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05200000014

第14章 明朝立法思想和立法成就

近世时期——法度天下

明清两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近世时期。明初统治者在重典治国的同时,强调“明刑弼教”,其实就是要加强普法宣传和道德教育,使老百姓都知道法律,做到遵纪守法,提高道德素质。

清朝对法典不断修订,其中有些法律形式和立法及司法改革,可以从现代意义上进行充分解读,不仅是我国近代法制的雏形,也对日本、朝鲜和越南的法制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近世时期建立的一系列再审、会审等制度,使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律功能进一步加强。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重要王朝,也是高度发展的君主****中央集权国家。

明朝统治者在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下,以重典治国和明礼教民为立法指导思想,继承发展唐宋时期的立法成就,建立起一套更为完善的法制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后世的清朝以及周边东南亚诸国的法制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总结元朝纲纪废弛,官吏贪纵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针对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不完善的刑罚制度,决定在实行重典治世的同时,把教化和镇压结合起来,礼法相辅而行。这种立法指导思想是封建法制长期发展经验的总结和积累。

明太祖重典治国立法指导思想的形成,是由于他认定当时面临着一个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内外矛盾交织的乱世。

因为明朝建立初期,起义农民和大量流民仍然存在,北元残余势力还在不断反抗,而且连年战争造成了经济衰败,统治集团内部也存在争夺权力的斗争,这些都对明朝统治构成严重威胁。要消除这些威胁,就必须实行重典治国。

重典治国首先表现在重典治吏方面。明太祖认为,元朝之所以灭亡,就是由于中央集权统治削弱,吏治腐败。特别是随着宋元以来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地主豪绅、贪官污吏的盘剥和掠夺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这也是激起农民起义的重要根源。因此,明太祖试图通过重典治吏达到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目的。

明太祖曾亲眼目睹元朝官吏不体恤民艰,凡民间疾苦视之漠然,当时心里非常愤怒。如今国家初立,务必严立法禁,凡遇官吏贪污蠹害百姓,绝不宽恕。重典治吏是明太祖对历代治国经验的总结,是强化君主****皇权的重要措施。

重典治国的另一表现是重典治民。明朝初年,由于土地和赋税等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为此,明初忠实执行明太祖的重典治民思想,严厉镇压犯上作乱者的反抗活动,企图以此稳定统治秩序。

在推行重典治国的同时,明初统治者也从历代经验教训中清醒地认识到,仅靠严刑峻法一味镇压,只能取得一时成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了保证明朝政权的长治久安,在采用重典治国思想的同时,明初统治者也坚持奉行礼制和刑律并用政策,曾明确提出“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的主张,强调将礼的预防犯罪职能与刑的镇压犯罪职能有机结合起来,以法律手段推行德礼教化。这是对西汉以来所形成的“德主刑辅”立法指导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鉴于宋元法律比较繁杂,既不利于普通百姓知法守法,也容易导致司法官员徇私枉法。因此,明初统治者要求立法简单明了,便于实施,反对法律条绪繁多,以防止贪官污吏出入人罪,即把有罪的人定为无罪,把无罪的人定为有罪。

与此同时,强调法律条文不必面面俱到,而应突出立法重点,集中发挥法律的作用。这些主张和措施对于宣传普及法律,重建封建法制,巩固统治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是在上述立法思想和方针的指导下,明朝立法活动铺展开来。在明朝修订和创制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大明律》、《大诰》、《问刑条例》和《明会典》,代表了明朝法律的最高成就。

《大明律》是明朝基本法典,前后经过4个阶段,即草创阶段、更定阶段、整齐阶段和正式颁行阶段,共历时30年。

草创阶段始于朱元璋称吴王后。1367年,吴王朱元璋令左丞相李善长等制定律令,当年12月完成。这次编定律285条,令145条,合称《吴元年律令》。

其中律承袭《元典章》体例,依六部顺序编排,引起刑律体例的变化。《吴元年律令》颁布后,又编撰《律令直解》为其注释,以便于百姓周知通晓。

更定阶段始于1368年,止于1374年。明太祖称帝后,命令4名儒臣会同刑部官员,每天给他讲解唐律20条,作为修订明律的参考。

1373年冬,下令刑部尚书刘惟谦等草拟《大明律》,至1374年2月成书,编目仍依唐律12篇,但将《名例律》放在最后,律文也增至606条。这是《大明律》的正式制定。

