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05100000019

第19章 被尊为布业始祖的黄道婆

黄道婆(约1245年~1330年),原名黄小姑,又名黄婆,黄母。生于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镇,即今上海市华泾镇。知名的棉纺织家。

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朝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黄道婆出身贫苦,因生活所迫,十二三岁就给人家当了童养媳。但公婆的虐待让她无法忍受,于是她被迫逃离了这个家庭,随海船来到了远离自己家乡的海南岛南部的崖州。

崖州是海南少数民族黎族的聚居地,这里的棉纺织业相当发达。黄道婆在当地安顿下来以后,开始向黎族妇女学习她们的纺织技术。黎族同胞热情地把她们掌握的先进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

黄道婆心灵手巧,非常虚心,加之从小受苦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品质,因此在不长时间里就掌握了这些技术,并且还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并且对之又有所发展。

时光流逝,黄道婆逐渐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纺织技术能手。她织出的物品,精美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地的黎族同胞。

黄道婆在崖州生活了二三十年之久,和当地黎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她离家出走时那种义无反顾的情绪逐渐消失,她开始怀念起自己的家乡来,她渴望着让家乡父老分享自己学到的先进的纺织技术。

后来,她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思乡之情,辞别依依不舍的黎族同胞,带着黎族人民创制的先进的纺织工具,搭乘顺道的海船回到阔别30多年的乌泥泾。

黄道婆回到乌泥泾后,看到自己的家乡依然像过去一样土地贫瘠,人民穷困,棉织业落后,棉纺织技术极其原始,还不如崖州,她感到十分心痛。

在当时,内地的棉花加工技术比较落后,人们对去籽、弹松、并条、纺纱等工序的处理还很原始。这种状况,严重妨碍了棉纺织业的发展。因而改革棉花加工工具、提高纺织技术,就成为当时棉纺织业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黄道婆决心利用自己在崖州学到的先进棉纺织技术,改革当地的棉纺织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实实在在做点儿事。

黄道婆在革新棉纺织技术上的主要贡献,是她为了适应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棉纺织技术的完整的新工艺。在这套新工艺中,她对“擀、弹、纺、织”等项内容的革新最为引人注目。

所谓“擀”,就是用“擀”的方法除去棉花中的棉籽,这是整套棉纺织工序的第一步。

在黄道婆之前,脱棉籽是棉纺织过程中的一道难关。因为棉籽生于棉桃内部,为数又多,很难将其脱去。当时人们大都是用手直接将棉桃中的棉籽剥去,也有用手推铁棍将其挤出的。

这些方法效率都非常低,以至于原棉常常积压在去棉籽这道工序上。黄道婆以黎族的踏车为基础,创造出一种轧车,专门用来轧棉籽。

黄道婆创造的轧车主要结构为一对碾轴,是由一根直径较小的铁轴,配合一根直径较大的木轴组成的。两个轴上都装有曲柄转轴,操作时由两人转动碾轴,另一人将棉桃喂入两轴中间的空隙里,利用这两根直径不同、速度不等、回转方向相反的碾轴相互碾轧,将棉籽从棉桃里挤出来。

这种轧车较之手剥棉籽不仅省力,而且能大大提高效率。它的出现,是当时皮棉生产中一件重大技术革新。马克思曾经提到,直至18世纪末,在盛产棉花的美国南部,奴隶主仍然驱使奴隶用手剥除棉籽。1793年美国人发明了轧棉机,在此之前,一个黑人紧张地劳动一天,未必能剥离出一磅棉花。现在我们看到,比美国人早近五个世纪,黄道婆已率先做出了这项发明。

接下来是“弹”。剥离棉籽后的皮棉,板结在一块,无法用来纺纱,必须将其弹松。

传统的方法是用一尺多长的小竹弓来弹松棉花的。这种小弓用竹做弧,用线做弦,弹力小,效率低。黄道婆把小弓改成了四尺长的大弓,用绳弦代替线弦,而且还用檀木做的槌子击弦弹棉。

