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自我推销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必不可少。工作面试中我们会主动地推销自己,往自己的脸上“贴金”;向客户介绍我们的产品时也总会大肆宣传它的优良性能。
在这个充满了营销氛围的世界里,不懂得往自己脸上“贴金”,显然是不行的。
31.看人下菜碟,人的共性所在
“看人下菜碟”就是指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面对不同的情境时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于方式来区别对待。不仅连动物都懂得如此,在人类社会,“看人下菜碟”,即是萝卜白菜区分对待就更加必要,内容也更加丰富。
“看人下菜碟”这话出自《红楼梦》里赵姨娘之口。意如其文,对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方法。而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境下好菜碟就是重要的学问了。
《红楼梦》第六十回中,芳官得了蕊官送的蔷薇硝喜滋滋向宝玉炫耀。不料,那贾环见了竟张口索要。这是情人送的爱物,芳官当然不愿意送给贾环,便找原先那包。岂知翻来寻去找不到,一旁里麝月说:你不管拿些什么给他们,哪里看得出来,快打发他们去了。芳官听了,便用茉莉粉打发了贾环。不料这一打发,打发出了个闹剧。
赵姨娘见了茉莉粉,知道是糊弄贾环,顿时火起,怒冲冲找到怡红院,将那粉照着芳官的脸上摔去,手指着鼻尖骂道:小娼妇养的!你是我们家银子买来学戏的,不过娼妇粉头之流,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你都会看人下菜碟。
于是,看人下菜碟这个说法就出来了,芳官的举止不知不觉轻慢了贾环,也等于轻慢了赵姨娘。赵姨娘常被人轻慢,窝着一肚子火没地方发,正碰上个不识时务的小戏子犯上作乱,岂不冒火?你不是王夫人,你不是王熙凤,也不是老太太的心肝宝玉,老娘为何要受你的气?于是,扑过来摔过去,闹打开了。其实,赵姨娘这举动也是看人下菜碟,换个有脸的人,就是借她个胆子也不敢的。
仔细回想,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一切的规矩礼法,似乎都起始于看人下菜碟。仔细拆分起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两个方面,一就是区别对待和处理事务,二则是环境影响我们的行为。试想,假如你的孩子在拥挤的超市中大吵大闹,究其缘由却是你没有给他买最喜爱的棒棒糖——对于任何父母而言,这绝对是一场噩梦。然而情况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糟糕:周围的同伴很有可能会由此投来批评和不满的眼光。你则不能只顾孩子的要求,而也要考虑到这些批判的目光来下决定了。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当希望得到母亲的照料时,恒河猴幼崽往往会“嚎啕大哭”。然而如果一只母猴对自己的孩子长时间不理不睬,这只小猴便会上蹿下跳、惊声尖叫。为了搞清周围旁观的恒河猴对于这种情况作何反应,英国伦敦市Roehampton大学的灵长类动物学家Stuart Semple和同事对生活在凯佑圣地亚哥岛——波多黎各海岸附近的一座岛屿——的一群野生恒河猴进行了跟踪调查。在4个月的考察过程中,Semple的研究小组对11只母猴和它们的幼崽,以及其他猴群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在一只小猴子发脾气时,它是否能够得逞取决于谁在旁边围观。如果仅仅是母猴或还有其他亲属在小猴身边,母猴最终只有40%到50%的可能性向胡闹的小猴作出让步;但是当一些极端好斗的猴子——具有“暴力史”或在猴群中比母猴地位高的猴子——在旁边时,母猴向小猴投降的几率到达了82%。Semple指出:“看热闹的猴子能够影响胡闹的最终结果,这真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Semple解释说,之所以会造成这么大的差异,关键在于同相安无事时相比,当一只小猴发脾气时,地位高的恒河猴踢、咬和推搡母猴甚至小猴的几率提高了35倍。Semple表示:“它们之所以大打出手基本上是不堪尖叫的骚扰。”因此,一旦身边有充满敌意的猴子,母猴往往会向小猴妥协以避免无谓的伤害。
我们不禁为这些小生物感到惊奇,猴妈妈能够根据周围的观众改变自身与孩子的相互作用。而我们人类呢,周围事物对我们的影响就更加显而易见了。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言语、表情、手势、动作以及看似不经意的行为有较为敏锐细致的观察,是掌握对方意图的先决条件,测得风向才能使舵。比如:
对方坐在椅子上,将身体往后靠,双手放到脑后,双肘向外撑开,这固然说明他此时很轻松,但很可能也是自负的意思。
食指伸出指向对方――一种赤裸裸的优越感和好斗心。
双手放在身后互握,也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
手指并拢,双手构成金字塔形状,指尖对着前方――一定要驳回对方的示意。
把手捏成拳头――不仅要吓唬别人,也表示要维护自己的观点,倘用拳头敲桌子,那干脆就是企图不让人说话。
如果你能注意到对方的这些动作时,就要思考你下一步将要出口的话了。很显然,不能忽视对方的不耐烦的表情而滔滔不绝,更不能跟一个在气头上的人说他的方案不合时宜。看人下菜碟,不只是说萝卜、白菜区别对待,更重要的是,区分情境和氛围。
