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05500000003

第3章 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

据民间神话故事,开天辟地的大英雄盘古去世后,天地间只有“创世女神”女娲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因此她感到非常寂寞孤独。

有一天,女娲经过黄河的河畔,想起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山川湖海、飞禽走兽,改变原本寂静的世界。但是,女娲总觉得这世界还是缺了点什么,但又一时想不起是些什么。

女娲苦思冥想,当她看到黄河河水里自己的倒影时,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还缺少了像自己这样的“人”。于是,女娲决定仿照自己的样子,用泥巴捏人,希望这个人能成为和自己一样的有生命力的人。

泥人捏好后,女娲往泥人身上吹了一口灵气,顿然间,泥人变成了活人。女娲高兴得手舞足蹈,领着自己捏的第一个黄土人玩耍。

后来,女娲不分白天昼夜地到各地捏泥人,黑泥巴捏黑人,白泥巴捏白人,忙忙碌碌的捏人工作,让女娲很是劳累。这时,女娲感到很累,便拿了根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转眼间变成了无数个人。

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

其实,在我国远古神话中,盘古是最主要的创世神。盘古在开辟天地之后无私奉献,将身体发肤化生万物,当然也包括人类。但是,关于人类的来源,流传更广的是女娲抟黄土造人的神话。

女娲,又称娲皇、****娘娘,史记女娲氏。最早记载女娲之名的古籍是《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

意思是说,有10位神人,名唤“女娲肠”,皆为女娲之肠所变成之神,到了西方的大荒去了,守护在“栗广之原野”这个地方。

东晋时期的著名学者郭璞在给《大荒西经》中的这段话作注时说:“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这里不但指出了女娲的性别,而且交代了她的形体。

女娲是一个很专心的神,她造人的时候便只管造人,别的什么也不想。古籍中最早确切提出女娲造人故事的是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意思是说,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这则故事正面描写了女娲造人的事迹,显示出女娲始祖母神格的地位。以往人们多重视此文所讲的故事,而忽略了“俗说”二字,它清楚地表明这是一则来自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

民间俗说中的女娲抟黄土造人,已经将女娲情感化,称女娲感到“孤独”才造人陪伴自己,并未给其添加什么神圣的意义,人只是自然地一个组成部分,并不凌驾于自然之上。这一主题,与后来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相契合的。

同时,女娲用泥土造人,也是农耕时代人们对人类与土地关系的直观表达。它最浪漫和最有意义的地方是,女娲“抟黄土”造人。女娲用“黄土”孕育了汉族,既浪漫而生动地揭示了女始祖,孕育汉族的社会发展踪迹;也科学而经典地反映了汉族,与滋养他们和农耕文化的黄土地,有着生俱来的、不可分离关系的历史根基。这同样与“天人合一”思想相契合。

女娲还有另一伟大壮举,这就是“炼石补天”。根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从此天地得以永固,人类得以安居。

关于女娲“炼石补天”,西汉淮南王刘安等人编著的道家著作《淮南子·览冥篇》中记载说: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龞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意思是说,远古之时,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坍塌了,大地开裂,天不能普遍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势蔓延而不能熄灭,水势浩大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柱子,杀死黑龙来拯救华夏,用芦苇灰来堵塞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国的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

女娲炼石补天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不是吹口仙气就把天补上了,而是先要“炼”石,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同时,在完成补天的工作之后,她还“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这些工作,没有一项是可以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

虽然女娲补的天不一定就是共工氏所破坏的,但她补的天一定是出了问题的。她炼五色石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天之四极,积芦灰以止洪水,是人类改变环境最早的想象。

其实,“女娲补天”的神话浮云背后,传递出诸多的远古信息和智慧启迪。女娲为何不是“改天”而是“补天”?这便是“顺天应道”。

古人认为,天道不可违,人只能主动认识、发现和利用天道,趋利避害,谋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后世哲学所强调的“天人合一”,贵在一个“和”字。失和则失道,失道则后患不远。女娲炼石补天,贵在“人”与“天”合,顺应了自然之道。

除了女娲造人补天神话外,我国神话时代的故事还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及“嫦娥奔月”等,莫不体现古代中华民族十分丰富的与自然抗争并征服自然的想象与渴望。从中可以看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我们的祖先力求占据主动,在阳刚之气中透露出能屈能伸和高瞻远瞩的阴柔之气。

随着农业文明的进步,农业自然经济在古代社会得以长足发展。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便崇尚自然,祭拜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这个过程中,“天人合一”思想便自然而然地贯彻其中。

由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等神话传说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日益紧密联系与频繁沟通,更增加了我国古文化的丰富内涵。这种思想在后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中华民族不断壮大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旁注]

《山海经》我国先秦重要古籍,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内容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等,并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我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

《风俗通义》东汉时期的泰山太守应劭著。原书13卷、附录1卷,今仅存10卷。汉唐时期的人们多引作《风俗通》,该书考论典礼类《白虎通》,纠正流俗类《论衡》,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但作者加上了自己的评议,从而成为研究古代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篇章有《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塞翁失马》等。原书内篇21卷,外篇33卷,至今存世的只有内篇。这部书的思想内容属于道家,同时夹杂先秦各家的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杂家类。