这样比原来用手指弹拨的小竹弓效率高多了。弹棉的速度快了,弹出的棉花也均匀细致,为后面的纺纱、织造工序提高质量创造了条件。黄道婆改进的这种弹弓,直至现在有时在农村还能见到。

“纺”是指纺纱。当时松江一带用的棉纺车都是旧式单锭手摇纺车,功效很低,要三四个人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要。而且这种车的原动轮较大,纺锭的转速较快,纺纱时棉纱往往因牵伸不及造成拈度过高而易于崩断。

针对这种情况,黄道婆对传统纺车做了几处大胆的改动:首先是增加纱锭,由一枚变为三枚,并将手摇改为脚踏,从而使劳动强度有所降低,功效却大大提高;其次是改动原动轮的轮径,使之适当缩小,这就降低了纺锭转速,解决了棉纱断条问题。经黄道婆改进的这种三锭脚踏纺车,由于性能良好,很快就得到推广,被人们广泛采用。

三锭脚踏纺车是纺织技术史上的一大发明,它比欧洲出现的类似纺车早了几个世纪,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械。这种三锭脚踏纺车操作起来也不是太难,一般妇女经过一段时间训练都能掌握。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曾经说过,当英国人未发明珍妮纺纱机时,德国有人发明了一种有两个纱锭的纺车,但要找到能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却几乎和找双头人一样不易。而黄道婆发明的纺车却是三锭的,并且一般人都能掌握。由此更可以看出黄道婆这一发明的意义。

“织”则指织布。黄道婆把江南先进的丝麻制作技术运用到棉织业中,并吸收了黎族同胞棉织技术的优点,总结出一套先进的工艺。

黄道婆利用这套工艺,与家乡妇女在她们织的被、裙、带、手巾等产品上,织出了折枝、团风、棋局、图案字等纹饰,这些纹饰,鲜艳如画、风格生动,因而风行一时。她们所织的“乌泥泾被”名驰全国。

元朝诗人王逢曾热情地加以赞扬:

崖州布被五色缫,

组雾紃云粲花草。

片帆鲸海得风口,

千轴乌径夺天造。

黄道婆回到故乡没过久就去世了。但就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她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依靠自己的勤奋,革新了传统的棉纺织技术,使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这实在是一个奇迹。

黄道婆对家乡人民的贡献是无私的。在古代我国,有一个陋习:人们一旦有了一技之长,往往要把其中的诀窍隐藏起来,秘不示人。黄道婆没有沾染上这一恶习。她以她博大的胸怀,把她所掌握的一切新技术,全部无偿地奉献给了家乡的人民。

黄道婆刚去世不久,当地民众就公推一个赵姓乡宦为首,为她建立了一所祠院,以表彰她的功绩。这一祠院不久毁于战火,于是,另一位张姓乡宦又挺身而出,重新建造了祠院。

此外,在松江一带,供奉黄道婆的祠院,还有好几处,如现在上海市南区的先棉祠、豫园内的跋织亭等。可见当地人民对她的尊敬和怀念是如何深厚。

有一首在原上海松江一带世代相传的歌谣是这样唱的: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这首歌形象地表达了当地民众对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并积极传播新的纺织技术的感激之情。

黄道婆是适应时代要求而涌现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也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女性发明家。她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工具和纺织技术,不仅泽被故里,造福一方,而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纺业的发展。她的事迹,将永载史册。

[旁注]

崖州 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名,曾多次设置。北宋开宝五年改振州置,治宁远县,即今海南三亚市西北崖城镇,属广南西路。辖境有今海南省三亚市及保亭、乐东两县部分地。后又改为朱崖军、吉阳军、升为直隶州、废为县等。

并条 纤维材料经前到工序的开松、梳理,已制成了连续的条状半成品,即条子,又称生条,但还不能将它直接纺成细纱。因此,在进一步纺纱之前需将梳棉生条并合,改善条干均匀度及纤维状态,这就是并条。

