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51400000007

第7章

人道

梵語。那羅摩納。此云人。人者忍也。謂於世間違順之境。情能安忍故也。立世論云。何故名人道。此有八義。一聰明。二為勝。三意微細。四正覺。五智慧增上。六能別虗實。七聖道正器。八聰慧業所生。又由先造作增長中品身語意妙行。往彼生彼。令彼生相續。故名人趣。又多憍慢。故名人。於五趣中。憍慢多者。無如人也。又能寂靜意。故名人。於五趣中。能寂靜意。無如人也。然人身難得。正法難聞。今人身已得。復聞正法。不聞正法。便纏世見。寧知三世六趣輪迴。修人天因。造涅槃道。且光陰迅速。如白駒過隙。不謀早修。更待何時。轉息即是來世。奚定生方。善因未建。惡果斯彰。一失人身。非論劫數。故付法藏經云。人身不堅。腐敗危脆。猶如聚沫。須臾變滅。無常既至。誰有存者。口氣不來。青腫臭爛。髮毛爪齒。狼籍在地。故知人身惟苦無常。復有愚智貧富貴賤。種種不等。悉由前生所造善惡之業不同。故其果報非一。而所居處。亦復各異。是有四大州。及八中州。諸餘小州之途分。然皆不免三災八苦。智者觀之。理應生厭。速求解脫。原其始也。爰此世界初成。大地為一海水。由風鼓激。和合一類。猶如熟乳。既其冷已。有凝結生。其海水後漸成於地。上有地味。色香美味。悉皆具足。時彼****光音諸天。或有福盡來生。或樂觀新地來下。性多輕躁。以指甞其地味。如是轉三。得其甜美。食之不已。漸生麤肥。失天妙色神足光明。冥然大暗。後有黑風吹彼海水。漂出日月。置須彌邊。安日道中。遶須彌山。照四天下。時諸人輩。見出則歡。見入則懼。自茲以後。晝夜晦朔。春秋歲數。終而復始。劫初成時。諸天來下為人。皆悉化生。身光自在。神足飛行。無有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名眾生。食地味多者。顏色麤悴。其食少者。顏色光澤。遂生勝負。因緣勝負。便生是非。地味稍歇。咸皆懊惱。又生地皮。狀如薄餅。地皮又滅。又生地膚。地膚滅故。又生自然地肥。地肥不生。便生兩枝葡萄。其味亦甘。久久食多。共相形笑。葡萄不生。便生粇米。不種自生。無有糠穢。長於四指。旦暮収刈。苗即隨生。至旦暮時。米便成熟。雖復數取。而無異狀。以此充食。長壽而住。時彼眾生。由段食故。滓穢在身。為欲蠲除。便成二道。遂有男女根生。便生染著。故相親近。因造非法。諸餘眾生。見此事時。競以糞掃土石。而棄擲之。不共同居。擯於眾外。今時出嫁。以金銀蔴豆共擲。皆由昔日糞土棄擲之原本。由彼時人。驅擯出故。樂行惡者。遂共聚集。造立房舍。覆蔽其身。而作非法。此為最初營立家宅。便有家室。時諸眾生。若日暮時。若日朝時。由饑取稻。每日充足。不令餘殘。有一眾生。為慵懶故。旦起取稻。遂乃兼將暮時稻來。至暮時。有一同伴。喚共取稻。此人報曰。汝自取去。我旦來取稻。已兼兩時糧訖。時彼同伴。聞斯語已。心便讚曰。此亦大好。我今取時。兼二日糧來。如是彼此。遞相效學。取二日。三日。七日。乃至半月。一月稻來。漸漸倍於前數。由此貪心。日增盛故。遂令稻中生諸糠穢。一刈之時。更不再生。設生之時。其實漸惡。於是諸人競來收採。以貪心積聚故。糠穢轉盛。其稻無力。收採不生。或有遺餘。諸人見已。更相告曰。我等分取地界。便各各分之。因此義故。世間田地。始為耕種。遂立疆畔。時一眾生。雖自有田。私盜他穀。再三不休。遂推往眾中。陳說其事。彼反嫌言。為少稻故。對眾辱我。由此緣故。大眾共集。遞相告曰。不知二人。是誰有罪。我等意欲眾中。揀一眾生。顏色端正。形容具足。智慧通達。立為田主。有過者治罰。無過者養育。我等眾人所種之田。各各依法。六分之中。與其一分。爾時眾中。揀得一具足德人。即立為地主。彼即如法治罰。養育人眾。既眾立為地主。由此因緣。世間有剎帝利王種也。時有一眾生。作是念言。世間所有家屬萬物。皆為刺棘癰瘡。今宜捨離。入山行道。靜處思惟。時彼入山。樹下思惟。日日出山。入村乞食。村人見已。加敬供養。眾共稱善。此人乃能捨離家累。入山求道。以其能離惡不善法。守道居貞。潔白其操。因是稱為婆羅門。由此因緣。世間有婆羅門種。彼眾生中。習種種業。遷居逐利。以自營生。因是世間。故有毗舍之種。(商賈也)又彼眾生中。肆力田隴。習諸雜藝。以自生活。因是世間。有首陀羅種。(農人也)由此因緣。故有四姓。而剎利為先。長壽共住。歲數無量。減至八萬四千歲時。人身長八丈。過百年。減一歲。如是減至十歲。人高一尺。復過百年。增一歲。如是增至八萬四千歲。此一減增。名一小劫。共有一千六百八十萬年。如是二十增減。名一中劫。共計有三萬三千六百萬年。然八劫已過。今當第九減劫。人壽當六七十歲間。人高六七尺。(當周尺也)如是住滿二十小劫。則壞劫時至矣。初火災。次水災。三風災。如是壞經二十小劫。山河大地。須彌鐵圍。盡皆碎末。又空空經二十小劫。乃入成劫。復經二十劫。方得成立。如是周而復始。運運無窮焉(光音天。乃****二禪天也。人從梵天降下。故其語是梵語。書是梵書。自後人隨地轉。語音各異。今惟天竺存焉。婆羅門。此云淨行。猶此方儒者也)。

