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39700000018

第18章 唐代帝陵(3)

对于乾陵地宫是否被盗一直是后代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据文献记载,唐未农民起义黄巢声势浩大,因缺少军资,他动用40万将士盗挖乾陵,只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但没有找到墓道口,后因政府军追剿,黄巢不得不撤兵。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五代时,温韬为后梁耀州节度使期问,“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之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盗掘占墓成风,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十兵们用炸药炸了许多处,却没能找到墓道口。

后来,当士兵们盲目挖掘时,忽然雷雨大作,数日不歇,军中一时传言四起,称武则天显灵了。

盗掘不成,孙连仲匆忙率部离开了乾陵。

由于乾陵历史上未被盗掘,因而其地宫内的陪葬品应该是应有尽有。结合已发掘的乾陵陪葬墓和有关文献,推测乾陵墓窒是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有耳室。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宫”即棺椁,“梓宫”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宗覆盖,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璜等“六玉”。皇帝身穿12套大敛之衣,头枕玉匣,口含玉贝,仰卧于褥上,面朝棺盖。盖内侧镶饰黄帛,帛卜绘同、月、星辰及金乌、玉兔、龙、鹤等物。地宫的斤室设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剑佩、千味食及死者牛前的喜好之物。前室设有“宝帐”,帐内设神座,周围放置玉质的“宝绶”、“谥册”和“哀册”。

另外在过洞两侧的耳窒和甬道石门的前后,放置有大量珍贵的随葬明器。

乾陵地宫内可能埋藏的珍宝大致可分为六大类:其一,金眉类,有金、银、铜、铁等所制的各类礼仪器、日常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工艺品等;其二,陶、瓷、琉璃、玻璃等所制的器物、人物和动物俑类等;其三,珊瑚、玛瑙、骨、角、象牙等制成的各类器具和装饰物等;其四,石质品。包括石线刻、石画像、人物及动物石雕像、石棺椁、石函和容器等;其五,壁画和朱墨题刻;其六,纸张、典籍、字画、丝绸和麻类织物,漆木器、皮革和草类编织物等。有理由相信,乾陵地宫打开之日,必是石破天惊之时。那时,盛唐文化的独异风采将让世界为之瞩曰。

1966年至1971年,我国考古学家曾多次对乾陵进行勘察,结论是其墓坚固异常,据勘查从墓道口到墓门长631米,宽39米,共39层,全用石条填砌,各层石条再用铁栓板固定,并灌注了铁汁,这些情况与文献所载完全一致,由此可以确信此墓确实难以开掘。

第4节、唐睿宗桥陵

位于蒲城县西北约15公里处的丰山(唐时称桥山)西南。桥陵以丰山为陵,在山腹开凿地宫,并在四周建造陵墒。丰山气势雄伟,蜿蜒如巨龙盘峙。登顶南眺,平野辽阔,一望无垠。陵穴高出周围平地250米左右,四周诸峰环绕,山势巍峨,蔚为壮观。

唐睿宗李旦的一牛,称得上富有传奇色彩,他是唐朝第五代皇帝,是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则天的第四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曾两次登上皇帝宝座,但时间都很短,无甚建树,但能洞察形势,对稳定唐王朝做出了贡献。

这不仅表现在他的两次登基,还由于他的“三让天下”:一让母亲武则天;二让皇兄李显;三让儿子李隆基。特别是选立有武功的三子李隆基为太子,并及时禅位,退居太上皇,从而防止了宫廷政变,也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所以小失为一个明智的君主。

桥陵建成于唐立同近百年的开元盛世,这时国力强盛,社会升平,在陵墓建筑中都有反映。其石刻艺术造型力求展现富贵气象的宏人、壮丽,陵墓建制高人宏伟。唐睿宗桥陵的陵墓建造和石刻艺术是唐代繁盛时期的代表,与乾陵并称为唐代陵墓石刻艺术之最。

桥陵因建于开元盛世,各种设施十分完备。

当时地面建筑规模宏伟,规格很高。以山为陵,在地向上绕山筑城,陵园周长约13公里,占地面积85平方公里。陵墙四周各开一门,前为朱雀门,后为玄武门,左为青龙门,右为白虎门。在陵园布局和建筑规模上基本沿袭乾陵。在丰山主峰南坡半山腰处向山体内开凿墓道,修建玄宫。围绕陵…修筑城垣,城四角均置角阙,四面各开一门。四门外各有石狮1对,门阙1对,南、北门外均有神道。北门神道两侧置列仗马3对;南门神道两侧由南向北分别置华表1对、翼兽1对、鸵鸟1对、仗马5对、石人10对。神道南端有乳台阙1对。陵园西南有下宫建筑群,整个陵园最南端还筑有鹊台阙1对。

桥陵神道长约625米,宽110米,呈南北走向。距今虽已历经1270多年风蚀雨剥,桥陵现仍存有石刻53件。朱雀门外神道两侧的石刻,由南往北依次为:

