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12100000074

第74章 集能臣与奸雄于一身的魏武帝

曹操

【传略】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以镇压黄巾起义军而发展武装力量,公元192年占有兖州,196年迎汉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讨平吕布、袁术、袁绍,统一了北方。公元208年,南下荆州,发动赤壁之战,被孙刘联军击败,北还加紧了逼宫的一系列策划。公元220年病逝,其子曹丕篡汉,追尊曹操为武帝。传见《三国志?魏书》卷一《武帝纪》。

曹操统一北方,大兴屯田,修水利,以集中营的劳动方式解决军粮问题,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恢复。曹操性忌疑,果于杀戮,但能唯才是举,打破世族门第观念,世族与寒族的人才兼收并蓄。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善诗文,《蒿里行》《观沧海》等名篇脍炙人口。遗著《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中华书局有排印本《曹操集》。

【影响】曹操是人们所熟知的雄略人物,说他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当之无愧。但曹操的奸险诈伪之术也登峰造极。

作为开创一代伟业的正面历史人物的曹操,他始以“兴义兵,诛暴乱”为旗帜,继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武力翦灭了一个又一个强敌;同时推行一系列有效的经济和政治措施,巩固地盘,经过三十多年艰辛征战,一统北方,开创魏国基业,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做了皇帝,追尊他为武帝,史称魏武帝。西晋史学家陈寿为曹操作传,称《武帝纪》,见《三国志》卷一。陈寿称赞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作为奸险诈伪反面人物的曹操,在演史小说《三国演义》和戏剧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再现,成为人们认识封建帝王和狡诈权臣丑恶面目的一面镜子。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其笔记《东坡志林》里就记载了当时街巷小儿听说书,听到曹操打败仗就兴高采烈,听到刘备打败仗就伤心落泪。可见曹操历来就是不受人民喜欢的。189年,曹操反董卓,逃出洛阳,间行东归,因疑心而杀故人吕伯奢一家八口,并说出“宁我负人,人勿负我”的话(《武帝纪》裴注引孙盛《杂记》),谁听了也会不寒而栗。可以说曹操是历史上最典型的双重性人物,既有大功亦有大过,都由他自己写成。曹操篡汉,司马懿篡魏,人民选择曹操而不选择司马懿做反面教材,岂不发人深思!

赤壁大战曹操生于155年,死于220年,享年66岁。他一生的政治生涯可分为青年、中年、晚年三个阶段。175年至公元189年,曹操20至35岁为第一阶段,此时是曹操建功立名,拼命厕身于世家大族行列的青年时期。190年至209年,曹操36至55岁的20年为第二阶段,这是曹操大有作为的中年时期,在军阀混战中统一了北方,对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210年至220年,曹操56至66岁最后11年为第三阶段,这是曹操的晚年时期,他步步逼宫,完成了篡汉的准备,自称“周文王”,扮演了一个权奸的角色。于是曹操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垂名青史,引起了后人毁誉参半的不同评价。历史人物的曹操与艺术形象的曹操判若两人,正是他双重性格的写照。由于《三国演义》与戏剧的普及,曹操以一个大****脸的奸雄形象活跃在历代人民心目中。175年,曹操20岁,被举孝廉为郎,因受父祖荫庇,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等。曹操在洛阳北部尉任上,造“五色棒”悬于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右,皆棒杀之,曹操曾棒杀夜行的灵帝宠臣小黄门蹇硕的叔父,京师肃然。184年,曹操为骑都尉,率军镇压颍川黄巾,以功升任济南相。济南国辖十余县,长吏依附宦官和贵戚,贪赃枉法;民俗迷信,淫祀多达六百余祠,历任长吏都不敢禁绝。曹操上任,罢掉了八个县的赃吏,又禁断淫祀,拆毁祠屋,奸宄逃窜,一郡清平。由于触犯权贵,被征还为东郡太守。东郡为京师近郡,乃权贵横行之地。曹操恐致家祸,称疾归乡里。188年,灵帝建西园八校尉,曹操又被起用为典军校尉。当时金城边章、韩遂据郡以叛,曹操想为国讨贼立功,封侯拜将作征西将军,但未成行。西园军统帅是上军校尉宦官蹇硕,副统帅是中军校尉袁绍。曹操结纳袁绍,谋诛宦官。曹操出生于宦官集团的大官僚大地主豪强大族,却走着反宦官的政治道路,由此表现了曹操的不凡。袁绍诛灭宦官以后,董卓入京,擅废立,京都大乱。社会矛盾焦点由反对宦官****转为反对董卓专权。曹操与袁绍、袁术逃出洛阳,谋讨董卓。曹操陈留起兵,虽然势单力弱,汴水之战一败涂地,但这是顺应人心的正义之举,对于洗刷“赘阉遗丑”的污点有重大意义,也是应当肯定的。190年关东诸侯起兵讨董卓,共推袁绍为盟主。但各路诸侯都想拥兵自重,就地割据,观望不进。董卓退出洛阳,挟献帝西迁后,东方诸侯开始互相残杀的混战。河北、山东的黄巾军也乘势而起。曹操在扬州重新募兵,得数千人,进屯河内。曹操力量单薄,无力与各路诸侯相争,于是把矛头指向黄巾兵,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有了地盘。192年,曹操又击溃魏郡、内黄等地于毒和眭固率领的两支黑山农民军。接着又进兵兖州、大破青州黄巾军,“受降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并“收其精锐,号为青州兵。”此时曹操声势大振,自领兖州牧,成为北方的大军阀,与冀州的袁绍、徐州的陶谦在中原鼎足而居。

