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78000000010

第10章

(還)謹按十道所以廣五道之未備。十習所以補十業之未周。是如因愈繁。則果愈密。業愈重。則報愈深。然則淨業之士。勿以五道無依。十業無犯。而遽自足也哉。唯能觀心實相。則萬緣俱寂。萬法俱忘。無道無業。何戒何犯。所謂不可思議之功德在是矣。惜乎凡夫貪著其事。此佛菩薩所以丁寧告戒也。噫。其可忽諸。

龍舒淨土文曰。人有不信因果。從而不信淨土者。夫因果烏可以不信乎。經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若不信此語。何不以目前事觀之。人生所以有貧富。有貴賤。有苦樂勞逸。有榮辱壽夭。其禍福種種不同。雖曰天命。天豈私於人哉。盖以人前生所為不同。故今生受報亦不同。而天特主之耳。是以此身謂之報身。報身者。報我前世所為。故生此身也。天何容心哉。世間官府。猶不以賞罰無故而加於人。況天地造化。豈以禍福無故而加於人乎。是知前世所為有善惡。故以禍福而報之也。以其不能純乎善。故不得純受福報。乃有富貴而苦夭者。有貧賤而樂壽者。有榮寵而悴辱者。其為果報。各隨其所為。纖毫不差。故云。種桃得桃。種李得李。未有種麻而得豆。種粟而得黍者。惟種時少。收穫時多。故作善惡時甚小。受禍福之報甚大。故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人生為善惡。果報還如此。盖造化自然之理也。

又曰。人有見目前善惡未有報者。而遂以因果為不足信。殆不知善惡未有報者。非無報也。但遲速耳。佛甞謂阿難云。人有今世為善。死墮地獄者何。今世之善未熟。前世之惡已熟也。今世為惡。死生天堂者何。今世之惡未熟。前世之善已熟也。熟處先受報。譬如欠債。急處先還。左氏謂欒武子(名書)。有德可以庇其子。故其子黶。雖為惡而可以免[示*固]。黶子盈為善。而黶之惡乃累之。故盈雖善及於難。止於世間目前可見者言之。善惡之報尚有如此者。況隔世乎。豈可以目前未見果報。而遂不信因果。因以不信淨土也。

(還)謹按此文。前論因果之常。後論因果之變。今人於其常者。忽之而不信。於其變者。藉之以為口實焉。宜其恣行十惡而弗顧也。哀哉。

考證

一粒萬顆

藏經云。昔有惡生王遊觀林苑。見一金猫入西南地。遣人發掘。獲一銅盆。盛金錢。漸至五里。皆是金錢。王見奇事。應當問佛。佛即答言。是王宿生福報。昔毗婆尸佛時。有一比丘。於大道衢安鉢。而作是言。若復有人。能捨財寶入此鉢中。當來大富。有一樵人得三文錢。聞此語已。生歡喜心。誠心發願。捨入鉢中。去舍五里。轉加歡喜。時樵人。今王是也。緣施三錢。福報獲五里金錢。又得國王位。受福無盡囗宗鏡錄云。如阿那律。供辟支佛之一食。後盖空器而百味具足。獲金人而用盡還生。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飯。後滿閻浮提。於七日內。唯雨七寶。一切人民。貧窮永斷。由此三事觀之。餘可類推矣。所謂種一粒。收萬顆。斯言詎不信乎。

晉欒氏

左傳。晉欒盈被愬出奔。過周。辭于行人曰。昔陪臣書。能輸力於王室。王施惠焉。其子黶。不能保任其父之勞。大君若不棄書之力。亡臣猶有所逃。若棄書之力。思黶之罪。臣戮餘矣。將歸死於尉氏矣囗盈奔齊。齊人納諸曲沃。其令尹胥午。伏之而觴曲沃人。午言曰。今日得欒孺子何如。對曰。得之而為之死。猶不死也。皆嘆有泣者囗由是觀之。則武子之德。與黶之惡。可槩見矣。黶之汰侈嗜酒。又何足言哉。至於盈之善足以感人。其或泣或嘆者。又可徵也。然則武子之德。足以庇黶。黶之惡。所以累盈。不從可知乎。