32.扬长避短,你会更显光彩
古人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在常人的眼睛里,每个人或多或少总会在某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就算是伟人也毫不例外:拿破仑矮小、林肯丑陋、罗斯福小儿麻痹。有些甚至是先天性缺陷,后天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而这些都没有阻挡他们极其辉煌自信的一生。
瑞士银行中国区主席兼总裁李一,在1988年最初去美国迈阿密大学留学时,学的是体育管理专业。他发现那是“属于富人玩的游戏”,于是在离毕业还有半年时,毅然报考沃顿商学院。
美国沃顿商学院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商学院,李一考得并不轻松,前后面试了三次,仍没结果。最后一次面试,他干脆在考场上直截了当地问主考官:“如果我没有被录取,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很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工作经验。在美国,商学院录取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商务工作经验。”
李一作出的反应不是承认自己的不足,或者说“我会如何改变自己的缺点”,而是立刻反驳:“按你们的招生材料所说,沃顿作为世界最优秀的商学院,肩负着培养未来商务领袖的重任。但世界各国发展很不平衡,如果按你们现在的做法,商务成熟的国家会招生特别多,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能一个也不招,这跟沃顿商学院的办学宗旨是自相矛盾的。”
出人意料的是,李一的反驳还得到了主考官的欣赏。面试出来后,招生办主席秘书给李一打了一个电话:“主席对你的印象特别好,说你很自信,与众不同。”后来,在当年52个申请该校的中国学生当中,李一成为唯一被沃顿商学院录取的中国学生。
李一的自信赢得了考官的欣赏,为自己铺垫了人生道路上的一块重要基石,更重要的是,他战胜了自己,他能够扬长避短,主动出击。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博士曾在1999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观点:对于一个集体,需要克服的是“短板定理”;而对于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努力去补齐短板更为重要。
我们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对手的每一匹马都有相对应的绝对优势。但没有关系,不需要补齐短板,只要注重自己能够形成优势的策略,简单地进行以长击短的顺序调整: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下等马对上等马。就能获得完全不同的结局。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比如说你也许不如同事长得漂亮,但你却有一双灵巧的手,能做出各种可爱的小工艺品;或者,你现在的工资可能没有大学同学的工资高,不过你的发展前途却比他的大,等等。这并不是一种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因为世界这么大,永远没有绝对的好,只有相对的好,永远没有绝对的失败,而只有相对的成功。乌龟永远没有兔子跑得快,但它的寿命却很长久;反之,兔子虽然跑得很快,但却永远生活在担惊受怕中。所以找到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的优势,找对你的方向。
这世界上的路有千万条,但最难找的就是适合自己走的那条路。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才能、素质、兴趣等确定发展方向。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应努力寻找有利条件;不能坐等机会,要自己创造机会;拿出成果来,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事情就会好办一些。每个人都应该尽力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找准属于自己的人生跑道。当你事业受挫了,不必灰心也不必丧气,相信坚强的信念定能点亮成功的灯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和特长,所以不要怀疑自己,更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认清你自己的优势与弱点,如果你身上有暂时或是永远无法补齐的“短版”,那么不如去吸引别人注意到你身上其他的闪光之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光点,只要你善于利用,就能扬长避短,形成制胜的优势。
33.自我“贴金”,隐形自夸话语技巧
在人前要适时地表现,说合适的话,不能过火是关键,这和赞美他人的要注意火候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王盼到一位年轻的小公司老板那里去推销保险。进了办公室后,他便赞美年轻老板:“您如此年轻,就做上了老板,真了不起呀。能请教一下,您是多少岁开始工作吗?”
