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2300000951

第951章 深藏心底的道路

第九五一章 深藏心底的道路

当一支浩荡的车队从洛阳城正西的雍门驶入时,新近才负责把守西门的卧虎军将领和官兵们,齐刷刷地向着正中那辆马车行了军礼,然后目送着平西王的车队缓缓驶向南宫。

坐在马车之中的赵兴,透着半透明的纱窗玻璃,向外看着当初曾经走过的雍门,此时心中并不平静。

十八年前,那时的赵兴还是一个十六岁的青年,带着小跟班李进思、李铁柱、二夫人胡杏儿、表妹许婉琳、师妹赵雨,从箕关南下渡过黄河,来到帝都洛阳,贩卖许氏酒坊新酿的长河大曲。

在洛阳城内短短不到半年的光阴,赵兴便连续两次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不仅用重金从汉灵帝的手中买来从三品的平北将军封号,还在御笔亭中凭借几首惊世杰作名动洛阳,最后在张温和袁隗等朝中大佬的算计之下,拐带着郭嘉和田丰二人顺利逃出洛阳,从此一飞冲天,再不曾有失魂落魄的遭遇。

当年白白喝了长河大曲的皇帝宦官和朝中大臣,如今只剩下一个何进逃到洛阳苟延残喘,其他人则都化作尘土随风而逝;当年算计过赵兴的蝇营狗苟们,要么已经被赵兴连根拔起,要么现在正瑟瑟发抖地躲在南阳,不知道下一步又该逃向何处;当年被赵兴拐带的人,如今位高权重、受人敬仰,与赵兴一同走向了人生和事业的高峰,而且未来的道路更加宽广。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尚未进入洛阳之前,赵兴已经开始召集人手,准备为新生的大汉帝国搭建顶层的国家机构和体制。

在过去的几年之中,赵兴反复在心中思考着如何能让帝国避免陷入无休止的皇权争夺和朝代更迭的历史宿命,希望寻找到一条可以让国家政体长久存在下去的办法,从而尽可能地保证华夏神州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处于人类社会的最顶端。

从早期的封建社会形态一步迈入社会主义或者资本主义?纯粹是痴人说梦。在民众的整体认知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推行社会主义或者资本主义,只怕搞不了几天就会把大汉整得分崩离析。

借鉴后世唐宋发展成熟的三省六部制?这岂不是又走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了!需知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便是分别形成于东汉和三国时期,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当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期,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三省六部制到了唐代便日臻完善,但还是没有避免大唐帝国不到三百年便走上覆灭的命运,之后更是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大乱之世。

借鉴后世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之法?西方国家玩了好几百年,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完全稳固下来,才真正实现了名义上的“三权分立”,以如今大汉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生产力状况,搞“三权分立”根本就没有条件!

借鉴后世一些国家从封建制度过渡到“君主立宪制”的做法?这倒是赵兴想到的唯一有可能实现的办法。虽然两世为人的赵兴对于倭奴国非常不感冒,甚至已经开始着手平定倭奴四岛的部署,但这不影响他对后世倭奴国搞的那套君主立宪制进行深入的思考。

直到明治维新之前,倭奴国都是跟在我中华天朝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可谓是典型的东方封建国家。虽然倭奴国的疆域不过大汉数州之地大小,有些地方不具备可比性,但倭奴国最终走上强盛,直至后来以蚂蚁啃大象的架势给我泱泱华夏造成了巨大伤害,却是拜明治维新所赐。

那么明治维新最大的成果是什么呢?别的不说,首先就是倭奴国进行了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正因为倭奴国不是采取极端的政权更迭形式,而是采用了折中的或者说妥协的国家政体改革,所以才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当时的华夏国却处于辫子政权的统治之下,受到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束缚,数次救亡图存皆以失败告终。

说的白一些,为什么倭奴国搞明治维新能够成功,而华夏国搞“戊戌变法”和“五权宪政”却以失败告终?那是因为华夏国搞了近两千年的东方封建统治制度实在是太完善了,到了最后却成为国家和民族改变的巨大障碍!

