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9900000089

第89章

罗将军从家谱里了解到:罗家本姓甘,是甘罗一氏的后代,取了罗字为姓。

史书上记载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罗自幼聪敏,在十二岁那年被秦王嬴政封为上卿。《史记》记载甘罗的史实到此也就戛然而止。后世传闻甘罗当了上卿之后,不久便得了重病而死。而在家谱上,却不是这样说的。

年少的甘罗被尚未统一六国的秦王嬴政派往了蜀郡,在那里,甘罗为秦王执行一项绝密的秘密。直到十多年后,已经是秦始皇二年的时候,甘罗才回到了咸阳。此时的甘罗已经不叫甘罗,而是叫罗云海。罗云海还带回了一个绝世美女,名字叫巴清。巴清的身世,家谱里写得并不详细,只知道,巴清是的家族在巴蜀一带极其富有,巴清这次前来咸阳,并不是罗云海带来的贡品,而是代表着一股势力前来与皇帝谈判的。

谁也不知道,巴清手里握着什么样的筹码,但是让称霸海内,目空一切的秦始皇帝在愤怒过后,还要做出让步的。

罗家的家谱总纲里这样记着:帝召清于华清宫。清示其约,帝震怒。旋而准其所欲。巴蜀丹穴及属地三百里,尽归清。清拜谢曰,事十载之期,可成也。帝曰:但无违。失期,当族。次日,巴清献金十万,请修北防长城也。

翻译回白话文就是这样子了:皇帝在华清宫里召见了巴清。巴清在这里呈现了她的条约,皇帝看完后,非常震怒,但是过了一会就批准了巴清的所有要求。巴蜀地区内的所有朱砂矿穴和三百里领地,划给了巴清。然后巴清就做出了保证,十年之内,你要的东西(或者事情)便可以完成了。皇帝就说,希望是这样了。要是完成不了。就要诛杀你。到了第二天,巴清捐献看十万金给朝廷作为修理长城的资金。

而后十年余里,罗云海就代表着秦始皇监督巴清的工作。家谱里却没有说明,这一项工作是什么性质。但是却突兀地提到,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到了这里,再也没有关于秦王朝和甘罗的记载了。到了第二页,便是说罗家在一家姓秦的家人里当管家,这已经是汉武帝时期了。而后一直到了随朝以后,罗氏的家谱里才没有记录与秦姓人有关联的东西。罗氏一直人丁单薄,所以家谱倒是简洁得可以,没有任何的旁支。罗将军看起来也能够有条有理。罗将军还看了一段非常不解的话:祖龙不死,世代役役。有子白衣,可解玲珑。昆玉切切,恒人之血,轮回有常,明月堂皇。这一段话,记载在地图一旁。这是什么意思呢?

看完家谱后,罗将军心里又生起一个谜团,这家谱早就遗失了,怎么又会出现在领袖的手里呢?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领袖的任务很艰巨,他带队进入了死亡的沙海,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搜寻,但是也是毫无结果。

打道回府后,领袖又召见了他,并且让他重新组建一支更庞大的队伍,准备进入沙漠的更深处。因为地图久远,当时的地理位置已经完全不一样。罗将军意识到,这一次的风险更加大,他和随行人员恐怕存活的机会都不大,于是在计划即将进行之前,他回了一趟家乡,见一眼自己的亲人。最重要的是,把家族的族谱临摹了一份交给兄长。

罗将军说到这里不由地心一酸,阔别数十载后才与亲人一聚,却是如此匆匆,这回离开之后,恐怕就是诀别了。铁打的男子汉也不禁流出了两行浊泪。

两兄弟正在昏暗的油灯下感慨良多时候,将军的副官却在外面焦急地敲门。副官给将军带来了一份电报,罗将军一看电报,简直是喜从天降,满脸的愁容顿时都舒展了。

原来是新的计划取消了。电令罗将军尽快返京,另有要务指派。罗将军当下就要求兄长一家随他上京,好好安顿,一起过点好日子。罗文峰当下就拒绝罗将军的意愿,再三表示自己舍不得这个居住了半辈子和好几代人经营的故宅。不过罗文峰却让十六岁的儿子罗四海跟随了叔父离开了家乡,罗文峰想让儿子在京城有个好环境接受高等教育,能够续起祖传书香门第这一悠久传统。

而罗将军年轻时候只顾着闹革命,错过了婚娶年龄,年纪一大后,又清心寡欲,仍是孤家寡人一个,于是罗四海实际上就成了罗家唯一命根了,罗将军自然对这个侄子十分疼爱。罗四海也是聪明伶俐,年纪虽轻,但眉宇间也有一股成熟稳重的英气(这也是罗四海为什么后来会参与到1967年那一次探险活动中来的主要缘故)。

到了北京后,罗将军才知道,自己的工作已经从边疆调回了京城,在一家机密性的研究所里当所长。虽说是研究所的所长,但是除了行政和纪律方面他还能有所作为之外,他那一身能耐就没有一点用武之地了。那些戴着厚厚眼镜,从外国留学回来的的学究才是这个研究所的主角。研究所里的工作,实际是由一个名叫秦川的人在主持。秦川长得虎背熊腰,双眸里闪着精光,工作起来就像一头壮实的黄牛,从不知道疲倦,就算一连工作了几日夜的工作,他也丝毫不显倦意。连打了几十年战的罗将军都佩服他那身耐力,自忖年轻的时候经常行军作战,习惯长途奔袭,也没有秦川这么精猛。

