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1400000002

第2章 蔡伦发明造纸术

自从人类有了文字,人们就开始用各种方法来记录文字,以传达信息,交流思想。

春秋末年,人们开始使用竹简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竹子削成一片一片的,然后用绳子串起来,再把字写在这些竹片上,就成了最初的书。这些竹片就称为“竹简”。据记载,西汉时,东方朔曾写了一封信给汉武帝,用了3000多根竹简,需要两个身强力壮的人才能勉强把它抬起来。而汉武帝读这封信则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那么,现在随处可见的纸张最初又是谁发明的呢?

他就是东汉时期的蔡伦。蔡伦出生于湖南耒阳的一个铁匠家里,因父亲嗜酒,家中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为了生计,15岁时蔡伦就来到了京城洛阳的皇宫里做杂役,被称为“小黄门”。由于他勤快、好学,深得王老太监的喜欢,很快便成为王老太监手下的一名小太监。王老太监平时有空就教他读书、写字。每到夜深人静时,蔡伦总是在竹简上练字。由于在竹简上书写,墨迹很难沾上,写一个字要反复上墨。蔡伦想:竹简这么笨重、粗糙,难道就没有别的材料可以代替它吗?

有一回,太后赏给蔡伦一匹素帛,蔡伦恭恭敬敬地把它送给王老太监。王老太监说:“这帛可用来抄书,皇宫外面卖的缣帛,跟它是一回事,只不过质地不同。由于帛的价格很贵,一般人是用不起的,你留着写字吧。”

又有一次,蔡伦出宫办事,当看见一些学童在沙盘上写字时,便上前打听,这才知道竹简供不应求,帛又太贵,学童只好用沙盘来练习写字。

看到这种情况,蔡伦决心要制造一种轻巧、便宜,书写方便的材料。于是,他一有空就到处去逛街,去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有一天,蔡伦在花园里散步,突然想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怕自己过一会儿就忘记了,于是找来一支笔想把它记下来,可是写在哪里呢?就在这时,蔡伦看到花园里有一块脱落在地上的树皮,于是把树皮捡起来,发现树皮有一面又白又光滑,他试着用毛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没想到字迹不但清晰,而且还不容易脱色呢。

蔡伦想:原来在树皮上写字也行得通呀!但是树皮还是太厚了,而且一折就会断。如果把树皮再加工一下,使它更薄一些,更柔软一些,那就真是太完美了。

怎样才能使树皮薄一些、柔软一些呢?蔡伦又遇到难题了。

一天,蔡伦到农村去巡查。他在一条小河边慢慢地走着。突然从远处传来“咚咚咚”的声音,蔡伦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等我过去瞧瞧。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妇女在河边挥动着棒子,用力地打在衣服上,所以发出了很大的声响。蔡伦好奇地问她们:“你们为什么要用棒子捶打衣服呢?这样衣服不会被打破吗?”

那群妇女听蔡伦这么问都哈哈大笑起来,她们说:“看样子,你一定是城里人,难怪连这都不知道。我们这里做的新衣服都经过浆洗,所以特别硬,如果在穿之前不用棒子捶打一下,衣服就不会柔软,那可怎么穿呢?”

蔡伦一听,马上想到:如果用这种方法把树皮也打一下,不知道树皮会不会变得薄一些、柔软一些呢?

说干就干,蔡伦决定亲自试一试。他用一些树皮做原料,然后用棒子把它们捣碎,熬制成糨糊状,再把这些糨糊倒在席子上,就形成了薄薄的纸。后来蔡伦又发现,如果把树皮与麻布、破渔网等一起捣碎,这样做出的纸张不但很柔软,而且还富有韧性呢。

因为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成本十分低,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买得起,所以,纸很快就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蔡伦以后的3至6世纪,中国对造纸术从造纸原料和加工工艺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并将造纸术传到国外。1389年,德国纽伦堡附近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家造纸厂,生产的纸逐步取代了欧洲传统的羊皮纸及草纸,并逐渐传遍全世界。

同类推荐
  • 遨游太空

    遨游太空

    本书阐述了航天器飞行原理和失重的生理影响,介绍了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航天技术在民用及军事方面的应用,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以及航天员的太空生活。
  • 今天我是升旗手

    今天我是升旗手

    主人公肖晓出身于军人家庭,崇拜英雄,精力充沛,奇想迭出,品学兼优。他心中有一个愿望:当一回学校的升旗手,但愿望总是得不到实现。他没有放弃努力,团结“学习尖子”林茜茜,帮助“追星族”祝小娜,和包郝、马驭等同学智抓“偷猴贼”,积极参加“手拉手”活动……终于,他在临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手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 科技城十日游-观光牛顿街(插图版)

    科技城十日游-观光牛顿街(插图版)

    "天呐!他穿成这样,竟然是在模仿牛顿,追星到这个程度,也还真难得!“大哥,没想到你是牛顿先生的FANS啊!”我说话一向不经过大脑。“什么FANS,我确实很崇拜牛顿先生,不过我打扮成这样并不是追星,而是为了让来牛顿街的游客更好的去了解牛顿,给他们留下牛顿的影像。”听到这里,我发现在他的身后,挂着一个巨大的肖像,长长的卷发,中世纪的服装,一双破旧的皮靴,简直和我面前这个人一模一样。不过唯一不同的是,肖像的下方有这么一行小字:“牛顿,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地球的肚脐眼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地球的肚脐眼

