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03800000019

第19章 virtue

任何一件对的、有意义的事,都值得你立即去做。

你也许能从童年时所看的超级英雄连环漫画书中回想起一句话“邪不胜正”。特别是当好人把坏人送上法庭的时候,更体现出这句话的正确性。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正义所赋予你的力量总是能及时帮助你战胜邪恶。

邪不胜正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下面让我们来看两个问题:

正义真能战胜邪恶吗?走正义之路的人会获得成功吗?而那些邪恶的人就一定会失败吗?

答案是肯定的,你不妨想想阿道夫·希特勒。他是邪恶的化身,全世界的人民都反对他,同他作战并击败他。再想想那些犯罪的人,他们终究会在劫难逃,锒铛入狱。那些毒品贩子,不是毙命于自己所贩卖的毒品之下,就是被其他的贩毒者杀死,要么就是落入法网。还有那些不诚实的人,他们终究会为自己的不诚实付出代价。而好人终究会有好报。做坏事的人,不是为他们的恶行付出巨大的代价(例如入狱),就是不断地受到良心的谴责,终生不得安宁。

为什么正义会战胜邪恶?为什么这是生活中不变的事实?为什么你会依据一个人的好与坏便能预言出他的未来?

首先,许多人都是正义的,他们不能容忍邪恶。而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也对正义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当有人对你说谎时,你会发现这个人不值得信任,而其他人对此也会有同感,于是说谎的人便会丢掉饭碗甚至被驱逐出商业领域。

第二个原因就是做坏事的人会自食恶果,这就是世界的运作方式。也许你做过一次坏事未受到惩罚,两、三次后,甚至多次也是这样,但不论如何,由此而产生的报应终究会找上你。种什么因,便会得到什么果。

正能胜邪的事实是促使人们多做好事的一个有力原因。俗话说“善有善报”。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你的良知,你始终都无法摆脱掉你自己。

尽管良知的说法在你听来可能已经过时,甚至还有点儿傻,却是十分重要的。你的良知使你区别于兽类。动物的行动依靠本能,它们做某事是对大脑传出的信号的一种反应。因此,当一只响尾蛇受到惊吓时会去咬它的威胁者。当一只大型食肉动物看到一只带有食物的小型食肉动物时,它会去夺下对方的食物。这些都是本能的反应。而作为人类则与此不同,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能让我们思考、推理和战胜本能的大脑。使我们作为独一无二的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是我们的良知——识别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的能力。我们一直都在不断地思考并努力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情。

什么是对的和错的

在你的生活中每天都要做出许多小的决定,在这些决定中,你的良知指引着你去寻找什么是正确的。在一些大事中也是如此,看看下面的内容你会对它们作何反应:

我在一家百货商店里看到一个我非常喜爱的帽子(钱夹、钢笔)。但是我身上没带钱。周围没有人注意,我是否应该偷偷地把它放进口袋里然后溜走?

我打碎了窗户,是否应该告诉别人?

我是否应该约我好朋友的女朋友一起外出?我知道她喜欢我,而我也喜欢她。

今天的考试。我的朋友皮皮很聪明,并且他还欠我一个人情。于是他把正确的答案都写在一张纸上。要记下这些答案很容易,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单项选择,而且也没有人会发现。我是否应该抄下这些答案?

我的父亲是一个油漆工。我有时和父亲一起去为别人刷房子,今天我们来到了一个有钱人的家里。在他家的梳妆台上有一块非常漂亮的手表,父亲已经准备要拿走它。我知道他经常从别人家里拿东西。我是否该任由他这么做?我知道他很喜欢那块手表。

我发现了表姐不注意落在床头上的日记本。我是否该偷看?

我在商场里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几百元钱。我是该把它归还给失主,还是拿走现金作为我捡到钱包的报酬然后归还钱包?还是我留下现金,扔掉钱包?

我的朋友今晚要去撬邮箱,我是否应该同他们一起去?

今天我应该逃课吗?