“17岁。”
“17岁!天哪,太了不起了,这个年龄时,很多人还在父母面前撒娇呢。那您什么时候开始当老板呢?”
“两年前。”
“哇,才做了两年的老板就已经有如此气度,一般人还真培养不出来。对了,你怎么这么早就出来工作了呢?”
“因为家里只有我和妹妹,家里穷,为了能让妹妹上学,我就出来干活了。”
“你妹妹也很了不起呀,你们都很了不起呀。”
最后赞到了那位年轻老板的七大姑八大姨,越赞越远了。最后,这位老板本来已经打算上他的保险的,结果也不买了。
后来,王盼才知道,原来那天自己的赞美没完没了,本来刚开始时,他听到几句赞美后,心里很舒服,可是由于他说得太多了,搞得他由原来的高兴变得不胜其烦了。
可见即便是赞美的话说的不得体也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而自己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的时候就更要注意,不能好大喜功,给人自大、骄傲的感觉。不用经常反复地夸自己,一鸣惊人的效果更能让人记住你。所以往自己脸上贴金,不妨试一下隐形自夸话语的技巧。
34.关键时刻“露一手”
我们看到,但凡敢于露一手的人,心理的状态都颇佳,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不自信的人,如看到一个在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人,既想上前去接近对方,又怕对方会拒绝自己;既想在他人面前表述自己的观点,又怕表述不当而被他人耻笑;既想插入到别人的谈论中,又怕别人对自己的话不在意乃至讨厌等等,所以最终只好自己寻找个孤独的角落,甘受冷落了。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他的这番话,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在关键的时刻,要抓住机会,不能退缩,不能没有主见,而是要表现出非凡的决策能力。
卡尔是美国一座停车场的普通电信技工。有一次,停车场的线路出现了突发事故,现场陷入一片混乱。
而此时卡尔的上司还没有来上班。而卡尔并没有立即处理事故的响应权利。如果他轻率地发出命令,他很可能会因此失去这个工作。在这一危急时刻,一般人可能为求安稳而选择保持沉默。然而卡尔却做出了不同的决定。他私自下了一道命令,并在上面签了上司的名字。
当上司来到办公室时,线路已经整理得同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一般。这个见机行事的青年,因为露了漂亮的这一手,大受上司的称赞。公司总裁听了报告,立即调他到总公司,升他数级,并委以重任。从此以后,他就扶摇直上,谁也挡不住了。
我们看到,但凡敢于露一手的人,心理的状态都颇佳,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不自信的人,如看到一个在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人,既想上前去接近对方,又怕对方会拒绝自己;既想在他人面前表述自己的观点,又怕表述不当而被他人耻笑;既想插入到别人的谈论中,又怕别人对自己的话不在意乃至讨厌等等,所以最终只好自己寻找个孤独的角落,甘受冷落了。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他的这番话,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做一个有战略眼光有决策力的人,成大事者,具有统帅全局的战略头脑,能从客观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做出正确的决策。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就要从平时的点滴努力开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创新的思想,克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有渊博的知识,当然,也要具有出色的分析、判断能力。在一大堆急于要办的工作中,分清孰重孰轻,哪些需要自己去办,哪些需交给下属去办;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准确地判断各个层次、各个类别的人员个体和群体的德才情况、思想态度和相互关系,然后区别情况,分别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事看来琐碎,但是也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的个性也如此,只要你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便可以在合适的时候“露一手”。