宋。靜齋學士劉謐三教平心論曰。張橫渠。不信輪迴之說。謂佛言有識之死。受生輪迴。為未之思。此即莊子息我。以死之見也。意謂死則休息。更無餘事矣。殊不知生死無際。輪迴不息。四生六道。隨業受報。而謂之無輪迴可乎。南史載梁武帝。夢眇目僧。執手爐入宮內。欲託生王宮。覺而後宮生子。繹幼即病目。醫療不效。竟眇一目。是為元帝。名臣言行錄載范祖禹將生。其母夢一偉丈夫。立於側曰。我漢將軍鄧禹也。覺而產兒。遂名祖禹。以鄧禹內行淳備。遂字之曰淳夫。以是證之。則儒家之書。固有輪迴說矣。乃以釋氏輪迴之說為非。是何其不之察也。程明道。不信地獄之說。謂佛為下根者。設此偽教。怖令為善。此即小人以小惡為無傷之見也。意謂生作過惡。既死誰復窮治哉。殊不知天地神明。昭布森列。賞善罰惡。如影隨形。而謂之無地獄可乎。名臣言行錄載王荊公子名雱。所為不善。凡荊公悖理傷道之事。多出於雱。及雱死後。荊公彷彿見雱荷鐵枷。立於門側。於是捨所居之半山。為鐘山寺。為修追冥福。以是證之。則儒家之書。固有地獄之說矣。乃謂釋氏地獄之說為無有。何其未之思也。若曰。因果之說。不足信也。則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積善必有餘慶。積不善必有餘殃。儒家固以因果教人也。豈謂教不足行。謂暴為無傷者。反為知道乎。若曰。齋潔之說不足取也。則不茹葷者。孔子以為祭祀之齋。致齋三日者。禮記以為清明之德。儒家固以齋潔教人也。豈垂肉為林。日食萬錢者。反為美事乎。若曰殺生之戒非是。則成湯之祝網。趙簡子之放生。皆是意也。齊宣不忍一牛。孟子謂之仁術。宋郊救諸螻蟻。君子以為美談。儒家曷嘗不以護生為盛德之事哉。若曰飲酒之戒非是。則大禹之惡旨酒。光武之不飲酒。皆是意也。沈亂之酒。所以干先王之誅。醉而號呶。所以致賓筵之刺。儒家曷嘗不以沉湎為招禍之本哉。若曰盜取之戒。非儒家之所尚。則伊尹所謂非其道也。非其義也。一介不以取諸人。東坡所謂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是果何說也。若曰妄語之教。非儒家之所急。則司馬溫公。至誠之學。自不妄語始。又其作(資治)通鑑。謂秦孝公不廢移木之賞。齊威公不背曹沫之盟。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是果何意也。若曰。邪婬之戒為臆說。則美反正剌淫泆見於聲詩之所詠。是儒家未嘗縱人邪婬也。若曰。布施之說為狂言。則賜貧窮。賑乏絕。見戴禮之所記。是儒家未嘗禁人布施也。若曰。死則永滅。不復有知。則繫辭云。遊魂為變。孝經云。以鬼享之。左傳云。鬼猶求食。張睢陽云。死當為厲鬼以殺賊。則是既死之後。固有見聞覺知之性也。若曰死雖有知。不復有罪。則書曰。天道福善禍淫。易曰。鬼神害盈福謙。左傳曰。有渝此盟。明神殛之。莊子曰。為不善於幽閑之中也。鬼得而誅之。則是冥冥之中。固有賞善罰惡之事也。世有發姦擿伏如神者。固不致縱有罪。以長姦惡。況權衡予奪。真以神明司之乎。彼聰明正直。不可掩蔽也。不可欺罔也。不徇世人之私情。不畏陽間之權勢也。則有罪者。何以逃刑哉。地獄之說。前既言之矣。至於死而變為畜生。見於儒家之所紀者非一。鯀為黃能。彭生為豕。載於左傳。褒君為龍。載於史記。趙王如意為犬。載於前漢書。是中國未有佛教之前。紀載於儒書者如此。非釋氏剏為此說也。賈誼曰。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搏。化為異物兮。亦何足患。信斯言也。則知人有此身。不可以常保。背善趨惡。不免為異類。聰明不能敵業。富貴豈免輪迴。今日乘肥衣錦。異時銜鐵負鞍。今日操筆弄墨。他生戴角披毛。必然之理也。故佛以廣大之心。示五乘之教。人乘者。教人持五戒。而常獲人身。不墮於異類也。天乘者。教人修十善。而報得天身。不止於為人也。後之三乘者。教人由聲聞。緣覺。以至於佛道。永斷生死。常住不滅。證無上覺。還度眾生也。天下之大道遠理。孰有過於此者。世有大道遠理。而懵然不知。方且恃其聰明。矜其聲勢。謗襲聖教。多積過愆。而自趨於惡道。其亦可哀也已。大抵人有此身。其生也甚難。其死也甚易。世尊握土。以示其徒。以為輪迴於四生六道之中。得人身者。如手中之土。失人身。如大地之土。蓋謂為善之時少。而謂為惡之時多。是以得人身時少。而失人身時多。則其生也。豈不甚難哉。可不競競業業。晝驚夕惕。為解脫之計乎。佛以解脫法門示天下。凡有血氣心知之性者。皆可趨而入也。而惟根器不凡。智識超卓。得正知見。不墮邪解。能知之耳。李士謙曰。杜宇為鶗鳩。牛哀為虎。君子為鵠。小人為猿。黃母為黿。宣武為鼈。鄧艾為牛。徐伯為魚。斯言皆出儒典。豈釋教之所構哉。