我考得很糟,但我不能告诉妈妈,她会很伤心,她刚刚失去了工作,我就是她的希望了,我是不是应该把成绩改成高分再拿给她看?

每个人都取笑昕昕,因为她很穷而且穿得也很傻气。我不喜欢他们这样对待她。但我的朋友说如果我保持沉默就说明我爱上她了,我并没有爱上她,我只是认为我们不该这样做,为了不让别人在背后说我,我是否也该像其他人那样取笑她呢?

我想买一双鞋,我是否应该从母亲的钱包里拿这笔钱,尽管我没有问过她?

我的朋友要在老师的椅子上放大头钉,我是否该同他一起做?

我的一群朋友要去参加一个聚会,在那儿有许多牌子的香烟。那个聚会的发起人是我朋友的朋友。我的朋友们说吸烟的感觉好极了,我是否可以同他们一起尝试一下吸烟的感觉?

面对以上的每种情形,你都能做出一个选择。你可以选择正确的做法,也可以选择错误的做法。我们中的许多人在该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时遇到了麻烦。下面有三个原因来告诉你为什么年少的我们在这些情况下要找出正确的做法时会陷入苦恼之中:

我们只是要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使我们“感觉很好”,或者做起来“很容易”),但这些事情常常是错误的。要知道我们“感觉很好”的事情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对此停止思考,那么我们就无法判断出什么是“正确”的做法,因此没有做出正确地选择的道德框架。正是由于缺少这种道德框架,使得我们的良知无法正确地运作,或者说不能对我们的行为做出快速的反应。于是我们中会有些朋友在做错事的两三天之后会产生罪恶感,但这时可能为时已晚。

许多青少年的良知都能够正确地运作,而且也能做出快速的反应,但良知有时却被其他的压力控制住了。例如,如果人们都在一个组织中做事,那么他们会把这个组织的行为放在第一位,甚至当他们知道这个组织在做一件错事时也是这样。他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是为了使自己适应于这个组织,并能够被组织接纳。

成长中要建立自己的道德框架

你该怎样做才能建立起道德框架和能帮助你分清对与错的良知?在理论上讲你父母和老师能够向你提供帮助,但事实上未必如此。

例如,也许你的父母本身就没有一个很好的道德框架。这可能会对你产生消极的影响,或者你每天会从朋友那里和电视上接收到数以千条互相矛盾的信息。让我们来看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吧,你知道谋杀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你不必进行太多的思考,然而在电视上你看到数千人遭到谋杀。电视告诉你,谋杀可以解决各种问题,从不合作的家长,讨厌的老师,到你的所谓“对手”,似乎每件事都可以通过谋杀来解决,至少在电视上是这样。你可以就此想想那些生活中的小事,没有什么是很明确的。正因为生活向你提供了许多矛盾的信息,所以你很难分清什么是对的和什么是错的,除非你有一个强有力的道德框架。

为了分清对与错,你需要为自己构筑一个道德框架。首先你要有一个清晰的标准来帮助你衡量对与错。然后你要学会使用你的道德框架做出决定。下面有五个问题能帮你构筑道德框架和建立良知。你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过问自己这五个问题来判断对与错:

我要做的事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吗?如果会,那它就是错的。

我要做的事会违背我对别人许下的诺言吗?如果会,那它就是错的。

我要做的事会造成毁灭性或消极的后果吗?如果会,那它就是错的。

我要做的事是违法的吗?如果是,那它就是错的。

当与别人谈论我要做的事情时,我是否会感到羞愧和尴尬?如果是,那它就是错的。

道德中的5条基本原则

上述五个问题是你构筑道德框架的五条基本原则。现在让我们对此展开详细的讨论:

第一条基本原则是:不伤害别人,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

你是人类中的一员,你不愿意自己受到任何伤害,因此你不希望看到这些事情发生在你身上。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与你相同的感受,所以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而不被谋杀,不会遭人殴打、抢劫和出卖,那么你也不要对别人做同样的事情。我们由此得出一条黄金规则:你对别人怎样,别人也会对你怎样。换句话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从积极的还是从消极的角度来看,这两句话的意思都是相同的。通过这条原则,你可以决定自己该怎样做。你还会在商店里顺手牵羊吗?不会。你还会取笑别人吗?不会。你还会偷看你表姐的日记吗?不会。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别人对我这样做,我会愿意吗?”如果你也不愿意,那么你就不要对别人这样做。

