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11200000017

第17章 处世之智(5)

5 为人处世,刚中有柔

曾国藩所讲的“刚柔”也可用“硬悔”来解释。他有这样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同样是一“悔”一“硬”,“柔”中显“刚”,可进可退。

曾国藩认为天地之道,应刚柔并用,不可有所偏废,刚,并不是指暴虐,而是指强;柔,不是指卑弱,而是指谦逊退让。在曾国藩的处事之道中,极为推崇刚柔相济。

曾国藩的孙婿,曾纪泽的女婿吴永曾口述一段故事,说明曾国藩刚柔并济的修身之法。这个故事是李鸿章说给吴永听的,应该可靠。李鸿章是这样说的:我的老师的秘传心法,有十八条“挺经”。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立世的宝诀。我且讲一条与你听。有一家子,有老翁请了贵客,要留他在家午餐,早间就吩咐儿子前往集市备办稀蔬瓜果。日已过午,还未回家。老翁心慌意急,亲至窗口看望,见离家不远,儿子挑着菜担,在水田上与一个京货担子对着,彼此皆不肯让,就钉住不得过。老翁赶上前,婉语曰:“老哥,我家中有客,待此具餐。请你往水田里稍避一步,待他过来,你老哥也可过去,岂不是两便么?”其人曰:“你叫我下水,怎么他下不得呢?”老翁曰:“他身子矮小,水田里恐怕担子浸着湿,坏了食物;你老哥身子高长些,可以不至于沾水。因为这个理由,所以请你避让的。”其人曰:“你这担内,不过是蔬菜果品,就是浸湿,也还可将就用的;我担中都是京广贵货,万一着水,便是一文不值。这担子身份不同,安能叫我让进?”老翁见说不过,乃挺身就近曰:“来,来!然则如此办理,待我老头儿下了水田,你老将货担交与我,我顶在头上,请你空身从我身旁岔过,再将担子奉还,何如?”当即俯身脱履。其人见老翁如此,作意不过,曰:“既老丈如此费事,我就下了水田,让尔担过去。”当即下田避让。他只挺了一挺,一场争吵就此消解。这便是“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条。

第一条到底“用意何在”,吴永说,他当时听了,“殊不甚明白”,但他“仔细推敲,一般来说,世间无论何事在局外议论呐喊,益处不大,必须亲身加入,挺身负责,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吴永对老翁“躬身入局”加以肯定,算是对故事有较深层的理解。现在有人说,这个故事说明了“心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意思,这又是一种理解。实际上,曾国藩说的“挺”是刚强坚韧的意思,儿子与京货担子钉着,相互僵持,谁也没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老翁看到这种情形婉言相求仍是不行,便亲自下水,却一下解决了问题。他对京货担子的“恕”,和自己委身下人的“忍”,让他最终达成目的。

曾国藩将忍让之道放入他的“经”中,表明他赞同为人处事应刚柔相济,并且说明,有时外表的柔,其实是骨子里的刚的不同表现形式。

那么,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以柔呢?曾国藩自有见解:但凡遇到的事是公事,应当刚强,而为了追逐名利,就应谦逊退让;开创家业,应当自强刚毅,而守家业刚应以安乐为上,懂得谦退;为人在外处事待物,应当刚强,在家与妻儿享受时则应以和睦谦让为主。

孔子说:“夫子之道,忍恕而已矣。”曾国藩把“恕”当成自身修养的一项重要标准。“恕”,是对人而言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忍”,则是对自己说的,“好汉打掉牙,和血吞之”,便是善于忍。“恕”“忍”,都在“柔”学当中,曾国藩一生刚毅坚强,但又极重以柔克刚。他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只有自柔出,方显英雄本色。

曾国藩所讲的“刚柔”也可用“硬悔”来解释。他有这样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同样是一“悔”一“硬”,“柔”中显“刚”,可进可退。曾国藩一生处事做人以这种思想为准则,终于让他在天地之间自由翱翔。这种思想更是曾国藩处世修身哲学的自然流露。

曾国藩早年供职翰林院,曾悉心研究《易经》,《易经》中“阴阳消长,刚柔相济”的思想对他深有影响,他的“悔硬”、“柔刚”之学便是从《易经》“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中感悟出来的。他为人处世以“悔”、“硬”相勉,“刚”、“柔”相济,是具有很大的人生哲理的。