九月曹操采纳了荀?之计,迎献帝都许。又采纳了枣祗、韩浩的建议,始兴屯田,着手恢复经济蓄积军粮。对世族地主采取笼络政策,邀请政敌大名士孔融、祢衡来许都做官。从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了优势,成为北方所向无敌的大军阀。

198年灭吕布。

200年灭袁术、降张绣,又在官渡之战中大破袁绍主力。

205年灭袁谭,袁尚、袁熙奔乌丸。207年远征乌丸,灭二袁,至此,曹操统一了北方。

曹操平河北,先后发布了减收田租令,整齐风俗令,大封功臣令,这对于巩固和稳定北方的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

208年七月曹操亲率30万大军南下。他用荀?计,“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荀?传》),杀了个刘备措手不及,一败涂地。荆州刺史刘琮请降,曹操兵不血刃一鼓下荆州。胜利冲昏了曹操的头脑,他不礼遇益州使者张松,把纳款请降的益州推向刘备一边。接着曹操又发动赤壁之战,把孙、刘推向结盟,吃了败仗。曹操北还,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就这样,赤壁之战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他的随军主要谋士程昱和贾诩都提出了劝谏。陈昱说:“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程昱传》)。贾诩说:“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享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贾诩传》)曹操既不听谋臣劝谏,又不顾抚安百姓的大计,固执地轻躁东进,而惨遭失败。

曹操政治生涯的最后11年,即210年至220年,尽管他仍鞍马征劳,但已失去了并吞天下的锐气。他平关西,定汉中,而不敢入川。他多次南征,只是浅尝辄止。秦岭、长江锁住了曹操的脚步,使得英雄无所用武。一方面是孙、刘已经壮大,地形地利起了作用,这是客观的条件。另一方面,曹操的主要精力放在逼宫的内政上,他无暇顾及统一天下,只好含恨而做周文王,这是主观的条件。210年十二月曹操所下《明志令》,字面上好像是忠于汉室,实际上是一纸逼宫的宣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非人臣所宜言。曹操言此,已无人臣之心。用通俗语言来说,这叫火力侦察。曹操自称《明志令》是效周公《金滕》,周武王病重,周公向先人祷告,要求以身代武王,他的誓词装入金柜中,故称《金滕》。周公《金滕》只是誓诸鬼神,而曹操却要宣示于天下,“此地无银三百两”。曹操让还三县,而条件是授三子为侯。曹操不但不“委捐所典兵众”,还要扩大外援为万安计。曹操是说到做到的。《明志令》发布不久,就在211年春正月以世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副丞相。接着又封五子为侯。212年冬,又使董昭建议尊立自己为“魏公”,并割据冀州为王国封邑。尚书令荀?不满,曹操就在213年逼死荀?。荀?不仅是曹操的主要谋士,荀?长子荀恽还是曹操的女婿。由于荀?拥汉,曹操立即加害。公元216年曹操晋爵魏王,车舆服饰用天子排场。至于对待汉天子,各种粗暴态度,无所不用其极。这一切都暴露了曹操的“不逊之志”岂是别人“妄相忖度”?抛弃正统观念,如果曹操称帝如同曹丕代汉,司马炎代魏,尔后宋、齐、梁、陈的禅代,岂曰不仁!但曹操没有这样做,他要躲在汉献帝的背后来完成篡汉的大业,这就不能辞其为伪为奸了!所以历史选择曹操做反面教材,给他脸上涂上****,这也是咎由自取。