第二条原则同你的个人责任感有关。如果你对某人做出承诺,那么你就要实现诺言。我们将在后半部分详细讨论这个话题。

这其中还有一件易于被错过的事情就是:隐含的承诺。例如,当你买一只宠物狗的时候,你就对这只狗作出了隐含的承诺。你要在业余的时间里喂养它,保护它和照顾它。从此以后,这只狗就要依赖于它的主人生活。一旦你买下这只狗,你就要承担起所有做主人的责任。

在你道德框架中的第三条原则就是你要做的事不会产生毁灭性或消极的后果。吸毒就可以划到这类问题当中。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毒品带来的恶果,因此很明显吸毒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吸烟也是如此,它会对你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四条原则是你的行为不违反法律。如果是,那么按照社会的标准来讲它就是错误的。如果你认为是法律本身有毛病,你可以通过一条正当的途径来改善它。只要这种法律还存在,那么任何违背它的行为都是错误的,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不要同法律相对抗。

第五条原则是决不欺骗,做了错事要勇于改正。例如,你欺骗了你的家人,那么你一定不敢面对他们。假设你在考试中作弊,如果你被抓住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被定为不及格、被开除),而且你一定羞于面对你的老师、同学和父母。因此,欺骗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成长中要不断维护自己的良知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劳拉·斯克莱辛格博士写过一本名为《你怎么能这样做?》的书,书中提到了一件事:

27岁的迈克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中。我们的谈话是从他否认这种事情开始的。他说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从不表露自己的情感,迈克不肯承认他的内心的情感,像羞愧、悔恨和骄傲。我对他的这种做法感到很不安。如果没有了这些情感,我们日常所做出的决定就会变得十分自私自利。接下来我们的对话让他意识到即将作出的决定会使他发生某种变化:

“我真的很想做这件事,但是……”

“迈克,你认为这么做正确吗?”

“正确。”

“那么,当你有了孩子以后,你会允许他们也这样做吗?”

“不会。”

“如果你不让孩子这样做,那你会让他知道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吗?”

“……”

“现在你知道了这么做不对,但你有过冒险的或类似的经验吗?”

“我有。”

“迈克,你认为在你做完这件事之后你会崇拜自己吗?”

“不,我不会。”

“那你为什么选择做不会令你崇拜自己的事情呢?是什么让你认为值得这样做?”

“是的,我该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也许会失去某些东西。”

“这种事也许很有趣,也很富有冒险精神,但它可能会使你失去某些东西。你会受到伤害,你羞于告诉你的孩子。它还会使你鄙视自己……”

“是这样的。”

“那么,你的决定是……你还打算这样做吗?”

“不,不会了,谢谢你!”

我们把目光集中在对话中对与错、骄傲与羞愧的要素上。因为这会让我们看到未来,找出自私和诱惑同一些要素碰撞得最激烈的地方。通过这种方法,良知被引进到决策过程中来。

这其中有例外吗?你能违背这5条原则吗?当然会存在例外。例如,25岁时你结婚了,在婚礼上,你们发誓“终生相伴”,然而,婚后一年,你的配偶开始酗酒并殴打你。在这种情形下,你有责任不遵守承诺,因为你最基本的人权受到了侵害,你有权控告你的配偶并与之离婚,你没理由要遭受别人的虐待。当你的人权受到侵犯时,你有必要采取行动。另一个例子:当你同某人约会了6个月之后,你发现自己并不想同这个人结婚,那么你就该与这个人分手。尽管分手可能会伤害对方,但你还能停留在这种关系中吗?不能。约会的目的就是要寻找一个能伴你一生的人。一旦你意识到不可能与对方结合在一起,那么你们就要分手。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你的朋友应该能够理解这一点,如果她(他)不能,那么你就要理智地把握好自己。

