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38400000008

第8章

貴速第四十三

成務雖均,機速為上;庾謀成同,遲緩為下。何者?才能成功以速為貴,智能央謀以疾為奇也。善濟事者若救火拯溺,明其謀者猶驥捷矢疾。今焚燃嫖室,則飛馳灌火;湍波漂人,必奔游拯之。

游是水名也。

若穿井而救火,則嫖颺楝焚矣;方鑿舟而拯溺,則葬江魚之腹中矣。驥所以見珍者,以其曰行千里也,滿旬而取,至則與駑馬均矣。箭所以為貴者,以其弦直而至也,窮曰而取,至者則與不至者同矣。智所以為妙者,以其應時而知,若事過而後知,則與無知者齊矣。昔昊起相楚,貴族攻之,

吳起相楚,用法嚴厚,盡削楚公子貴族官爵,貴族以此惡之。楚王卒,太子未至,貴族欲殺吳起,吳起走入王官,伏王屍後,貴族射之不中。吳起聞太子至,拔箭以插王屍,方始開門見太子,曰:貴族射王屍。太子聞之,盡誅貴族。此是報憐,吳起之功速也。

起欲討儼,而插矢王屍。陽虎在圍,魯人出之,

陽虎是季氏家臣,桓子是季氏之孫。虎囚桓子,魯人以其族亂誅之,桓子得出,使囚陽虎。魯人在門守虎,虎語魯人曰:汝但放我,我自福汝。於是放虎。虎得出,自曳戈傷所圍放之人。桓子責問陽虎所在,其人又曰:陽虎出,以戈傷臣,臣捉不獲,是遲也。

虎欲報德而傷之以戈,謀不斯須一嫌得報,其智可謂應時而知矣。張祿之入秦,

張祿,即范睢也。睢在魏被讒,鞭之三百致死,送於廁中,後乃活,而偉須賈也。

魏冉悔不先索而後行,故勢移而身逐。晁錯之穴懦垣,申屠悔不先斬而後奏,

是漢王內使府從南出,向省不便。而內使府在燸垣之內,晁錯遂穿濡垣,牆在束門出向省。申屠嘉是丞相,因奏晁錯欲殺之,錯乃知過,先自入奏見王,訖王並知錯穿燸垣束出向省不以為過。申屠嘉後始奏錯穿垣合死。王曰:此乃燸垣牆,非過也,晁錯不致於事。申屠懊恨,遂乃自憤而死也。

故發憤而致死。智不早決,敗而方悔,其智可謂與無智者同矣。故有智而不能施,非智也;能施而不能應速者,亦非智也。暗曰:力貴疾,智貴卒。此之謂也。

觀量第四十四

夫曲思於細者必忘其大,銳精於近者必略於遠,由心不並駐,則事不兼通,小有所係,大必所忘也。故仰而貫針,望不見天;俯而拾蝨,視不見地。天地至大而不見者,眸掩於針蝨故也。是以智者知小道之妨大務,小察之傷大明,捐棄細識,舒散情性。以斯觀之,人有小察細計者,知其必無遐志,廣度亦可知矣。奚以明之。夫睹焦堯之節知非防風之經,

焦堯,國客,其國人長三尺也。防風,國名,其國內人長四丈也。

視象之牙知其大於豕也,見狸之尾知其小於豹也。故睹一可以知百,觀此可以明彼。是以蹄窪之內不生蛟龍,培墳之上不植松梧,非水土之性有所不生,乃其營宇隘也。數粒而炊,

庚桑子也。

秤薪而爨,

楊朱為性褊而有細碎。

非苟為艱難,由性褊悟而細碎也。項羽不學一藝,

楚王少時父遣學書,書未成,乃言曰:書足以記姓名而已。歸學劍,擊劍只有一夫之力,乃學萬人之敵,後與漢爭天下。故言不學書而學劍者也。

韓信不營一餐,非其心不愛藝、口不嗜味,由其性大不綴細業也。晉文種米,

晉文學外國種米。種雖不生,言其志大也。

曾子植羊,

魯國曾參學外國人到羊皮,用土種之。雖不生,其志大也。

非性間意不辨方隅,以其運大不習小務也。智伯庖人亡炙一筐七葉切

又云是晉王相也。身為庖廚,為王炙肉,亡失一筐,而王則知是其志小,不務其大,後被趙王誅而不能知也。

而即知之,韓魏將反而不能知;那鄧子陽園亡一桃

鄧鄴王園中失一顆桃,王即知之,及至被臣謀殺而不能知,言志在於小而不能謀大也。

而即覺之,其自亡也而不能知,斯皆銳情於小而忘大者也。夫鉤者雖有簪竿纖綸,芒鉤芳餌,增以詹何之妙,不能與曆罟爭多;

