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93100000010

第10章 瘦老头(2)

“我们确实以后又吃到了好吃的榨菜,但却并不是每人每次一袋。他只给学习有进步的那个,一次照例只一袋,比现在飞机上有时候发的那种小袋大不到哪儿去,他说等于是奖励。这么一来,起初只不过由于太馋才到他那里去当他的学生的我们,都被激发起了好强心理。渐渐的,连自己也说不清都甘愿当他的学生所为何由了。瘦老头很会教学生,比如他每教我们识一个新字,都会从那个字一千多年以前是怎么写的讲起。他说每一个中国字都是长寿佬,都有婴儿时期和童年、少年、青年、中年阶段。每经过一个阶段几乎都要变一次,到再也不变的时候就是固定在最美妙的时候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当然,今天由我们这样的人听来,那话毫无独到之处。可你别忘了,我们是三十多年前出生在林场的一些孩子,我们连县城还没去过呢!教过我们的小学老师,大抵也只不过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而已,并且有的还是林场‘革委会’头头脑脑的子女。当老师对于他们,只不过是混一份工资罢了,他们从没那么教过我们新字。如果他们也像瘦老头讲的那么有趣味,兴许我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学生了。瘦老头讲算术也讲得特有意思。他说这世界也基本上是数字的世界,比如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而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二比一这种数字关系永远包含在不受污染的水中。眼睛看着一碗水,也可以想象是看着万万亿亿的数学比例式。几乎人眼所见的每一种东西,将它们用化学的方法化解到最小单位时,便都是些数学式的关系了。那些数学式一变,某一种东西就开始发生质变了。甚至,连世界也开始发生某一方面的变化了。我们虽然小学四五年级就辍学了,可他竟将算术、代数和几何连在一起讲给我们听,而且还每每将物理和化学知识包含在内。没多久,他开始频频表扬我们都是些聪明的孩子;我们自己也都开始觉得,原来我们并不像自己和我们的爸爸妈妈所以为的那样,都是笨头笨脑的孩子,‘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当年的课本,你也知道的,语文也罢,算术也罢,都是没意思到了极点的。幸而瘦老头根本不是手拿当年的课本教我们,他要是也那样教,即使榨菜再好吃,那我们当了几天他的学生,还是会逃之夭夭的。总而言之,瘦老头他渐渐将我们迷住了。不管知识有没有用,他将知识变得非常有趣了是一个事实。他讲课时,腰板挺得尤其直,一只手背在后边,一只拿粉笔的手自然而然地举胸前,目光几乎一刻也不离开我们的脸,一忽儿凝视这个,一忽儿凝视那个。有时,他的目光明明在凝视这个,却会将拿粉笔那只手忽然一伸,叫起另外某个回答问题。另外那个一时回答不上来,他也从不急,一向耐心地说:‘想想,再想想,上次我讲过的。’于是将自己的目光望向窗外,耐心地期待。如果他对于回答半满意不满意,就会很认真地问我们另外几个:‘咱们民主一下,你们认为该奖给他榨菜吗?’通常情况下,大家必会异口同声地说‘应该。’因为我们心里有数,奖给了谁,也等于奖给了大家,谁都不会独吞的。我们分吃具有奖励意味的榨菜时,不但口中的感觉好极了,心里的感觉也好极了。对于我们而言,仿佛瘦老头的课也讲出了和好吃的榨菜一样的滋味。每当他的手伸入纸板邮盒往外拿榨菜时,也照例要说一句:‘多乎哉,不多也。’我们呢,就都开心地又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自从我们成了他的学生,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去邮局取包裹了。而以前,隔两三个月才会有包裹从南方寄给他。他住的小木板房也因为我们而变了,他将一张破桌子重新摆放,使一面墙壁一览无余;又不知从哪儿搞到半瓶墨,涂黑墙壁,于是成了黑板……你听烦了吧?……”

阳光照在“环保”专家的脸上;他微眯着眼,目光凝注地望着窗外某处,仿佛要看清什么。问我话,居然也不转一下脸。窗外是元大都城墙遗址,覆盖着冬季的第一场雪。北京的冬季是很少下那么大的雪的,这使北京多少有点儿东北冬季的景象了。然而,窗外毕竟没有了记忆中的林场,没有住着一个瘦老头的小木板房……

我说:“讲下去。”

他说:“在那一年的冬季,小木板房成了我们几个孩子的阳光房……其实那小木板房并不朝阳,再加上一面墙涂成了黑色……但是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我说:“明白。”

“我们那时已经不叫他瘦老头了。我们已经开始当面叫他张大爷了,背后却都叫他‘咱们老师’……”

“为什么不是反过来,当面叫他老师,背后叫他张大爷?”

