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74400000016

第16章 三约已今当生劝愿流通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已发愿者即已生。今发愿者即今生。当发愿者即当生。正显依信所发之愿愿无虚发必克果也。非信则不能发愿虽信而不发愿亦不能生。故殷勤再劝发愿。愿者信之券而行之枢尤为要务。举愿则信行在其中矣。问今发愿者但可当生。何得云若今生。答此亦二义。一通约一期名今。则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决定得生净土是今发愿即今生也。二局约刹那名今。则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秤两头低昂时等。何俟娑婆报尽方育宝池。只今信愿持名使非娑婆界内人矣。极圆极顿难议难思。惟有大智方能谛信

四引诸佛称赞难事敦信流通又二。初引诸佛同赞。二自结叹难信。今初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而施化则有难易。于净土成菩提易。于浊世成菩提难。为净土众生说法易。为浊世众生说法难。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尤难。为浊世众生说余顿法犹易。说此净土横超顿法尤难。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顿修顿证妙观已自不易。说此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奇特胜妙超出思议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以是一切九法界世间所难信故。所以名为甚难希有之事。而十方一切诸佛无一不称扬赞叹推我释迦偏为勇猛也。劫浊者浊法聚会之时。见浊者五利使邪见增盛。所谓身见边见见取戒取及诸邪见。昏昧汨没故名为浊。烦恼浊者五钝使烦惑增盛。所谓贪嗔痴慢疑。烦动恼乱故名为浊。众生浊者见烦恼所感粗弊五阴和合假名众生。色心并皆陋劣故名浊。命浊者因果并劣寿命短促。乃至不满百岁故名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是人,是魔,是神

    是人,是魔,是神

    魔身,人心,若想修炼成神,又岂是那么容易。魔气,真气,神气。三气集于一身,有几人能真正的掌握力量,从而修成正果?情结亦是情劫,又有几人能超脱这无解的魔咒?
  • 可我还是很喜欢你

    可我还是很喜欢你

    赵宇漠,我好像还是很喜欢你,可我不想告诉你,因为我怕你会不喜欢我然后走
  • 黑道总裁的伪善妻

    黑道总裁的伪善妻

    六年前,他用一纸权威的不孕证明让她和那个男人彻底断了关系。同一晚,彻底掠夺她的身体。却不想,她消失了。六年后,一对慧黠的小孩在他相亲宴上同时开口,“爹地。”全场震惊。只是,那女人却像看陌生人一样看他?好!很好!他会让她想起一切的!
  • 罪恶之魔

    罪恶之魔

    天地囚人心,九为数之极!一个刚正不阿的少年最终却成为了罪恶之源!这是一段关于情感的故事,林凡不断在正与邪之间徘徊,当心中信仰崩塌之时,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才是错!
  • 基因武铠

    基因武铠

    我只是一个迷失在时间之中的孤魂,而你是我唯一的活下去的理由。看一个宅男如何带着金手指帮助无助的少女游走在人类和妖兽之间,逍遥天下。
  • 一线天涯局

    一线天涯局

    天下没有雷劫,我便打破这世上的规矩。没有神兵利器,我便渡九劫成圣,双手可破万物。管你是天子骄子还是万年老妖,阻我者,皆踩在脚下。雷晶降世,群雄汇聚,星尚闪耀只为衬托我之光芒逆天起,握造化,得雷晶,登仙路!且看驭雷天尊
  • 乾凌之界

    乾凌之界

    一个少年,上天不甘他这样死去,给他一个重生的机会,他在自己的过去来了一个逆转,逆天的少年傲世乾凌之界!
  • 那年代那岁月

    那年代那岁月

    尧鑫所著的《那年代那岁月(上下)》摒弃了以一个人的经历为一条线索的叙述方式,从男女主人公两个角度双线并行,回忆式叙述,力图更广阔地反映社会面。在表现校园生活的同时,也涉及中学生、大学生感兴趣的其他话题。同时,不失思想性,构筑正确的价值取向。《那年代那岁月(上下)》文字唯美细腻,善于构建画面感。人物性格特点突出,各具个性,人物在作者学习、工作、生活中皆有原型。
  • 冷酷少女vs邪恶少爷

    冷酷少女vs邪恶少爷

    一个有着黑帮的冷酷少女碰到一个非常有心机的少爷,她既要复仇又要对付这个少爷,他们之间又会激出怎样的火花呢?为了复仇,复仇的人又会怎样的倒霉呢?看看吧!
  • 最有韵味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下)

    最有韵味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下)

    十余年畅销百万套。本书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但是,近世国人中也有斥曾文正为元凶、伪君子、汉之不肖子孙的,到后来,汉奸、卖国贼、刽子手,又似乎成了对此人的铁定判辞。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的无限探索兴趣。那么,就让我们一道推开锈迹斑斑的历史铁门,走进一百五十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时空隧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