不要为错误找借口

当人们在寻找借口为他们所犯的错误进行辩解时,问题便出现了:

考试作弊算什么,背书才是最愚蠢的。

偷这里点儿钱算什么,商店里有的是钱。

如果我不对我的朋友说谎,那会伤害到他的感情。

我的女友不会介意我同她的好朋友一起外出,因为我同她的朋友根本没什么。

在各种情形下,人们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为了掩饰他们所犯的错误。但事实上,无论他们怎样说,这些错误都是开脱不掉的。

许多青少年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自私。我们已经在经验二里讨论过,婴儿是非常自私的。而现在许多青少年也是如此,并且目光短浅。你可以问问自己:“我真的很自私且目光短浅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要重新审视自己。但对于青少年来说,很难让他们放弃所有的借口来认识自己的自私行为。因此,你最好向一个你信赖的成年人寻求帮助。

判断对与错的另一种方法

另一种判断对与错的方法就是用一系列的词语来描述你所要做的事情。如果你使用的词语都具有不好的含意,而且你自己也不愿意使用这些词语,那么这说明你要做的是一件错事。相反,如果你为自己的行为和所用的词语感到骄傲,那么你要做的事很可能就是对的。下面为你提供了一个词汇表,来帮助你描述自己的行为:

好的词语(美德)坏的词语(恶癖)

关怀的冷酷的

整洁的肮脏的、龌龊的

有同情心的无情的

自信的软弱的

体贴的粗鲁的

有控制能力的野蛮的、愚蠢的、暴躁的

勇敢的胆小的、懦弱的

谦恭的无礼的

有创造性的死板的

无私的、公平的偏执的、有成见的

果断的犹豫的

有原则的无原则的

热情的懒散的

虔诚的无礼的

自律的不自律的

坚定的不忠的

机智的、老练的粗鲁的

感激的不满的、忘恩负义的

信任的怀疑的

真实的欺骗的

优秀的低劣的

忠诚的、可靠的背叛的、狡猾的、阴险的

有韧性的倔强的

宽容的报复心强的、怨恨的

友善的敌对的

慷慨的吝啬的、自私的、贪婪的

温和的残忍的

助人的无能的

英勇的胆小的

诚实的欺骗的、说谎的

正直的耻辱的

谦逊的傲慢的、自负的

理想主义的冷淡的

聪明的无私的

欢乐的抑郁的、消沉的

公正的偏袒的

和蔼的残酷的

爱恋的可恨的

成熟的幼稚的

仁慈的残忍的

适当的贪得无厌的

质朴的极端的、奢侈的

忠顺的违抗的、蔑视的

有条不紊的混乱的

耐心的暴怒的、急躁的

平和的争执的、捣乱的

意志坚强的优柔寡断的

可信赖的不可信赖的

尊敬的散漫的、粗野的

有责任心的无责任心的

有一件事你要清楚,就是当人们变得成熟起来之后,他们只会展示自己的美德,而尽力掩饰自己的恶癖。成年人之所以会赢得他人的尊敬是因为他们将这些美德融入了自己的人格之中。而青少年在行为举止上则更随便一些,因此他们很少能受到尊敬。

对自己负责

任何人在不必独自面对的情形下都会表现得很好,很有理智。特别是当某件事发生时,在你周围有许多双眼睛看着你,你很难明知道是错的还要去做。这在纸上写起来很简单,但在现实生活中,当你面对某种情况时,因你还年轻,便很容易去做错事。在你故意去做了某件错事之后接下来你会怎样做?如果当时你不知道自己做错了,现在知道了你又会怎样做?