曾国藩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大抵人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如觉天之待我过厚,我愧对天;君之待我过厚,我愧对君;父母之待我过慈,我愧对父母;兄弟之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朋友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便处处有善气相逢。如觉我已无愧无作,但觉他人待我太薄,天待我太啬,则处处皆有戾气相逢。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

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在外声名显赫,建功立业,另一方又贪图家财万贯,这两者太过于招摇,完全没有谦退的意思,那么这种人,家业、事业都不能长久。

同治九年五月,曾国藩作了一副对联:“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这副对联集中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两面性:一面战战兢兢,一面坦坦荡荡;一面悲观主义,一面乐观主义。他在极盛时想到极衰,这种思想引导他:征战生涯中生不忘死,居安思危,遭受屈辱时志不衰减求得荣耀,惨遭失败时发奋图强以求东山再起。这些也是曾国藩对“刚之柔出”的处世之法的思索。

曾国藩初次带兵打仗时,刀光血影,杀人如麻,人们称之为“曾剃头”,这是他人性中刚的一面。大半生一直与太平军交战,历经磨难,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咸丰四年正月中旬,曾国藩奉命出征,所带水师受到太平军痛击,遭到惨败。曾国藩满心沮丧,心里异常难受,灰心,决定跳水自杀,后被属员章寿麟奋身入水救起。战后,曾国藩回到长沙,遭受世人百般嘲笑,他误以为大势已去,极度悲观之下决心在四月初五又一次自戕,幸而塔齐布的捷报打消了他寻死的念头。曾国藩重新振作,埋头再募兵练兵,准备再次发动攻势,咸丰四年七月初一,湘军水师“总统”宿汝航克复岳州,取得暂时胜利,八月二十三日湘军克复汉阳,曾国藩以为胜利在望。不料,太平军将领翼王石达开力挽狂澜,咸丰四年二月十七日率兵攻克武昌,曾国藩苦战半年打下的城镇,得而复失,湘军精锐,溃不成军。曾国藩再次自杀不死,黯然逃回南昌,受尽天下人的冷讽热嘲。

曾国藩历经艰难,在困境中崛起,苦心经营,于“柔”中练就了刚的意志,终于壮志得酬,一举攻克天京,成就一番大“功业”。

为人处世就像李鸿章说的那个故事里的老翁一样,老翁的忍让并非示弱,外表的“柔”能够帮助自己达到“刚”的目的,那么一味的“刚”也可暂时抛却,因为这种“柔”并不是骨子里的柔弱。

人生在世不可一味懦弱,但“柔”并非懦弱,一味的“刚”也不是处世的原则,做人应刚柔相济,身处逆境方能自强,得意之时方能自省,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同类推荐
  • 经历过这些,你才算长大

    经历过这些,你才算长大

    人生无处不失败,许多人将失败视为噩梦,因此而裹足不前、原地踏步,而总有些智者且败且战,在失利中总结经验,从而将自己的人生提到了成功的新高度。克里的成功告诉我们:面对失败时的态度十分重要,你如果想要成功,就一定要成为一个敢于挑战失败的智者。
  •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在生活中,一些人看到别人的成功,他们往往把其中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有限,认为自己本就是不如别人。看到有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都活得比自己好,他们原因就归结为命运。其实,他人的成功并不是他天生就比你能力强,人生的暗淡更不是自己命该如此。强者之所以强,是因为他拿出了自己好的一面面对生活,因而他才超越了所有人,活得比其他人要好。不难看出,人潜在的能力是无可限量的,只是没有激发出而已。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拿出自己好的一面去生活就是人生的成功。那么,我们如何去激发内心的潜能呢?《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将告诉你答案。
  • 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

    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

    物质生活充裕的80、90后一代正面对现实的残酷,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已经体会到内心的焦虑。严峻的就业形势、难以承受的生活成本,让他们陷入了就业还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的困惑中;书本里的铅字无法立即变成活生生的社会经验,曾经的理想猛烈地撞击着未来的路。《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由蓝狮子编著,从几百封大学生的来信中,挑选中相对有代表性的困惑和焦虑,同时邀请15位成功人士一对一地回复,或犀利或和蔼,或清晰或睿智,共同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以及对青年们的无限期待。
  • 哈佛商学院必修谈判课:交涉的艺术

