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97400000011

第11章 天意从来高难问

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称作“封禅”。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帝王通过这一仪式得到天地对最高政治权力的确认。相传古时封泰山、禅梁父者72家。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行封禅事,不用儒生所议古礼,于是诸儒生讥嘲始皇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暗示其未得天命。汉武帝封禅,太史公司马谈未能随行,竟然“发愤且卒”,执司马迁手而泣曰:“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父亲由于政治失意所引起的哀怨以及临终的嘱咐,成为司马迁写作《史记》这部文史名著的动力之一。自秦汉以后,历代王朝都把封禅作为宣示其政权合法性的国家大典。《大戴礼记·保傅》:“封泰山而禅梁甫,朝诸侯而一天下。”《白虎通德论·封禅》:“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教告之义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放天,附梁甫之基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都说明了借助对天地神权的迷信来强化政治权力的用心。

古代有以帝位让授于贤者的传说,这种最高政治权力的和平转让,称作禅让。禅让,标示这种权力转换得到了天帝的认可。王莽取得汉家天下,曾利用无耻之徒伪造铜符帛图、金匮金策,有所谓“天告帝符”,有所谓“天帝行玺金匮图”等等,王莽于是宣告:“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序,符契图文,金匮策书,神明诏告,属予以天下兆民。赤帝汉氏高皇帝之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书,予甚祗畏,敢不钦受!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汉献帝延康元年(220),皇帝逊位,魏王曹丕称天子。献帝召群臣卿士告祠高庙,诏太常持节,“奉策玺绶,禅位于魏王。乃为坛于繁阳故城,魏王登坛,受皇帝玺绶。”献帝诏曰:“朕在位三十有二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禅让,宣告新政权得到了天的佑助。

政事纷乱所反映的“天命”无常,使人们难免对“天道”的真正规律以及这种“天意”的可靠性产生疑惑。于是杜甫有“庙算高难测”“天意高难问”的诗句。宋人张元干的名作《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中也写道:“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其实,许多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在所谓“天”的意志的背后,实际上是人的因素在起作用。汉元帝时,连续发生三次大地震,诏书曰:“治有大亏,咎至于此”,“深怀郁悼,未知其序”,翼奉论灾异之变与治道之失,指出:

臣闻人气内逆,则感动天地;天变见于星气日蚀,地变见于奇物震动。

而“天道有常,王道亡常,亡常者所以应有常也”,随即对政治的腐败进行了尖锐的抨击,警告君主:“执国政者岂可以不怀怵惕而戒万分之一乎!”

针对所谓“天道宁论”“天道难知”的疑虑,很早就有人提出以“天意”与“民意”相结合而构成政治指导原则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上》:“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管子》甚至说:“王者以民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唐代诗人王维则有“共欢天意同人意,万岁千秋奉圣君”的诗句,说明了这种“天意”与“人意”的结合同稳固的政治统治之间的关系。

从几千年历史的总体看,“天意”作为不为常人所解的政治规律的符号,始终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而也成为导致政治盲目性的重要因素。《管子·形势》说:“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所谓“天意”,对于违反历史潮流的某些政治行为固然有一定的约束与限制的作用,然而实际上“天意”的阐发权和解释权从根本上说仍然掌握在最高统治阶层手中,因而这种约束与限制往往只是相对的、有限的。

对于社会个体的政治行为来说,“天意难知”,一方面有可能使最高政治权力的握有者的政治言行更带有主观随意性,而一般政治参与者的活动则容易表现出明显的投机性;另一方面,对于具有积极历史意义的社会改革的主持者,又成为导致时时疑惧不安的重要因素。

据说宋代力主改革的名相王安石曾经提出著名的“三不足”之说,即“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确实曾经发表过“灾异皆天数,非关人事得失所致”的言论。针对反对派以“天变”攻击改革的做法,曾明确地指出:“天文之变无穷,人事之变无已,上下傅会,或远或近,岂无偶合?此其所以不足信也!”《续资治通鉴长编》熙宁七年四月己巳载:

上以久旱,忧见容色,每辅臣进见,未尝不叹息恳恻,欲尽罢保甲、方田等事。

王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陛下即位以来,累年丰稔;今旱汍虽逢,但当益修人事以应天灾,不足贻圣虑耳。”

上曰:“此岂细故,朕今所以恐惧如此者,正为人事有所未修也。”

可见,灾异常常导致改革派内部的动摇,而坚持“天变不足畏”的王安石,也一方面以“累年丰稔”证明改革的正确,另一方面也承认“益修人事以应天灾”,肯定了灾异对政治权力的警戒作用。而且他在对宋朝前代帝王的功业进行总结时,还曾明确对“畏天”的政治态度给予高度的评价。