人人都会犯错误,这是生活中的事实。但对于错误有两件事你要牢记心中:

你要承认错误并努力将它改正。

犯了错误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逃脱罪名或责任,你仍然要为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如果你伤害了某人,可以承认错误并说:“对不起”。如果你偷了东西,可以把东西归还给被盗者;如果你犯了罪,可以向警方自首。一切会这么简单吗?不会。这其中你是否失去了某些东西?是的,许多事情的结局是不能再改变的。如果你在年少时没有努力没有付出,高考落第,而后又一事无成,那么这是你必须面对而又无法更改的事实。由此,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如果你能够在行动前进行仔细的思考,并决定去做正确的事情,那么你就不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

拥有良知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使你免于陷入困境之中。如果你能够避免出现不可挽救的局面,那么你应该感激自己学到了重要的一课,并努力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当你长大之后,你的道德框架和良知会得到巩固。你会把对与错分得更加清楚。这是成年人和青少年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造成成年人更具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

诚实是一种永恒的美德

你的道德框架经常要受到诚实的考验,诚实是你名誉的基石。在此基础上,你构筑了自己的人格特色。

每天你都要与不同的人接触,别人会问你问题,别人会让你去做一些事情,你会同他们讲话,你帮助他们,在不同的场景中,你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人们对你的印象是从这些简单的接触中得来的。通过各种各样的交往,你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公众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你完全可以选择诚实:你可以说出事实的真相,你要实现对别人许下的承诺。

从上面这两个简单的事实中你会发现:人们会认为你值得信赖,人们会更多地依赖你,人们会认为你很有责任心。

换句话说,你会为自己赢得良好的声誉。而这种声誉又会为你带来许多朋友和重要的商业合作伙伴。所有人都愿意同诚实的人打交道。

一旦你远离诚实,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例如,如果你对某个人说谎(尽管是为了避免发生冲突和应付糟糕局面的小谎话),并被他揭穿,那么你的信用便大打折扣。说谎的次数多了,无论大谎小谎,都没有人会再信任你。然后你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中。

一次诚实不难,一生诚实却很难。例如,必要时你要与某人为敌,你要向别人传述一些他们不愿听到的消息,或者你被迫说出隐瞒的事实。在各种情形下,你能面对困难说出真相要比用谎话同困难妥协的好。

同类推荐
  • 绝对安心宝宝急症处理

    绝对安心宝宝急症处理

    本书收集了常见的儿童急症,文辞明了易懂,对儿童父母、教育人员、医护人员、甚至专业的医师而言,具有使用价值。
  • 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爸爸是朋友、是玩伴、是师长,是孩子成长的力量。读故事书是爸爸陪伴孩子成长最方便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可以建立父亲与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好爸爸杨晓江分享陪儿子丁丁读书的生活点滴,真情奉献给天下爸爸最细腻、实用的教子读书经验,展示最让宝贝开心受益的成长方式,呈现最细腻的父爱和父教。为何要给孩子读故事书?怎样为0-6岁的宝贝选书?如何读书?暖爸萌娃4年酷读时光,快乐阅读5大科学分期,父子共读10大Q&A,聪明宝贝100种私房书单,杨爸爸为你温馨道来。
  • 初孕妈妈好伴侣:月子怎么坐 婴儿怎么养

    初孕妈妈好伴侣:月子怎么坐 婴儿怎么养

    《月子怎么坐婴儿怎么养》为妇产专家戚娟芳女士集合自己多年经验而成的又一孕产力作,收纳了月子期间新妈妈自身的养护与婴儿护理的各个细节,内容全面,科学可信。分娩消耗了新妈妈大量的体力,所以产后要对消耗的体力进行补充。而且接下来的哺乳对新生儿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营养补给站,因此,在坐月子期间,为了满足母子二人的营养需求,对于新妈妈的产后营养、调理需要特别注意。
  • 古代谋略与教子之道

    古代谋略与教子之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人寂寂无闻,有人叱咤风云;有人流芳百世,有人遗臭万年;有人一生幸福,有人历经挫折……不同的人各有不同的命运际遇。不论是伟人还是凡人,他们都曾经是人之子或人之父,人之女或人之母,他们走过了或正在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长长的成长过程。教子成材、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共同心愿。怎样教出大人物?怎样使你的孩子将来有个美丽灿烂的前景?怎样令你的孩子一生无憾?怎样使你和你的家庭温馨美满?答案必须由你——此刻的家长去填写。
  • 智商乐园

