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39700000004

第4章 随缘:达观自在,烦恼即去(3)

一位得道的高僧逐渐年老体衰,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决定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作为衣钵的传人。为了找到最合适的传人,他决定考验一下两个徒弟。

一天,这个老和尚对徒弟们说:“你们出去给我捡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谁找到了谁就是我的传人。”两个徒弟领命而去,各自奔走。

没过一个小时,大徒弟就回来了,递给师父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而且并无任何难过之意,而是轻松地看着师父。高僧看着他,淡淡一笑,心里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是它已经是我看到的最完美的树叶,因为我已经从大徒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大徒弟已经回来半天了,二徒弟才走回寺中,却空手而归,他对师父说:“师父,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树叶,但是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树叶。”高僧听完,哈哈大笑起来,却什么也没有说。

几天后,老和尚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二徒弟见此,心里有些不满,找到师父理论。师父看着他,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完美,如果那么完美,哪还有喜怒哀乐,世态万千?看来,你师哥比你要更懂得人生!”

“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人们的初衷总是最美好的,但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味找下去,一心只想十全十美,最终往往是两手空空。直到有一天,我们才会明白为了寻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而失去了许多机会是得不偿失的。

瑕疵与错误本来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一公升的糙米经碾过以后,就会消耗掉5%的分量,剩下的才是精纯的白米。但是因为从前的碾米机比较粗糙,所以白米里面常常会夹杂着一些碎米糠,许多人在这个时候就会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把掺杂了碎米糠的米全部挑出来,要么把它贱价卖出去。

如果你太在乎这些碎米糠,想将它们全部挑出来的话,就一定要花掉很多很多时间和精力,这样的话,你就没有余力去做别的工作,反而会得不偿失,与其这样还不如选择把它贱价卖出,这样看似有所损失,但是你却腾出了你的精力和时间,可以在其他方面获利。

生活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也正因为有了残缺,我们才有梦,才有希望。当我们为梦想和希望而付出我们的努力时,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自我。十全十美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这种完美之事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中。人的美好并不完全取决于完美无缺,而恰恰是因为有缺憾才会有追求和拼搏,才会使自己的生命格外多彩。

有一只木车轮被人砍下了一角,它非常地伤心郁闷,它下决心要寻找一块合适的木片重新使自己完整起来,于是离开家开始了长途跋涉。

这个残缺不全的车轮走得很慢,一路上,风光旖旎,它看见了各种美丽的花朵、高大的树、一望无际的原野。它还和草叶间的小虫攀谈,听林间的小鸟欢歌……当然它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木片,但都不太合适。

终于有一天,车轮发现了自己寻觅很久的、适合自己的木片,它惊喜万分,马上将自己修补得完好如初。修好的车轮跑得非常快,它忽然发现,因为自己跑得太快,所以再也看不清花儿美丽的笑脸,大树的英姿,也听不到小虫善意的鸣叫,小鸟悦耳的歌声……车轮沮丧地停了下来,它想要回到原来的世界,于是它把木片留在了路边,自己缓慢地向前走去。

从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许多苦恼的根源来自于人们心中的一个误解:必须做到尽善尽美,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当人们踏上追寻完美的不归之路时,生活便渐渐变成了专门为他们捕捉过失的陷阱。所以,我们总是因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而愧疚与担心,担心爱我们的人会因此对我们感到失望,结果却适得其反。

世界上绝对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因为每个人的视角也都不一样,每个时代的审美也都不一样。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在每个人心中有着不同的天平,所以,我们就更无须事事追求完美。让所有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事情,为此伤神是极其没必要的。

然而,生活中有些人却往往认真得近乎偏执,不管做什么事都追求完美,不容许自己有一点点失误,不允许生活有一点点瑕疵,结果常常因为对自己太过苛求而搞得身心疲惫不堪。

其实,人世间,完美与不完美只存在于一念之间。苛求完美只会离完美越来越远,放弃苛求完美,我们会发现人世间的一切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美。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现实生活中,如果对人、对事、对自己都太过于苛求,就会使自己生活在孤寂和焦灼之中,结果适得其反,所以,一定要学会放弃苛求完美的冲动,以免陷入过于苛求完美的陷阱。

