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16300000011

第11章 王重阳设教行道德孙不二装疯学神仙

词曰:

一心要度七金莲,阐教敷扬体自然。口口流传无上道,接后贤。大道分明在目前,无为窍里觅先天。偃月炉中擒玉魄,炼真铅。(右调《浣溪沙》)

却说那王孝先到了全真庵的山门,见两旁镌着一联云:

尘情看破,欲登九品莲台,可往吾门求觉路;世事悟空,要免三途苦趣,须来此处问迷津。

孝先想道:“此联真乃度人的一片实情。”只见内中走出一位道长,头挽三髻,三绺长须,品格异俗,神气卓然。

且说马丹阳自师父南行以来,日间必要来到庵中料理事务,夜间回转家中,与不二共修玄功。此时正欲回家而去,走出山门,只见来了一位客人,年纪不过三十上下,生得天姿玉骨,雅品超群,上前问道:“这位先生,贵府何处?到卑庵有何贵事?”那孝先急忙行礼,答道:“愚下本府文登县人氏,姓王,名孝先。早闻宝庵有位重阳师父有道,奉母之命,特来访师,伏乞师父指示。请问师父仙姓法号?”丹阳道:“贫道姓马,草字丹阳。闻先生之言,远方人氏特来访道,真个难得!可请进庵中。但家师南游,归期不定,权且在小庵安歇几天,再作商议。”遂送进客堂,吩咐知客,将这王先生安单。丹阳回家。不表。

至明日午傍时候,有人来报师父回庵。众人急忙著衣戴冠,出门迎接。只见一大群的人拥住师父,男女围绕,不知其数。你道这些人从何而来?原来这重阳真人在此庵中阐教度人,声名浩大,遐迩咸闻。这四维的男女,凡好善者,皆来皈依门下。见师父南游回来,一路见之,俱来迎接。丹阳等上前行礼,接进师父,再与长真等见礼,一路风霜辛苦说了一遍。

丹阳引进王孝先,上前拜见师父,将孝先的情由说了一遍。重阳道:“既有真心向道,欲投吾门,必立大愿。自古道:修行者无愿不立,无愿不成。”那孝先听师之言,就对天盟誓道:“我王孝先投师皈道,倘有违师背道,破戒犯规,生遭惨死,殁堕地狱,永无出期。”重阳见其实愿真心,向孝先道:“我今将汝改名处一,字通净,可号玉阳。”复命刘大德上前拜见诸位师兄,又吩咐道:“我将你改取法名处玄,字通妙,赐号长生。汝二人可择日改换衣装竖髻。”刘、王二人拜了师父,次拜师兄道友毕,各回丹房,一心修身。不表。

话说重阳自归全真庵,忆师之言,立愿普化三洲,同归五会。五会者,一曰平等,二曰金莲,三曰玉华,四曰三光,五曰七宝。乃设一榜,随所在处悬之,文曰:

窃以平等者,为道德之祖,清净之源,乃金莲玉华之本,三光七宝之宗。普济群生,遍照世俗。银焰充盈于八极,彩霞蒸满于十方。人人愿吐于黄芽,比比不游于黑路。玉华者,神之祖;金莲者,气之宗。神气相结,谓之神仙;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境缘,即超****;心不著空,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域,性在清虚之境,惟愿人人达此,个个皆入此境矣。

重阳真人将此榜文一悬,有先辈云游者见之,叹曰:“愿力洪深,可称王升再世也。”