    智商乐园

    本书是一片快乐的阅读天地,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它能让你开心一刻,思考一回。 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益智,在益智中快乐。
热门推荐
  • 传媒殖民政治

    传媒殖民政治

    我们正在成为政治上发生的哥白尼式转折的证人政党民主为媒体民主所取代。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政治。本书提出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长远来看,媒体民主是否会沦为事件管理和表现效果之表层逻辑的独裁者?或者,是否有可能发展出对于政治交流的更可靠的认识?
  • 九天出云志

    九天出云志

    创世碑,女娲初创人界之时,用来恒定阴阳之神器,后不知为何被遗落在人间。创世碑本是阴阳一体,后因人魔大战黑白颠倒,导致神碑一分为二,化为阳碑和阴碑,阳碑被四神族后裔之一的白矖族放置在族内圣池中央。而那阴碑则被魔界夺走,后被放置在魔界都城允都的三圣宫之中。多年以后,阴阳二碑突然同时显现出碑文,阳碑碑文曰:“玄空起地苍,大道即苍茫。浩劫来临日,灭族夜未央。”阴碑碑文曰:“衰败非祸事,两极交替之。新君降临日,天道顺行时。”而关于碑文则是众说纷纭,但一直没有人能够真正看透,直至他的降生。
  • 谁“害”了北大学生

    谁“害”了北大学生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其传统中所弥漫的气息,表现在毕业生身上,却与社会现实存在某种冲突。问题出在哪里?是谁“害”得他们与社会现实不合拍?又是谁“害”得他们饱受种种非议?是北大学生自己?是北大学校?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整体发展效应的结果与悲剧?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深刻的体制性根源?
  • 拐个女鬼当老婆

    拐个女鬼当老婆

    在这场被诅咒的冒险旅程中,第三只眼告诉我,比恶鬼更可怕的,是人心
  • 墨纹

    墨纹

    其实真正的妖界,似乎隐藏在蜀山!秦陵暗藏“九层妖塔”?一本与知识、幽默和故事性结合的书藉
  • 璇语天赋魔法学院

    璇语天赋魔法学院

    此文已弃,幽幽会开新文,大家多多支持。。。。。。。。(此文幽不加v,免费,望大家支持)四个原本很平凡的人类女孩,忽然被父母转到了一所魔族的贵族学院,并与另外三人成为了好友,身世不知,种族不明的他们,老是被同学嘲笑,忍忍……再忍忍,渐渐地,身世谜底揭开,原来四位女生竟然是魔族的公主,神的女儿,背负神奇的命运。几位魔族伯爵世家的阴谋,混乱,疯狂的魔界,嗜血的本性,身上的灾难,濒临死亡,消失……一次次考验她们,还好她们不是孤身一人。伯爵之子兼校草中间前来帮忙“我是被逼的,我们家老头子非让我来。”欢喜冤家整天吵。“你嫁给我吧!”为何还来个濒临死亡前的浪漫告白??爆笑、温情、爱恋、痛苦。一个不少!
  • 上方大洞真元图书继说终篇

    上方大洞真元图书继说终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出家缘经

    佛说出家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尊蔷薇杀手

    至尊蔷薇杀手

    她,一位富家千金,却在青梅竹马离去后,发誓要攀上世界的顶峰。他,一位富家少爷,离开了最爱的那个她,她,同样也是一位高傲千金大小姐,他,一位花花公子,她,可爱呆萌的小公主,他,阳光暖男,命运的玩笑使人分分合合,谁能接住它的考验!
  • 良缘天成

    良缘天成

    她,本来是考古专业的学生,却意外来到这个世界,经商,盗墓,医术高超,还有个杀手组织。他,尊贵的王爷,却身中奇毒,身世隐秘。她是他命中的劫,躲不开。一句话,一个笑容,就能让他缴械投降。他们,本来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又走到一起。上穷碧落下黄泉,他们携手走过。看一个现代女子在另外世界的成长史和罗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