“我们中有一个当面叫过他老师的。他正要提问,一下子被叫愣了。愣了几秒钟,走到窗口那儿去了。背着一只手,腰挺得笔直,一动不动地在窗口那儿站了很久,我们全都呆望他背影,不知他是怎么了。终于我们听到他低声说:‘今天的课就讲到这儿,我有点儿不舒服,孩子们你们可以走了……’我们一个个悄没声地离开,我走在最后,忍不住轻轻将门推开一道缝,往内偷窥,结果我看到他双手捂在了脸上。对于他的身高,那小木板房的屋顶实在是太低了。如果他脚下垫两三块砖,那么他的头差不多就触到屋顶了。我看得出来,他是在无声地哭,尽管我窥到的只不过是他的背影。我们当然都无法理解那是为什么,却互相告诫,以后都不许当面叫他老师了……大人们说,他活不到开春的。可春天来临了,他仍活着。我们帮他修小园子的篱笆,帮他翻地、培垅,帮他搭菜架和花架……”

“等等……”

A君缓缓地将脸转向了我。他已半天没看我一眼了,似乎只不过在自言自语。

我说:“晚期癌症有时是很疼痛的。”

他说:“是啊。可我们那样一些孩子,当年也不懂许多事啊,也不知道怎么心疼大人啊。我们是见到他疼痛难耐过的,某天他讲着讲着课,忽然一手捂胃,接着额上渗出汗来;再接着,弯下了他那一向笔直着的腰。那是他第一次在讲课时弯下腰去。很快他又直起腰来,说他去茅房,还不许我们离开屋子。我们只当他是忽然肚子疼了;我们也都忽然肚子疼过啊!着凉、岔气儿、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都会肚子疼的呀,谁还没肚子疼过呢?他半天没回来,我们就都有点儿不安了,都出去了,见他蹲在门旁,双手握成拳,一上一下抵压着胃腹。他脸上滴落的汗,湿了鞋尖前的地面儿。我们将他搀进屋,他说他没什么,疼痛一会儿就会过去的。他撕开一袋榨菜,一条接一条全吃光了。之后倒了半碗开水,吹一口喝一口,转眼喝尽。我们当年真傻,虽然都亲眼看到了他疼痛的样子,却没有一个往癌症那方面去联想。也可以说,那时的我们,其实是很排斥他患了不治之症这一个事实的,也特别讨厌大人们判断他活不了多久的话。我们宁愿相信,他能那么干瘦干瘦地活很久,很久,等我们都长成了大人,还活着。我们已经看顺眼了他的瘦,反而都觉得,如果他不那么瘦,就不符合‘咱们老师’应该怎样的条件了。”