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又称为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君主立宪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赵兴穿越而来时,他所见到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绝大多数都演变为议会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从政府结构来讲,是指君主交出了立法权但保留部分行政权,首相只是辅助君主治理国家,宪法和其它法律由议会制订,从体制上看就是议会制订宪法和法律限制君主,君主在制订的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治理国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则是君主交出所有的权力(有些国家的纪年还可以由君主来指定),首相是国家的主要行政人,立法和实君一样,从体制上来看宪法和法律不是限制君主而是用来限制首相,首相只能在宪法和法律内治理国家。

君主立宪制,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其最大的缺点在于国家内仍存在着特权阶级,而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用战争就可实现宪政。

赵兴最倾向于搞的便是“改良版”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因为这样一来,既可以限制君权,但又给皇帝留下了足够维持帝国统一的权力和权利,最有可能实现赵兴长时间不让华夏内部发生政权更迭内战的愿望。

两世为人的赵兴,实在是太了解统一稳定对于华夏神州的重要性了。翻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华夏神州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而但凡是国家处于统一的时候,便是大治之世,人民安居乐业、百姓富足安康、人口蓬勃兴盛,就算内部有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国家始终处于世界强国的顶峰。

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国民对于民主和民权尚没有那么迫切需要的岁月里,华夏神州最需要的是统一和稳定,只要华夏不陷入无休止的政权更迭和民族战争之中,那么确保大汉帝国从此长盛不衰一千多年并非没有可能。

在赵兴看来,如今的局面便是他尝试推行二元君主立宪制度的最佳时机。

赵兴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华夏封建制度形成的初期,很多方面实际上还是处于农奴社会的末期,这与就意味着东方封建制度尚不完善,就像尚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只要赵兴这位“导师”施展移花接木之手,将君主立宪制的种子播种下来,并且精心浇灌一段时间,那就很有可能使得后世的华夏国避免一场从封建社会形态摆脱出来时给国家造成的巨大危害。

因为后世的事实已经证明,从妥协的君主立宪制度走向新生的社会制度很容易,简直是水到渠成或者顺其自然就可以办到。大不列颠国和倭奴国到现在还在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可人家的国家却从未发生过朝代更迭这种内耗的破事。

赵兴的设想便是让大汉帝国从他开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早期君主立宪制,也就是二元君主立宪制。一旦时机成熟,则会和平顺利地向着议会君主立宪的制度发展,而这个过程不过是渐渐削弱了皇帝的权力,并不需要让皇室付出许多生命,也就没有太多的流血冲突。而赵兴在《告大汉同胞书》中已经明确宣告天下,他不会改朝换代,更不会屠戮刘姓皇族,其实就是在为下一步自己的设想在做铺垫。

当然,赵兴这么做确实有着养虎为患的隐忧,万一以后他的子孙不争气,让刘姓皇室复兴起来再次夺了天下,搞起复辟制度来,那岂不是悲了个催的?

但是,这世上哪有只赚不赔的生意?哪有一本万利的买卖?如果连这点小风险都不敢冒,那赵兴何不趁早洗洗睡了!而让赵兴敢于冒这种风险的最大依凭,恰恰就在于推行君主立宪制度后所带来的好处。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毫无疑问赵兴会在一两年内登上大汉皇帝的宝座,在没有意外情况出现之下,比如赵兴离奇的第二次穿越,那么凭他至高无上的威望,至少可以守护大汉帝国三十到四十年,甚至是五十年。同样,可以不用怀疑的是赵兴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赵振邦,在父亲的引导和示范下,未来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按照父亲划好的道路向前迈进,这又是三十年左右的时间。

两个三十年相加,便是六十年。如果大汉帝国能够在君主立宪制的框架下稳定运行六十年,那时候的国民整体素质岂是今时今日可比?有两位开明贤能的皇帝亲身垂范在前,主动让出一部分君权,维护立宪政体,赵兴的子子孙孙今后都要受到人民的监督和制约,那时候君权已经不是神授,已经被有效地加以限制,哪里还有机会搞独裁和专政?

这个道理十分简单,老百姓经过六十年的教育启发,已经深深地认可了君主立宪制,而且实实在在地从中享受到了作为国民的待遇和好处,如果赵兴的后代之中有那不长眼的混帐想搞独裁,亿万大汉子民岂会答应?

同样的,如果有那野心勃勃之辈,企图推翻由赵兴后人出任帝国皇帝的大汉王朝,那就得拿出比君主立宪制更加先进和优越的制度来吸引天下百姓追随,甚至是为他抛头颅、洒热血。问题是,除非再来一位来自三十世纪甚至是四十世纪的穿越者,带来了连赵兴都没有经历过的更加厉害的“金手指”,否则老百姓凭什么要听他的呢?