辛卯夏,来改元乾佑。起居郎范成大自金还,知钦宗崩于金。

壬辰,以虞允文为左丞相。冬十二月,朱烹著《资治通鉴纲目》成,明礼义,谨学术,不言释道二氏之事,恐异君民之心。时吕祖见宋帝敬天勤民好道,故乐周旋行化:过华亭,以丹活樟树;游江陵,以言格傅升。太常王纶守岳州,有回道人上谒曰:“公乃荆州狂僧,名些,复数世而投为公。”纶愕然曰:“能知数世来因,乃仙也。”更欲与言,忽失所在。纶遂告疾还家,精思仙道。后遇柳仙授其丹道及尸解之诀,后尸解去。太常卿刘洪荐朱熹为枢密院编修,不至。宋帝谓其廉退可嘉,诏以主管台州崇道观。朱熹闻张平叔得道,在崇道观遐举飞升,深企慕之。平叔少与象川翁在兹同业,张不第,兹显达,熹叹曰:“显达者,沉溺苦海;不第者,得道上升。尘世富贵,岂仙道之比哉!”时有孙葆光,字渊明,深究性命之学,元丰间,遇广孟子授还丹之诀,自号无名子。游于应天府,种蔬为业,又号商丘老圃。择人而度。

甲午春,宋改元淳熙。虞允文卒。安南王李天祥殂,子龙翰嗣,报丧于宋帝,帝遣使封之。召朱熹为秘书郎,不至。改主武夷山冲佑观,复令知南康军,引士子与之讲论。是秋,宋帝立谢贵妃为后。

丁酉,改行淳熙历。重阳见宋帝册后行历,崇圣爱士,克尽君道,自居金地,觉有不安。时会集道众讲经论道,道俗咸集。

重阳一日在讲堂普示云:“汝等既入吾门,修身学道,必先炼性而后修命。性本属木,钻之则生烟火。火者,心也,本性定静,心火自灭。所以《阴符经》云: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故修道者先炼无名种火,以心治心,将一切贪痴嫉妒、损人利己、贡高我慢、刚强暴恶以及种种不良之心灭尽,然后扫除过去、未来、现在之三心,人心净尽,道心自现。道心者,即虚灵不时之本性元神,觉照自心炼得圆明透彻,毋使一点尘心来扰。至于遇境不生烟火,纯纯粹粹,任凭虚空粉碎,吾性湛然独存。性工既成,丹基自固。倘然性地未坚,大道将成,亦有败坏也。欲修大道,须要性命双修,从有形以度无形,以无形制住有像。所以通灵者神也,长生者气也,非安养元神,不能通灵达变;非伏住元气,不能长生延年。所谓命不离性,命无性不立;性不离命,性无命不存。以气养神,以神含气,自然金木相投,水火既济,结成胞胎,是名金丹,又谓玄宰。更用乾坤****,是成胎仙,三年温养,似乳哺之婴儿;九载大定,如习学之周遍。然后出入无间,变化神通,总不外乎自身中搜求耳。”

时孙不二得师传授,勤修不怠,败堵七年,三田返复,百窍流通,自号清静散人。此时也在内听讲,上前行礼。重阳下座,唤不二至丹房,更授金液还丹之道及养胎出神、飞升驾鹤之法。一一传授毕,遂吩咐道:“汝缘在河南洛阳地界了道,可往彼装疯磨炼,日乞闹市,夜宿破窑,琢磨心身。道果圆成,自然脱胎神化。再可积功累行,到那时节,我来引汝朝拜金阙,得入西池。”不二谢拜师父道:“弟子倘有成道之日,永远不忘师恩也。”复去辞别丹阳,将师父传道、命往洛阳之事说了一遍。复向各位师兄各备辞别毕,回转家中,约定明日就动身。是夕丹阳回家,嘱咐多少言语。

至天明,吃了早饭,那不二到房中将头打散,脸上擦些尘垢,换得一身破褴的袖头,装成个疯颠模样。手拿一把破蒲扇,肩背一条破麻帕,包着一个瓜瓢,哈哈大笑出来,向丹阳把手一拱道:“请了!有缘再会。”往外就跑。丹阳一见,两眼流泪。庭珍、庭瑞等一家大小涌出,见了这个样子,各各放声大哭。庭桂等问道:“母亲为何蓦然疯颠至此?往那里而去?”丹阳道:“你母亲今奉师命,往洛阳磨炼身心。但修道之事,非汝辈可知,亦不必挂念他,你们去干你们的事罢。”

