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16300000025

第25章 丘长春白云堂登真纯阳子青霞洞留迹

词曰:

我说的修道原由,不可闲游,不记春秋。急烹炼割欲断情,傍花随柳,默养勤修。聚三宝存无守有,擒六贼法令严收。不得拘留,终日无休。勿忘勿助,何喜何忧?(右调《折桂令》)

却说丘真人将传戒律法传于赵道坚曰:“此戒法者,上志之人,动静语默,事事在道;行住坐卧,自然合仪。无戒可戒,无律可律,何用戒哉?中志之人,依戒而戒,以威仪教相行其外,以戒律宏愿镇其内,使其内外不敢妄动。初则勉强,习惯纯熟,终归自然。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智慧滋生,****净尽,丹基筑矣;动静合仪,不失其道,仙品立矣。所谓戒者,止恶迁善,造福永命之大端也,后世不得不行。吾有索海市之诗偈五则付子。”偈曰:

应天以实不以文,人间世事徒纷纷。一自元丰感灵应,百年异代殊无闻。山东安抚心好道,一过蓬莱问尝草。深期恍惚通仙灵,不见嘉祥棕怀抱。是时巨海风涛息,万里涵空衬天碧。天边和气生紫烟,海下群山削青壁。层城异木当头现,甲马神兵随后变。空幢幡盖出山巅,宝阁琼楼浮水面。参寥有若蓬莱宫,自移三山出海东。鹤驾飘飘近西岸,来向清时振道风。

那赵虚静受了戒法,拜谢师父。丘师复向众人道:“今吾门下,或有讲道论德,或修身炼性,或行功济世,或苦行积功,于道门中事,内外勾当之人悉俱。吾归无遗憾矣。”

七月七日,大众请师上堂,丘师曰:“我九日上堂去也。”众门人留道:“请师住世再几年。众等感师庇荫,多增光辉。”丘师曰:“吾年八十矣。师兄弟们俱早已了道,待吾同去应诏,以应七朵金莲之数,不可强违也。汝等既有真志者,后会有期。背吾道者,终不能见吾矣。”语毕,凝神安坐,闭口不言。至初九日午饭上堂,留颂曰:

生死朝昏事一般,幻泡出没水长闲。微光见处跳乌兔,元量开时纳海山。挥斥八肱如咫尺,吹嘘万有似机关。狂辞落笔成尘垢,寄在今人妄听间。

时坐宝光堂归真焉。此时,空中云鹤飞翔,白虹贯于林瑞,远近人民惊骇,万目共睹。异香数日不散。师前形容甚陋,及道果圆成,变为天人法相。众门人善士威集,四方道俗奔来,赴丧者有数万人众,哀恸闻者如丧考妣。

师住世八十载,弟子将师肉身殓葬于白云观,以缸坐之。师所著有《蟠溪鸣道集》及《西游记》等书行于世,复有宗派四十字流传于后,曰龙门派: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

丘师葬后未几日,有人见于房山,衣冠如故。楚村奏丘长春之灵感默佑,元太宗褒赠长春演道主教大真人,命立像于墓上,世代香烟缭绕不辍。每至正月十九日圣诞之辰,香火愈觉炽盛,后人谓之燕九会,大会一十二日方止。每年春秋御祭,以酬其功。丘师门下弟子,不知其数,内有一十八人得其真传,最上者惟尹清和、赵虚静、王志明、李真多也。此是闲话,不表。

且说李真多自在龙门洞得诀别师,后遇麻姑,更授妙旨,入霍山修成真果,六根无漏,自号无漏子。至四十八岁,始得脱胎神化,然后出山积功。至是,知师返真,至燕京送葬,众人皆未之识。惟有赵虚静知之,见其年尝二十许,知其道成,愈加恭敬。众人皆来问赵师兄道:“这位女道友是谁?年貌尚轻,师兄何与其相识?”虚静道:“此位乃师父之首徒李师兄也。曾在龙门得师传授丹诀,一别至今,数十年间,颜容转少,师兄大道圆成矣。”

