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92400000003

第3章 总评

注《伤寒》者无虑数十家,皆以为专论伤寒之书,故恒支离附会,不适于用。公指出为统论外感之书,觉《伤寒论》之全体俱现,此与尧封之见相同者。

风伤卫证全似伤寒,但时时自汗而脉浮缓。误治亦有变证,若不治则历半月或一月仍系本证,不见传变,投以轻剂桂枝汤,即汗敛而愈。后世所称伤风证,与伤寒大异。其见证则咳嗽头疼,鼻流清涕。徐洄溪论之极详,此证并不自汗,与桂枝毫无干涉。风温证则其人初无所苦,不过昏沉欲睡耳。初起颇似伤寒之少阴欲寐证,但脉不沉细而浮洪为异。误汗则大睡不醒而死;服辛热药与苦寒药俱若罔知,然亦必死,惟甘寒轻透之品始能愈之。此三证名虽相似而证实悬殊,医书恒互相牵引,苦难别白,总由未经身历,故言之不能亲切耳。今公以风寒属桂枝证,而以风热属伤风与风温证,眼光高前人多矣。

虚损之病,多由阴虚,其证无不潮热咳嗽、吐红食减、脉来细数者。治法固以滋阴清热为主,然滋而不滞,清而不寒,且时时兼顾脾胃,方不犯手。但得脉象日和,饮食渐增,即是生机。至阴气已充,可以用参、 时,而其病已愈矣。从古医书专重扶阳,每云不服参、 者不治,脉细数者不治。不知能服参、 之证,愈之甚易,固不劳诸公之畅发高论也。至阴虚而脉细数,误投参、 则阴竭而死,故古人皆谓为不治,然调治得法,亦有生者,未可尽诿为不治也。公拈出“阴液难充”四字,令人恍然悟其治法,识力非古人所及。然如立斋、景岳辈,亦有补阴之论,特专任重浊腻滞之品,枢机愈窒,去生愈远,使人愈信扶阳之说为不诬,而虚损之证遂万无愈理。故余恒折服孟英之用药灵通活变,为此道独开生面。今读此编,乃知其渊源之有自也。

《伤寒论》之除中,乃大病后元气伤残,故主死。若平人忽见此证,乃胃火炽盛耗其津液,大剂甘寒滋润即愈。公论三消以“火燔其液,风耗其津”二语括之,固属不磨之论,然余谓病机由此者甚多,公此二语固不徒为三消之指南也。

血因火溢,是其常也,气不摄血,是其变也。苟不知其常,侈谈其变,是为乱道。公此数语说尽千古着书通病。如滞下本属湿热,而亦间有虚寒,疫病本属秽邪,而亦间有体虚不能托邪外出,吞酸本属木火犯胃,而亦间有胃寒不化:如此之类,指不胜屈。着书者不先明本证,反将间有之证反复议论,认宾作主,使读者尽入迷途,安得公一一辟其弊耶!沈明生所治之证,虽非虚劳,然脉至如丝,阴已困乏,奈何复以参、 、桂、附蹙之,迨用硝、黄而始愈,则非治病乃治药矣。此证误而易复,虚损误则难挽。以公前后所论合参之,可以知所取法矣。

仲醇一代名医,而滞腻误投,尚令病留不去,若误投于虚损之证,何以救之?然非公具过人之识,明白指示,则世人震于盛名,孰知腻滞重浊之非宜,而甘凉养胃之当用乎?古案中此类甚多,苟不善读之,未有不覆辙相寻者也。

魏柳洲善于滋阴,而论喉闭一证与景岳同失,真可谓人左枉而我右枉矣。叶氏识力超卓,洵属独胜,得公辨别,其证愈明,后有患者,庶免夭枉。又魏君论喻氏治郭台尹单腹胀,以为系水亏木旺,乘其所不胜之脾而成胀,窥其意亦欲以滋阴治之,余亦未敢以为信然也。

滋补丸药,最难消化,从古无人道及。得公指明,喜服丸药者可以戒矣。孟英于宜补之药,每令熬膏,以对证之药收之成丸,使其易化,真善承家学人哉。

薛一瓢为昭代良医,而其治病处方,均未流传,识者憾之。公录存二方,具有理致,真足嘉惠后学。

本草以《本经疏证》为第一善本,其援引浩繁,穿穴精透,可谓空前绝后,第文笔沉晦,较卢氏《半偈》为尤甚,读者苦之。公所疏数十种,精切不让邹氏,而显豁过之。学人由此以进窥邹氏之书,或可免望洋之叹。

人与物皆有胰,医书未有及之者。王勋臣亲验脏腑,亦未论及。西士名曰甜肉,言其味甜而不言其功用,反以胃中化物之功归诸胆汁,此亦未可尽信者。又云西国曾验一人,见饮食入胃,胃出甜汁以化之。此即万物归土之义,正胰之功用也。公于豕脑条内言胰主运化食物,正与西士所验相合。若果系胆汁入胃,则其汁应苦矣。此亦西士疏漏之一端也。