纺纱 取动物或植物性纤维运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性无限延伸的纱线,以便适用于织造的一种行为。纺纱原就属于一项非常古老的活动,自史前时代,人类便懂得将一些较短的纤维纺成长纱,然后再将其织成布。

乡宦 旧称乡村中做过官又回乡的人,也就是退居住乡里的官宦。作为在野之臣、居乡之士的乡宦,由于其“非官非民、亦官亦民”的特殊身份,他们是最贴近大众社会的记录者。他们的仕宦经历和学识水平使其对于世事变迁有着更为敏感的观察力和深刻的解析力。

先棉祠 又名黄母祠,是为纪念黄道婆传授纺织技术、造福乡里的功绩而建。1981年,祠址被划进植物园内。1991年有关部门将旧祠重新修复,按原样修复的黄婆庙为六架梁五开间歇山顶建筑,室内陈列黄道婆生平事迹。

王逢(1319年~1388年),字原吉,号最闲园丁、最贤园丁,又称梧溪子、席帽山人。生于江苏江阴。元明之际诗人。有才名,作《河清颂》,为世传诵。曾移居乌泥泾宾贤里。所著《梧溪集》7卷,记载宋元之际人才、国事,多是史家所未曾记录过的。

[阅读链接]

有一天,有个外地商人窜进黄道婆家,要用高价买她的纺织品献给皇朝。黄道婆婉言谢绝说:“我织布还不够自己穿,哪里有布出卖。”

商人威胁说:“献给皇朝的贡品却不可少,否则怕担罪不起。”

黄道婆答道:“你要贡品献给皇朝就自己织布去。”

那商人冷笑说:“这也是州官的旨意,你如不答应,别想有站脚之地”。

黄道婆也毫不示弱,下了逐客令:“这里是我的家,也没有你的站脚之地,快给我滚!”

那商人无可奈何,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同类推荐
  •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野生灵系列多是关于野生动物的记录和描述,这是作者戴江南在与自然万物的耳鬓厮磨间生出的大欢娱大忧伤,她带着人们徜徉在自然之中,在阿拉套山的悬崖旁观察金雕,在青格里河畔看蝴蝶,在天鹅湖畔驻足,在艾比湖畔与迁徙的鸟儿作别……她将一切自然生灵视若亲朋,以细腻亲和的笔触写下了一部当代自然传奇。同时,本系列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宣扬自然美均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
  • 渭河的明天: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集

    渭河的明天: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集

    本书包括综述、文函集锦、政要论坛、专家观点、特约通讯、新闻荟萃六大部分。全面地向读者介绍了渭河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以来所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情况。
  • 植物园的奇迹

    植物园的奇迹

    植物是地球生命,也是我们生存依托。千万不要以为草木无情,其实它们是有喜怒哀乐的,应该将它们作为我们最亲密朋友。因此,我们要爱惜一花一草。植物是自然重要成员,破解植物奥秘,我们就能掌握自然真谛,就能创造更加美丽的地球家园。
  • 宝藏在哪里

    宝藏在哪里

    本丛书共8个分册,分别涉及考古学、海洋学、地震学、气象学、地质学、细菌学、地理学、军事学等学科,知识丰富,涉猎广泛。是一套具有活力、具有创新力的儿童科普读物。从1940年开始,鲁滨逊·克鲁索岛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一批又一批寻宝者带着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和现代化的开采工具来到这个小岛,开始在岛上各处日夜不停地挖掘。他们在寻找什么呢?原来,有人根据古代史料发现,二百多年前,英国海盗安逊曾在这个小岛埋藏下846箱黄金和大量的宝藏。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关于宝藏的传说。作者在本书中,就是要讲各种有关藏宝和寻宝的故事。
  • 2012神秘的玛雅末日预言