华表,又名“望柱”,原为一对,现存西边完整者一座。象征“王者纳谏”、“识衡路”。通高864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为方形,上雕有覆莲12瓣。柱身为八棱形,线雕缠枝卷叶纹及各种祥禽瑞兽图案。柱顶为仰莲承桃。基座有神兽、花草线刻。东边的一座已倒塌残缺,仅存柱顶、柱座。

獬豸,俗称“独角兽”,东西各1尊。

是古代传说中能辨曲直的异兽,属陵前瑞兽。

身高约3米,体形硕壮,怒目露齿,身有双翼。

这样雄壮的巨大圆雕,在唐十八陵中实属罕见。

东侧獬豸基座刻有“富平田氏”4字。

鸵鸟,东两各1尊,系高肉浮雕,刻于高、宽各约2米的石屏上。鸵鸟矫健的双腿,立于假山之上,回首贴翼。鸵鸟浮雕主要出现在盛唐以后的陵墓石刻巾,为石刻艺术巾的珍品,现保存完好。

巾国本不出产鸵鸟,汉代才从波斯传入。

中亚各国曾多次赠送鸵鸟给我国,因为物以稀为贵,它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也称朱雀或鸾鸟。

石马,5对,身高17米至2米,身长23米至26米,形态不一,鞍鞯等装饰品也各具特色。现在多数头部损坏。玄武门外还有破残石马3对。这些石马,大部分没有嘴,传说是百马成精,偷吃米面,被当地老百姓把嘴打掉了。

石翁仲,俗称“石人”,原为10对,现在多数完好。身高367米至428米不等,均为直阁将军装束。头戴鶡冠,中饰飞鹰,褒衣博带,足蹬高头履,双手拄剑。其向部表情,有的巡视前方,有的低眉含笑,有的面带隐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桥陵石狮。石狮具有守护陵墓的威力,是占代皇权不可触犯的象征,它主要是向人们展示雄烈,仪卫产灵,给予人以震慑,是人化了的“兽”的形象。按规定,唐陵4门均有石狮1对,桥陵朱雀门外1对石狮,呈蹲踞状,张口露齿,挺胸昂首,形态各异,镌刻细腻,肌肤丰满,造型雄伟,保存完好,体态硕人,高达28米,堪称石刻艺术的珍品;青龙门外石狮蹲座回首(称“回头望”),亦为唐陵石刻所罕见,其他各门石狮也均保存完整。

桥陵石雕排列成行,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有“桥陵石刻甲天下”之美誉。是当时的石雕大师们继承和发展汉魏六朝的传统技艺,又发挥自己的写实手法和高超技艺,表现出各种石刻的内在精神和生动面貌,给人以质的感受和美的享受,充分体现盛唐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繁荣景象。

据记载,桥陵当时地面建筑除雄伟的九问献殿外,还有几座阙楼及下宫、陵署等,房屋建筑达140间。陵园设有陵台令及主文、主乐、主辇、典事等官员23人,陵户400人,还设有折冲府,专门有官兵负责保卫工作。

第5节、唐玄宗泰陵

于蒲城县东北15公里处五龙山余脉金粟山南。此山海拔716米,山峦起伏,逶迤蜿蜒。以山为陵,在山腹中建造墓室四周绕陵筑墙。这里长眠着曾经励精图治赢得开元盛世的唐朝第六代皇帝李隆基。

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第二子,被封为临淄郡王,后因平“韦后之乱”拥睿宗复位有功,被封为人子。延和元年(712年),他迫使其父禅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时年28岁,在位45年。其年号有先天、开元、天宝。710年,韦皇后毒死中宗,以阜太后的身份临朝干政,并谋害相土李旦,李隆基联合姑母太平公主发动宫廷政变,铲除韦氏及其党羽,迫使少帝李重茂颁布诏书,让帝位于叔父相王口。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当时,宫廷的内部斗争十分激烈,人平公主在协助李隆基政变除掉韦后以后,依仗功大,日益骄奢,不可一世。朝巾宰相7人,有5人和太平公主关系密切,姑侄关系特别紧张。712年,睿宗自称太上皇,把帝位传给了李隆基。713年,太平公土与其党羽密谋,企图发动政变,推翻玄宗,自为皇帝。但是这个阴谋很快被唐玄宗发现,他先发制人,杀死太平公丰,彻底剪除了太平公丰及其党羽,结束了武则大以来一连串的宫廷政变。

同类推荐
  •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本书从人文、经商、生活、理财、处世等方面解读上海人的生活处世哲学。
  • 教师公文包-趣联漫话

    教师公文包-趣联漫话

    本书分“谐趣”、“述志抒怀”、“哀愤”、“馆铺第宅”、“江山名胜”等六部分,介绍了一部分有趣的对联和故事。
  • 伏跗室书藏记

    伏跗室书藏记

    伏跗室是浙东著名藏书家冯贞群先生的藏书室,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冯贞群先生一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搜集、保存和研究古籍文献,积累达十余万卷。作者骆兆平长期负责伏跗室管理工作,对冯贞群生平及伏跗室藏书史深有研究。本书记述了作者在伏跗室管理工作中的亲历的往事和藏书概况,并介绍了伏跗室所藏的古籍善本;记述了冯贞群先生学术成就、事迹年表等。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思想课堂-语言笔记

