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97400000001

第1章 导言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屈原:《天问》

卢梭在《忏悔录》第9卷中曾经这样说:“我已看出一切都归源于政治,而且,无论我们作什么样的解释,一个民族的面貌完全是由它的政府的性质决定的。”“究竟是哪一种性质的政府才能使人民变成最道德的、最明智的、最富有学识的、最好的(最好二字应从广义方面去理解)人民呢?”他发现了政治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总体文化形态的重要影响,甚至认为政治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某种“源”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来予政治以特殊重视的古国。几千年来,最有识见的中国人大多数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才华和毕生精力都倾注于政治生活,即政治学说的创制与政治斗争的实践中,为充实人类知识宝库作出过积极贡献。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于是以其内涵之宏富,在世界文明史进程中显现出复杂多彩的特色。其中既存在可以继承与借鉴的有益的内容,也有不批判与破除则不能推动历史进步的腐恶的成分。

政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宏大体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它缺乏准确的认识,必然难以全面理解中国文化;了解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方可以真正认识历史的中国,同时,也可以更真切地认识现今的中国。按照鲁迅的说法,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科学的说明,可以“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以及遗留至今的奴性的由来”。鲁迅正是基于对这种积厚流广的文化遗存之阴暗与消极的深刻认识,提出这一见解的。显然,不“明白”这种历史的“由来”,必然不可能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鲁迅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令百姓的灵魂都浸没在迷信中,从此毫无生气,奄奄一息,“这是太平的根基,从古至今,相沿不废,将来想必也不至于便废。”

中国传统政治心理中对于天命的迷信,对于先祖的迷信,对于圣贤的迷信,对于长老的迷信,对于功臣的迷信,对于清官的迷信以及对等级制政体的无条件服从,对“大一统”政治模式的盲目尊崇等等,都是有利于****统治的政治迷信,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对政治权力的崇拜。最高统治者所百般推崇的最集中地体现封建政治迷信的“忠”这一政治道德准则,千百年来长久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生活。

弗雷泽曾经指出:“在一些特定的部族和特定的进化阶段中,我们大家,或者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有益的社会制度部分地是建筑在迷信这一基础之上的。”在历史的一定阶段,某些合理的制度建立在今天统统被斥之为迷信与愚昧的信仰的基础上。他特别强调:

在某些特定的部族和特定的时期内,迷信加强了人们对统治机构,特别是君主政体政府的尊重,从而大大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和延续。

政治迷信曾经表现出其历史的合理性。然而弗雷泽又说,这一结论,“仅仅限于人类的某些部族及历史的某些时期”,而且当时那些制度“其主要基础极有可能是某些比迷信更坚实得多的东西”。弗雷泽认为:

没有一种仅仅是建立在迷信,也就是建立在虚伪之上的制度是能持久的。一种制度,假如不是适应了人类某些实质性的需要,假如它的基础不是牢牢地建筑在事物的自然属性之上,那么它就一定会灭亡,灭亡得越早越好。

政治迷信与建立在政治迷信之上的政治制度必定一同灭亡。

雪莱曾经在一首政治诗《一个共和主义者闻拿破仑垮台有感》中说到政治迷信的丑恶,他写道:

……除开暴力和欺骗,

美德还有一个更长久的仇敌,

那就是陈旧的风习,合法的罪行,

和时间的最丑恶的产物:血淋淋的迷信。

政治迷信成为陈旧的风习,往往导致罪行合法,于是成为血淋淋的史剧中“暴力和欺骗”的最佳配角。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特别注重利用民众的政治迷信来加强其统治,“动为奸诈,托之经义,迷罔百姓,欺诬天地”。政治伦理、政治道德、政治法纪、政治秩序,都建立在政治迷信的基础上。正因为面对跪伏着的民众,皇权才显得高大。“在行政权力面前,国民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意志,而服从于他人意志的指挥,服从于权威。”历史上政治清明、国家安定的实现,基础正在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瞒和骗”。“要小百姓埋头治心,多读修身教科书”,“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这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所谓“治之本”。《韩非子·心度》中也明确说,治国正如用兵,“服战于民心”,“夫国事务先而一民心”,“故明君操权而上重,一政而国治。”利用政治迷信以征服民心,统治民心,维护君权至上的地位,就可以实现政由一统,天下大治。

政治迷信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是虚妄而且脱离历史真实的。恩格斯曾经在《英国状况》中写道:“历史的‘有神性’越大,它的非人性和牲畜性也就越大;不管怎么说,‘有神的’中世纪确实使人彻底兽化,产生农奴制和jus primae noctis(******)等。”可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迷信却往往表现出一种静雅平和的特征。经过千百年****帝王的刻意伪饰和一代代智学之士的巧妙装点,“金玉其车,文错其服”,具有繁华而雕蔚、新巧而修文、多元又归于一尊等特点,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征服人心,产生粉饰政治暴力、掩盖政治罪恶的效用,对中国政治表现出久远的历史影响。黑格尔曾说,“事实上,亚细亚洲全部”“都是****政体,而且是恶劣的暴君政治的舞台”。印度“就是一种没有一个原则,没有什么道德和宗教规律的****政体”,“所以在印度,那种最专横的、邪恶的、堕落的****政治横行无忌”,然而与此不同,“中国是一种道德的****政体”。其区别,或许就在于政治迷信的形态不同。