正見經云。時有一比丘。名曰正見。有疑念言。佛說有後世生。至於人死。皆無相報。何以知乎。此問未發。佛已預知。佛告諸弟子。譬如樹本。以一核種。四大包毓。自致巨盛。芽葉莖節。展轉變易。遂成大樹。樹復生果。果復成樹。歲月增益。如是無數。欲踧集華實莖節。更還作核。可得以不。諸弟子言。不可得也。彼以轉變。日就朽敗。核種復生。如是無極。轉生轉易。終皆歸朽。不可復還。使成本核也。佛告諸弟子。生死亦如此。本由癡出。展轉合成。十二因緣。識神轉易。隨行而使。更有父母。更受形體。不復識故。不得還報。譬如冶家。鎔石作鐵。鑄鐵為器。成器可還使作石乎。正見答言。實不可成鐵為石。佛言。識之轉徙。住在中陰。如石成鐵。轉受他體。如鐵成器形銷體易。不得復還。故識稟受人身。更有父母。已有父母。便有六閉。一住在中陰。不得復還。二隨所受身胞內。三初生迫痛。忘故識想。四生墮地。故所識念滅。更起新見想。五已生便著食念。故識念斷。六從生日長大習所新。無復宿識。佛言。識神隨作善惡。臨死隨行所見。非故身。不可復還識故面。相答報也。未得道意。無有淨眼。身死識去。隨行變化。轉受他體。何得相報也。勤行經戒。深思生死。本從何來。終歸何所。得淨結除。所疑自解。正見聞已。歡喜奉行(六閉。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中陰。如後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战界运输队

