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93200000007

第7章 野心家们(2)

咸丰看过吕贤基的奏折,召集群臣商议。老臣们说过去发生过两次民暴,最后都是团练帮忙镇压下去的,这是目前所有主意中非常好的一个主意。

咸丰令吏部迅速摸清在籍的各类京官,让他们就地组织民众,兴办团练。很快,吏部送上一份详细名单,共五十二人。咸丰阅过,朱笔添上“吕贤基”三字。

圣旨下发后,吕贤基吓得在家大哭。

他说:这不是让我去送死?

但皇上的圣命谁敢违反呢?他哭得昏天暗地,醒过之后,恨恨地说:我也要让你陪着我去送死。

于是,又引出一个人物,此人姓李名鸿章,字少荃。

此人被后世贴了一个撕不掉的标签——卖国贼。国是不是被他卖的,现在还存在一些争议。不过此时的他,尚没有争议,是当时大家公认的上进青年。他父亲与曾国藩是同年赴京会考,他就拜曾国藩为老师。像老师一样,李鸿章是个不甘人后的主。自从太平军起义后,他就想到了办团练。于是,就经常去安徽老乡吕贤基家中鼓动,说你是大臣,有权上书,你就给圣上上折吧。目前只有大兴团练,人人为兵,让太平军陷入人民战争的大海之中,才有出路。

吕贤基本不想惹事,但被李鸿章多次鼓动之后,于是上了奏折。想不到,他提议的请在籍京官组织团练的主意,惹得自己也要去一线打仗,真是惹火烧身。吕贤基在家中大哭一场,等缓过气来,恨恨地说:你让我去送死,我要把你也搭上!于是再上一折,奏请皇上,让他带李鸿章一道回安徽老家办团练。咸丰想也没想,朱笔一批:准奏!反正他也不认识李鸿章,你觉得谁能帮你,你就挑谁吧。

曾国藩也是这五十二名在籍休假的京官之一。

咸丰降旨:着曾国藩即赴省垣操办团练。钦此!

公文由省城派使者送到了荷叶曾府。

接到圣旨,曾家各人态度不一:几个弟弟跃跃欲试,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葆特别高兴。曾国荃还小,拿不定主意。国潢、国华、国葆为什么这样高兴呢?

原来这几位读书都不怎么样。大弟国潢早就无意科举了;国华、国葆也无心读书;只有国荃还在做科举梦。这些无意科举的弟弟们也和罗泽南等人一样,知道中不了举人进士,与仕途无缘。

一个社会,当阶层开始固化,下一个阶层的人几乎与上一个阶层无缘时,科举成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当这个通道对他们也没有希望时,他们就会认命。

曾家出了个国藩,登堂入室、光宗耀祖,曾家兄弟自然沾光。但终究长兄的一切都属于长兄,他们仍然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历史不乏这样的先例:父子兵,兄弟营。与其呆在荷叶,不如和长兄一块出去干大事。

几个弟弟不谋而合,围着曾麟书嚷道:圣上有旨,大哥应该为国分忧。

而曾麟书呢,想法自然不同。这带兵打仗的事不是演戏,演戏中弹,下场还接着演,战场上真枪真刀,没长眼睛。他喝道:你们都出去,我和你大哥商量。

曾麟书道:宽一,你的想法呢?

曾国藩道:阿爹你也知道,我守孝在身,倘若答应,有违孝道。我一向以理学名士自居,如果出山,岂不让天下人耻笑?所以,只能回奏一折,请皇上恩准我在家尽孝。

曾麟书道:为儿想得甚是。正合我意。

曾国藩沉吟半晌,道:但今后恐怕只能出山。

曾麟书道:皇上还会下旨来催吗?

曾国藩道:阿爹有所不知。当今圣上,依愚儿观察,远不及先皇帝圣明。前番我冒颜上书,他已心存成见。此番欲抗旨拒令,他必然更痛恨于心。今后若收拾完了洪贼,他定认为有我无我地球一样转。若是洪贼收拾了大清,曾家则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曾麟书轻轻拍了拍大腿,叹道:为儿虑事周详。

曾国藩道:我必先拟回折一道,说明不去省垣的理由,分寄省内友人、京师朋党,以昭示我孝心不移。圣上也没话说,他或者下旨再催,或者友人来劝,我再择机而动。

曾麟书道:若圣上不再下旨呢?