东施为了能变得和西施一样美丽,盲目模仿西施捧心皱眉的姿态,结果却事与愿违,反倒闹了笑话。东施一番自省,终于若有所悟。西施捧心美,自然是因为她天生丽质,而她却不矫揉造作,没有刻意去掩饰自己的病态。东施心想,虽然自己相貌不佳,但心地善良,人又健康,还是个热心肠的人呢。自己也很不错呀!那又何必去模仿人家呢?从此以后,东施率性而为,做回自己。结果她勤快、能干、热情的美名传遍了全村。
所以,用不着模仿别人,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众人,你就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挖掘你的潜力,增长你的知识,锻炼你的勇气,在关键时刻学会释放你的闪光点,不要让机会从身边溜走噢。
35.神秘感,使你更富吸引力
人们总说,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在没有得到之前,总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追逐目标的快乐过程。狮子般的人一旦与人亲近,便失去了威严。这就是重要人物总是为保持神秘感,减少在公众场合的露脸次数的原因。所以保持适当的神秘感,会让你更有吸引力。
有一种情况最适用于恋爱中的人们。心理学中有一种升值规律,即越是很不到的东西,越是值得朝思暮想。两个刚认识不久的人一定会非常迫切地希望知道对方的事情,尽管这是理所当然的愿望,却也会造成不利局面。对方一旦了解你的全部事情,对你的兴趣也会随之急速冷却,因此,要使每次约会都有新鲜感并使他对你持续抱有兴趣,一定要在恋爱期间保有一点神秘感,让他对你有尚不明白、搞不清楚的部分!我们来看看恋爱专家是怎么说的:
1.不要说太多关于自己的事情,如果从自己出生开始到现在的一切,你都对他说得一清二楚,那你对他就根本没有神秘感可言,因此,若提到自己的事也要坚持不说某一时期或某些话题,留出一段空白的岁月。
2.他若邀请你外出游玩,不妨告诉他,你很想去,可惜先有其他约会。这种作法,必然可以刺激他对你的兴趣,男孩子大都喜欢去追一个炙手可热的女孩,竞争者愈多,他愈感到兴趣盎然。得到这样的女孩,他才会觉得越荣耀。没有人在意的女孩,男孩子是不会感兴趣的。
3.绝对不让他送到家门口。男女约会后,通常男方会送女孩回家。这时候你可以特别指定只让他送你到车站或巷口,且绝对不跟对方说明理由。这种做法也能造成神秘感。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可以找一个借口向他做解释,说在家附近怕被人说闲话。
4.编造几件讨厌做的事。如果你有某个特别的癖好,如绝对不去某个公园、绝对不逛某条街道……这时不向他解释也会让对方觉得你很神秘,搞不清楚你是怎么回事。这种特别的癖好当然可以编造,只要不伤大雅即可,事后稍作解释就行了。
保持神秘感,并不是指拉远距离,隔着十米远说话,保持神秘感,也要注意保持合适的距离。
有这样一个小伙子,他爱上了一个姑娘,向姑娘求婚遭到了当众拒绝。姑娘后来恼怒地说:“他竟在离我8英尺(约2.5米)的地方谈这种事。”自然,这种社交距离不是谈婚论嫁的场合。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我们看到,这样的距离是让人不能承受的。他侵犯了人的私密空间。所以专家提醒我们正常的交往范围:
1、亲密距离:近范围是6英寸(约15厘米)之内;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远范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2、个人距离:近范围是1.5~2.5英尺(46~76厘米);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
3、社交距离: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近范围程度的距离。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应,会明显导致人出现心理不适感。