年轻的罗四海到了北京,被叔父安排到了一家高中里读书。罗四海自幼聪明,这些年在家乡,父亲亲自督教,所以在学校里读书,倒是也不怎么吃力。那时候罗将军搬到了单位分配的四合院里住,罗将军的毗邻恰好就是研究所里的秦川。秦川看上去也是个三十五六岁的人,据说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博士,他单身一人住在罗将军的隔壁,还有一个卫兵照顾他的起居,除此之外,他家里就没有任何人了。

同类推荐
  • 盗墓秘记

    盗墓秘记

    我们的故事是从一次盗墓开始的。别人盗墓盗出来的是金银财宝,而我盗出来的却是一个在棺材中躺了2000多年的活生生的大美女!我的生活完全改变了,活死人匈奴墓,天山冰川藏墓群,滚滚黄沙之下的古楼兰巨墓。我渐渐地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指向并指引着我去寻找传说中拥有神秘力量、能让死尸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而当我达到终点,而当秘密揭开,我才发现这一切都是我的宿命,我才发现,原来我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死了!
  • 死亡剧组

    死亡剧组

    一个开往湘西拍摄惊悚片的剧组,一段离奇的空棺材遭遇,一个阴谋套着另一个阴谋,人性的沦丧远比鬼祟要可怕的多。一个逃亡者,两个猎手,一段生死博弈。到底是不是真的邪不压正?
  • 诡之迷踪

    诡之迷踪

    作为一个活了很久的妖怪,我只是想简简单单的做个心理医生而已。可是最近,麻烦却是接二连三的找了过来,于是我悲催的生活开始了,被名义上的小学妹yy,被人类当成盗墓贼,被妖当爸,被鬼当道士……你们知道我只是个妖么﹖
  • 头七

    头七

    头七,简称回魂夜。我出生在爷爷头七的那一天,却变成了鬼差转世灵体。阎王派人捉我回地府,可爷爷替我在地府任职十五年,十五年后,我却做了阴阳行者。阴阳行者,代替阴间在阳间行阴阳之事。
  • 缸脑

    缸脑

    蒋生因为第二人格的妄想症,被关进了六角亭精神病院,以治疗的名义,被进行着一项有违道德的名叫缸脑的特殊实验。好在第二个人格苏醒了,他尝试了一切办法,都无力摆脱这项残酷的缸脑实验,于是留下了一本神秘的日记,然后选择了自杀,无形中将接力棒交予主人格。主人格能逃出这个缸脑吗?第二人格自杀成功了吗?究竟我是蒋生,还是蒋生是我?
热门推荐
  • 零度幻想

    零度幻想

    《终极幻域》记得刚开始写下这本书的大纲时还是在三年前。一位我十分敬重的文学界前辈的鼓励让我生出了写下这本书的冲动。一段折磨了我很长时间的亲身经历成了这个故事的基础,当然,在这其中我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与推演。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曾经有着那么一群人,他们穷其一生去捍卫着自己的信念,去捍卫着人类的尊严,去捍卫着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面对人性之恶,人类真的有一种珍存它并延续它的本能和冲动吗?在我看来,我所拐弯抹角想要探寻的,便是这个难题。
  • 我要成为那个走向巅峰的男人

    我要成为那个走向巅峰的男人

    一不小心,拥有了令人垂延的且本应该谁都不可能拥有新技能。瞬间移动、时光倒流?跟着我,带你走向人生巅峰!我可是要成为全能型的男人!走你┏(゜ω゜)=?
  • 仙路有魔

    仙路有魔

    离开了那个宁愿背对的蓝色星球。这里是一个得过无数大奖的超级演员红鹰主演的一场戏。
  • 打乱世界

    打乱世界

    寂静的荒原上,大楼的玻璃摇摇欲坠,大地上散落着零零碎碎的事物——被长矛贯穿的坦克,被子弹击穿的巨兽颅骨,被利爪切断的飞机残骸,被砍成两节的魔杖……现在、过去、未来、幻想、现实、生、死……交织着。在这片无限大的世界里面,展现出你们的存在!然后拼命地、努力地、挣扎着活下去吧!
  • 清朝野史大观

    清朝野史大观

    本书分“清富遣闻”、“清朝史料”、“清人逸事”、“清朝艺苑”、“清代逮异”五辑,共十二卷。内容涉及上至帝王后妃、天潢贵胄、悍将权臣、名媛佳丽、学士才子,下至讼师衙役、游侠术士、市井小民,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众生世相。
  • 有一种性格叫忍耐

    有一种性格叫忍耐

    本书从六个方面告诉读者如何学会忍耐,并用忍耐的精神去获取人生的成功。具体内容包括:学会忍耐;忍耐是通往成功的先决条件;梦想使忍耐更显珍贵等。
  • 动画战场

    动画战场

    《宠物小精灵》《星际宝贝》《玩具总动员》《超能陆战队》……扭曲的动画,重合的世界。圆满的结局,崩溃的灵魂。我们给你超前体验,给你极限乐趣,而你……典当生命。交纳记忆、思维、灵魂。开启副本,去践踏底线,去争夺……生存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一个……争战的领域。PS:书已签约,请放心收藏,绝不太监。
  • 构建和谐社会引论

    构建和谐社会引论

    20世纪以来,人类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球经济总量呈几何基数地增长,由本世纪初的不到1.5万亿美元,增长到现在的39.2万亿美元。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发达国家的富人每天的消费超过了500美元。科学技术把人类带到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遍布世界,把我们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 天全堂集

    天全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学科创新教育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学科创新教育

    1916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学说。美国教育学家特尔曼从1920年开始探讨创造力和智力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