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35200000037

第37章 逆向思维(4)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很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做任何事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建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建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

附文1:

由“举一反三”到“举****一”

韩 军

“五四”后,中国语文教育在操作上的总体思路,即四个字:“举一反三”。每学期以二三十篇文章为“例子”,进行非常“科学”细致地“拆解”、深入地“鉴赏”、精心地“把玩”、反复地“历练”,以此达到让学生“循例”学会听说读写,“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言语的目的。前面师生对二三十篇“例子”文章的拆解、把玩、历练,即“举一”,后面学生“循例”“繁衍”大量言语即“反三”。

“举一”的“一”,还指语言学习的局促性:一本教材、一个教师、一个教室、一个班的四五十个学生。每学期只凭一本教材、在一个教室中、在一个语言导师指导下、一班的四五十个学生一起学语言。一本教材就“典范”地代表了所有语言,一个群体四五十个学生就代表了整个生活,一个教师就是语言的唯一导师。

“举一”,讲究求甚解、深解,不厌其深透、细微,一篇文章讲三四课时不在话下。“举一”的目的在于“反三”,让学生通过此“例子”,看语言怎么用。“举一”,是数量少,“反三”是数量多。每学期最多30篇文章,一年也就60篇,中学6年最多也就360篇。试图通过360个例子的学习,让学生“繁衍”远远超出360篇的言语。因此,“举一反三”的妙谛就在于“以少胜多”。

这种“举一反三”的思路,实际就是一种完全科学化、理科化的路子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的路子。学数理化等理科课程,讲深讲透一个例题后面就附着相当数量的习题;学生学会一个例题,就会做数量相当多类似的习题。这种总体思路,有成效,但不大,几十年中国语文教育一直在少慢差费中徘徊,与此大有关联。

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语言的学习规律,恰恰是“举****一”。“举多”而“胜少”,“举十”才“反三”。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数量无限加大后,才“奔涌而出”。进一步说,语言学习,不是仅凭一本教材,在一个封闭的教室中,在一个语言教师的“苦心调教”下,反复把玩几十篇文章所能奏效的。因此,数量的巨大,例子的极大丰富,交往范围的扩展,生活接触的广泛才是形成言语能力最根本的通衢!婴儿学口语的事实颇能说明这个问题。孩子呱呱坠地时,一言不会,一周岁左右说出最简单的“妈”“爸”“水”等,两周岁左右就能自如运用语言,说出奇妙的句子。为何口语学得这么快,效率如此高?他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更不讲究什么“深细透”的方法,他是在一个小社会中,在与众人的交往中,接触了“天文级数量”言语“例子”!以平均每天听100句话计算,每句10字,每天就是1000 字,一年即36.5万字,两年即73万字!就是说,孩子学会口语,等于两年“读”(用耳)了五六部长篇小说!学书面语,中学6年教材才多少字!所以我坚定地认为,语言学习的规律绝非“举一反三”,而是“举****一”。新语文,总体思路是,增大阅读量,打破封闭的教室,复归生活,引入大社会(与生活交往、阅读名著、接触网络等所有媒体),由阅读一本小书到阅读众多大书,纵身跃入语言(“交往”)的汪洋大海!

附文2:

熟难生巧

王院华

九百年前,卖油翁的一句戏言“无他,但手熟尔”,经欧阳修的生花妙笔一渲染,竟被初出茅庐的生手们奉为金科玉律。

但“熟”与“巧”真是因果吗?

其实不然。

“熟”是熟练,是机械式的重复,是没有科技含量的简单劳动,它像一道围墙,遮挡了人们探寻的目光。

驴子在磨道里拉磨,一圈又一圈,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它一生都被囚禁在狭小的磨坊里,技艺再精熟,驴子也永远无法变成麒麟。

青蛙在一潭井水里蹦来跳去,它看到的始终是熟悉的一方天空;类人猿从生活了几万年的树上爬下来,放弃了最熟悉的生活方式,却渐渐演变成了万物之灵的人类。

老师对学生说:熟能生巧。于是,题海战术让学生成了“解题机器”,但他们对社会与人生却一无所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放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从1977至2008年32年间,没有一位“高考状元”成为学术、商业、政治等方面的顶尖人才。“熟”已经够多了,“巧”又在哪里?