整齐阶段始于1376年,止于1393年。明太祖命令大臣对《大明律》进行全面整理修订,将其改定为7篇,30卷,460条,又改《名例律》为首篇。经过这次整理修订,《大明律》的篇章体例内容基本定型。

正式颁行阶段是1379年。《大明律》历经30年的更定和修改,最终完成并颁行全国。作为明朝的一代大法,明太祖曾下诏令子孙守之,假如群臣稍有更改,就要治以“变乱祖制”之罪。因此,《大明律》经这次正式颁行以后,继任的明朝诸位帝王都没有再对律文内容进行过修改。

《大明律》历经30年的反复修改补充,扭转了元朝落后的立法习俗,重新确立了中华法系的立法传统,成为我国君主****社会后期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成文法典。

《大明律》的主要变化和特点有二:一是简明扼要。《大明律》全律共7篇,30卷,460条,是此前历代法典中最简明扼要的一部;二是变更体例。

《大明律》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国家机关分工编目,改变了以往法典分立篇目的原则和传统,是我国古代立法制度史上的一大变化,同时也体现了明太祖在官制改革中废除宰相制后,利用立法手段强化君主****中央集权的意图。

《大明律》的反复修订,反映出明初统治者非常重视立法,也代表了当时较高的立法水平。因此,《大明律》直接影响了清朝和东南亚各国的封建立法。

《大诰》是在制定《大明律》的同时制定的。在制定《大明律》的30年间,明太祖为了整顿吏治,警戒臣民,扭转世风,还亲自编纂并先后颁布了《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等4编《大诰》。

《大诰》的诰文共有236个条目,由严惩臣民犯罪的典型案例、高于《大明律》效力的峻令,以及明太祖对臣民的训导等内容所组成,主要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则和相应的法律后果,其中多数峻令有具体量刑标准,具备了古代刑事特别法规的基本特征。由于它是御制圣书,故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明初的重要法律规范。

《大诰》的主要内容是惩治贪赃官吏和害民豪强,最大的特点是法外用刑。与《大明律》相比,《大诰》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是用刑加重。《大诰》列举的案例,绝大多数是轻罪重刑。有的犯罪在《大明律》中已有规定,但《大诰》则加重处以非常之刑。

二是法外处刑。《大诰》的许多规定,是《大明律》所没有的。如几位有气节的文人,因应征不到、拒绝做官、不食皇粮,《大诰》即将其处死,并株连亲属。

三是酷刑繁多。《大诰》推行重典治国原则,规定了许多《大明律》所没有的酷刑。

四是重典治吏。在《大诰》236条中,治吏之条占80%以上,有关惩治贪官污吏和豪强作恶的案例尤多。明太祖试图通过打击贪官污吏和豪强作恶,改善吏治状况,强化****统治的整体效能,通过治吏达到治民的目的。

《大诰》颁行时,明太祖宣告:

朕出是诰,昭示祸福,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所在臣民,熟观为戒。

颁行《大诰续编》时,明太祖又进一步说:“斯上下之本,臣民之至宝,发布天下,务必家家有之,敢有不敬而不收者,非吾治化之民,迁居化令归,的不虚不。”颁发《大诰三编》时又重申:“此诰前后三编,凡朕臣民,务要家藏人育,以为鉴戒,倘有不遵,迁于化外,的不虚示。”

为了扩大四编《大诰》的影响,明太祖把它们列为全国各级学术的必修课程,科举考试从中出题。奉其旨意,行文国子监正官,严督诸生熟读讲解,以资录用,有不遵者则以违制论处。

《问刑条例》是《大明律》的子法律。由于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不可更改,在实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法律与现实脱节的情况。

为适应社会的需要,矫正《大明律》不可更改的弊端,在明朝中期以后,条例成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法律形式。

随着条例地位作用的日渐重要,条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前后混杂矛盾之弊,需要对条例进行整理和修订。

于是在1500年整理修订了279条条例,颁行天下,“永为常法”,这就是《问刑条例》。其后,在嘉靖、万历年间都对其进行过调整。

《问刑条例》颁行后,一直与《大明律》并行。至1585年,又以条例附于《大明律》后,采取律例合编形式。这一做法也为后来的清律所沿用。

《明会典》是仿照《唐六典》体例编纂的一部行政法律汇编。明英宗时期,为了统一典章制度,使各衙门办事有所依据,开始仿照《唐六典》体例编修《大明会典》。至弘治年间完成,名为《大明会典》,共180卷,但未及颁行。