詹何是古時善釣之人,以繭絲為綸,屈針為鈞,串米為餌,垂之於萬仞之潭,乃獲盈車之魚,而綸不絕,而鈞不曲,而竿不屈者也。

弋者挾繁弱之弓,貫會稽之箭,加以蒲苴之巧,

楚國善射弋之人也。

不能與廚羅競獲。何者?術小故也。江湖之流爛貲漂屍,縱橫接連,而人飲之者,量大故也;盆盂之水,鼠尾一曳,必嘔吐而棄之者,量小故也。視棘之生數寸而抽枝,豫章之植百尺而蔣柯。其何故耶豈非質小者而枝條蔑之,

蔇,多條也。

而體大者節目疏乎。是以達者之懷則況潛而無涯,褊人之情必刻竅而煩細。自上觀之,趁舍之跡,寬隘之量,斷可識矣。

隨時第四十五

時有淳澆,俗有華戎,不可以一道治,不得以一體齊也。故無為以化三皇之時,法術以禦七雄之世,德義以柔中國之心,政刑以威四夷之性。故易貴隨時,禮尚從俗,適時而行也。霜風慘烈,周棄不執禾,炎氣赫曦,曹明不製裘,知時不可也。貨章甫者不造閩越,

南海有二國,名閩、越也。

街赤為者

烏,履也,草履也。

不入胱狹,

是撩之名,頭不加巾,足不躡履也。

知俗不宜也。故救饑者以圓寸之珠,不如與之橡菽;

橡,木子也。菽,大豆也。

貽溺者以方尺之玉,不如與之短梗。

短梗是短繩也。

非橡梗之貴而珠玉之賤,然而美不要者各在其所急也。方於饑溺之時,珠玉寧能救生死哉。是以中流失船,一壺千金,貴賤無常,時使然也。昔秦攻梁,梁惠王謂孟軻曰:先生不遠千里辱幸弊邑。今秦攻梁,先生何以禦乎。孟軻對曰:昔太王居鄧,狄人攻之,事以玉帛,不可。太王不欲傷其民,乃去郃之岐。今王奚不去梁乎。惠王不悅。大梁所寶者國也,今使去梁非其能去也,非畢代之所宜行者。故其言雖仁義,非惠王所須也,亦何異救饑而與之珠,拯溺而投之玉乎。秦孝公問商鞅治秦之術,鞅對以變法峻刑,行之三年,人富兵強,國以大治,威服諸侯。以孟軻之仁義論太王之去鄧而不合於世用,以商君之淺薄行刻削之苛法而反以成治,非仁義之不可行而刻削之為美,由于淳澆異跡,則政教宜殊,當合縱之代而仁義未可全行也。故明鏡所以照形而盲者以之蓋卮,玉羿所以飭首而禿嫗以之挂代,非鏡姅之不美,無用於彼也。庖丁解牛,適俗所傾;

庖丁,晉文時庖廚人。

朱汗屠龍,無所用功,

朱汗用千金於泰龍氏學屠龍,雖用千金學得,於俗無所用也。

苟乖世務,雖有妙術,歸於無用。故老恥至西戎而效狹言,夏禹入躲國听然而解裳,非欲忘禮,隨俗宜也。墨子儉嗇而非樂者,

樂是無益,若男為之廢農耕,若婦為之廢機識,故言非樂也。

往見荊王,衣錦吹笙,

隨俗所宜。

非苟違性,隨時好也。魯哀公好儒服而削,

哀公好儒行,被晉所滅也。

代君修墨而殘,

墨者,儒也。代國君好行仁義,以國為讓。讓者受之,遂放代君於人問,乃至於老死也。

徐偃公行仁而亡,

偃公好行仁義,被楚王所滅也。

燕嗆為義而滅。

燕嗆好行仁義,被妻弟趙襄子於會稽所滅之。

夫削殘亡滅,暴亂之所招也,而此以行仁義儒墨而遇之,非仁義儒墨之不行,行非於時之所致也。

風俗第四十六

風者氣也,俗者習也。土地水泉,氣有緩急,聲有高下,謂之風焉。人居此地,習以成性,謂之俗焉。風有薄厚,俗有淳澆。明王之化,當移風使之雅,易俗使之正。是以上之化下,亦為之風焉;民習而行,亦為之俗焉。楚越之風好勇,其俗赴死而不顧;鄭衛之風好姪,其俗輕蕩而忘歸。晉有唐虞之遺風,其俗節財而儉嗇;齊有景公之餘化,其俗奢侈以誇競。陳太姬無子好巫祝,