事实上熟练产生惰性。科学研究证明,当人们长期重复一些不用动脑就能很熟练的工作时,大脑就会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这样,因缺乏刺激便难于迸发灵感的火花。

而“巧”是聪明,是灵性,是匠心独运,如一根火柴,点燃了创新的希望之光。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两个泥水匠同样在工地砌墙,一个人每天只是机械式重复着前一天的工作,另一个却在想,“我是在建筑一座人生的高楼大厦”,于是边干活边钻研设计知识。十年后,不断重复的那个人仍然是泥水匠,而那个用“巧力”的则成为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厨师做不出饭;但再好的米,如果天天用同样的程序,做同样的饭,也会令人生厌。

人满为患的现代社会并不缺少熟练的技术工,却最需要求新求变、独当一面的创新型人才。

我们说,“熟”只是照葫芦画瓢,“巧”却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孰高孰低,不言自明。

熟练只能产生匠人,而不能产生大师。“熟”的流水线上只会制造同一模式的产品,而“巧”的天空却能尽情展现绚丽壮美的智慧之虹。

因此,熟能生巧只是感性的朴素愿望,而熟难生巧才是理性的实践真知。

附文3:

一个外国孩子眼中的字典

陈亦权

有一天晚上,英国小朋友小约翰很有兴致地说要自学中文,他翻字典掌握字义,正这么翻着,突然,他冲着我大声喊:“陈老师,为什么‘猪’的解释是这样的?太不可思议了!”

“猪”的注解哪儿不对了?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只见字典上这样写着:“猪,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

我看了看后对小约翰说,这是正确的,小约翰没点头也没摇头,但内心里却似乎保持着他自己的某种想法,他沉思了片刻又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对‘猪’的解释,那‘牛’字的解释又是怎么样的呢?”他刷刷几下就查到了“牛”字,这下,他似乎更加惊讶了,他用不可置信的口吻大声念了起来:“牛: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小约翰用惊讶的神色看着我,我也很纳闷地看着他,这没有什么不妥啊,本来就是这样的嘛!

小约翰眨了眨眼睛,居然又来了主意,要去查一查“驴”字的注解,我不禁也好奇地站在一边看着,查到“驴”字后,只见上面写着:“驴,哺乳动物,像马,比马小,能驮东西、拉车、耕田、供人骑乘,皮可制阿胶。”

小约翰似乎对眼前的这本字典失望至极,他问我这类字典是不是给中国学生学习用的,我告诉他说大多数时候是学生们用的,但成人有时候也需要。小约翰听了叹了一口气说:“这太令人震惊了,居然这样解释这些动物!”

我纳闷地说:“你觉得字典上的解释是错的?”

“当然,而且还是非常错误!”小约翰说,“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大自然里的每一种动物和人类都是平等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要爱惜它们,帮助他们,保护他们,而不是去利用它们。你看字典中解释,不是用来吃,就是用来做劳动工具,甚至要把他们杀死后做成产品,这完全不是他们的朋友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那些注解会让中国学生从认字开始就觉得动物并不值得尊重,会觉得动物只是用来杀掉吃的食品或者是用来使唤劳动的工具,甚至是一种产品,这和‘保护动物’的呼吁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小约翰的这番话使我怔住了,从他这个角度去理解,字典里对一些动物的解释确实缺乏“尊重”与“平等”,不是站在“朋友”的立场去介绍,而是站在一个屠夫的立场,对动物做出了残忍的、不人道的、野蛮并且自私的注解。

同类推荐
  • 最新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最新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本书以新大纲为指导,以新教材和新考纲为依据,全面、准确、新颖地融合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的针对性,具有极高的资料性与工具性。本书可供平时学习使用,亦可供考前复习参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工具书。
  • 青少年必读经典(青少年一定要读的亲情感恩故事)

    青少年必读经典(青少年一定要读的亲情感恩故事)

    本书收有“永不放弃”、“高级享受”、“医生吓死病人”、“贫困中的尊荣”、“嫁给哪一个”、“再多给自己一次机会”等近160篇小品文。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呐喊
  • 周一清晨半小时中层领导课