感悟人生

完美只是生命旅途中的一处景致,稍稍疏忽就会残缺,看过就好,不必记在心间,否则就会成为生命中的不负之重。

7

得失常在,要学会随遇为安

弘一法师克己甚严。法师长期坚持日食一餐、过午不食的戒律,而且他只吃萝卜白菜之类的便宜蔬菜,不吃价格昂贵的冬笋、香菇等素斋。

法师还视钱财如粪土,对于钱财,他随到随舍,不积私财,除了几位故旧弟子之外,极少接受其他信徒的供养。据说曾经有一次,夏丏尊先生赠给他一副美国出品的真白金水晶眼镜。他马上将其拍卖,卖得500元,把钱送给泉州开元寺购买斋粮。

其实弘一法师家庭环境十分优越,他的父亲去世时,甚至连直隶总督李鸿章都来操办丧礼,可见家族之豪富。法师年轻时家中经营多家银号,出手阔绰。当他留日归来后,家族事业即告破产,富贵日子一去不返,经济条件一落千丈。但他依然安然度日,靠工作养活家人,还不时挤出一部分钱接济贫困学生,真正做到了随遇而安,心态之好让人佩服。

待到开悟出家时,弘一法师更是决绝,不但舍弃了家庭,还把自己的财物奉送出去,其中有很多珍贵的书画。比如他赠送给北京美术学校极其珍贵的西洋油画、美术书籍能堆满半个屋子,送给杭州西泠印社的是多年积下的印章,送给同事夏丏尊的是平生所藏字画,甚至连十年收集的音乐、书法作品都分给了学生,真所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法师出家后,僧衣、铺盖都很寒简。一次,法师应邀去青岛湛山寺弘法,寺中的一位火头僧认为他是一代高僧,必然前簇后拥,吃穿用度都非常华贵,谁知与法师亲见后,发现他衣着极为普通,不禁大为惊疑,认为有作秀之嫌。有一天,这火头僧抓住机会悄悄走进法师所住的寮房细细查探,结果看到房内异常朴素,床上是破旧的衣服和被褥,桌上只有几部经书,毛笔已经用秃了。

真正做到随缘、随心,不因为家庭的变故而在心态上不平衡,或是觉得自己曾是一介富家公子,弘一法师将自我完全投入当下的生活,心在莲池,纵使有风经过,也不会惊起涟漪,终成一代宗师,与其“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的信条是分不开的。

在生活中,面对已经失去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坦然接受。因为,即使我们暴躁地摔东西、指责上天的不公,那也是于事无补,伤痕不能自动愈合。但是,你的快乐、你的幸福,却并不能因为伤痕而消失,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发现,它们就在身边。别人怎么看自己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敢于接受曾经的痛苦,这样你才能重新找到快乐,甚至扭转别人对你的看法。

如果你真的难以走出困境,无法承受那份巨大的心理压力,那么你不妨求助于朋友或心理医师。失意的时候,人最需要的就是开导。朋友、家人和医生温馨的话,会让你平复心海浊浪,淡化你失意的烦恼。不过别人的开导只是辅助的,真正达到心平气和还需要我们进行自我调整。最重要的,还是坦诚面对伤痕,敢于接受曾经的伤痛,这样,生活的阳光才能照进心田。

他出生在江南,或许是江南特有的灵气,赋予了他满腹才华,再加上他玉树临风,英俊潇洒,因此更加惹人倾慕。然而,却因为一场大火,他失去了所有,包括心爱的姑娘、英俊的容貌。

满腹愁苦的他来到河边,正准备以跳河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正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一个附近寺庙里来挑水的和尚。他发现那个和尚左边的桶有点漏,滴滴答答,一路都在往下漏水。天生善良的他赶紧追上和尚,并提醒他说:“你这么辛苦挑了一担水,可水桶是漏的,等走到寺院恐怕会漏掉小半桶了,赶紧换一个桶吧,这样多浪费力气呀!”

没有想到的是,和尚却坦然一笑说:“没有浪费力气,你回头看一看,这桶里漏的水不是都浇了这一路的花草吗?你瞧,它们长得多好啊!”

听了和尚的话,他看了看道路两旁,发现左边的花草明显比右边的开得好,他的心情也顿时开朗起来。“也许我的容貌毁了,但是,我的灵魂里可能因此而开出更加清香的花朵。”想到此,他微笑地跟和尚告别,那个笑灿如往昔!