产生了迷信这种“颠倒了的世界观”的国家和社会,“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如果分析中国古代政治迷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还不能不考虑到千千万万个体的小农户共同托举着****主义的神圣君权,以及长期以宗法关系作为政治基础等历史事实。恩格斯曾经说,应当意识到,“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尽管反映得很不完备,有些歪曲”。农人相对舒缓的生产与生活节奏,也容易导致倾向于保守的文化传统的形成。这种传统往往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使社会的前进受到阻滞。恩格斯说,“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而迷信“一旦形成,总要包含某些传统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所发生的变化是由造成这种变化的人们的阶级关系即经济关系引起的。”非进取的、保守的、愚昧的政治观念的根源,在于落后的生产关系。

“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vis inertiae(惰性力),但是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如果说,我们的法律的、哲学的和宗教的观念,都是在一定社会内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或近或远的枝叶,那末,这些观念终究抵抗不住因这种经济关系完全改变而产生的影响。”任何自然发生与人为铺衍的迷信,都不能避免同样的结局。

政治迷信与政治民主是绝对难以并存的。“民主的确要以基本理性能力为前提,在任何社会里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要推进政治进步,建设民主政治,必须认真清理千百年来政治迷信的根基,努力洗刷种种政治迷信的残迹。

本书作者是力求遵照马克思提出的原则来进行这项工作的。马克思说:

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

同类推荐
  •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干部培训工作。纵观80多年的奋斗历程,重视学习,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我们党每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转折关头,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关键时刻,总是把加强学习和教育干部的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全力加以推进,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
  •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中国大热点》通过对2013年以来中央、省、市、县、百姓关注的热点事件进行全面梳理,精选出当今社会各界最受关注的前沿话题。全书资料翔实,案例鲜活,观点前沿,为读者权威解读当前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 “三农论”

    “三农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的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依据中国特有的国情,把农村问题分解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分别进行研究,既分析这三者的关系,也研究这三者各自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三农”问题的理论,作为认识实践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框架。经过10多年的实践,现在已成为中国政界、学界的共识。
  • 中国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中国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本书收录了《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系统研究》、《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人口原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GDP”核算模式选择》等多篇文章。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道统传承

    网游之道统传承

    新手新书,来体验一把作者的感觉游戏升级现实也一样
  • 华语之全能天王

    华语之全能天王

    他12岁出道,一时间火遍大江南北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是李明灿!他13岁拍摄电影,那部电影一时间成为当时卖座最高的电影!他15岁以惊人的才华写出人生第一本自传体小说,一时间被冠上王牌作家称号!他从16岁起每年荣登中国福布斯名人榜前列,但是他开始沉寂下来。5年后,他重新开始,看他打造一个属于他的娱乐帝国,早就属于他的传奇人生。全能天王——李明灿!PS:时隔多日,重新出发!
  • 天工盗魂

    天工盗魂

    因为打了一场架,我被关进了派出所的拘留室,遭遇了鬼压床,误打误撞接触到一个古老的行业——天工匠人。我无心干这个行当,却在出租房里见到了已经跳楼自杀的女同事,我决定送她的遗物回乡,没想到从此与鬼怪结缘,最终成为新一代的盗魂接班人,我没想过去户籍警那里改名字,却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了一个行走江湖的诨号——况天工!
  • 上津

    上津

    当我梦想着成为一个神仙的时候,我就已经是了
  • 最终修仙

    最终修仙

    一个39岁善良的已婚男人,带着他的懦弱去修仙,他有他的坚持,修仙有修仙的规则……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

    新派历史小说名家,与《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同期于天涯社区一战成名,出版有《流血的仕途》、《嗜血的皇冠》等历史畅销佳作。《流血的仕途》于2007年7月首版推出仅四个月后,即达四十万册惊人销量,斩获中国书业评选的“2007最受读者欢迎历史小说”殊荣。五年来,《流血的仕途》创下畅销百万套的市场佳绩,反响巨大。
  • 你是哪种动物1

    你是哪种动物1

    这是一门让你了解自己和他人个性的心理学,一门助你变身恋爱达人、职场精英、交际高手的心理学。作者在世界上首次将人类个性代入60种动物角色中,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心理学体系——动物个性心理学,直接引发了日本个性心理学研究的热潮。掌握了个性心理学,你便可以轻松了解自己,看清别人,躲开各种危险,避开各种纷扰,轻松搞定各种人际关系,快速成为个性分析高手。现在的日本年轻人都爱玩“角色检索”,你也来试试吧。12类动物、60种动物角色,你属于哪种动物角色呢?
  • 无上王则

    无上王则

    无上王,不死不灭,宇宙中的至高存在想要成就无上王,须有自己独特的规则同化王则同化一切无所不能
  • 婚后错爱,替身新娘不好惹

    婚后错爱,替身新娘不好惹

    "莫名婚姻,从天而降!新婚夜,一张俊美如斯却如恶魔般脸出现。接着便是接二连三的折磨。“苏雨馨,你毁了我幸福,我就让你生不如死。”他的唇瓣贴上她的耳畔,冷血的声音如同陆判在她的生死符上画了线。寓意,是要将她折磨至死。他唯一对她温存的时候,是因为他将她当成了他爱人的替身。她凄美的嘴角荡起了绝望地笑:“你可以伤害我,侮辱我,残害我父亲,甚至杀害你的亲骨肉,但是,别把我当成那个女人的替身,我不屑!”四年后,她华丽转身,要将他曾经带给她的耻辱全部还回来。"
  • 血没苍穹

    血没苍穹

    威震天界的血皇帝尊孟云,超脱之战败于天道,就在魂飞魄散,回忆一生之际,一个奇异的裂缝,吸收了孟云的一丝记忆真灵。当孟云再一次睁开双眼之后,一切都回到了自己踏入修真之路的那一刻。是南柯一梦,还是再次重生,命运之门彻底改变,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一世,我要血海滔天,血没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