华夏 又以“中华”、“中夏”、“诸夏”、“诸华”、“九州”、“神州”等的代称出现。最早指天下的“中心”,即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带。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成国家和朝代,后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

农业文明 来自于我国传统农业,体现和贯彻我国传统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自然界各种物质与事物之间相生相克关系的阴阳五行思想。精耕细作,轮种套种,是它的典型工作生产模式。我国古代那种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就是所谓的小农意识,也就是我国的农业文明。

[阅读链接]

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再次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一石直插云霄,大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势。

女娲急施法将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决,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为了约束其邪性,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其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当此石直立后,跪求姻缘轮回者便络绎不绝。

同类推荐
  •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它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他源远流长,博大情深……
  • 宁夏民俗

    宁夏民俗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这个特点对宁夏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宁夏民俗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 解密2012

    解密2012

    《解密2012》讲述了月亮上有什么?20世纪70年代,两个超级大国耗费数百亿巨资登月,就是要寻找这个答案,但登月所取得的资料却被政府列为超级机密讳莫如深。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一个巨大的危机正在慢慢地向人类逼近。40年后,流浪少年沙飞在追寻父亲遗物玄珠的过程中,发现玄珠上竟然隐藏着史前文明的秘密。为了查明真相,沙飞在结义兄妹的帮助下毅然亡命天涯。沿着父辈走过的足迹,沙飞找到了隐藏在玛雅古迹下的神秘地宫,潜入了古老教派机密重地。甚至穿越时空回到一万年前的巴比伦。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热门推荐
  • 宠妻限时购,陌少请追妻

    宠妻限时购,陌少请追妻

    高一,第一眼看上他,便喜欢上了,分别五年,冷凌陌从韩国归来已经是一个万人瞩目的明星,而她应聘他的贴身助理噢,说贴身可真是贴身,在外人看来一个大冰块,私底下唯独对她甜言蜜语,无底线宠溺原来她是小时候的那个她
  • 嗷啸星际

    嗷啸星际

    一次意外改变了他的人生,让他穿越到了异世,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游戏系统竟然附身在他的体内,和他一起来到这个充满奇幻的异世界!自此原本废材的世家子弟摇身一变成为了绝世妖孽,由此开始一段神奇的奇幻之旅!
  • 仙道任侠传

    仙道任侠传

    今年已经25了,写书的念头已经在我心头萦绕很久,想想也有8年之久。这是第一次创作,我希望循序渐进,讲述一个不落俗套的故事,不期望一举成名,只望有几个忠实的读者陪我走到最后。。。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书中大致分为人、妖两族;人中的某些武修因天赋异禀,得窥天道,出具仙体脱离人群,自成一类;妖类与人关系微妙,分布各处异境;本作的主人公是一个弃儿,与生俱来的异症折磨得他痛不欲生,自养父离奇身死之后就在江湖流落,经历了种种惊心动魄的奇遇,他结识了与自己同生共死的手足,以及三位情投意合的红颜知己。
  • 空之旅

    空之旅

    被禁锢的土地,被禁锢的世界。如今回想起那个可怕的人,我依心有余悸。也正是如此,在某天的清晨醒来之际,我内心的不安积蓄到了某个程度,令我决定在当天晚上,离开原本居住的家。说实话,其实打从一开始起,那里就根本不存在家。被暴风圈所禁锢的世界中,有八大物种。深海,与高空,我该去往何方……
  • 六即义

    六即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为12岁,画上完美的句号

    为12岁,画上完美的句号

    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伊樱雪,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来到所颇有名气的国际学校--星耀学院。
  • 十月围城前传

    十月围城前传

    在以时间和空间节点为坐标的引领下,改编者用带有压迫感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保镖和刺客的惊心动魄的故事。1906年,革命领袖孙中山冒险赴港,名为探望母亲,实则与革命代表见面。为保卫孙先生的安全,民间高手与清廷鹰犬、港英政府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清廷派出的暗杀队,远比想象得凶狠。
  • 无尽殖装

    无尽殖装

    神秘的再殖装甲,恐怖的外星异兽,当两种不同文明不同种族的力量在地球展开激斗之时,决定地球命运的时刻终于到来。一个破碎的灵魂,一个觉醒了的血脉,一个英雄式的少年,一套逆天的再殖装甲,那可以摧毁黑洞的逆天三箭,那可以划破苍穹的修罗一斩,一人,一弓,一剑,真实亦或传说?枭雄亦或英雄?这是一本枭雄崛起的传记,这是一首英雄式的史诗,高手皆寂寞,仰望楚天歌,当那浩瀚的星空重新恢复宁静之时,还有几人能记起,那传说中的身影,那叫做楚天的男孩。
  • 星空壁纸

    星空壁纸

    宇宙中最顶层的文明究竟是什么样的,我想去看看。修炼体系和科技体系的碰撞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思考唯物,唯心,到底怎么选
  • 凡遥

    凡遥

    按世人常理,修魔无所羁绊,修仙心如止水;修魔血海翻天,修仙青莲出池;修魔累尸如山,修仙功德若海;但果真如此?其实没有什么界限,仙魔不过众生,众生不过尔尔。不1111,越往后越精彩,鄙作好坏,还请诸君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