    哈佛商学院必修谈判课:交涉的艺术

    《哈佛商学院必修谈判课:交涉的艺术》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描述,通过对哈佛商学院谈判课的深入剖析,将我们带入一个极富创意的谈判策略与技巧的世界。哈佛教案的经典引进,世界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言传身教,让你了解国际领先的谈判理念及手法,掌握相关的谈判策略与实战技巧,分析谈判心理和临场谋略,洞悉谈判桌上的各种伎俩及其辨识应对措施,让你谈笑间定乾坤,成为进退自如的交涉高手。
  • 听哲学家讲故事:困境即是赐予

    听哲学家讲故事:困境即是赐予

    本书介绍了哲学自身的价值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哲学是一门爱智的学问,既能使我们保持好奇的天性来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也能使我们认识到失去是另一种获得,困境是另一种赐予,缺憾是另一种圆满。它与人生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告诉我们的是关乎人生的智慧,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把这种你领悟到的精髓贯穿于你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它将指导你向着自己的理想迈步。
热门推荐
  • 导源儒说

    导源儒说

    功夫没有止境,但是生命却有止境,武学和人生本来是不分家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活着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烦恼,怎样去面对这些东西?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求的。在物欲横流的现代,拥有金钱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梦想,祖宗的礼义廉耻等优良道德早已经被抛到九霄云外。没有刀光剑影,在这里我只是思考一个生命,一个生命总会有一个一个低谷。人性的思考后,返璞归真才是我们快乐的源泉。现代文明的源头已经接近枯竭,我寻找的是人们渐渐遗忘的源。­
  • 帝品人生

    帝品人生

    他是上古仙帝,巅峰强者,却突逢灭世浩劫,不得不封身续命,沉睡于避天棺中……岁月变迁,万载轮回,机缘巧合间,避天棺破土脱尘,惊现地球。且看,一代上古仙帝,如何纵横都市,风流天下!缔造绝世--帝品人生!
  • 天域画尊

    天域画尊

    一手执笔,一手硕墨。创天下之道,画世间万物,养天地之灵......只身建天地之阁,收万千子弟......八大神兽,九尊魂兽,这些的这些,只是为了闯上天域去报血海深仇。天地之间,谁可匹敌。一代天骄,名垂万世。
  • 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学科教育学,是一门聚教育学、心理学与各学科专业,渗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的一门交叉学科,简括地讲,是属于教育学系统的分支学科,从性质上讲,是一门应用教育理论学科。
  • 海棠浮梦

    海棠浮梦

    又名《何当倚红妆》旧日烟花虽易散,暗将遗烬扰清芳。欲掩花容侵娇色,剪去琼枝枉断肠。因怜兰心降仙木,留得一脉迎春香。未解情钟碎玉恨,不教海棠倚红妆。莫叹因缘无结处,奈何东西恩怨长。公子扶琴遇知己,美人作酒醉君王。本来无心入帝室,哪堪牵连复陵阳。离合几时箫琴梦,悲欢从此在宫墙。
  • EXO之LoveGame

    EXO之LoveGame

    LoveGame.该如何上演?倾城戈央,献。
  • 最爱读国学系列:老子·庄子

    最爱读国学系列:老子·庄子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80后的迷思与出路

    80后的迷思与出路

    面对三十而立的人生关口,我们是否还可以说:我很年轻!遥望明天,我们是否有信心成为父母和孩子的真正依靠?每个80后都想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结果却发现自己对未来充满恐惧,“三十而立”仿佛变成了“三十而栗”!怎么办?
  • 星海武道传说

    星海武道传说

    王栩拥有一双奇特的眼睛,能够透过遮掩看到事物的内在,虽然时灵时不灵,但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借助这一双眼睛,他在武道之路上大步前进,并将武道的威名传遍星海。
  • 幻冕记

    幻冕记

    幻世界,因魂气之力,斗争生命。凭实力的现实,又有谁人能加冕圣光之冠?幻世,乱世,济世,重生之世,身世之谜,谁人知其源?一把千幻伞,踏尽天涯,一场情愿,比翼大陆,拯救宗门,尽幻世。幻冕记,一个新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