赵恕轩《纲目拾遗》辨李氏之缺谬,最为精当。公摄其精华,附诸此编,所余者皆糟粕也,读者不必生不见全书之憾。

格物之学,最为医家要务。凡物性之相制、相使、相宜、相忌,与其力量之刚柔长短,皆宜随时体验,然后用之无误。公所疏解毒之品与物性之宜,真可以御仓卒而益神智,学人宜谨识之。

西士诸书与王勋臣《医林改错》,皆医家必不可少之书,而其言脏腑之功用与气机之流行,则不能无弊。

即如切脉一端,无论其为气管为血管,若如所论,则与脏腑了不相关,理应强则俱强,弱则俱弱,何以六部之脉参差不齐,悉与病机相应?可见目稽与悬揣,虚实固自有辨。公之言曰:“信其可信,阙其可疑”,是皮里春秋读法,余谓真可为读一切书之法。至亚枝、次瑶诸君子,畅发公未言之意,议论奇伟,余读之又不觉首之至地矣。

四诊之法,以切居末,见脉之不可独恃也。举世医家专言切脉,不惟大言欺人,实卤莽从事耳。而公反复推勘,皆亲切体验之言,非医书泛泛铺张者可比。业此者潜心玩索,临证庶有把握,真此道中度人经也。

以上诸条谨就管见所及,随笔附记,以志景仰。其实公之所论,触目皆精金粹玉,学人潜心玩索,自能增长识力,殊非后生末学之所能铺陈盛美也。

中山后学杨照藜谨识

同类推荐
  •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优语录

    优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李公案奇闻

    李公案奇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v.laider

    a.v.laid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献花岩志

    献花岩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最强异能者之乱世生存

    最强异能者之乱世生存

    乱世之中,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在这个地球生存下来。可偏偏有个奇葩诞生,不仅不修炼,还能渣到无敌,更吐血的是后宫一大片,地球人不禁问道:难道混吃等死才是王道?
  • 一宠成婚:Boos大人宠妻成魔

    一宠成婚:Boos大人宠妻成魔

    她的一次重生换来他的爱,一个电话引起他的好奇心,她的一纸契约约定了他们的爱“你…你混蛋快…出去。”“哦难道我伺候的你不爽!”男人邪恶的笑。“你在不出去明天就离婚!”安馨威胁到。“不可能!”男人加快速度。
  • 弑王妖妃

    弑王妖妃

    蓝若云,蓝家第一百代家主,新婚之夜,被自己信任的亲生妹妹与新郎所设计,中毒身亡。蓝若云,天行国丞相嫡女,自幼丧母,胆小懦弱,姨娘暗害,庶妹欺压,七岁时被父亲以不祥之人送到庙宇之中自生自灭,在一次意外中,坠崖身亡。轩辕漠,人如其名,冷漠无情,嗜血成性,母妃因其难产而死,背上克母之名,被父皇厌恶,在阴谋与暗杀中成长。银发,血眸,视为妖物,一场战争,被迫出征,扬名天下,皇帝破封其为‘弑王’。两国联姻,被迫代嫁,相距千年、千里,红盖头掀开,一见钟情,一眼万年,两颗冰冷的心靠近,从此,上天入地,有她亦有他,生,一起生;死,一起死,不离不弃,永生永世。【简介无能,一对一】
  • 济困扶危(中华美德)

    济困扶危(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
  • 珠耀琅環记

    珠耀琅環记

    天帝藏书之所曰“琅環”,穿越者杨照乘的梦想就是在武侠世界打造一个属于他的“琅環福地”。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 姑苏城外楼外楼

    姑苏城外楼外楼

    一个拥有灵媒体质的女孩跟着两位大神的渡仙之旅,她有一个神仙爹,还有一个神仙师姐,然而她还在成仙的道路苦苦挣扎。
  • tfboys的复仇女神

    tfboys的复仇女神

    冥家惨遭灭门三位千金经过爷爷残酷训练,成为亭亭玉立的复仇千金,而他们的仇人竟然是她们的恋人能否成功复仇“羽汐,对不起,我。。。。“”不要说了“”羽淋,我。。。“”不要说了,我不想听”“羽沫,前一辈人的恩怨我不能理解但是我爱你啊”“我也想怎么做但是你要我怎么理解"
  • 你的天堂,我的地狱

    你的天堂,我的地狱

    当爱情变成一场交易,请小心你身边的亲密敌人。治愈系天后无处可逃极具争议的情感力作,揭密现实中最隐秘危险的都市男女关系。情欲之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 雪夜访戴

    雪夜访戴

    在徐则臣的《雪夜访戴》里,王徽之不仅是一位风流倜傥、好玩好色、满腹诗书的文人雅士,同时也是一个善于作秀、渴望荣誉、投机钻营的名利之徒。作家揭示了他在自由与名利之间的矛盾和痛苦,为了摆脱家族阴影的费尽心机,把一个真实的、两面的魏晋名士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作品用的是以古讽今、以今鉴古、古今交融的写法,幽默、睿智、好读,是一篇意味无穷的新历史小说。
  • 桃源情话

    桃源情话

    [花雨授权]在雁荡山下的飘渺中,比邻而居着两个世外桃源:银城,而城中却有能致人于死地的“血魔花”以及迷一般的园主。屏谷,谷主娇艳无比却拥有致敌人死地的无形暗器——千丝万缕恩怨情仇由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