“两年半以后,他还活着。一天他对我们说,我们不可以再是他的学生了,而应该到县里去读中学。并说,他已经分别和我们的父母谈过了,我们的父母都是同意的。可我们却有点儿不情愿,我们对当年的学校还是难以产生好感,长大以后都争取当上伐木工人是我们一致的想法。他却这么问我们:‘一个国家的森林是有限的,有限的森林会越伐越少。到那时,国家就不需要很多伐木工了,你们可拿自己怎么办呢?’他的话,使我们都忧虑起来。见我们个个低头不语,他又夸我们全都如何如何聪明,说中国的将来,究竟会产生多少新的行业,需要多少文化高、知识广、能力棒的人才,是他难以想象到的,更是我们这样一些孩子不可能想象到的,所以我们只由着性子在年龄这么好的时候虚度时光,高兴怎样就怎样,不高兴怎样就不怎样,那是不对的。人有时候更应该明白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道理。从没有人对我们说过那样的话,我们的家长也没说过。但当时他的话并没说到我们内心里去,我们也不是太理解他的话,却看得出来,他完全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心生感动,然而其实并没被说服。他的话对我们父母的影响,比对我们的影响大得多。于是我们的父母都严厉地命令我们,几天后必须跟他们到县里那所中学去。县中学的校长听说我们都没读完小学,指示要对我们进行考试,还要先亲自一个一个地面试我们。如果面试没通过,那连考也不必考了,还是再去读小学吧。我被面试过以后,在操场发现了瘦老头。我问他为什么也来了,他说他忘了让我们每人带上一袋榨菜,所以亲自给我们送来;说如果对着卷子一时发懵,嚼一条榨菜能使心情稳定下来,还能清脑,使精力集中。他将几袋榨菜交给我,一转身蹒跚而去,为的是赶上一趟林区的小火车。校长面试过我们之后又决定,不对我们进行考试了,当即就将我们分了年级和班级。我们一一被插入初二各班,有一个还直接被插入了初三的某班。校长显得很高兴,当着几位老师的面指着我们说:‘像他们这样的孩子,来多少收多少,都不必经过考试!’我们成了县中的学生以后,都得住在学校了。县城距离林场三十多里,到了林场也不等于是到了家门口,到家还得走上十来里,不住校是不行的。我们连星期日也很少回家了,因为要是搭不上便车,就得坐小火车,那年月,我们怎么会舍得花五角钱买一张车票呢?往返要花一元钱呢,根本舍不得。我们一块儿回家,是在放寒假后。到家当天,吃午饭时,我父亲一时想起地告诉我——‘你们应该感谢的那个瘦老头,他死了,才几天前的事儿。’大人们虽然知道了姓张,但背后普遍的都叫他瘦老头,当面则叫他‘哎你’,因为一连他的姓叫,反而不好叫了。他的政治问题使大人们都尽量避免和他接触。何况,都认为他并不真的姓张。我搁下饭碗便往外跑,挨家将小伙伴们叫上,一块儿跑到了小木板房那儿。几场大雪将小木板房的门埋住了半截,门上贴的封条已被风撕得残缺不全。我们想从窗子往里看,窗玻璃结着厚厚的霜。园子里,雪被下刺出参差不齐的搭菜架的木条和树枝。几只绒球似的麻雀在雪上蹦来蹦去的……”

“环保”专家又吸着一支烟。

我问:“他埋在你们林区了?”

他说:“不。他被火化之后,骨灰寄给了他南方的什么亲人……估计,就是往常从南方寄给他榨菜的亲人吧。这也只是我们的估计而已。凭我们几个初中生,当年打听不清关于他的什么真实情况。也根本不知道向谁们去打听……”

“那,后来你们几个……”

“‘文革’一结束,我们先后都考上了大学。现在,除了我,我们中还出了两位大学教授、一位林业局副局长。还有两个成了外国人,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法国。他俩起先也在大学里任教,近年失去联系了。啊对了,现在县中的校长,也是我们中的一个。县中现在是地区的重点中学了。我早已将父母接到北京来住,在林区没亲戚。前年我回去了一次,没什么事儿,就是很想回去看看。一切都今非昔比了,大多数伐木工人都转行了,少部分伐木工人成了护林队员或育林工人。我们那个当县中校长的发小告诉我——据他后来了解,我们的恩师……他算得上是我们的恩师吧?……”

我说:“当然。”

“他五七年大鸣大放中,因为批评乱砍乱伐的现象,成了右派,从一所大学被扫地出门,成了一名扫街人。‘文革’中,又被收集整理了几句‘反动言论’,判刑入狱。出狱后,被押送到东北进行改造。因为七十来岁了,没地方愿意改造他了,阴错阳差地,被像破麻袋似的甩弃在我们那个林场了。我们当县中校长的发小,也就了解到这么多,还不知确凿不确凿。我们恩师患的是晚期胃癌,这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当年给了他一份工资,只有二十几元,仅够他吃饭活着的,哪里能挤出买药的钱呢?当年在林区,又能买到什么药呢!所以胃疼起来,也只能忍着。现在想来,榨菜是唯一能帮他每天喝得下两碗玉米面糊糊的东西。他连自己园子里收的菜都一点儿不留,证明除了榨菜和玉米面糊糊,他的胃已经不接受任何其它食物了。也许,榨菜对于他的胃,还有匪夷所思的止疼药作用吧,你认为呢?……”