曾国藩道:我也暂不寄出,只先寄朋友,让他们明白我一片苦心。朋党中必然有人来劝。

曾麟书道:为儿怎么这样肯定?

曾国藩道:为儿居京城十多年,尤懂那些学问人的套路。第一种人,知行合一。识事体明大义,又肯去实践。不过这种人少之又少。第二种人说得特别动听,却不肯去行动半步。第二种人接到我的信,必然会来信相劝,说什么国家危难之秋不要拘于规矩,应舍生忘死救民于水火之中。他们在京城,不冒战火,动动嘴巴,既讨好当今皇上,又可树立一个忠臣形象,他们何乐而不为?

曾麟书道:吾儿说得虽刻薄,倒是真话。

曾国藩道:等我寄信出去,昭示天下,再相机行事,既可塞有些人的嘴巴,又不违皇上之旨。

曾麟书有些黯然神伤,半晌道:战事非儿戏,你当斟酌妥善为好。

曾国藩道:我也没甚方略,兵事一途全没有把握。

曾麟书道:兵事虽然千变万化,但以拙笨对机巧,以不变应万变,是我们乡里人的做法。秉着这原则去做,事情反而容易些。

曾国藩道:阿爹教导得对。

一会儿,曾麟书把其他几个儿子叫来,说:你大哥一心守孝,你们也不要有非分之想。各自做自己的事,种田的种田,读书的读书。

曾国潢胆子大一点,道:罗山先生(罗泽南)都拉起了一支人马,我觉得阿兄不必太拘泥……话未说完,曾麟书喝道:去忙你的。

几位弟弟不服气地散去。

曾国藩关上房门,写信。

曾国藩把信写好,马上寄给了他的内兄欧阳秉铨。全文节选如下:

十一月二十九日奉旨,命弟在本省帮同办理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家中诸事尚未料理,此时若遽出而理官事,则不孝之罪兹大。且所办之事亦难寻头绪,若认真督办,必须走遍各县……若不甚认真,不过安坐省城,使军需局多一项供应,各官多一处应酬而已。再四思之,实无裨于国事。是以具折陈情,恳乞终制。兹将折稿寄京,相好中如袁、毛、黎、黄、袁、庞诸君,尽可令其一阅,此外如邵蕙西、李少荃、王雁汀、吕鹤田有欲阅者,亦可一阅。盖欲使诸知交中谅我寸心。

这封信其实就是想表达如下两层意思:

一,我很守孝道。二,如果去长沙认真办事,就必须有权,如果仅是去做做样子,那只是朝廷多开支一份工资罢了。

接下来,就是要求内兄将这封信让下列同志看一下:邵蕙西,当时有名的文人;李少荃,就是李鸿章;王雁汀,也是文朋好友;吕鹤田,就是吕贤基。让这些人看,就是要这些人去传播。

曾国藩是一个非常看重名声的人,生怕别人说他不孝,所以不厌其烦地叮嘱内兄让京城的朋友看这道不愿出山的回折。

信发出之后的第二天,还没等朋友们回信,立即有一匹快马从湘潭赶来。

这一天是11月30日。

有一个惊天的消息,罗泽南需要立即传达给曾国藩。

这个惊人的消息是什么呢?

洪秀全失策

自从洪秀全起事,虽说所向披靡,但太平军高层并不太平。

起义之初,洪秀全觉得他仅有一个帮手冯云山,于是决定瓦解杨秀清与萧朝贵的结盟。为此,他把自己的亲妹妹许配给萧朝贵。

只有削弱了杨秀清的权力,洪秀全才得以在军中发号施令。

但是很不幸,冯云山死于广西“蓑衣渡”之战。

接下来,就是妹夫萧朝贵死于长沙之战。

萧朝贵不是战死的,而是一次意外事故让他提前到阎王那儿报到。

进入湖南,洪秀全也没想急于攻长沙,但萧朝贵先去了。

8月28日,他只带了三千多人直扑长沙。

为什么他脱离大部队,这么孤军深入呢?因为清军留给他的印象太好了——闻风而逃,跑得比兔子还快。9月11日,萧朝贵部队打响了第一枪,连破石马铺守军七个营,杀九百人。12日进抵长沙城南妙高峰、金鸡桥、西湖桥。

老百姓弃城而逃。太平军架起大炮,对准长沙城猛轰。长沙城里乱作一团。从贵州调来的罗绕典亲自调度,江忠源也跑来助阵。此时的提督叫鲍起豹,他的办法很独特,到城南城隍庙与菩萨对坐,双手合十,嘴中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快让长毛早退兵。

怪不得他们听说长毛飞檐走壁,总督带队都抵挡不住,何况这点地方武装呢?