众人听虚静之言,皆来拜见。李无漏亦各各还礼毕。赵虚静问道:“李师兄这数十年间在何处办道?如何这等速易?我辈皆不及也。”李无漏答道:“我自在龙门洞拜别师兄后,至关东修炼数年,游麻姑山丹霞洞天,遇麻姑仙姥赐丹传道。后人霍山修炼,微得长生通神之术耳,不足于高道也,难比众仙师兄道高德著,将来作玄门之领袖,为度世之慈航,岂同区区小术之比哉?今我欲南游吴越而去,后会有期。”众人欲留不得,送出山门,见李无漏飘然而去。

众人回转观中商议道:“师父今已仙化,丧事已毕,观中无主。惟赵师兄道高德隆,可登主席。”虚静让道:“今观中道众数百,内中道德才能者不知其数,另当别举。我乃德薄孽深,才疏学浅,焉能承此大事?”众人俱道:“此任非赵师兄不可。况师父曾传戒法,宜登主席。”一面叫各殿殿主焚香秉烛;众人拉拉扯扯,上殿拈香,鸣钟擂鼓。各殿参拜已毕,送入方丈。一面命厨房设斋,迎请新方丈上座,观中道俗咸来参拜恭贺。次日,满朝文武百官乡绅军民人等,咸集恭贺,整整热闹一十余天。

那赵虚静自登主席,遵师规模,威仪教相,更兼长春真人敕封之后,香火茂盛,教宇日兴。那长春真人的肉身坐在缸中,后人修理坟墓,缸破而身不坏,颜容如生,衣毁肉见,肌肤玉色,手足指甲皆长数尺。方知真人神升上界,留形住世,可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矣。此是后事,不表。

且说丘真人门下弟子,分投各处,住持阐教,演扬妙法,各积宏功。凡丘祖宗支及七真各派,各处阐扬,时开丛林共计七十有二,大阐宗风。正是:世界变成仙界,俗风化作道风。

时吕祖游于临安,度黄德渊及赵肖先二人。黄德渊乃越郡人,幼而敏慧,长慕道业,弃家学道。遍访名山,苦志参玄,十有余年,稍有所得。后居隐临安吴山青霞洞,洞前有蕉池,其景清幽,德渊居之,杜门静养。后有楚人赵肖先亦来居之,处于池畔,与黄同志潜修,作清静侣伴。吕祖至此,知二人夙有仙根,欲来度他。不期二人他出,就在天庆观中盘桓。时方丈前蕉花盛开,吕祖留诗于蕉叶之上云:

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邻小圃碧莲开。天风香雾苍华冷,名籍因由问汝来。

吕祖题毕而去。越数日而来,又不遇。复留诗云:

白雪红铅立圣胎,美金花要十分开。好同子往瀛洲看,云在青霄鹤未回。

黄赵二人及回洞同游赏玩,见蕉叶有诗二绝,乃是神仙笔迹,悔恨未遇。越数年,忽见一客至。见其形容秀雅,言语不凡。黄赵二人殷勤接待,低心恳求。客授诗二则曰:

悟心用易息心难,息得心源到处闲。斗转星移天欲晓,白云依旧覆青山。一日清闲一日仙,六神和合自安然。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黄赵二人见诗,愕然日:“见此二诗,与数年前蕉叶之诗相仿。得非洞宾仙师乎?”二人急忙叩头求度。吕祖授以词曰: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出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又作七绝四首云:

欲捞北海波心月,先缚南山岭上云。若也有人知此意,便堪飞鸟见元君。半轮月照西江上,一个乌飞北海头。月落乌飞寻不见,广寒宫内倒骑牛。玄北之门镇日开,中间一窍混灵台。无关无锁无人守,日月东西自往来。采药要明天上月,修行须识水中金。月无庚气金无水,纵有真铅枉用心。