当明代积极推行改革的政治家张居正遭到政敌攻讦时,万历皇帝下圣旨慰留,其中说道:“卿精诚可贯天日,虽负重处危,鬼神犹当护佑,谗邪阴计,岂能上干天道。”强调改革之顺应“天道”。而张居正58岁时,逢彗星日食之变,于是上疏请求退休:

古有灾异,则策免三公,今廷臣之中,无居三公之位者,独臣叨窃此官。顷者苍彗出于西方,日食午阳之旦。伏思厥咎,惟在于臣,正宜罢免以应天变。

在灾异面前表现出对于改革事业的犹疑态度。张居正死后的遭遇,更可以说明改革家个人在“天意”庇护下的传统政治权力面前的衰弱无力。张居正身死不久,官荫、赠谥都被废除,甚至宅第遭到查抄。他的长子张敬修被迫自尽,临死前在血书上写道:“呜呼,天道无知,似失好生之德;人心难测,罔恤尽瘁之忠。”所谓“天道无知”,成为历代改革家不尽忧虑的根由。

对于天灾异象是否体现上天对于现世政治的启示,汉代思想家王充在王安石之前很久就已经提出过否定的意见。《论衡·治期》:“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对于“天命”“天道”是否可以左右政治方向,也不断有人提出怀疑。唐代诗人元稹在《人道短》一诗中提出“天道短”而“人道长”的观点:“古道天道长、人道短,我道天道短、人道长。”“天能夭人命,人使道无穷。”“赖得人道有拣别,信任天道真茫茫。”

《诗·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朱熹《诗集传》:“民今方危殆,疾痛号诉于天,而视天反梦梦然,若无意于分别善恶者。”基于“天人相与”之说,对政治的失望往往导致对天的怨愤。《史记·伯夷列传》说:“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而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面对这种鲜明的对比,司马迁叹息道:“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晋康帝建元二年(344),岁星犯天关,安西将军庾翼写信给他的哥哥庾冰说:“此复是天公愦愦,无皂白之征也。”《豆棚闲话》卷一一载《边调曲儿》更直接地抒发了由政治不满情绪所导致的对“天”的绝望:

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你看不见人,听不见话。杀人放火的享着荣华,吃素看经的活饿杀。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

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对“天道”“天命”的迷信,可以说长期对政治权力表现出强有力的支持作用。偶尔对“天”的怨怼怒骂,其私衷往往亦存回天之念,正如马丁·路德所说的:“吾人当时时以此等咒诅唤醒上帝。”

夫继体之君,谨守祖宗之成法,苟不毁之以逸欲,败之以谗谄,则世世相承,无有穷期。

司马光:《五规·惜时》

在中国传统政治仪式——祭祀活动中,对先祖的祭祀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一个政权组织对于先祖,也就是该政治系统的最初开创者的无上尊崇,除了祭祀时的虔敬而外,还表现在对祖宗成法的严格遵奉上。于是,当我们回顾历史时,可以看到表现出陈旧性、保守性的先祖的阴影,几乎永远笼罩着中国政治。

先祖迷信对于中国政治形态发生的重大影响,往往使旧有的制度长期保持着对行政政策的规定性作用,从而导致中国政治进步的滞缓。此外,先祖迷信也是传统的“尊古”的民族心理之所以形成的重要因素。

《尚书·咸有一德》:“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孔子也曾经说: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憩。”周人之于召公也,爱其人犹敬其所舍之树,况祖宗其功德而可以不尊奉其庙焉!

《左传·定公九年》:“《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对于先祖的爱敬与思念,不仅体现在对其政治功业的尊崇,而尤其在于对其“德”其“道”,也就是对他们所倡导的政治原则以及他们所创建的政治体制的全面继承。历代统治者无不借此以宣示其政治权力的正统性。正像《白虎通义》中所说的:“王者立宗庙何?缘生以事死,敬亡若事存,欲立宗庙而祭之,此孝子之心,所以追继养也。”

先祖迷信的政治效应,是导致形成中国传统政治顽固的守旧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类推荐
  • 欧盟层面家庭政策研究

    欧盟层面家庭政策研究

    本书详细分析了家庭政策在欧盟层面的发展脉络、决策机制、运作模式与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上,本书结合政府问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理论对欧盟层面家庭政策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推断,得出了欧盟层面的家庭政策已经在最低水平模式上启动并将继续维持下去的结论。
  •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公民联合体理论是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Oakeshott,1901—1990)政治思想的内核,经验及其模式是公民联合体理论的哲学基础。不同模式在经验中具有特定的前提和界限,它们是不可混淆的。个人总是追求经验的统一性,只是在不同时刻统一的具体程度不同而已。政治哲学与现实始终保持距离才能丰富思想源泉,规避利益驱使与诱惑。哲学追求从整体上理解经验,而政治活动的目标是改变短暂的条件。如果政治哲学仅限于思考政治问题,就会沦为政治的奴隶。
  •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崛起之路:共和国风云60年