老百姓更是不知怎么办。长沙城里一派乱糟糟的景象。

有一天,太平军的炮火轰了进来。一块弹片击中买豆腐人端着的碗,碗掉到地上摔得粉碎。街道两边的人乱作一团:有的迅速扑在地上,不敢动弹,有的四处奔散。百姓相互践踏,以为长毛进城了。

结果发现,只是打了几发炮弹。

城里的肉摊、鱼市、鸡铺、饭馆生意好得不得了。

妓院挤破了脑壳。

世界末日来了,老百姓手无寸铁,吃好喝好玩好,不枉这最后的好时光。

这时,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事件。

几位清兵平时不操练,关键时刻竟然不知大炮怎么用。几个人就试着填炮、引火。想不到炮弹一下就射了出去。

他们惊得身子都瘫痪了。没有人下令他们射炮,这纯属一次意外事故,违背了军纪。

炮弹呼啸着穿过长沙上空,一块弹片以千万分之一的概率击中了萧朝贵。

此时萧朝贵正在查看地形。原想来夺头功,革命尚末成功,就被这几位清兵“玩笑”拴掉了。鲍起豹也被这突然响起的炮声惊坏了。操******!这不暴露了炮位?立即搜查是谁干的。

又下令全城严加防守。奇怪了,对方竟然没有任何反应。

亲兵抬起头破血流的萧朝贵一路狂奔,但为时已晚。

洪秀全闻讯率领大军悉数而来,10月25日抵达长沙城外,满天尘嚣,大兵压境,风声鹤唳。一场恶战,拉开帷幕。

洪秀全到达长沙时,朝廷已命前去云贵赴任总督张亮基改任湖南巡抚,前来主持防守大计。江忠源夺回了长沙制高点——天心阁,并且带领士兵利用晚上的机会挖好了护城壕。湘阴举人左宗棠已被张亮基邀请入幕,协助城防。

因为张亮基、罗绕典的到来,长沙城的情况有了改观。江忠源力守城垣,左宗棠出谋划策。夜里,全城张灯守夜。大家互相鼓舞士气。白天,老百姓站在城头呐喊助威,“声动湘水”。

但长沙仍然危险。

11月份,赛尚阿领着清朝援军到了。一时,援军云集长沙郊外足足有五万人。可笑的是,这五万人成了摆设。大家你推我,我推你,就是不敢前进一步。

五万人马竟然成了看戏的观众。咸丰接到下面报来的情况,怒气冲天,把赛尚阿、程矞采这两位草包免了,命令徐广缙统帅全军。这位也是个怕死鬼,自己躲得更远。徐广缙把总部设在湘潭,只派福兴驻蕲家河,也是当观众。

这时,只有在广西被免的向荣,闷着一股气,带着军队与太平军开展拉锯战。

长沙城一时攻不下,就这样僵持着。

一方面,长沙官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守卫之后,觉得太平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坚定了信心。另一方面,湘江成为守城的天然屏障。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

杨秀清与洪秀全发生了分歧,杨秀清提出,既然长沙坚攻不下,不如改道北进。

杨秀清的确很有军事才能,在太平军的威信很高。而洪秀全唯一的亲信冯云山已死,妹夫萧朝贵阵亡。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起,他确有些大权旁落的感觉。

实力决定一切。杨秀清要走,洪秀全忙说:东王说得极是,我们北上直捣满清老巢!

太平军大部队于是离开长沙外围。

罗泽南得此信息,立即派人快马报知曾国藩。这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告诉曾国藩可以安心守孝了。

曾国藩接了信,忙问来人:徐总督乘胜追击没有?

来人说:听说徐总督徐广缙向长沙进发,收复长沙城去了。

曾国藩摇头道:长沙还要收复什么,不围住聚歼,误大事矣!

曾国藩虽说从没带过兵,显然,他是一个有大谋略的人。

与曾国藩同样有大谋略的人,是那位后来非常有名的左宗棠。

太平军一退,长沙城中百官弹冠相庆,都到张亮基府中来祝贺。张亮基抚着桌子叹道:高兴什么啊?洪贼一渡洞庭,就再难制服了啊。湖南虽然暂且幸免战火,天下的事能幸免吗?天下失利湖南岂能自保?