    周一清晨半小时中层领导课

    本书的目的不在于泛泛地提出概念,而是针对管理者常存的棘手问题,把“清晨半小时课”概述为以下六个方面:即一、建立公司发展的高期望值;二、互相信任,掌握授权艺术;三、辅导员工爆发个人的敬业精神;四、减少障碍的沟通法则;五、培养忠诚员工——表彰的巨力;六、新管理模式——制度与教育合一。全书的主旨在于:向管理者传达“工作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忠诚地主动执行自己的工作,就是具有责任心的优秀管理者”两大理念。而这两大理念,往往决定你究竟能否成为一个卓越的管理者。最后本书的用意还在于:如何高效地利用“清晨半小时课”而避免喋喋不休的“疲沓会”,是与管理者的能力和形象相关的大问题。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励志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励志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青海长云暗雪山

    青海长云暗雪山

    故事围绕公元前61年先零羌叛乱事件的背景,主人公莫青锋从傲气少年逐渐蜕变成长,最终匡扶崆峒派,成为一代宗师的故事。
  • 高武在柯南

    高武在柯南

    高武来到了柯南世界,并像一个轮回者一样,这是第一个世界,还只有我一个轮回者,到底是谁送我过来的,到底有什么目的?不论你有什么目的,我来的一刻已经没有遗憾了。不过,也许你会后悔的,神秘人!今天把作品类型整成了玄幻,我会改回来的,或者将就看吧。抱歉了,各位读者老爷。。
  • 手机惊魂

    手机惊魂

    一起扑朔迷离的杀人事件,带我进入了一个手机的唯物世界,紧接着房子飞了起来,还有恐怖的魔障笑声,更有你想也想不到的致命音符……冤魂、索命、猛鬼、让我不知道自己是活着死了,还是死了活着……
  • 神谴者

    神谴者

    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当初走出的地方真的是自己出生的地方吗?先祖的仇种族的恨真的需要那一块众人期盼的石头来化解吗?既然什么都可能是假的那么天神又是什么呢?神谴,又是在谴责着什么啊?
  • 杀马特之舞王系统

    杀马特之舞王系统

    杀马特少年,不,应该称之为葬爱四少的陈枫意外获得舞王系统,从此之后遇到再大的事也不就叫事。没钱,跳段舞就能解决;打架打不过,跳舞解决;没有妹子,还是跳段舞解决;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段舞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段。——尼古拉斯.枫本书说明书:看完本书如果有砸手机、骂作者、哀悼逝去三观的请观看舞法天女进行调剂。
  • 那雪

    那雪

    那雪月明风清、男孩杜赛唇红齿白、朗如皓月,那雪却与那个有名气有人脉,历经沧桑,为人处世游刃有余的中年男人孟世代云里雾里就同处一室了。等那雪终于离开孟世代而倒在了杜赛的怀里,突然一天杜赛却莫名其妙地不辞而别,黄鹤一去不复返。那雪从一个小村庄到京城读书,一直读完研究生,身份改变了却不能左右生活。梦里怀乡醒来一切如故……
  • 王俊凯,请你搞清楚

    王俊凯,请你搞清楚

    他们相爱许久,情敌却冥顽不灵,他们经历了许多危险、生死离别,却一一渡过难关……
  • 次元水晶宫

    次元水晶宫

    次元是由人类的幻想组成的,在命运的指引下,小伙(伪宅)被人闯入了次元的幻想世界,在异界称王称霸(其实就是开阔水晶宫)
  • 网游之修罗逆天

    网游之修罗逆天

    一款普通的虚拟游戏的发布,让云枫一个普通大学生进入其中,但渐渐的,蹊跷越来越多,海神项链!修罗?战神!自己梦中的“修罗”与游戏中的“修罗”是一样的吗?云枫冥冥中感觉到自己的身世也与之有关。神秘女子是谁?游戏真的是游戏?这一切是阴谋还是。。。
  • 鬼异之恋

    鬼异之恋

    爱情是怎样开始的?没有交流,没有了解,两个人的心却生生被绑在一起。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真爱,还是迫不得已?眼前的恋人看着死去的初恋在身边守护着自己,一桩桩不得不翻开的往事,谜一样的故事。慢慢面对真实的内心,走进灵魂深处。这是一个适合在深夜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