小因果說曰。有脩橋人。有毀橋人。此天堂地獄之小因也。有坐轎人。有荷轎人。此天堂地獄之小果也。觸類長之。皆可見矣。常如是存心以脩淨土。上品上生。復何疑哉。

宗鏡錄曰。玉食錦袍。鶉衣藜藿。席門金屋。千駟一瓢。皆因最初一念而造。心跡纔現。果報難逃。以過去善惡為因。現今苦樂為果。絲毫匪濫。孰能免之。猶響之隨聲。影之隨形。必然之理也。唯除悟道。定力所排。若處世幻之中。焉有能脫之者。經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則才命論云。貧者無立錐之地。刁[(雪-雨)/粉/大]則田逾千頃。餓者無擔石之儲。李衡則木號千奴。無禮必斃。跖何事而獨壽。行善則吉。託何事而早終。

考證

才命論

史記云。孫叔敖盡忠於國。及自沒。其子無立錐之地囗漢書云。刁[(雪-雨)/粉/大]官尚書郎。不修德行。有田萬頃奴婢千人囗魏志云。華歆效官清貧。家無擔石之儲囗晉書云。李衡植橘千株。號為木奴千頭囗莊子云。盜跖從者九千。橫行天下。侵暴諸侯。而享壽考囗論語疏云。項託七歲為孔子師。而早夭焉。

慈心功德錄曰。佛言善惡報應有二種。一者果報。今生作善惡業。來世受苦樂報也。二者花報。今生作善惡業。今生即受苦樂報也。

(還)謹按果報。人所難知者。故冥然罔覺。花報。人所目覩者。而亦悍然不顧焉。謂之何哉。噫。可悲也夫。

論十業善報

淨名經曰。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僧肇曰。命不中夭。不殺報也。大富。不盜報也。梵行。不婬報也。所言誠諦。不妄語報也。常以輭語。不惡口報也。眷屬不離。善和諍訟。不兩舌報也。言必饒益。不綺語報也。恚嫉邪見。心患之尤者。故別立三善。

(還)謹按恚嫉邪見。失不貪欲。必闕文也。肇云別立三善。其義未詳。或曰。三業不行。邪變三善。未知是否。

論十業惡報

楞嚴經曰。佛謂想愛女色。心結不離。故有婬慾。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絕。是等則以欲貪為本。食愛血味。心滋不止。故有食肉。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彊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食餘眾生。亦復如是。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若此。則以盜貪為本。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窮百千劫。常在纏縛。此殺盜婬三者為之根本。以是因緣。惡業果報。相續不已。

華嚴經曰。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邪婬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

慈心功德錄曰。因果錄云。殺生有三種惡報。一者正報。受三塗身。二者餘報。若生人中。多病橫死。三者冤報。若所殺眾生。在毒虫中。必遭其螫。在人中。必遭其殺。

又曰。問。昔有眾生常在刀山劍樹之上。支節斷壞痛毒辛酸。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宰殺為業。故獲斯報。昔有眾生。甞被牛頭以鐵叉。叉入鑊中煑之令爛。還即吹活。而復煑之。何罪所致。佛言。前世屠殺眾生。湯灌燖毛。故獲斯報。

龍舒居士淨土文曰。唐張鍾馗。殺雞為業。忽見一人著緋。驅群雞來啄目四畔。兩目流血。受大痛苦。又唐張善和。殺牛為業。臨終。見牛數頭。作人言云。汝殺我。善和大恐。告妻云。便入地獄也(雖有僧勸念阿彌陀佛。即便徃生。此宿有善業所致。不可觀為常法)水懺云。二戒偷。眾生作賊。常在雪山。寒風所吹。皮肉剝裂。

律儀要略云。經載一沙彌。盜常住菓七枚。一沙彌。盜眾生餅數番。一沙彌。盜眾生。石蜜少許。俱墮地獄。故經云。寧就斷手。不取非財。噫。可不戒歟。

楞嚴載寶蓮香比丘尼。私行婬慾。自言婬慾非殺非偷。無有罪報。遂感身出猛火。生陷地獄。故經云。婬慾而生。不如貞潔而死。噫。可不戒歟(上身三業惡報)。

華嚴經曰。妄言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兩舌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敝惡。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爭訟。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