站在一边的左宗棠走上去把老百姓送来的锦旗“劳苦功高”撕成碎布,往地上一掷。在场的官员个个睁大眼睛。

张亮基说:下令益阳岳州严防死守,报请徐总督,恳求调兵合剿。

徐总督按兵不动,仍然把大兵屯在湘潭。

太平军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向岳州进发。

咸丰得到湖南的战况报告,下旨责问徐广缙:尔为何不乘胜追剿?

徐广缙回答:南人不习北土,贼窜当复归。

他为自己怕死找的理由就是:这些南方人不会走得太远,他们不习惯北方的生活。我守在这里等他们回窜时,我正好堵住他们,好好地把他们消灭在这里。

真是荒唐到了极点。这些南人做梦都在想早点住进北京城里去,什么南人不习北土?他们就是为了能吃北京的馍,睡北京的妞,坐北京的龙椅才起义的。

结果,益阳失守。洪秀全杨秀清在这里掳了大量财物和女人,继续北进,直扑岳州。

攻克岳州,既而渡过洞庭,1853年1月太平军攻下了武昌!

太平军走了,但湖南并不安宁。无数太平军的盟友起事了。这些人按官方的称呼——土匪。

湖南土匪特别多。

长沙方面力催曾国藩早日赴省城,剿匪压力很大,再说,也不知道太平军会不会杀回马枪。反正,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何况留在长沙的湘乡勇士,也需要曾国藩这样有名望的人去统率。于是,很多朋友寄信或者捎话过来,说国难如此,你应当出面为国效力,怎能拘泥于古教旧规呢?然后举出前人的例子,表示若是我,只要皇上有旨一定万死不辞。

曾国藩看了这些信,一言不发。

除了写信来,倒是有人亲自上门来当说客了。此人就是曾国藩的老朋友兼未来亲家郭嵩焘。

同类推荐
  • 北京致命诱惑

    北京致命诱惑

    一部真实反映北京生活的现实主义力作,诱惑是专门为死亡准备的金钱毒药。
  • 密室之不可告人

    密室之不可告人

    慕容思炫,本系列小说的男主角,一个智商超高、行为奇异的怪人。他不喜言语,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但脑袋却无时无刻不在急速运转。微乎其微的证据和疑点,在他眼中都是清晰无比、显而易见的;所有离奇古怪的事情,一切扑朔迷离的迷案,他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揭开谜底。
  • 青山作证

    青山作证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中短篇小说作品选集,包括军旅题材和地方题材两大部分,为了真实反映作者在小说创作道路上的足迹,这些内容是从各个阶段作品中选出来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内容也比较宽泛,其中有的是历年来的获奖作品,展示了作者小说写作的客观水平,更是体现了作者独到的写作风格。内容精彩,读来一定受到感悟,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 温柔地带

    温柔地带

    本书中的字里行间反应了60年代的生活环境,充满了一种自卑感。这是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命中注定的不可抗拒的一种深深的不被人们理解的情愫,他们的眼界丰富而又多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 暗红

    暗红

    这是一部时间跨度大,着力演绎军人"周五"一生的命运、感情起伏变迁的边地军旅小说。本文主要从分析周五、赵六、郑七男性形象出发,来探究波澜壮阔的世事变迁下,人物身上所折射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人物形象背后深刻的悲剧意识。 来自于不同背景的三个人在战争年代走到了一起,在扑朔迷离的历史轨道中,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被一种隐匿的力量推动着……由于时代和人的错位,三个人的命运截然不同,他们的每一步都仿佛在一个宿命的连环中前行,都牵连出更多曲折离奇的情与景。
热门推荐
  • 山河泣血:逆世兽姬

    山河泣血:逆世兽姬

    【兽皇之血,逆世之鳞,太极缺一,散奈万物。日曜之神,请您再次眷顾吾主,封印她血中的力量;北冥之神,请您庇佑吾主,藏起她的气息。】她是黑色世界的霸主,表面慵懒散漫,骨子里冷血决绝;他是最强大世家的少主,鬼畜精分。她本以为穿越是弑兄的报应,却发现这个世界与家族千丝万缕的联系。抽丝剥茧,天道的阴谋赫然眼前。是低头?是反抗!且看千古兽皇与一代剑神如何联手逆天。
  • 倾林朴亮