明武宗、明世宗、明神宗三朝,又分别对《大明会典》进行修订,先后编纂了《正德会典》、《嘉靖续纂会典》、《万历重修会典》。目前传世仅有明武宗、明神宗两朝《会典》。

《明会典》主要是根据明朝官修《诸司职掌》、《皇明祖训》、《大诰》、《大明令》、《大明集礼》、《洪武礼制》、《礼仪定式》、《稽古定制》,《孝慈录》、《教民榜文》、《大明律》、《军法定律》、《宪纲》等书和百司之籍册编成。分述各行政机构的职掌和事例。

《明会典》首卷为宗人府,其下依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六科与各寺、府、监、司等为序,计吏部12卷,户部29卷,礼部75卷,兵部41卷,刑部22卷,工部28卷,都察院3卷,通政使司、六科、大理寺、太常寺、詹事府、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翰林院、尚宝司、钦天监、太医院、上林苑监、僧禄司各一卷。

以上为文职衙门,共226卷,武职衙门仅两卷,列叙五军都督府和各卫等。各官职之下多列有详细统计数字,如田土、户口、驻军、粮饷等。

《明会典》内容广博,记载典章制度颇为完备,凡明史所未载者,会典均有交代,为后世研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献。

明朝继承发展唐宋时期的立法成就,其法律体系更趋完善,法律内容更加丰富。明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诰、例、典等,其中律是主要法律形式,其他形式是律的补充。但在司法实践中,其他法律形式也分别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旁注]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他结束了元朝民族等级制度,恢复生产,整治贪官,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北元 指明朝建立并遣徐达大军攻陷大元帝国首都大都后,退居蒙古高原的原元帝国宗室的政权,因国号仍叫大元,以其地处塞北,故称“北元”。延续年代始于1368年,终于1402年。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明朝开国丞相。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4年致仕。10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

刘惟谦 明朝太祖年间刑部尚书。1373年冬,朱元璋令刑部尚书刘惟谦修订律令,第二年书成。经过实践考察之后,又经过三次修改和增删后,才将《大明律》正式颁发,作为各级司法部门决狱量刑的依据。

明英宗(1427年~1464年),朱祁镇。明朝第六位皇帝。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死后葬于十三陵之裕陵。即位初大事权归太皇太后张氏,以三杨主持政务,继续推行仁宣朝各项政策,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明武宗(1491年~1521年),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

明世宗(1507年~1566年),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谥号“钦天履命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十三陵之永陵。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但后期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后来发生“壬寅宫变”,从此不再理政。

明神宗(1563年~1620年),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后期不理朝政,经常罢朝。在萨尔浒之战中败于金军,此后,明朝国势衰微。

[阅读链接]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他曾经讲过:“不仅贪钱、贪物者是贪官,贪声贪色者、贪权贪势者、贪谀贪名贪享乐者也都是贪官。”可见他对贪污问题已达“洁癖”的地步。

在执行严刑峻法方面他更是绝不手软,如蓝玉一案即处置了上万人,而且官阶层级从宰相、皇亲国戚、驸马、大将军、尚书、钦差大臣到侍郎、各级地方官吏等无一能免。

当然,朱元璋不仅重视吏治,他也是一个赏罚分明的皇帝。

同类推荐
  •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自然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弄清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的走势,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本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生动地介绍了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故事的阅读,可以形象地把握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大致脉络和基本轮廓。简明生动的文字,引人入胜的故事,相信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 肆无忌惮

    肆无忌惮

    穿越了,该干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走仕途,玩厚黑,再世为人无所忌;戏东林,逗阉党,敢把皇帝拉下马。红颜美酒来相伴,一路高歌傲甲申。qq群:123092606
  • 乱臣国贼

    乱臣国贼

    八国覆灭,庙堂江湖各竖旗帜。无名屠狗辈,想着那京城的官途,悬着刀,孤身出西山。白胡子老头功在千秋,提着脑袋二入仕途,只求功名录上再添一笔。江湖有侠士,身背银枪,势要杀尽那天下国贼。江湖已多风雨,山河倾塌在即。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明朝鬼话

    明朝鬼话

    明朝万历年间,文官势力逐渐强大起来。皇帝与文官的矛盾表现在税制方面,神宗皇帝在缺乏有效制衡的情况下,便派太监寻找民间力量对付文官,文中的主人公李圆朗便被选中。圆朗跟文官的斗争集中在三个方面:采珠、木材和矿税,经过层层剥丝捋茧后,终于发现文官集团依靠一个庞大而神秘的宗教组织来操控贵州的一切,圆朗意识到要想打掉这个宗教组织必须也成立一个宗教组织来抗衡它。本书以鬼话的形式表现万历朝最深刻复杂的政治矛盾,风格新颖、内容奇特、情节跌宕,让读者了解晚明时期种种社会形态及社会矛盾,以全新视角展现大明王朝诡异莫测的一面。
  • 大明第一府