4、公众距离: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所以如果你在社会交往中在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渴望得到更多仰望的眼光,那么就要掌握与人保持适度距离的技巧。距离产生的神秘光环一定会让你更加富有吸引力。
36.“攀龙附风”与“近墨者黑”
“攀龙附凤”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叙转下》,午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母连名字都没有。刘邦原名季,意思是“老三”,直到做了皇帝,才改名为邦。
刘邦三十岁时,当了秦朝沛县的一个乡村小吏——亭长。他为人豁达大度,胸怀开朗,做事很有气魄,很多人都和他合得来。当地的萧何、樊哙、夏侯婴等,都是他的好朋友。这些人后来都为刘邦建立汉朝出了大力。
樊哙是刘邦的同乡,是个杀狗卖狗的。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沛县县令惊恐万分,打算趁起义之机响应陈胜,就派樊哙去召刘邦来相助。不料刘邦带了几百人来时,县令又反悔起来。于是,刘邦说服城里人杀了县令,带领二三千人马誓师起兵。
夏侯婴与刘邦也早就有了交情。他原来是县衙里的马夫,每次奉命为过往使者赶车,回来时经过刘邦那里,总要与刘邦闲谈很长时间,直到日落西山才走。后来夏侯婴当了县吏,与刘邦交往更密切了。一天刘邦与他闹着玩,一不小心打伤了他。有人告刘邦身为亭长,动手打人,应当严惩,夏侯婴赶紧为他解释。不料,后来夏侯婴反以伪证罪被捕下狱,坐了一年多班房。后来刘邦在沛县起兵,他和樊哙主动参加,并担任部将。
刘邦的势力逐渐发展后,有个名叫灌婴的人又来投奔他。灌婴是睢阳人,本为贩卖丝绸的小商人。此人后来也成为刘邦的心腹,领兵转战各地,立了不少战功。
公元前208年,刘邦根据各路起义军开会的决定,带领人马西攻秦都咸阳。第二年初,刘邦大军兵临陈留,把营扎在城郊,当地有个名叫郦食其的小吏前来献计。郦食其对刘邦说,现在您兵不满万人,又缺乏训练,要西攻强秦,如进虎口。不如先攻取陈留,招兵买马,等兵强马壮后再打天下。郦食其还表示,他和陈留县令相好,愿意前去劝降;如县令不降,就把他杀了。
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计谋。郦食其连夜进陈留城劝说县令,但那县令不肯起义。于是郦食其半夜割下他的头颅来见刘邦。第二天刘邦攻城时,把那县令的头颅高悬在竹竿上,结果守军开城门投降。在陈留,刘邦补充了大量粮食、武器和兵员。
接着郦食其又推荐了他颇有智勇的弟弟郦商,郦商又给刘邦带来了四千人。刘邦就任命他为副将,带领这支队伍西攻开封。后来,刘邦又战胜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当皇帝后大封功臣,樊哙、夏侯婴、灌婴、郦商等人也先后被封为舞阳侯、汝阴侯、颖阴侯和曲周侯。
我们看到,刘邦做了皇帝后,跟随他的众多亲信都纷纷被封王封侯,可以说,在当时懂得积累下他这个重要人脉的人都获得了光明的前途。
李哲原来是可爱的孩子,因父母经常吵架,使他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压抑,学习成绩一天天下降。后来,他认识了两个比他大两岁。整日在街上游荡的“朋友”。此后一段时间,李哲觉得跟“朋友”在一起好开心,无拘无束,无话不谈。于是便开始旷课,甚至有时夜不归宿,为此受到学校、家长的批评。有一天,李哲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群大孩子拦住去路,索要钱财,他没钱,便被揍了一顿。他把这件事告诉了那几个“朋友”。不久,朋友们为他出了气,他更认定这些朋友为他好。后来在“朋友”的鼓动下,为了义气,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竟走上了盗窃犯罪的邪路。
这个例子充分印证了“近墨者黑”,事实上,不只是青少年,对于成人来讲,被“不良”朋友拉下水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有人说,想要知道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看他的朋友们是什么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成为被大家仰望的对象,那么就要对你的交往对象进行谨慎的选择。攀龙附凤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自己负责,同样,近墨者黑的道理也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