    思想课堂-语言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抗日英豪

    重生之抗日英豪

    一个现在特种兵的精英任务失败,重生到了抗日的年代,英雄与爱恨情仇相交,一个血与泪的赞歌,看主角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一步一步的崛起,创造一个不朽的神话。敢犯我中华龙威者——虽远必诛!!!!
  • 青咫

    青咫

    洪荒瀚海大陆,深罗妖鬼,圣者仙踪。对与错,善与恶,正与邪相互交织。是我们扭曲了定义还是天道轮回本就理所应当。残破的天地又是谁驱使着谁。太古铜门,瀚海泥泽下,一双深邃鬼瞳正窥探着世界。正道逆流,不惑之天,正悄然改变...
  • 武林盟主之九龙杯

    武林盟主之九龙杯

    九龙杯,是武林盟主袁霸天失踪后所留,传说跟被忘的历史——大混沌时期有关,更甚者说:“得九龙杯者得天下,更使整个武林为了争夺九龙杯而相互厮杀,用计、用谋、用血、用命来抢夺,这究竟是道德的沦陷?欲望的恶果?人性的贪婪?还是生命的脆弱?
  • 想,是刻在心上的相思

    想,是刻在心上的相思

    “想,是刻在心上的相思。”是一句承诺,也是一句哀叹。90后女孩魏伊书,新时代的双面女孩,爸妈和亲友面前的乖乖女,“狐朋狗友”群里的霸道丫头。一次意外穿越,一场爱恨离愁。意外的得到刻有“想,是刻在心上的相思”这一句话的玉佩,而最后自己最知道相思的滋味。尝到过亲人相残,受过爱人背叛,最后的最后忽然发现自己才是伤害所有人的根源,那该是什么滋味?当一切尘埃落定,回归平静的我们还能不能找回过去?还能不能在相思之后,得到真正的重逢?
  • 穿越之乱世舞姬

    穿越之乱世舞姬

    (本书原名《元武道舞姬》)二十一世纪的跆拳道高手,居然穿越成舞姬?这是神马情况?连王爷也对她倾心。喂,本小姐对你可没兴趣!可没想到某王爷兴趣盎然,丝毫不顾本小姐的的感受?禁锢在身边?做梦!本小姐要逃走!看跆拳道舞姬和霸道王爷如何来演绎这场爱情。【情节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另外,本文有激情戏,玻璃心脏的朋友还是不要看了】
  • exo最耀眼的星

    exo最耀眼的星

    她只是个平凡无奇的女生,为了自己喜欢的偶像,去了那个陌生的地方。被anti粉欺负,被人不待见,在舞台上出丑,被人误会……她才十三岁……经过自己的辛苦,她不畏流言,一步一步的走上了那个耀眼的舞台,只希望他能多看自己一眼。哈喽,我的《exo遇上不良少女》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哦。(本文基本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汉唐天下

    汉唐天下

    没天理呀,一个马路的开口井,就把俺扔回了黑暗混战的五代十国。既没有高强的武功,也没有超人的学识,俺不过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而已。在这黑暗的时代,没奈何,看我一个没落贵族,如何赤手空拳,不甘不屈,取汉中,定西蜀,平西南,夺甘陇,争霸中原,豪夺江南。对阵四海英雄,享尽天下风流,重创一个辉煌的汉唐天下!!
  • 仙佛叹

    仙佛叹

    “它是被人放到你体内的。”三年刻珠,孙行终于攒够治疗瘫痪双腿的钵钱;然而当大夫拿着一截奇怪的骨头,对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呆住了。更让他吃惊的是,骨内竟有着一方三色锦帕……体内病骨谁人放?锦帕字迹谁人书?本以为凭借着这些线索他能够找到以前,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走上了另一条路;一条虽非最强,但仙佛皆叹的路。
  • 原来师傅是匹狼

    原来师傅是匹狼

    她穿越到了雪山之巅,冻得她差点没命,好在让她找到一个洞窟和洞窟里的男人。扑倒了她,男人丢下一袋金元宝就走了,她独自去闯天涯,女扮男装进了第一大门派,那男人竟然是她师傅,还把那晚的事全忘记了?一怒之下,出走江湖,惹桃花,什么师傅又追上门来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鬼皇妃

    鬼皇妃

    据说,这个城主很诡异:喝人血,活吞肉,青面獠牙,无人敢嫁!据说,这个小姐很痴呆:乱说话,黑若炭,满脸胎记,无人敢娶!无巧不成书,他们两个还真凑成一对了!洞房花烛夜,为何她倾国倾城?他亦绝世风流?难不成,他们眼睛都不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