    战界运输队

    毁灭之力席卷天地,诸多世界破碎合为一体,仙门、魔门、玄门、机甲门,征战新世界……和平界内禁止厮杀!!!罗阳,来自和平界。一个低微运输队的小少爷,在一次家族任务中,不幸坠入无生涯。家族遇险、人类遭劫,战界一盘散沙……少年脚踏红铁战车,破无生涯强势归来,天地震撼!欢迎加入《战界运输队》书友群,群号码:576764448
  • 异世之钓鱼积德路

    异世之钓鱼积德路

    钓鱼?那不是杀生,损福德的事儿吗?哎,看唐凡馨如何在穿越后斗极品亲戚,带领全家走上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并在调皮师傅的帮忙下,如何调大拳头这的鱼,印证一条自己长生的金光大道。
  • 不死亡魂

    不死亡魂

    洪卫兵,一个倒斗高手,偶然中遇到了很多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现象。在众人的帮助下,开始了他的科学探索之旅,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哈哈。情节有一点幽默、一点恶搞、一点悬疑。希望大家随便看看,意见什么的角票子尽力去改善,谢谢啦。看了很多小说了,也想自己尝试一下,第一次写,所以不足之处角票子尽量去做好。因为在工作中,所以每天一章,除非碰到加班,应该会正常上传~
  • 特囧部队

    特囧部队

    昔年的一个小混混,阴错阳差之下得到一本整个宇宙国度都无人能够修炼的坑爹功法——《御星决》!从腥风血雨中爬出,带着地球一脉的起源之谜,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雄踞于亿万种族之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他得到《御星决》之时,就注定被人追杀一世!
  • 死亡缔造者

    死亡缔造者

    光明是短暂的,在光明过后留下的是无穷无尽的黑暗。被陷害谋杀的少年承影在死亡的危机下居然领悟了“黑暗”的真谛,从此以一个“死人”的身份开始了他的复仇之旅……他所能带来的只有无穷无尽的黑暗与……死亡!!!当夜晚降临,拥有“吞噬黑暗”的少年则化身为复仇天使,他是死亡的缔造者,他是黑暗的代言人,他将给所有仇人施以恩惠----“死亡!”
  • 二等女生头等爱情

    二等女生头等爱情

    [花雨授权]爱情不分阶级,追求不用限际,于是全校园一起鸡飞狗跳,上演全新版本的真爱无敌。但不经意里,被追的人卸下冷漠面具,毕竟要找一个值得关注的对手不易,更何况,自己的心也有不受控的时候,动心了才知道自己不过是凡人而已——
  • 凤起天鸣

    凤起天鸣

    她的出生就注定她的一生是不可能平凡的,在那个国度,她的父亲凰秦是人人羡慕的武林之王。一出生他的额头就有一朵血莲花。她的母亲凤灵是人人妒忌的魔法之身。一出生她的肩上就有一株茉莉花。凤灵有一个儿子,九个女儿。凤灵认为三公主凤凰神之和九公主凤凰雪羽最为出色。因为神之的额头上有一朵血连花。而雪羽呢?武林之王,魔法之身的记都有,要知道,这可是千年难遇啊!所以,雪羽,凤凰雪羽,这个背负着千万人性命的名字。将一次又一次地给人们创造奇迹,改变所有人的命运。
  • 暖男之漫漫追妻路

    暖男之漫漫追妻路

    身为贵族身份的少爷沐云轩从不随便对女生说话,而对妮产生了兴趣!
  • 不愿再爱你

    不愿再爱你

    “如果时间从新来过,我愿我没有遇见你,更没有爱上你”“不!如果…如果时间从新来过,我会抓住你的手不让你走”雨还在下,寒冷的风吹着空荡荡的大街上,发出呜呜的哽咽声,穆以安从来没有这么慌张过,要失去她了吗?那个坚强不屈的女子!那个微笑面对背叛的女子!那个他一生最爱的女子!林夕一声不响的闯进了他的生活,带走了他的心…如果你要走!能不能把我的心还给我!
  • MEMORY

    MEMORY

    青春是件神奇的东西,它会在你没有任何征兆时来到你身边,用尽一切方法让你体会到它带来的快乐后,又残忍的把你的心四分五裂,让你痛不欲生时,悄然离开。可你却不能对它的恶劣行为做出任何反驳,因为这些零碎而又刻骨铭心的痕迹,都会成为你一直视为珍宝的东西,而我们都称那些东西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