时全真庵一群的道友俱来拜送,丹阳道:“不二早已去矣。”马家大小各各含泪。不表。丹阳与众道友称赞不二的道心坚固,各各嗟叹,回转庵中。

且说孙不二装了一个疯颠,随路乞化度日。走了二月有余,方至洛阳地界。访至河南府,城外云溪观之后有一破窑,遂往居之。日间城中募化,夜栖破窑修身。不多时候,见一个疯婆子常来同伴。你道这个疯婆从何而来?却原来耿仙姑自得麻姑之道,修炼成真,方方显化,提携后学。见孙不二道心坚固,在此磨炼,恐遭不良之难,故常在窑中陪伴不二。不二心中暗喜道:“我是个假疯子,在此磨炼。有一个真疯子来陪伴,真个难得!”

过了几天,这日,不二上街化斋,正遇着两个教化子,看见不二虽然疯颠,年纪不老,像个富户出来的体态,肉白体肥,令人可爱。二伙商议道:“这个疯婆娘,夜宿云溪观窑中。我同你去到窑中与他一同住下,岂不是一生受用了?”二人同心合意,是夜就到窑中,把自的家伙放下,就发起春心了。燃一把火将疯婆娘一照,只见不二打坐在此,边傍睡着一个老婆子。二人道:“这个疯婆娘还讲修行,在此打坐。”正欲上前,时不二定神之际,忽听有人言语,睁眼一看,只见两个化子上前来了,知他不是好人,急忙站起,偏个身子,躲在老疯婆身边。二人又将火照见,就赶上前来。那疯婆子坐起说道:“这里是我们神仙的窟宅,何等样人在此行来摆去?”站起将两个化子拉住就打,打得他两个头破眼昏,欲跑,跑之不动。二人拚命与他打闹,那疯婆把他二人一指,他两个伙伴自己拉住就打。二人从窑中打出,打至云溪观传边,打得呼天喊地。观中的道士听见,开门来看,只见二个化子打得头破血流。那道士将他劝开。二人定神一看,却是自己两个伙伴打了半夜,打得满身疼痛,血流偏体。那道士问道:“你两个为的甚么事情打得这般光景?”二人无言可答,只自啼哭而已。道士闭门去了。

那两个化子不敢回至窑中,商议道:“但不知这个老疯婆有甚么法术,把我们弄得这个样子?先听他说道:‘此处是我们神仙的窟宅。’不许我们歇宿。到也罢了,近将我们打得这般光景,遍体流血,疼痛难忍。”二人无奈,就在这山门外睡了一夜。天明复转城内去了。

且说不二见他二人打得呼天喊地,打出外面去了。心中想道:“这个狂徒要来魔我,若不是这位老疯婆将他打退,岂不是我要吃的大亏了?这真是天神护佑,有这等妙处。我要望空拜谢。”不二双膝跪地磕头,见那老疯婆哈哈大笑而去。不表。

且说这两个教化子被这疯婆打退,过了几天,养好身体,二伙复打主意道:“这年轻的疯婆娘,到是你我网内之鱼,笼中之鸟,定可拿手。只是这老疯婆有些怕他。”这一个说道:“我有主意。这疯婆娘天天总在东北二门地界化斋。我同你去到荒村无人迹之处候他,管叫他有翅难飞。”二人主意定当,去到荒村侍候。远远看见那疯婆娘来了,二人欢欢喜喜。

却说耿仙姑早知不二有难,急差山神土地暗中拥护。那不二正走到荒野之地,抬头一看,即见两个化子急急赶来。知他不是好意,急忙就跑。原来不二是个女流,又是富豪的佳人出身,那里跑得远?却被二个化子赶至跟前。那时不二无计可施,心中想道;“我命休矣。”那两个化子正要下手,蓦然起一阵大风,飞砂走石,将两个化子刮倒在地,头上打破几个窟窿,血流满地。那不二见大风起时,急忙跑回窑中。正是:

心正神仙常拥护,千魔从此自消除。逍遥自在身无碍,始信玄功庆有余。

要知孙不二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墨学十论

    墨学十论

    故谓思想文化实乃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只要有思想文化的活跃滋长,民族精神可以起衰继绝,民族血脉可以雄劲康健。而文化的发达,首在继承。唯有继承,始有创造。而继承的关键在乎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传世藏书-仪礼(下)

    传世藏书-仪礼(下)

    《传世藏书》所选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汲取一切可借鉴的古籍整理成果认真校勘,使其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历时六年,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是重振华夏藏书风气、让中华文化永久传递的壮举,是倡导国人大兴读书之风气、振兴祖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壮举。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热门推荐
  • 逆魔经

    逆魔经

    叶尘误入玄虚魔境。习得修炼功法《逆魔经》。杀妖练级途中,遇到良师云鹤真人,成为飘渺宗门下弟子。除道为魔,灭妖升级。好运不绝。正道败类,杀!魔道邪祖,诛!绝代女子,抢!远古神兽,收!叶尘为人英明神武,深谋远虑。为求达到目的,甘愿放弃一切。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魔君现世,尸横遍野。逆魔经大成之日,生灵涂炭,天地变色!挥手间,血流成河,问鼎至尊!
  • tfboys之静音恋

    tfboys之静音恋

    tfboys之静音恋是讲tfboys与女主们的爱情故事,经过多次波折他们会在一起吗?小说中还会出现谁呢?
  • 我家柳离绝不可能当主角

    我家柳离绝不可能当主角

    我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主角命,富贵?我4岁时被人用三个白金币买下。强大?我持刀之日起面前高山林立至今未断绝。还是说,作为柴纳唯一的‘英魄’的我必须是什么传奇的主角么?我从不觉得。路见不平一刀荡破,大部分时间都是个吃货。这就是我。老实说,在我的一生中,别人才是主角把。————柴纳斯第一唐刀、“胜战道”第一传承者、柴纳斯帝主的竹马与同门、六丞之一养子、大将军高徒、“建航”商会首席长老、禁军“空骑部”统帅柳离。言于其14岁。
  • 我们在此

    我们在此

    一群人的故事,关于我们所熟知的事情,有点小bl,有点小言
  • 修罗神帝

    修罗神帝

    神煌界,万千种族争霸天下,神通术法威震山河!少年陈阳,偶得八卦至宝,废天骄、灭仇敌,以修罗之身,证神帝之位!……喂喂喂,书友群在这里哦,小伙伴们速速进来:215172451
  • 说服力:怎样有逻辑的说服他人

    说服力:怎样有逻辑的说服他人

    你能说服面试官雇佣你吗?你能说服客户与你合作吗?你能说服老板给你升职加薪吗?你能说服一个固执的人同意你的观点吗?你应该知道说服的力量,客户、竞争对手、同事、上司、妻子、孩子、亲人、朋友,哪怕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只要会说服,他们就能听你的。无论在职场、商场,还是人际交往中,好的口才都是第一位的。有时候,能成功地说服他人同意自己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你解决人际关系和商业谈判中最重要的环节:建立你和任何一个人的连接通道,让你成为一个有口才、受欢迎、有能力的人!
  • 美男三十六计

    美男三十六计

    秦菀夕旅游时撞见与自己长得一摸一样的少女,机缘巧合之下二人交换身份,秦菀夕来到千年之前的钱朝,成为坐拥三十六位男宠的霁月郡主,然而美色之下却是层层阴谋……
  • 一切只如安然

    一切只如安然

    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别介意,请多多支持。
  • 毁灭的荣耀

    毁灭的荣耀

    从遥远的星球来到地球,原本的躯体已被毁灭,一场阴谋不断扩大,是改拯救还是,随波逐流?复仇之路是一帆风顺,还是危机四伏?杀人还是被杀?“这人怎么办?”“杀之!已祭天下苍生”
  • 红颜桃花劫

    红颜桃花劫

    一世桃花,她只为他而舞,那年桃花树下,互许誓言。红颜是劫也是缘,望眼前尘,不过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