太姬是周穆王長女,名胡姬,為陳侯夫人,為無子,好事鬼神析福,欲求有子。國人見之,敬事鬼神也。

其俗事鬼神祈福;燕丹結客納勇士於後宮,

燕丹太子欲使荊軻入秦殺秦王,與荊軻結為賓客,禮納於後官,使妃妾待之。後燕國習之,若有賓客者皆遣妻妾待之為重禮,卻非禮也。

其俗待妻妾於賓客。斯皆上之風化,人習為俗也。越之束有斡沐之國,其人父死,即負其母而棄之,云是鬼,妻不可與同居,其長子生則解肉而食,其母謂之宜弟。楚之南有啖人之國,其親戚死,拆其肉而埋其骨,謂之為孝。秦之西有義渠之國,其人死,則聚柴而焚之,煙上燻天,謂之昇霞。胡之北有射姑之國,其人親戚死,則棄屍於江中,謂之水仙。斯皆四夷之異俗也。先王傷風俗之不善,故立禮教以隔其弊,制禮樂以和其性,風移俗易而天下正矣。

利害第四十七

利害者得失之本也,得失者成敗之源也。故就利而避害,愛得而僧失,物之但情也。人皆知就利而避害,莫知綠害而見利,皆識愛得而憎失,莫識失由以至得。有知利之為害,害之為利,得之成失,失之成得,則可與談利害而語得失矣。夫內熱者之飲毒藥非不害也,疽座用砭石非不痛也,然而為之者以小痛來而大痛滅,小害至巨害除也。饑而倍食,渴而大飲,熱而投水,寒而投火,雖暫怡性,必為後患。莒蒲去蚤虱而來岫蜓,

莒蒲是香草,岫蜓是百足之蟲。

礬石止齒齲之痛而朽牙根,躁痛雖彌必生後害。此取小利而忘大利,惟去輕害而負重害也。瘢疾填胸而不敢鈹,薑尾螫駙而不敢斫,非好疾而愛毒,以鈹斫之患疾其螫也。酴酒盈卮,渴者弗飲,非不渴也,飲之立死。銷金在鑪,盜者不掬,非不欲也,掬而灼爛。唬虎在前,

三目虎,亦母虎。

地有隋珠,雖貪如盜跳,

蹠是柳下惠弟。

則手不暇拾。懸殼向心,路有西施,雖娌如景陽,

是楚國大姪人,仕至大夫也。

則目不暇視,非不愛寶而悅色,而不顧者利緩而害急也。昔齊有貨美錦於市,盜於眾中而竊之,吏執而問曰:汝何盜錦於眾中。對曰:吾但見錦,不見有人,故取之耳。若斯人者,眩於利而忘於害。黃口以貪餌而忘害,故擒於羅者。

雀兒初生,皆口黃。孔子見羅人問之,即見黃口小雀,不獲大雀,何也。答日:小雀責餌易獲,大雀奸猾不責食餌,故難獲也。

異鵲以見利而忘身,且休於莊周。

莊周雕陵之園有鵲尾,長七尺,且有怪。周持彈入園,欲彈此鵲,心且休惕而驚,曰:此是王栗園。今向內彈鵲,王忽知之,言我偷王栗。於是挾彈而退也。

是以智者見利而思難,聞者見利而忘患。思難而難不至,忘患而患反生。以是觀之,利害之道,去就之理,亦以明矣。

禍福第四十八

禍福同根,妖祥共域,禍之所倚,反以為福;福之所伏,還以成禍。妖之所見,或能為吉;祥之所降,亦迴成凶。有知禍之為福,福之為禍,妖之為吉,祥之為凶,則可與言物類矣。昊兵大勝以為福也,而有姑蘇之困;

吳王闔閒與越王勾踐戰於會稽山下,闔閒大勝,兵士還國,遂起姑蘇之臺,七年而臺不成。後被勾踐見百姓困苦於五湖,興兵來滅吳,吳兵敗績。初起臺為福,而後變為大禍也。

越棲會稽以為禍也,而有五湖之霸;

越王在五湖起兵伐吳軍,大敗也。

戎王強盛以為福也,而有樽下之執;