更指玄妙修丹口诀,遂别去。二人拜送。化道清风,不见踪迹。

二子倾心修炼,不与外物交接,立修二十余年,丹成。将前百字镌于石,后人曰百字碑。一朝,岩上有云鹤盘旋,赵肖先沐浴更衣,别众曰:“仙师来迎,我当去矣。”跌坐说偈曰:

踏遍吴山越水,一生飘笠清风。忽地三更雷起,了然打破虚空。

遂瞑目而化,后黄德渊寿至一百六十四岁,亦尸解而去。此是后话,不表。

己丑,汀邵寇晏和尚行妖法,起兵掠州县,兵犯建宁。宋将陈靴、军监刘纯领兵破之。刘纯乃刘备之后,幼慕技术,入龙虎山,遇异人传授法术,至是以法破之。自此释风颓废,诛僧灭寺,僧遭涂炭。是冬,宋帝理宗立谢氏为后。后乃天台人也。先翳遮一目,身黔色,躬身行孝。及选,就道病发疹,及愈,肤脱肌白如玉。又遇神医,用药去翳。入宫端重,太后贤之,故立其后。

辛卯,金改元天兴。蒙古人汴,五月,汴京大疫,人死无数。拖雷卒于师,兵退。蒙古遗使至宋,表议伐金,许给河南地归宋。宋遂发兵。蒙古粘罕之弟速不合率师会宋兵伐金,围困汴京。

癸巳春,金主奔蔡州。速不台执金后妃北去。在道难辛甚,台欲屠汴民,楚材驰见劝解,得免汴民之难,惟取完颜氏戮之。九月,复会兵围蔡州。

甲午春,金改无端平。金主哀宗传位于子承麟。宋将铃辖孟珙入蔡破城,守绪自缢死。承麟死于兵,张天纲被执至宋,金亡。

宋帝命收天纲大理寺狱,临安知府薛琼谓曰:“汝何面目至此?”天纲曰:“兴亡何代无之?今金亡,比汝二帝何如?”薛琼奏其语,帝召之见曰:“汝真不畏死耶?”天纲曰:“患不忠节耳,何畏之有?请死。”帝释之。后遇吕祖,怜其孤忠,引至四明山,令拜子期真人为师,而后得成道果。此是后话。

且说真德秀任宋参知政事,立朝不满十年,奏疏有数十万,皆言当时要务。乃是终南老道出神未归,被徒弟焚化其躯,转世托胎也。学人称西山先生。时宋帝以贾妃之弟似道为籍田令,恃宠不检。时有南丰人袁胜升,字千里,有斩勘雷法,往来江西,诛妖治祟,寓城中戴家。一日,谓戴曰:“吾死后,可焚吾身。”言毕而卒,年百余岁。举尸焚之,火烟中现出金字旗曰“雷霆第二判官袁千里”,随烟上升而去。正是:

神仙降世有来因,归去无心身外身。不染几间名与利,逍遥自在乐天真。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题宋杨维德等撰,真实作者尚待考证。尽管如此,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的《遁甲符应经》,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记载和评述了乾嘉道咸间各经学家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收罗甚博。此次整理本以《辛巳丛编》6卷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光绪八年《敬跻堂丛书》12卷本对校,并以广雅书局校抄本参校。
  • 传世藏书——中庸

    传世藏书——中庸

    《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一千余种,门类从经书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及至闲适杂书,应有尽有。
  • 国学正义

    国学正义

    国学囊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们或表现为文化,或表现为学术,或表现为典章制度,或表现为风俗习惯,国学常常寓于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使中国人成为蔑视物质财富而钟情精神建树,主动将“天权”置于“人权”之上,但求长治久安不求一夜暴富的特立独行的民族。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热门推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天帝主宰