    2012神秘的玛雅末日预言

    侵袭中国的大暴雪、南部大水、汶川地震,印度。墨西哥大旱,希腊与加州大火,印尼大地震,非洲粮食危机,日益肆虐的H1N1、飞机事故频发、 金融海啸……不断频发的灾难预示着什么?都与2012息息相关? 中国推背图预言:2012年将是“乾坤再造”之时!科学预测:2012,地球磁极大逆转,再现恐龙灭亡年代!星相学说:2012,大十字,日月相冲,流血与死亡同在! 太阳系开始崩溃,地球偏离轨道,月球撞击地球,海啸淹没大地,冰霜冻结森林,天空降下火雨,荒漠变成深渊。这是一本最接近玛雅真相的解密之书。 《2012神秘的玛雅末日预言》是一部关于玛雅预言最完整、最深入、最 接近真相的揭秘之书!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大神老公不靠谱

    网游之大神老公不靠谱

    竹马遇上迷糊小青梅,一场守株待兔的爱情,他,白夜冥,追了她,卿歆,两个游戏,江湖风云,乱世复杂,他能守住她单纯的心吗?
  • 繁华似锦流年初相见

    繁华似锦流年初相见

    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他是无数女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却不近女色。时隔期年的相遇,他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小时候的欢喜冤家,长大后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吞噬神玊

    吞噬神玊

    他本是地球上一个普通人,穿越陌生的世界,修炼逆天功法,得逆天之传承。
  • 阴冥浮生

    阴冥浮生

    一段本应忘记的经历,让我卷入了一场不该存在的斗争,死亡的迷惑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与我互相隐瞒身份的盟友又在追寻什么,是误会还是阴谋,阴冥无常,浮生若梦。
  • 荒域归墟

    荒域归墟

    种因果,菩提明镜,不论浮生蹉跎,不叹地芜天荒。染旧霜,一世繁华,不为青丝蘸雪,不语一纸风沙。忆思忘,生死两茫,不绘刹那芳华,不缀孤语暗殇。轮回乱,前世轻弹,不念执手相依,不妄烟火清凉。半面妆,眸若惊澜,不苟曳尾泥涂,不畏十魔九难。藏世空,道落成终,不枕荼蘼黄粱,不梦半生呢喃。
  • 我的世界只缺一个你

    我的世界只缺一个你

    风华,在我漫长的生命中,只有你,愿意用生命来换我安好,也只有你会对我说,‘宴儿不怕,我在你身边,有我什么都不怕。’风华,我拥有了好多,权势,实力,还有好多好多,只是我感觉好孤单,好孤单。直到那天,我再次见到两个相爱的神仙被惩罚,我这才明白,风华,我的世界只缺一个你。
  • The Call of the Canyon

    The Call of the Cany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使的羁绊:命中注定我会遇见你

    天使的羁绊:命中注定我会遇见你

    ”萱儿别走!你为什么样离开我!”上官夜皱眉,拉住了南宫梓萱的手。“上官夜你够了放开我!因为我不爱你了”南宫梓萱冷笑着甩开了上官夜,转身落下两行泪......“夜,对不起,我骗了你,你忘了我吧,祝你和可儿幸福。”~五年后......“妈咪~我们回国了耶~我好想念舅舅~”南宫梓萱牵着两个小娃娃在机场等候。心里默默念这“呵呵,我回来了,夜,你过得好吗?”......
  • 废材逆天:腹黑王爷溺宠妃

    废材逆天:腹黑王爷溺宠妃

    前世躲避追杀成功,却被苹果砸死到了古代。到了古代发现是人穿,而且还有六位妖孽未婚夫,还有三位帅气多金的妹控哥哥。杠杠滴女主剧本,可为毛女性朋友少之又少……
  • 不凡修仙传

    不凡修仙传

    一个21世纪的小混混在死亡后被本源神器带到另一个世界。死后复生的他夺舍了一个书生然后又得到一块玉佩就开始了修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