    大明第一府

    赚了点小钱,博了点小名,是否该满足下去?明末之际,该如何快速积累财富?·断续的科技,淹没的辉煌,历史的大浪中逆帆击水,为了民族的未来,继承荣耀。·是该选择大明首富的荣耀享金生活,还是步入大明首辅的艰辛奋斗历程!
热门推荐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 妃常难娶王爷请坚持

    妃常难娶王爷请坚持

    前世她无缘与爱情,这一世她是否可以收获属于她的爱情
  • 村庄的故事

    村庄的故事

    青山,绿水,田野,小河流;菜圃,竹篱,茅舍,看家狗;老人,夕阳,水烟袋。构成一幅乡村纯净的画面,画面里还有一个系冲天小辫的孩子,手拿狗尾巴草,奔跑在乡间小路上,银铃一般的笑声,漾起记忆深处最温馨的回味。
  • 赚大钱的165个小主意

    赚大钱的165个小主意

    看着别人成功,瞧着别人发财,心里痒痒的。是什么原因使你不能捕捉财运呢?是什么原因使财富只光顾别人家呢?答案可以有很多,但谁也不敢说他的就一定是标准答案。可是你总可以找到一个最接近自己情况的答案。尽管人们对拜金主义一向持批判态度,但金钱依然是人们追逐的对象。在这无休止的战争中,人们往往忘记了赚大钱的小主意。天赋是上天注定的,或曰不可更改的,但有效的方法却是可以通过后天补救的……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三)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三)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腹黑计划:总裁追妻有点忙

    腹黑计划:总裁追妻有点忙

    五年前一场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邂逅,却成了他心中的唯一,五年后,她进入他的公司原以为是父亲安排的,却不想其实是他一直引她去他的怀抱…
  • 男友是只九尾狐

    男友是只九尾狐

    当了18的人,成人礼那晚,竟遭遇毁三观的不可思议的事情,什么?她竟然不是人,奇怪的毛茸茸的耳朵是怎么回事,这是什么地方,这也太不科学了,阿西吧!一定是在做梦,爸爸救我啊!
  • 羽曦学院

    羽曦学院

    重生之后要做啥?学生甲:“老师,天天忙着当明星,难道我记错了您的职业?”学生乙:“老师,碧瑶太漂亮了,我想打包,娶回家当媳妇,便宜点怎么样?”学生丙:“兄弟们,下手狠点,能打脸别打头,趁着修炼系前期没啥攻击力,我们武学系先收拾他们,不然几十年后人家踩把剑飞在天上就能放我们风筝!”学生丁:“老师,诸葛亮聪明还是您聪明?”陆老师:“应该比我聪明。”学生丁大喜,太好了,现在多花点贡献值,把诸葛亮带回来去忽悠老师,以后再也不愁贡献点了!嗯,唐光头想骑本太子,做梦,哥可是看过西游记的,对了,我绝对不是上了剐龙台后才幸运重生回来的。我,陆羽,魂穿西游混了金手指然后又重生地球,当起了校长。就问你怕不怕!
  • 塔罗女神探之茧镇奇案

    塔罗女神探之茧镇奇案

    看神婆杜春晓如何凭一副塔罗牌查清神秘死亡事件真相:青云镇上杀猪弄的泼辣暗娼与保警队员往来频繁,但突然神秘失踪,最终赤身裸体地浮尸于镇河之上;美如冠玉的油盐铺老板娘突然自杀,而她瘫痪多年的丈夫下落不明;失踪多年的黄宅原主人,突然现身藏书楼,却被受惊过度的黄家三姨太误杀……死亡仍在继续,众人却依然谎话连篇……
  • 婚姻之树常青

    婚姻之树常青

    本书是家庭和社会的基础。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发觉难以令婚姻保持活力与美满!离婚率近年来以不能遏制的势头逐年增长,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面对身边许多不幸的婚姻,年轻人开始对婚姻望而却步,难道婚姻恐惧将要作为一种风气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吗?我们目睹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之进步,深刻感受生活观念与方式的变化。现今两性平等的观念逐步取代男尊女卑的观念,婚姻关系也不再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婚姻关系应有其新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