    倾林朴亮

    “哎呦我去!嘶~啊!你轻点行吗?”林朴玉一副“再弄疼我,我跟你拼命”的样子。“别动!你伤口还没好!笨女人。”冷冽的声音,可是不管怎样听都听不厌。想什么呢,一脸蛋儿潮红起来!“你脸红了。花痴!流口水了。”她赶紧摸了摸嘴巴,切!骗人的啊。“唔…嘿嘿,谭宗亮你吻我!”“……”“你肯定早就喜欢我了,对不对?”“我相信你。”h
  • 善恶魔魂

    善恶魔魂

    这是一个名为魂斗大陆的地方,天空清明,鸟语花香。当人们在意的并不是这些,他们时刻都为修炼进取着,为魔魂者的位置进取着。拥有着无人可比的修炼天赋,站在了世界的顶峰,可面临却是孤独、谎言、背叛。那个孤独的顶峰上他只觉得,如果能再来一次,他可以不要有什么逆天的天赋,他只要不再是自己一个人,有伙伴,当一个有伙伴的人就好。(前几十章不过是过渡,属于主角的舞台还在后面。本文的第一世会在混乱中结尾,会有大概几十章左右,这只是重新开始)
  • 傲弑

    傲弑

    成神?成魔?一个小小的逆字,便足以颠覆整个乾坤……新人新书,望各位大大多多照顾,多多提携!只求一张推荐票,一个收藏点。投张票又不会怀孕是吧!《傲弑》讨论群:289124635
  • 忧蓝的许愿瓶

    忧蓝的许愿瓶

    她是一个没有心的傀儡,因为九百万被卖到寂月门,受伤绑架,为了保护她,他一次次游离在死亡边缘。她以为自己找到了幸福,但是当真相大白后,她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阴谋,他保护的不是她,爱的也不是她。
  • 将军的儿媳

    将军的儿媳

    苏甜甜,一抹异世幽魂莫名穿越时空,附在倍受嘲讽和欺凌的左将军儿媳的身上。她天性淡然,随遇而安,不料一场争斗将她推向命运的深渊……
  • 求仙引

    求仙引

    大荒九州,朝廷腐朽。少年秦凡带着母亲的遗愿,进京赶考,一路上故事不断,机遇?祸事?一段往事徐徐展开,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道法三千,修法无数。奈何仙道飘渺,世人皆痴,妄图求仙圣引。遂,自太古以来各类传奇故事无数,只是却无一人实证成仙。一个另类的大荒,一个故事的开始,一代鬼主崛起之路。
  • 我走我的绕远路

    我走我的绕远路

    有的人,还在读书阶段就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目标清晰。有的人,刚参加工作,就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升职当老板,或者成为叱咤风云的有钱人。而我什么都不知道,父母没有告诉我,朋友也没有启发我什么。我眼前的世界,犹如以前的单机游戏--《星际争霸》那样,整个世界一片漆黑,我不知道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很长时间以来。这让我很迷茫,不过也正因为这种漆黑,我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这部作品,记录了我过去近5年所经历的职业,所去过的地方,没有什么成功故事,只有自己的跌跌撞撞与不断打拼搏。这部作品力求真实再现自我过去所绕的路,希望能引起共鸣。
  • 顶级贪妃

    顶级贪妃

    她,季一一,貌美绝代,超凡脱俗。超级爱钱。秉持着“一切都要向钱看”的目标,带着父母的希望坐上时光机去唐朝。谁知时光机居然半途罢工,好死不死的从天下掉了下来,然后更加好死不死的掉在人家宴会的表演舞台上。幸好主人家待她胜好,还让她当宰相千金。以为可以开心在古代收集宝贝,没想到却被色鬼皇帝昭进宫,妈啊!她可不可以拒绝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跟着感觉走

    跟着感觉走

    看少年修身修德,如何一路奇幻遭遇,掌握天之大道。在群雄林立的元阳大陆带领世人打破桎梏,走向巅峰。阳道会与世间有缘人有哪些恩怨情仇?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家族又有怎么样的交集?让我们一起与阳道去元阳大陆纵横驰骋吧!元阳大陆神级就是至高存在吗?浩瀚的宇宙又存在怎样的秘密?这一切都需要阳道去揭开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