    崛起之路:共和国风云60年

    《崛起之路(共和国风云60年)》回忆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以来,每一年中华民族所经历的重大事件,有点有面,从不同角度,以纪实性的手法详尽地重现了共和国60年的历史,图文并茂,相信定能给读者耳目-新的感觉。让我们随着《崛起之路(共和国风云60年)》的脉络,一起去见证共和国60年的崛起之路吧!60年,弹指一挥间;60年,风云巨变。新中国从成立之初的重重困难之中,一路披荆斩棘,风雨无阻,走到了2009年。如今,大国日益傲然崛起,世界瞩目。
  •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我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发展道路漫长而艰辛;作为农民大国,农民问题显得尤为关键。
热门推荐
  • 晋朝重生生活

    晋朝重生生活

    在西晋皇宫重生,她的新马甲是个谜一样的异族胡女。绝世女将,鲜卑公主,背负夫仇,节义之妇……呃,这马甲居然这么拉轰?!啥?!除了拉轰以外,还有个“兄妻弟继”的重口味未婚夫?!万恶的旧社会,不带这样包办婚姻的!顶着压力自由恋爱,没想到遇到的良人却是个“表里不一”的小毒物?听听他都说些什么话,“阿荀,你既然心许于我,便再也别想走,从一开始你便该知道,我谢子峥并非什么善物,已经握在手中的东西,断然没有放手的道理。”好,你不放手是吧?你不放手,我就放狗!
  • 争霸万古

    争霸万古

    万魔来袭,少年惨死,重生未知的时空,然后……遇到装逼灵狐,带你一起装逼一起飞。偶识地球少年拜把子,教你看星座煲心灵鸡汤。我有神兽护体,不服来战!看一代纯洁美好的少年,走上神棍不归路!论玄幻骚年的万古至尊路打开方式……画风什么的,不要太认真……
  • EXO之感谢我的身边有你

    EXO之感谢我的身边有你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EXO这个组合只是一个花美男组合,可是对于我来说他们是梦想,他们是光,从来没有追星的我躲过了很多明星,唯独没有躲过他们十二个人。“思晗,你为什么这么了解他们?”“这是秘密。”当所有人都否定他们的时候她坚定的说:“如果他们都不能相信的话,那么其他人就更加不能相信了!”“跟他们在一起的话你们就不能自私,因为他们不只是属于你们,还属于那些默默的为他们付出的粉丝们!”
  • 爱情施工队

    爱情施工队

    她是他一辈子甘之如饴的甜蜜负担,他是她一辈子死心塌地的温暖港湾。
  • 永恒净土

    永恒净土

    他怀着赤子之心走出荒凉的绝地,可是越走越发现冰冷的地方才有他想要的温暖。他怀着父亲的希望向强者之路走去,面对那些流星般陨落的世界他却犹豫了。他一开始就改变了世界,可他浑然未觉。他站在了世界的顶端,保护着所有人。可转身过后才发现,面对着的是全世界。
  • 魔武恩仇记

    魔武恩仇记

    愿化冰封千年魂魄,只为轮回不忘挚爱。愿以身堕永生魔道,只为守护伊人恒古。风云突变,魔族卷土重来,神兵再现,纷争不止,轮回转世,恩怨纠葛。天命如是,魔武恩仇。
  • 天之懿

    天之懿

    穿越各个星球,纵横各个星系,阅尽宇宙各界美女。来看看萧子然的传奇修真炼器之路,漫长且充满悬疑幻想。
  • 鉴界

    鉴界

    镜,古又称之为鉴。可做日常梳妆整理之用..可是,如果有一天,你从中看到的不再仅仅只有你,也许是几个不存在于你身后的人,事,物,你会感到恐惧吗?但是如果你能从中看到一个世界,乃至许许多多的世界,你会感到好奇吗?你会不会想用手去触摸那个世界,甚至,自己亲身进入那个时间,去体验一次非比寻常的奇幻之旅,去感受一下异界所带给你的一切..新人新书,《鉴界》,欢迎你的点击推荐....
  • 小仙不压雷

    小仙不压雷

    关键词:封神,前生今世,仙界生活莫名其妙的穿越,她的目标就是默默的修炼,悄悄地寻找回家的路。可是规划好的一切,却一直在跑偏中。不争不抢,换来的却是被迫自爆。一场倾心,换来的却是冷眼旁观。再次重生,她本想要摸清利用背后的秘密,却一步步揭开了埋藏了千年的天界辛谜。她,还能回家么?
  • 继室当家

    继室当家

    结庐南山下,机杼伴书声一女一少年,情满香草屋二八少女,被迫嫁入顾家冲喜,病夫随即撒手人寰,扔给她一个身世扑朔迷离的少年继子。宅斗激烈,她不得不远与少年继子赴南山脚下的偏远山村织绣裁剪卖衣裳,书声琅琅办私塾。重返云城斗顾家,踏上京城解宿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