从此以后,他不再在意自己容貌的失去,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读书上,几年后他成了江南有名的才子,并在科举考试中高中榜首,他的才华并没有因为容貌而失去光华。

生活总喜欢给我们安排一些小插曲,让我们的生命跌宕起伏,不是今天工作上出点小差错,就是明天和别人发生一些小摩擦。的确,这些不如意会让我们无比心烦,有时甚至情绪失控想要发泄一番。但是,如果你只知道一味地抱怨,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让心情变得更差。面对沉浮不定的生命之舟,我们要学会笑看人生沉浮,“沉”时,志气不能丢;“浮”时,骨气不动摇。从容地应对人生沉浮是我们应对生活的一种大智慧,是我们应该持有的一种人生态度。

其实,无论人生面临什么样的际遇,都会有这样两个机会,一个是好机会,一个是坏机会。好机会中蕴含着坏机会,坏机会中蕴含着好机会。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它。对那些天性乐观开朗、心胸旷达、心态积极的人来说,他们能够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两个都会是好机会;而对那些习惯于悲观沮丧、心态一贯消极的人而言,则两个都只是坏机会,因此也将自己置于悲伤之中无法自拔。

在现代社会中,因为我们习惯了得到,不习惯失去,所以,很多人在得失面前总是会表现出无所适从的茫然。这样最终让自己丧失了快乐的资格,丧失了乐观的天性。人生在世,得失是人之常理,也是自然规律,我们不必为之耿耿于怀。你要知道,有失就必有得,你失去了权位和利益,却能得到平静、快乐的生活。失去不可挽回,但开心却是自己可以去把握的,为此,我们在功名利禄方面的得失,应该坦然一些、豁达一些,千万不可太介意、太看重,毕竟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学会习惯于失去,往往能从失去中获得,得其精髓者,人生则少有不快,多有收获,从而由幼稚走向成熟,从贪婪走向博大。因此,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我们都应当用平稳的心态,体会快乐。学会以坦然、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事物的发展,让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赢得别人羡慕的“快乐人生”。

感悟人生

“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无论是我们自身还是境遇,都是虚幻不实的,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是苦还是乐,都应该随遇而安,因为这都是因果循环。要心地清净,做到无动无静,无寒无暑,否则就要生惭愧之心,自我检讨。

8

艳羡别人,会看不见自己的幸福

在一条河的两岸,一边住着凡夫俗子,一边住着僧人。

凡夫俗子们看到僧人们每天无忧无虑,只是诵经撞钟,十分羡慕他们;僧人们看到凡夫俗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十分向往那样的生活。

日子久了,他们都各自在心中渴望着:到对岸去。

一天,凡夫俗子们和僧人们达成了协议。于是,凡夫俗子们过起了僧人的生活,僧人们过上了凡夫俗子的日子。

几个月过去了,成了僧人的凡夫俗子们发现,原来僧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悠闲自在的日子只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便又怀念起以前当凡夫俗子的生活来。

成了凡夫俗子的僧人们也体会到,他们根本无法忍受世间的种种烦恼、辛劳、困惑,于是也想起做和尚的种种好处。

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各自心中又开始渴望着:到对岸去。

由此可见,你眼中的他人的快乐与幸福并非真实生活的全部。人生百态,每个生命都有欠缺,每个人都各有各的烦恼,不必与人作无谓的比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就好。

或许,羡慕别人是人的一种天性。看到人家好、人家强,凡夫俗子,哪个不心动?生活的差别无处不在,而艳羡之心又是难以克服。但是,假如我们能换一种思维模式,学会理性地分析生活,你也许会发现,其实,终其一生,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人生是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短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所拥有和承受的祝福寿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是一样的、相等的。这既是自然赋予生命的规律,也是生活赋予人生的规律,只不过我们享用、消受的方式不同,这不同的方式,便演绎出不同的人生。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觉得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总是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其实,我们应该想到,也许只有自己所拥有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发现自己的富足,感谢上天所赐予我们的一切。