戎王倚其強盛滅幽王,後被幽王孫於酒樽下執而殺之。

陳駢出奔以為禍也,終有厚遇之福。

陳公子奔於齊,齊侯見來,加以厚禮待之,又聘與女為妻,是為福也。

禍福迴旋,難以類推。昔宋人有白犢之祥而有失明之禍,雖有失明之禍,以至獲全之福。

宋國人家有黑牛生白犢,往問孔子。孔子曰:是祥也。後乃殺之,將祭祀,牛主兒失右眼。後更生白犢,又往問孔子。孔子曰:祥也。又殺之,其牛主兄復失左眼。後楚攻宋,宋人盡投作兵,戰死並盡,唯有其人父子目盲並得存於命也。

北叟有胡馬之利,卒有奔墜之患,雖有奔墜之患,以至保身之福。

塞北人家有一疋牡馬。其馬奔向胡中,三年引胡地群馬而歸。其人子好乘馬,被胡馬撲,腳折。後胡來侵塞北,塞北人盡充兵焉。胡戰無一得,反並被胡殺,惟有此人父老子腳折,免胡兵得存。故因禍成福也。

以見不祥而修善,則妖反為祥;見祥而不為善,即祥還成妖矣。昔武丁之時,毫有桑穀共生于朝,

共,聚也。朵、穀並是惡木,木聚生於朝而為妖怪矣。

史占之曰:野草生朝,朝其亡乎。武丁恐懼,側身修德,桑穀自枯,八絃之內,重譯而來,殷道中興。帝辛之時,有雀生鳶

《詩》 云:鳶飛戾天,鵬烏之屬。《主篇》云:鵬鴻是食惡鳥也。

於城之隅,史占之曰:以小生大,國家必王。帝辛驕暴,遂亡殷國。故妖孽者所以警主侯也,怪夢者所以警庶人也。妖孽不勝善政,則凶反成吉;怪夢不勝善言,則福轉為禍。人有禍必懼,懼必有敬,敬則有福,福則有喜,喜則有驕,驕則有禍。是以君子祥至不深喜逾,敬慎以儉誠其身,妖見不為戚逾,修德以為務。故招慶於神祇,災消而福降也。

貪愛第四十九

小利,大利之釋言,小吝,大禍之津。苟貪小利則大利必亡,不遺小吝則大禍必至。昔蜀侯性貪,秦惠王聞而欲伐之,山澗峻臉,兵路不通,乃琢石為牛,多與金,日置牛後,號牛糞,言以遺蜀侯。蜀侯貪之,乃斬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帥師隨後而至,滅國亡身,為天下所笑,以貪小利失其大利也。楚白公勝其性貪吝,

是楚國白縣主,白公,名勝,作逆起兵,來據荊國,殺楚令尹子西。

既殺子西,據有刑國,積斂財寶,填之府庫,不以分眾。石諫曰:今患至,國將危不固,勝敗存亡之機,固以形於胸中矣。不能散財以求人心,則不如焚之,無令彼眾還以害我。又不能從。及葉公入,乃發大府之財以與眾,出府庫之寶以賦人。因而攻之,十有九日,白公身滅。財非己有而欲有之,以此小吝而大禍生焉。寒土有獸,其名曰胞,

此五旬山中有獸,羊身人面,目在腋下,生角當心,聲如嬰兒,大責婪世,人謂之饕餮。獸好磨其角,令利其用,而反憤其心,氣內結而死也。

生角當心,俯而磨之,憤心而死。炎州有烏,其名曰梟,

吐梟是陰烏,在穴中而居養子,子長先食其母而始飛。今之鵪鵲也。《詩》 云:鵪鵲鵪鵲,往歌來哭。云先吉後凶。此吐臬烏是也。

嫗伏其子,百日而長,羽翼既成,食母而飛。蜀侯之迎秦牛,牛逾近而身轉危,何異抱磨其角,角愈利而身速亡乎。白公之據財,財愈積而身愈滅,何異梟之養子,子愈長而身就害也。是以達人睹禍福之機,鑒成敗之原,不以苟得自傷,不以過吝自害。《 老子》曰:多藏必厚亡。《 禮》 云:積而能散。皆明止足之分,桔貪吝之萌也。

類感第五十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聲以同應,氣以異乖。其類苟聚,雖遠不離;其群苟分,雖近未合。故銅山崩蜀,鍾嗚于亞曰;

