竟没操女之贤,殊为缺漏矣。

周抚元帝大兴元年,彭城内史周抚叛降石勒,诏下邳内史刘遐、泰山太守徐龛讨之。二年春,遐、龛击周抚斩之。《质实》于元年条下注云;周抚,浔阳人访之子。按《晋书。周访传》:访长子抚,强毅有父风,始为王敦爪牙,后从温峤讨苏峻,又屡平蜀乱,官至镇西将军,哀帝兴宁三年卒(《纲目》于兴宁三年六月书益州刺史周抚卒),曷尝有叛降石勒事?又考刘遐及蔡豹传:沛人周坚,一名抚,以彭城叛,石勒遣骑援之。诏遐与蔡豹、徐龛共讨抚,战于寒山。抚败走,龛将于药斩之。是叛晋而被诛者,沛之周抚,非浔阳之周抚也。《质实》不分泾渭,混注访子,遂令道和蒙反贼之名,纰缪不亦甚乎!后至永昌元年,王敦杀甘卓,以从事周抚代卓镇沔中,《质实》又云:周抚,浔阳人,访之子。既是同一周抚,岂有已被斩而复镇沔者耶?可为一笑。

恶奴郎孝武帝太元八年,慕容垂叛苻坚,遣人告其子农等,使起兵。农遂将数十骑微服出邺,奔列人,止于乌桓鲁利家。利为之置馔,农笑而不食。利谓其妻曰:“恶奴郎贵人,家贫无以馔之,奈何!”妻曰:“郎有雄才大志,非为饮食来也。”《集览》云:恶奴,鲁利呼其妻名。《正误》则云:此乃戏骂其妻之辞,非名也。按《晋孝武帝纪》:太元十九年冬十月,慕容垂遣其子恶奴寇廪丘,载纪则云:使慕容农略地河内,攻廪丘,克之。是恶奴即慕容农也。陆龟蒙小名录,慕容农小字恶奴,然则恶奴者犹棘奴(冉闵)、胡奴(吕超)之类,而称之为恶奴郎者,犹买德郎(桓冲)、镇恶郎(桓石虔)之类,非鲁利之呼妻也。王、陈两说俱失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解学士诗话