【余论】历史上有不少建树了丰功伟业的人物具有两重性。如何评价两重性的历史人物,时至今日似乎还不具备成熟的理论。什么三七开、四六分都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些无济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于两重性人物,应当功是功,过是过,是则是之,非则非之,换句话说,对于两重性人物,不存在翻案问题,而是将其功过是非说清楚。根据两重性人物的功过各对于历史产生的影响,评价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在三国时期,曹操无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还是一位文学家。我们应当肯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功绩,而谴责他的奸险诈伪。但由于曹操的奸险诈伪,未能赢得天下归心,使汉末政治成鼎峙之局,所以曹操是不能和他的先辈汉高祖、光武帝相提并论的。

(张大可)

同类推荐
  • 毛人凤全传

    毛人凤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郑成功

    郑成功

    本书是一部描写郑成功辉煌人生的传记小说。它刻画了民族英雄郑成功这位特殊历史人物形象,反映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政权更迭和纷繁复杂的时代风云。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主要内容分为姜霓编著的《铁马红颜(萧太后)》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萧太后传奇的一生。《铁马红颜(萧太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者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者

    生命不息,竞技不止!“总有一天,我会让五星红旗,在电竞赛场上迎风飘扬!”——秦洛
  • 血族公主的绯夜秘密

    血族公主的绯夜秘密

    她们本是无忧无虑的血族各族的四位公主殿下,却因为魔界之战,被送到了人界。她们听到了族人灭亡的事情,痛不欲生。她们发誓复仇,为整个魔界复仇。她们重新在七大家族之中出生,却遭到了背叛……她们变得不像从前了……她们变得冷血无情,令杀手界的杀手闻风丧胆。她们的记忆被封印,她们能否恢复记忆为自己,为自己的家族,为了整个魔界复仇呢?她们在这条路上又遇到了哪些人,是敌人还是朋友?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困扰吗?她们能否报仇并过上幸福生活呢?敬请阅读本小说!
  • 仙凡一念

    仙凡一念

    一书一世界,愿勾勒出自己心中的世界。少年随性,金银古文相伴。故事从这里开始。
  • 后宫政治(上)

    后宫政治(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废材逆天二小姐:鬼魅宗宗主

    废材逆天二小姐:鬼魅宗宗主

    她,是21世纪的特工,被闺蜜所杀,穿越了,看她破茧成蝶,成为强者。他,腹黑清高,却对她宠溺至极。(不喜勿喷)经过九九八十一番事故,终于返回到21世纪,进行复仇行动。
  • 俏甜心:恋恋爱成殇

    俏甜心:恋恋爱成殇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爱情,友情。遇上作为社长的阿皓,她突然心跳的很快,一次次的误解,关心,让他们相爱,但闺蜜突然的背叛,阿皓是否依旧爱着她……
  • 风中破碎的梦

    风中破碎的梦

    奥瑞姆大陆上符文师重建了新的文明。当新大陆被发现后,危机悄然降临。在上一个文明毁灭后,这个星球上,又有谁能阻挡来自星空的神祇?
  • 龙域大世界

    龙域大世界

    凡人的弱小身躯之中,被强行换上一颗逆天妖魔的心脏,于生死边缘磨砺十年,痴了、傻了、疯了、魔障了……
  • 仙返九天

    仙返九天

    原是九仙之中最强者的穆枫——枫皇,被三大修仙大派逼得跳崖重生,转生林尘;且看凡界林尘如何修仙途、种仙草、踏九州、养神兽,走出不一样的修仙大道……
  • 狂蚁之灾

    狂蚁之灾

    他重生了。可似乎上帝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商业帝国大德集团董事长生前跺一跺脚,大地都能颤一颤的他,竟悲催的重生了一只世界上最弱小的蚂蚁,更蛋疼的还是一只最普通的兵种蚂蚁!保留着前世记忆的他本来安然接受了上天安排的宿命,对于报仇也已放弃,可事情往往不如人愿,当他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家中,想看家人最后一眼时,意外知道害自己之人竟是自己的人,更让他悲痛欲绝的是,他亲眼看着自己自己仅仅五岁的儿子被残忍杀害...血仇让仅仅是一只蚂蚁的他走上了复仇之路,看他如何凭借自己最弱小的的力量去对抗商业帝国大德集团的新任掌舵人,以至于最后演变成多种异兽与人类的战争,而蚁族为王的战争!而他又能在进化史上留下如何的一笔,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