    天帝主宰

    重生少年时代,苏羽发誓这一世,要做最强的男人!功法要最好的,不是神级功法看不上眼!装备要最犀利的,不是神级装备统统扔垃圾!美女要最美的,不是天下第一美人统统滚蛋!修炼要第一,让所谓的天才统统绝望!......重生少年时代,一切皆有可能!练最好的功法,用最好的装备,上最美的女人,成为史上最强的男人!
  • 花开末夏,欢喜小冤家

    花开末夏,欢喜小冤家

    不知你是否遇见过这样的人,总是在你无助的时候给予你安慰,在你开心时陪着你开心,难受时想办法安慰你,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他/她不会!他说,今生他不悔,自己爱上了她,他希望来生自己还喜欢她!她说,如果有来生,她愿做一颗星星,像今生的他一样照耀着他…
  • 无限之只求活命

    无限之只求活命

    在无限位面中存活,在无尽世界中生活他的世界早已崩溃,他的家园等他兴建步步艰难,他走的无比谨慎,踏错一步,便是万丈深渊。纷乱纷争,他只求安守一隅,在自己的家园活下去。本书讨论群:165869122欢迎广大喜欢此书的朋友加入
  • 《灭世:镜像》

    《灭世:镜像》

    世界一如既往的平静,人们一如既往的生活,殊不知一群人一只在肩负维护世界的重任,但秘密码终于还是没有保主,来自异界的威胁一步步逼近,而他却只是个废柴虽有强大血统却不知如何运用好在有来自异世界的辅助交换的代价是——生命......
  • 高冷青梅,不许跑

    高冷青梅,不许跑

    “你为什么就是不能放我走呢,我们这样是在浪费时间,你就不能放我走吗,这样对你对我都有好处。”慕雪说。“抱歉,不能因为你以经没机会了。”说完把一个小奶娃塞到她手上“妈咪,抱。”小孩还笑嘻嘻的,所以这次她又谈判失败了……
  • 古道西风胖狗

    古道西风胖狗

    现实冰冷而残酷,小人物活的不如狗!刺骨的现实里,小人物挣扎着,彷徨着,呐喊着。选择与无可选择,命运的枷锁,束缚着卑微的灵魂。狗仗人势,人仗狗势,卑躬屈膝也好,忍辱负重也罢。想要如雄鹰翱翔天际,必先承受彻骨的寒风。如此,才能于破败中崛起,于寂灭中复苏。
  • 傻丫头的妖孽校草

    傻丫头的妖孽校草

    白初羽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语:“都怪伊芊芊,不早叫醒我!害我第一天入学就迟到,害我被老师罚写检讨,又要打扫这么大的场地……”一边埋怨着好友,一边拿着扫把出气!“啊!”不知道是疼痛地叫了一声。等白初羽清醒过来,才发现手中的扫把不知在何时飞了。听到吃痛的声音,连忙顺着声跑去:“学长,你没事吧!”用双手扶起被自咂到头的男同学,心里害怕他有个好歹。又问:“你……你,你没,没事吧?要不要我送你去校医那里……”突然抬头一看,见他玩魅诡异的笑容,惊呆了…………
  •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做人需要佛的慈悲心肠,与人相处需要佛的博大胸襟,做事需要佛的无上智慧。以佛的思想和理念来出世入世,我们就能使人生圆满。我们并非一定要成佛得道,但我们有必要领悟佛的大智慧,体味佛带给我们的澄清心境,以一颗佛心待人接物。如此,我们则能获得心灵上的真正解脱,享受人生的美好与欢愉。本书以佛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精华,对人生进行了反省与解析。通过一个个教人向善的、安抚心灵的、启迪智慧的故事,阐述了诸多为人处事的人生哲理,全方位展现了佛学的博大与精深。仔细阅读本书,你能在佛的感召下平和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修为,增长自己的智慧。
  • 人生路漫长

    人生路漫长

    漫漫人生路,又有几步路?第一步:孤为王时,天下无王;孤称孤道寡时,举世无敌。〈卷一·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