    解学士诗话

    《解学士诗话》分下上层,佚著者。本书主要叙及明名士解缙的轶事,解缙的事迹在民间流传甚广,后也各有关于他的小说传世。
  • 沧海深呼吸

    沧海深呼吸

    这本书,将会揭露一个古老而心酸的秘辛。话不多说,且看
  • 爱宠缠绵之鬼王蛮妃

    爱宠缠绵之鬼王蛮妃

    一句话:一个边界小国刁蛮王女,和一位颜艺双绝口蜜腹剑的没落皇子从相杀相爱到携手同勉,破衲芒鞋力挽狂澜,最终共览天下的故事。【甜到牙疼,虐……虐……呃……】鸢飞戾天。她是大夏王朝叛军建立的国家中的泼辣公主。从小策马啸西风,舞枪迎乱雪。可自从她白竹鸢进了洛阳城,运气却奇差无比。一头栽在醉金坊,不得已给城中有钱有颜,传言温柔无比的颜枳做了小丫头还钱。自此,城内的流言蜚语就没消停过。只道是那眼瞳泛碧,脚踩笏头的姑娘入了颜家门,从此顺风顺水,哄得颜二爷服服帖帖,软语相向,教人好生慕艳!她挑眉暗骂:放屁!家中,颜青葙大人给她约法三章——二爷说话,要从;二爷抬手,要应;二爷生气,就得俯首帖耳温言软语哄他高兴。这就是他们口中温柔艳丽,冰清玉洁的颜枳?这特么真的不是污妖王笑面鬼转世?白竹鸢气的起的呲牙咧嘴,本姑娘可是那茫茫大原上舞刀勒马翻云覆雨的康国长王女!动若脱兔矫若惊鸿!哪容你放肆!他名下青楼赌场,她通通吃干抹净,他束她身心,她干脆奉陪到底!——连枝共冢,流水桃花。大街上。他一掷千金买下各色布匹。本以为他良心发现给自己做点新衣服,结果——“好希望鸟儿能给我缝新衣服(比心)”他明明知道自己不会女红的!这个混球,为了早日赎身,她忍!可惜手艺不精运气不佳好好蜀锦愣是让她缝的似袈裟披在身上。“鸢鸢,缝坏的银子就算在你欠我钱上面吧。”???这是颜枳挖个坑给她跳吧!!!照这样她一辈子都得待在这颜家宅子里了吧???有时候,她还得费劲打发一些爱慕颜枳的无知姑娘。“白竹鸢,你……”“我?我好得很,一身轻松吃喝不愁,不劳姑娘费心了”“……我告……”“你要告我?对不起我身无分文安分守己实在没什么好告的,姑娘请回吧。”“……”一旁颜枳眯眼笑得满城飞花,“鸟儿好伶俐的牙齿,果然是最‘妒’妇人心。”“别叫我鸟儿,恶心死了。”某人瞥他一眼,“你再这么说我就在你的苦荞茶里下药,看看到底是你妒还是我毒!”颜枳毫不在意,依旧笑得山花烂漫……大概,人不要皮,天下无敌吧。——一朝幻灭,姻缘散尽。他说心中有魔,一切皆可为障;她说一朝国破,深仇俯身而上。纵横裨阖,运筹帷幄,重获尊位,朝堂漩涡,他挡。顶珠带翠,鸾衣上身,秣马厉兵,铁甲战场,她上。迂回,踟蹰,两情似缱绻却又貌合神离。立场不同,责任不同。入骨相思,相同。是荣辱与共比翼连理,还是,蛟鸾相争必有一伤?——皇子是隐藏身份,不要误会。简介无能,求戳正文。
  • 树人文库-改变一生的寓言故事

    树人文库-改变一生的寓言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生化异爱

    生化异爱

    一个很普通的男生在一个星球上遇到了可怕的怪物,神秘的东西,还有她。
  • 我们——平行线

    我们——平行线

    阿瑞,你或许已经离开,但是,我言若语,还是爱你,不论结局如何,请你回头看一眼,我还在原地等你。
  • 绝世散仙

    绝世散仙

    龙云,一名身为天界普通的仙人,在得遇天界至宝灭神塔后,开始不断的被众仙追杀,最后导致自己不得不自爆身亡,但天界至宝灭神塔在最后关头自动启用了本身一项秘密功能,终于救了即将神魂具灭的龙云一命,数百年后,龙云终于苏醒,但是面对仙人的死对头魔界众魔,龙云该何去何从……
  • 命道凡仙

    命道凡仙

    何为凡,何为仙,凡字独当,谁敢称仙。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了极致之时,他们再也不甘屈居于渺小的地球;当科技文明征服了整个银河之际,人类,终于迎来了一场灭世浩劫。文明间的碰撞,引发旷世大战,弱小,无助,恐惧,弥漫在凡人之间,修真文明的介入,开启了一个溯古的新纪元。是凡强大,还是仙无敌,看平凡少年,如何以一颗凡心,证道苍天!
  • 阅魔

    阅魔

    不破高天,凡夫不立,天道荏苒,天道顺逆。魔生九子,九子九样。一天欲囚,一天欲纵。三个籍籍无名的小辈,带着一身的谜团,搏杀于天上天下,终登临“东央皇榜”极峰,挥手覆天下,弹指振尘寰。
  • 东洲乱云志

    东洲乱云志

    学符箓不是皇族却得一身龙气,大雪顶上哪位的智计无双。头顶双角的天下第二,紫色腰那人唤做紫衣侯。我要让这江湖,这朝堂,日月换青天。本书读者QQ群:207742624.欢迎讨论剧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