我说:“这我很难回答你。”

他转动着手中的半截烟,看着,语调缓慢地又说:“如果真是那样,当年我们还馋他的榨菜,那可太罪过了。我的大学生活是在哈尔滨度过的,一到哈尔滨,我就到处买榨菜。可当年的哈尔滨。哪哪都买不到榨菜。直到我大三了,哈尔滨的某些副食店里才出现南方的榨菜。我一买到手,就吃零嘴儿似的吃掉了一袋儿。我们中还有一位。第一次乘飞机时,飞机上发的盒饭中有一小袋榨菜。一小袋对于他是不够的,居然厚着脸又向空姐要了一小袋。我们那两个在国外的,隔三差五的就要跑到唐人街去吃碗榨菜面什么的,说否则胃里就像有馋虫在蹿动……你明白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吃榨菜了吧?”

我说:“明白了。”

“我们当县中校长那位,专门咨询过医生,问他那么喜欢吃榨菜,算不算一种病?你猜医生怎么回答他?”

“怎么回答?”

“医生说:‘我也喜欢吃榨菜啊!只要每餐吃得清淡点儿,一天一小袋儿,多喝开水,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危害的。’医生还说自己一犯烟瘾时就吃一条榨菜,竟然把烟戒了,但愿我也能那样。一位又瘦又病的高个儿老人改变了我的人生,而榨菜使我每天的日子有种别人咀嚼不出的特殊滋味……”

我的“环保”专家朋友接着又说了些什么,我已不再注意听了。似乎,他说到了贵人、缘分之类的话,还说到了哪一首歌……

但我的目光已经望向我家的一面墙壁;墙上的小相框中,镶着一幅西方肖像派油画,印刷品——米开朗基罗的《先知耶利米》;那先知沉郁而苍老,低着头,垂着眼皮,右手撑着下巴,实际上是严严地捂住了自己的嘴。他在思想着什么事,表情苦闷而忧伤。我觉得,那先知若瘦一些,大概就有点儿像我朋友记忆中的瘦老头了吧?……

“你在想什么?”

朋友不知何时站到了我身旁。

我说没想什么。

他说:“你对良知和责任怎么理解?”

我说:“一回事吧?”

“一回事?难道是一回事吗?有良知只不过意味着不做坏事,有责任的人却是要大声疾呼的!在我这一行里,我是有责任的人。在你那一行里,你只不过还有点儿良知罢了!知道我为什么今天到你家来吗?知道我为什么向你讲那些吗?不是因为我讲诉的愿望太强烈了,而是为了你!因为你我已经是朋友了,因为我觉得,你这样的作家只保留住了点儿所谓良知,却一点儿都不承担社会责任了那是不对的!估计这年头没什么人会跟你说这种话了。你我既有缘成为朋友,那么我认为我应该成为你人生中的瘦老头!尽管我比你小七八岁!……”

我惊愕;我呆住;那一时刻我双耳失聪,听不到他接下去所说的话了。

我的眼又一次望向《先知耶利米》……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的字条

    毛泽东的字条

    本书收录作者在大陆出版的《文艺报》、《中国电视报》、《中篇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人民网、楚汉文学网等及香港出版的《文艺报》、《中国文学》等76个单位刊载的作品。体裁有小说、散文、诗、杂文、随笔、评论等共165篇,有26篇获奖。
  • 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

    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

    孙中山先生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近代以来,为了寻求民族振兴之路,为了融入世界潮流,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曾经力主洋务救国,郑观应、唐廷枢、张謇曾经依靠实业救国,容闳曾经推行教育救国,康有为、梁启超曾经追求立宪救国,宋教仁、黄兴曾经希冀议会救国。最终,孙中山将中华民族引上了一条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并重的现代化之路。百余年来,实现现代化是华夏儿女孜孜以求的伟大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轴。其间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经历了说不尽的挫折与磨砺,直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终于驶入了通往现代化的正确轨道。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虚构(中篇小说)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虚构(中篇小说)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徐志摩文集.2

    徐志摩文集.2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热门推荐
  • 媚惑魔王殿:本妃很媚很可爱