同类推荐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即心是佛。佛心是什么?佛心就是佛的一切,或者说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并不仅存于寺院中,更存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是佛心是放下,佛心是宽容,佛心是智慧,佛心是无欲,佛心是平常心,佛心是慈悲,佛心是力量,佛心是随缘。每一章下均设若干节内容,每一节下分“佛陀格言”、“佛学故事”、“佛心领悟”、“佛心慧语”、“佛林百科”等板块内容。本书通俗易懂,抛开了那些令平常人难以读懂的佛学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佛法本平常”这个主题,使读者可以无障碍地理解佛理、感受佛法。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人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人做事,你就是佛。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少了发现幸福的心境。本书选择了许多经典故事,从心境、生命、自然、逆境、修养、生活等方面,以禅悟的境界为读者诠释了幸福的本意,是一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幸福宝典。
  • 圣经故事(3册)

    圣经故事(3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雪夜龙藏

    雪夜龙藏

    他原本是一名孤儿,一名杀手,在与师傅同归于尽后重生在了一个神奇的大陆,阴差阳错灵魂分割变成两个人,于是在他的教导下另一个自己开始向着巅峰前进,这期间他收获了爱情,亲情,友情最终成为一道传奇
  • 鏖战苍穹

    鏖战苍穹

    手执利刃,遥望浮尸八百里。呐喊整天,弯刀滴血碎苍穹。霸王一怒,生生震裂浮浮沉沉,犯我所护之人,定要你后悔来到世间。血染长空,战鼓雷动。一段热火传奇便从现在展开序幕!热血加柔情,至于程度有多深,我敢写,你敢看么?
  • 惊鸿侠影

    惊鸿侠影

    江湖诡黠,武林动荡再起。四块古玉,牵引四大家族后人纷争不断。熟悉的面容,不同的心,魔教教主上官绯羽究竟是曌梦雪还是.......天下第一剑慕容白力抗狂澜,最终能否得偿所愿,与心爱之人啸傲山林,不再过问江湖恩怨,不再踏足武林纷争?温文儒雅的慕容白,霸气侧漏的上官绯羽,善良温柔的曌梦雪,三者之间究竟是何种牵扯不开的宿命?
  • 娇纵遇多情

    娇纵遇多情

    秦雨飞。下次我们再见面时,如果你还爱着我,还用这样的眼神看我,那你必须做我女朋友。一对男女的甜蜜都市爱情故事。
  • 夜家风云——雪月传

    夜家风云——雪月传

    夜家大少爷大小姐二小姐和三小姐,在这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世界,有着自己的独特,他们坚信,自己的人生,无人能敌。夜家旅途,由此起航……
  • 诡异重叠

    诡异重叠

    一个迷茫的青年,曾经认为死亡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但是那一次睡觉他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他才知道原来人死之后还有可能会变为鬼,以另一种方式生活,或者记忆保留在大脑中变成僵尸等待着强大然后苏醒记忆。
  • EXO之死缠烂打

    EXO之死缠烂打

    是,我疯了,从遇到你的时候就疯了。——边伯贤。为什么,这么讨厌我?就因为我的身份?——朴灿烈。我会用时间证明,你会爱上我的。——吴世勋。顾沐瑾,你知不知道你,很烦?——鹿晗。《EXO之死缠烂打》,欢迎行星饭们前来收看哦!在此之前,叶子要说几件事。第一,不喜左下角不送。第二,这篇小说是叶子自己写的,如有雷同,那一定是巧合,如果不是巧合,那么就是你抄袭我的。第三,这是小说,请勿把真实的明星代入。行了就这样,祝大家阅读愉快哦!
  • 谁的青春张扬天下

    谁的青春张扬天下

    每个人的青春,总有年少岁月里的欢喜和眼泪,情绪在亲情的陪伴,友情的选择,爱情的追寻中沉淀。很多年以后,我们可能已经不记得那时开怀大笑的原因,却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记忆里的笑声吵醒。我们高喊青春无悔,但是记忆里仍然留下了某些悔不当初的过往和成长中无法弥补的遗憾......
  • 英雄联盟纪略

    英雄联盟纪略

    作者将英雄联盟中英雄的背景故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多数英雄均得以出场,整部书中既有城邦中的普通战争,又有法师和巫妖之间的魔法战争,请君一读...
  • 残记

    残记

    这里是诡·残记。这是一个真实的经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