化書口業詩云。人生口業報非輕。莫把邪言作課程。妄言以虗為實事。綺辭增百作千名。血從砭石流無已。罪積陰司貫已盈。犂舌不須求地獄。眼前公案甚分明。

考證 本傳云。龜城之民。祝期生。有口才。人小有過惡。則既傳揚之。又增飾之。以無為有。以一為十。以疑似為端的。以偶然為故犯。以不得已為優為。以錯悞為情實。至於面折之。眾辱之。所習既久。不知其非。中年得舌黃之疾。使人砭刺出血。一歲之間。疾五七作。每作。出血一二升。率以為常。一日與其徒。語鬼神奠酹之事。皆訶罵之。忽自以手探舌出。以爪犂之。涎血淋漓。如屠猪狗。觀者千百。乃自宣其過曰。人之口業不可作也。如此月餘。舌枯。遂不能食而死。

律儀要略曰。經載沙彌輕笑一老比丘。讀經聲如狗吠。而老比丘者。是阿羅漢。因教沙彌急懺。僅免地獄。猶墮狗身。惡言一句。為害至此。故經云。夫士處世。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噫。可不戒歟。

四十二章經曰。佛言。有愚人。聞佛道守大仁慈。以惡來。以善往。故來罵佛。佛默然不答。愍其狂愚使然。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其禮如何。曰持歸。今子罵我。我亦不納。子自持歸。[示*固]子身矣。

(還)謹按沙彌之事。則經言豈不信然。噫。以惡口加人。其[示*固]如此。以妄言綺語兩舌加人。其罪如之何哉。夫惡口加人。人所明知。猶知所避。以妄言綺語兩舌加人。人所不覺。其中人必深。而[示*固]之不從末減可知矣(上口四業惡報)。

華嚴經曰。貪欲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嗔恚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長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常被他人之所惱害。邪見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

龍舒淨土文曰。有官員二人。求夢於二相廟中。以問前程。其夜一人。夢見有人持簿一扇。揭開版云。此汝同來官人前程也。視之。乃自小官排至宰相。仍有勾者。問勾之者何也。答云。此官人愛財。世間不義取一項。此間勾一項。若急改過。尚可作監司。其人聞。更不敢妄取財。其後果至監司。又何仙姑時。有一主簿家。忽有天書降。不識字畫。往問仙姑。仙姑言。主簿受金十兩。折祿五年。以此觀之。不義之財。誠可畏也。

又曰。昔有二僧同修行。一人作福而多嗔。一僧常戒之。不從。後多嗔者死。戒之者。附客舟至江上[邱-丘+共]亭。其廟神甚靈。能與人言。謂戒之者曰。我是汝同修行僧。以多嗔故。墮於此為神。有人施絹十疋。可為我作追薦。次於洪州西山上見我。僧如其言。果於西山上。見死蟒一條。長一二里。嗔恨之報如此。

呂氏集云。昔有一人。與呂公同訪一僧。其僧適臥床上。見一小蛇。從僧頂門出。頃之。復入頂門中。問。何為有此蛇。呂公答云。此人必性毒多嗔恨者。毒氣已化成此蛇。身歿之後。其為蛇無疑矣(上意三業惡報)。

(還)謹按上士修行。善無不為。惡無不去。雖不昧因果。於因果奚容心哉。今淨名之善報。所以為求福者告也。華嚴之惡報。所以為懼[示*固]者告也。其皆中下之信士乎。至於小人。則以不信之心橫於中。無忌憚之行肆於外。撥因果而排罪福。善報不能為之勸。惡報不能為之懲。吾末如之何也已。噫。可慨也夫。

考證

不昧因果

明宗集曰。百丈禪師時。有一老人隨眾聽法。眾退。唯老人不去。師問汝是何人。曰。某非人也。於過去迦葉佛時。曾在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某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貴脫野狐身。師曰。汝問。老人曰。大修行還落因果也無。師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遂脫野狐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赖上小逃妻

    赖上小逃妻

    五岁时,小乖摔坏了妈妈的古董花瓶,小靳背黑锅,被揍得几天下不了床“莫言泪你长大后一定要嫁给我哦,我被揍得好疼的。”十七岁时,小靳为小乖干了生平第一架,看见小靳满身的战绩,小乖红着眼睛挥舞拳头“苏靳,你再敢给我受伤试试看。”二十三岁,两人步入婚姻殿堂,新娘却在新婚前夜留下一封信,便跟着别的男人跑了,从此了无音讯?苏大总裁咬牙切齿“小乖,看来不让你多生几个孩子,你不知道丈夫两个字有几画。”
  • 血咏悠染