    媚惑魔王殿:本妃很媚很可爱

    穿越成妖族唯一的公主,却被赋予振兴妖族的重大责任!怎么看她都很废柴,怎么振兴?什么?!招男妃来振兴?!除了皇夫还要招侧夫!建立男后宫她是没有意见啦,可是这些个侧夫貌似都不简单,要她先和谁洞房?还是夜夜都洞房?!最为重要的是,她好像错把妖族死对头魔王招成皇夫了,这还得了?
  • 末世杀场

    末世杀场

    周通重生了,只是他遇上了一个重生回来的妹子,一时间他分不清自己是在虚幻中,还是刚从虚幻中醒来
  • 周易参同契注·阴长生

    周易参同契注·阴长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等阴毒女

    一等阴毒女

    穿越成嫡女又不是她的错,就莫名成了别人口中那个“阴毒”的女人,她冤枉有木有?前世是天才,今生是名门嫡女。她讨厌天才,只想当个安乐的米虫,守护善良的母亲,奈何有些麻烦总会自动找上门。阴谋阳谋一个接一个来,伪善的王爷装深情醉酒想要硬上弓,心慌慌有木有?反击是必须滴!态度是笑眯眯滴!手段是不能透露滴!
  • 重生回到了15岁

    重生回到了15岁

    她活到了三十岁,本来可以做上总经理的她突然被关系户顶了,她深感不公平的走在大街上,一位老人叫住了她,她一回头看见老人那眼睛好似一汪深潭,耳边出现了老人缓缓的声音:“睡吧孩子,睡醒了,这世界又该变天了。”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15岁,赌石,珠宝,黑道,商业,看她如何走上世界的巅峰!
  • 青春飞扬

    青春飞扬

    这是一本80后作家写的青春校园小说,他通过构思和描述,像我们展示了青春里的人物形象和状态:曾几何时,在青春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却又一次次虚伪的倔强,又一次次用冷漠去成长。时光匆匆,暮然回首,发现时间像小偷,一不留神就丢了青春。回眸往事已是一片云烟,青春飞逝如离弦的箭,热血澎湃的年华被时光蚕食转向沉默,风华正茂的年少随成长一起渐渐飘落。生活中,有一种情绪叫做烦恼。它就像蚊子般,不请自来,若即若离,挥之不去。它悄悄而来,吸了你的血,又匆匆而去,给你留下痒痛。你若重视挠痒,随生一片伤痕。你若忽视忍耐,便不治而愈。
  • 许我梦里寻你

    许我梦里寻你

    谁不喜欢比自己优秀的人呢?许凉,陌薇她们也是这样的,喜欢一个人很喜欢,青春里的喜欢无可替代。我作为故事的旁观者,也许没有人看的最清楚。青春里的小幸运,谁能分清楚谁对谁错?许我梦里寻你,但愿沉睡于梦。
  • 火光耀之精

    火光耀之精

    风卷云起,穹宇星辰临目;独雁凌空,繁城夜市入眼。黔首者看不破红尘,舞政者望不穿雾障,唯有临以一隅,小酌一杯茶,及至心清决然,对弈一盘棋,及至思续扶摇。
  • 跟明星学保养

    跟明星学保养

    世界上所有美丽的方法五花八门,美丽的表现千娇百媚,只有美丽的心情才能心花怒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人甚之。如何让美丽永驻,让健康长在,让魅力常伴,实在是一件闺中大事。女明星们每天那么忙,那么累,可是靓丽工程从不忽略,她们究竟有什么样的独家窍门和神奇配方呢?本书从九个方面一一道来,包括减肥、塑身、饮食、保健、运动、美容、美颜、护肤、丰胸等。所披露介绍之方方面面,无不是独家秘闻,先睹为快,方为上上策。明星为什么那么靓丽可人?明星为什么那么性感妩媚?明星为什么那么婀娜多姿?明星为什么那么星光四射?明星为什么那么肤白如脂?明星就是明星,明星自有独家的美丽秘方。
  • 网游之乱世教父

    网游之乱世教父

    灵域,一个由世界联邦推广的全民网游。苏浩,一个因为处分而未能及时就业的高中毕业生。当高中毕业生在家中当起宅男,决心闯荡灵域的时候,一场更大的阴谋悄然降临。多年后,记者问苏浩:你为什么能够站在灵域巅峰?苏浩说:因为我脑子够聪明,手段够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