    “奇妙小百科”是一套结合了科普认知与小故事的加拼音图谱百科丛书。它特别为2-6岁细节敏感期孩子设计。丛书目前包括地球的肚脐眼、蝴蝶仙子与飞蛾、螺壳里的月亮、尖顶瓶与贝壳、天上星星哪里来、突破世界的尽头、消失的夏天、会冒烟的树、月亮上的外星人城堡、古代的冰激凌、古代的冰激凌、小脚丫游世界十二本书。
  • 骑蜗牛的旅行

    骑蜗牛的旅行

    “2011年最值得推荐的儿童文学作品”精选自2011年报刊上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故事精彩,题材多样,符合少儿喜爱故事的天性。不仅有少儿领域具有导向性作家的作品,比如常新港、老臣、曾小春、谭旭东、范锡林、黄春华、彭学军、佘雷、章红、汤素兰、龚房芳、凌仕江等,还有一大批新锐少儿作家,比如曾维惠、两色风景、毛小懋、喻虹、汤汤、麦子、徐玲、贾颖、谢倩霓、李宏声、王宜振、慈琪、何腾江、周锐、杨士兰、贾月珍、吉葡乐、陈亦权等人的作品。可谓2011年度少儿文学领域的权威选本。
热门推荐
  • 青葱不年少

    青葱不年少

    他是一个童年跟父亲来到省会城市的农村娃,经历孤独成长的独生少年,经历命运的十字路口,与幸运檫肩而过。可他心中一直追求对美好生活,纯真爱情,和更好的自己,不断努力,为了得到什么?而且还有他记忆深处的那位小学女同学,又在哪里……
  • 拾指寇年华

    拾指寇年华

    秋风肆起,梧叶掉落。他站在枯黄的孤灯下,看着那逐渐模糊的背影,想撕心的喊出,却无力。眼泪纵然落下,还是倔强的抬起头.几经回首,命运弄人,却牵手在开满薰衣草的普罗旺斯!
  • 铭天传

    铭天传

    被遗忘万载的中古之州,突然有一天重现在四界掌尊的视线中,被欺压奴役的人们,他们是选择拯救还是冷视。龙印铭身的少年,自中州卑贱之族而出。血尤仍未洗,身未铭仍贱。待他踏足四界之时,必将以血为铭,刻印天地之间!
  • 明嘉靖时期诗文思想研究

    明嘉靖时期诗文思想研究

    《明嘉靖时期诗文思想研究》介于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之间,以“嘉靖”时期为研究范围,立足于文献研究和理论解读,描述嘉靖诗文思想的演变过程,梳理其主要问题和认知走向:一是透过史实把握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描述其中复杂的衍生、转变或发展关系,展开嘉靖时期诗文思想颇为丰富的历史画卷;二是以两种思潮和各种重要流派为中心,对嘉靖诗文思想进行专题性的解读;三是把历史与专题研究建立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之上。
  • 重生之丧尸传奇

    重生之丧尸传奇

    一夜醒来,一切都变了。一场巨大的灾难袭击了整个人类世界!原有的世界已经崩坏!权力金字塔被推倒!金钱、等同于废纸!末日的微光中人类世界一片混乱!一个小人物的末日挣扎,只为了两个字:活着!
  • 魔妃很呆萌

    魔妃很呆萌

    某一天,萧以沫泪眼汪汪的看着楚湘玙,说道:“小鱼,我好饿……”“嗯,乖,马上就喂饱你。”“……”第二天,某女扶着腰走着,一脸控诉的看着某鱼:“你又欺负我!”“嗯……欺负你啊?骑你倒是有,至于负你嘛!抱歉,我还真没做过!”“……!!!”【宠文,宠文,宠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做人的忠告

    做人的忠告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整合和精炼的要点,表达了以下与做人相关的忠告:从如何敢想敢做,如何学会选择与放弃,如何赚钱致富,如何营造幸福的家庭等各个方面,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赢得社会认可,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的具体方法和实用技巧,并且促使人们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追求人生的全面突破!做人是向成功者学习的学问,每个人都应当善于聆听别人在这方面的忠告。不管你才能如何,都有可能无法施展的时候,功底深厚,厚积薄发,必成大器。
  •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如何生态养殖泥鳅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如何生态养殖泥鳅

    本书根据泥鳅生态养殖生产实际和相关法规,提出了生态养殖泥鳅的要求,介绍了与养殖生产密切相关的泥鳅的生态特征,系统地介绍了生态养殖泥鳅如何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饵料配套、商品泥鳅等方面的技术关键及其特点。
  • 邪尊傲天

    邪尊傲天

    君陌邪,她是二十一世纪里的黑暗王者,冷漠,邪魅,嗜血是她的代名词,她是世界第一组织“邪冥”的大头目,也是世界第一集团“暗月”的大boss,在黑白两界,她跺一跺脚,皆得俯首称臣,人们称她为邪尊“他”是将军府的“四少爷”,废材,懦弱,世人皆弃“他”,辱“他”,冷眼是“他”这辈子见过最多的东西。一朝逆袭,死神之眼张开,“黑暗王者”变“废材四少”从此,一袭白衣走遍世界,捡魔兽,收美男,所到之处,四方涌聚,风云骤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天下间,谁敢不从?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8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80首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更堪为其中三绝,千百年来光耀人间,滋润并哺育着华夏代代儿女。其广泛深刻的内容和多种完善的形式展现的历史、山川和社会风貌,令后人望尘莫及。学习它,既可陶情怡性,更会令我们开阔视野并增长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