晉時,蜀地銅山崩,天下銅器鍾磬盡嗚應之也。

淄澠共川,色味異質,感動必類,自然之數也。

晉時張華別味,晉王取淄澠二水合以為羹將與張華,華喫即云:此羹有淄澠二水味也。

是以飛行者陽之群也,墊伏者陰之類也。故日夏至而鹿角解,

夏至之日鹿角解,冬至日麋角解也。

月虧而蚌蛤消,

蚌蛤月晦即生,珠月朔變成蛤,古之常也。《 山海經》 :日月虧而蚌蛤消。消言生。

麒鱗國而日蝕,鯨魚死而彗星出;束風至而酒盈縊,蠶含絲而商絲絕,新穀登而舊穀缺;龍舉一井而雲彌九天,

昔伯益造井,穿井時感得龍雨上九天,玄雲降威彌天下也。

虎嘯一谷而風扇萬里;陽燧在掌而太陽火,

太陽是日,陽燧火鏡也。火鏡映日,火即墜落應之也。

方珠運握而少陰水,

少陰是月,方珠水清,珠將作水鏡映,月即水出應也。

類感之也。箕麗于月而飄風起,畢動于天而驟雨散。天將風也,纖塵不動而塢日嗚;

鴻日,烏也,狀似雞,好食蛇也。

其旦雨也,寸雲未布而蟻蚓移矣。巢居知風,穴處識雨,風雨方至,而烏蟲應之。太白暉芒,雞必夜嗚。火精光盛,馬必晨驚。雞為兌金,

兌為金,主雞也。

金為兵精,馬者離畜,

離為火,主馬也。

火為武神,干戈日一興。

逆勃之象也,倒懸人首於戈上,為之孚首者也。

介駟將動,

介甲而禽獸應之。

鼇嗚于野,鼇應于淵,騰蛇雄嗚于上風,雌嗚于下風,而化成形,以斯至精相應,不待召而自感者,類之所應也,若呼之與響,形之與影。故抱薪救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濕者先濡,彈角則目搖,鼓舟而波湧,物以類相感,神以氣相化也,豈以人情者哉。

同类推荐
  • 续书谱

    续书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丛林盛事

    丛林盛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鸣稿

    小鸣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妇人带下门

    妇人带下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渠丘耳梦录

    渠丘耳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乘风决

    乘风决

    落魄皇子的复仇之路。当所有的感情被逼到世间最黑暗的角落,也许变强才是唯一的信仰。我,只想拿回属于我的,至于其他的,我一点也不想要。
  • 白虎岭上

    白虎岭上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千山图一葬,万兽奉我君。
  • 赤色女王

    赤色女王

    五年前被魔法学院收留的她,在五年后的S级魔法师测试中,遇见了称她为殿下的人,遇见了要杀她的天使,来到魔界,成为女王。。。。。
  • 千古道仙

    千古道仙

    一个平凡少年只因儿时的梦想一步步追求仙道与长生的故事。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仙路争锋,天骄尽出。我辈修士,何惧一战!几经转展,回首往事,如烟似梦。多少英雄埋骨他乡,多少灿烂再难一现。哈,执剑问天,仙路何在?
  • 提拉米苏的隐身守候

    提拉米苏的隐身守候

    这次带来我的第二部作品:《提拉米苏的隐身守候》提拉米苏是象征爱情,恋家。本篇文章纯属青春风,青梅竹马的两个苏家小孩一起长大,他们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王茂先生的一首诗《永远记得你》,里面有一句话特别经典,现在分享给大家:未曾青梅,青梅枯萎,芬芳满地/不见竹马,竹马老去,相思万里/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很像你.
  •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装备行知书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装备行知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包括:服务行知书、健康行知书、名胜行知书、摄影行知书、时尚行知书、装备行知书等书籍。
  • 成名之星

    成名之星

    她们是人气女团MYS(F)可是在她们星光闪耀的背后有谁知道她们为了出道所受过的伤痛呢?是啊,谁的人生回事一帆风顺的呢?可是女主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却从不退缩不管外界的人怎么看待她们只要她们自己知道就好。可是..最终我们也逃不过退员的命运(第一本小说,不喜勿喷)
  • 白石之黑

    白石之黑

    短片小说,黑暗系,有点奇幻色彩,比较不入主流,仁者见仁吧。
  • 我们永远是战士

    我们永远是战士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的复原老兵及所有创业人士一帮复原老兵回归社会后的生活创业战斗,一群热血男儿的人生拼搏传奇。我们曾经是战士!我们永远是战士!
  • 婚外靡情

    婚外靡情

    一个是陈峰相敬如宾,貌美清纯的妻子夏雨,一个是陈峰尊敬有加,儒雅正直的恩师宋思伟。当这两个对陈峰来说,最为重要的人,他们搞在一起的时候,陈峰彻底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