    血咏悠染

    她本为“神之一族”,却被那个人变为吸血鬼,那个人计划了她的一生、改变了她的一生;那并不是命运的邂逅、更不是巧合的重逢,那是被设定好的命运齿轮。20年前悄无声息消失,20年后归来,相信与等待是唯一活着的理由,却不知道,其实自己一直都被注视着。黑暗再度席卷,命运无可避免,世界的公敌死灰复燃,再次在黑暗中萌芽。也许只要回头,就能够看到,那些一直在守护自己的……“master,你让我情何以堪?”罗悠夜恸哭的声音响彻天地。“悠夜,你要活下去。”轻轻的吻上罗悠夜的双唇,直到着最后,德古拉才露出、才承认自己已经动情至深。那个人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自己也会深爱着某个人。
  • 与梦想一起奔跑

    与梦想一起奔跑

    本书是个人文集。收录了作者幼儿时期编的童话、小学到初二期间写的作文、随笔,分为童话故事、人物特写、校园记忆、生活感悟、自然风光五个专辑,其中《与爱同行》、《我的第一本书》、《时光沙漏》、《树房子》、《爷爷的木莲豆腐》等均为获奖作品。
  • 毒手神医

    毒手神医

    五年前未婚妻当众侮辱,大纨绔周阳怒走山林,誓要闯出一片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五年后,周阳回望一眼被自己毒死的几十吨毒虫毒物尸体,踏上前往沪海的火车,重返都市,誓要你方雪落跪在胯下含着老二唱征服。如果你是周阳的朋友,那么恭喜你,你的命比九命猫还要多几条。如果你不幸成为周阳的敌人,跪地求饶吧,如果不想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可以看他不爽,但他只会让你更加不爽。他是毒手神医,他、专治不服。
  • 缘来浮生一梦

    缘来浮生一梦

    这篇女教书先生穿越记,不过是借穿越的套子,讲个情爱故事。平淡如水的笔触,只述清清淡淡人生,品简简单单道理。(自评:本文虽不热闹,但却细腻温情。因是旧作填坑,前一百章风格和文笔与后续章节略有差异。新写的部分,个人感觉更流畅大气一些。希望读者们能坚持看到后面的精彩。我从不奢望自己的文能如何火爆,若你读后,能露出会心一笑,心中温暖而柔软,那便于愿足矣。)岁月流转间,曾错过了谁,又遇见了谁?他,给了她最初的心动,却移情别恋;他,对她纠缠不休,曾让她一时迷惑;他,明知她想逃,却给了她自由;他,自相识,便不离不弃,默默陪伴……据闻,我们爱的与爱我们的,最初看在眼里的和最终陪在身边的,通常都不是一人。有时错过一时,便是错过一世。待繁华落尽,最终陪在身边的,会是谁?只要有你,我便无所畏惧。
  • 活学妙用商道厚黑学

    活学妙用商道厚黑学

    本书精选了留名千古的商业传奇人物,其中也不乏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是他们都在商业的对战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窥探更多的商界奥秘,教你如何做一位出色的领导者,如何成为一位更有魅力的管理者,让你利用“处世经”威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
  • 致命霸宠:全球通缉逃妻

    致命霸宠:全球通缉逃妻

    自从有了冰山未婚夫,苏瑾儿被压迫的日子就开始了。她千方百计要逃离恶魔手掌,却无法脱离恶魔手掌。**在黎樊的世界,苏瑾儿是不择手段必须要得到的人,即便她无数次的逃跑与反抗,他依旧把她当作这世上唯一能够得到他宠爱的女人。**在苏瑾儿的小脑袋里,黎樊是这世上最靠不住的男人,所以她用尽一切方法,毫不气馁的一次次逃离恶魔的手掌。
  • 普贤菩萨发愿文

    普贤菩萨发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杂烩之跑男成员

    大杂烩之跑男成员

    新人新书:有都市,有娱乐,有杀戮,真实世界般的江湖,恩怨情仇,血洒轩辕,唯留玄黄于心田!亲情,爱情,友情:点燃热血沸腾的火焰,铸就真实的情节!且看跑男团如何在娱乐圈中掀起风云,卷起滔天波澜,继而影响整个世界!前期无修真,却有妖魔鬼怪:繁杂混乱中,自有一片天地!敬请期待!!!(PS:本故事及书中人物背景,皆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与现实对号入座!)
  • 吞天大道

    吞天大道

    天地轮回变,每一次天地之间有异人出现,那么标示着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将出现新的秩序,新的铁律,以及新的规则!天下道法三千万!但,我便是今后的秩序,新的铁律,以及新的规则!——陆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