难道说,你可以忽悠已经享受着君主立宪制的大汉子民再次接受“君权神授”、“皇帝乃是受命于天的天帝之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狗屁倒灶的混帐思想?小心所有被开启了民智的大汉国民人人啐你一脸!

同类推荐
  • 三国志之天暇沧歌

    三国志之天暇沧歌

    介绍者可真可假,虚势声声,真优者无非何简,以实傲立九天!与其欣赏一本书的介绍不如进入书的世界!
  • 三国之重生诸葛

    三国之重生诸葛

    身手不凡的超级特工朱葛亮因得罪上司被长期弃用,沦为落魄的黑市拳手。一次偶然的盗墓行动,无意间让他再次被历史委以重任。穿着21世纪花花绿绿的行头的他,带着一瓶能够改变人类基因构造的新药、一本196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间谍手册》和半本《中国历史速成大全》穿越时空来到三国时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新文化运动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新文化运动

    1915年盛夏,闷热的天气几乎使人们透不过气来。5月9日政府屈服于日本政府的压力,准备接受最后通牒,签定中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南满、东蒙、山东的“条约”和关于福建、汉冶萍及旅大租借期延长的“换文”(即二十一条)以来,各地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抗议集会、抵制日货运动,在大总统袁世凯的严令敦促下遭到镇压。。不久,报纸上又登出政府聘请的宪法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古德诺鼓吹中国宜实行君主制的言论。紧跟着,那位因写了《君宪救国论》而被袁世凯誉为“旷代逸才”的杨度,联络总统府顾问孙毓筠、国学大师刘师培等发起组织“筹安会”,以筹划“一国之治安”为名,发表鼓吹帝制文章,掀起关于国体问题的争论……
  • 大明宫阙

    大明宫阙

    大明正统年间,明英宗听信宦官王振带领着匆匆召集的二十万大军出击瓦剌也先,但却不料被也先三万铁骑冲破大营,二十万明军溃逃,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其弟朱祁钰被扶皇位,朱祁镇虽被放回但被其弟幽居于南宫奉为太上皇,锁灌铅,墙洞递食。八年后,代宗朱祁钰病重,其子也夭折,兵部尚书于谦领大臣欲上疏奉朱祁镇之子沂王为太子,不料竟在前一晚,武将徐有贞联合宦官曹吉祥兵变,撞开南宫拥护朱祁镇重登帝位。至此朱祁钰暴毙,于谦等忠臣被杀,史称夺门之变。上天有好生之德,史料无记,朱祁钰宠妃竟带遗腹子出逃,诞下一子,于朱家,于大明国这终算是福还是祸······
  • 武威通志-天祝卷

    武威通志-天祝卷

    本书是武威历史上第二部地市级地方志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武威市编纂的第一部通志,是武威及武威人民几千年来文化历史的记录。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半世未了缘

    穿越之半世未了缘

    一场穿越,她华丽变身武林世家小姐,不爱女红琴棋,独爱策马奔腾。身在江湖,当然要快意逍遥,可还没出家门,竟然就被那个霸道老哥给拽了回来!不仅如此,连武林盟主,邪教圣主也都一个个上门找茬?哼,既然都看她不顺眼,那就放马过来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逍遥邪君

    重生之逍遥邪君

    千年前,紫禁城颠,怅然离世,一代霸主如流行般坠落。但是英雄永远都是英雄!九幽地府奈我何?拳打阎王,脚踢无常,闹一个翻天覆地又如何?跨过奈何桥,如何在叙来生缘?嚣张霸王,要战便来!
  • 朱扒皮

    朱扒皮

    我姓朱,职业扒皮。具体来说,就是扒掉所有人虚伪的外表,校花的假清纯,班长的假正义,老师的假道德,校长的假公正,女上司的假正经,男职员的假奉承,隔壁老王的假热心,隔壁寡妇的黑丝,通通扒掉!咦,好像混进来一个奇怪的东西。
  • 绝色王妃闹古代

    绝色王妃闹古代

    她无缘无故的穿越,爱上了古代王爷,先后当上了那个国度的明珠。皇帝爱她,却不得不转让,因为他爱的是自己亲弟弟的女人。“你是谁?”当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时。他失忆了。她悲痛欲绝,不知如何是好。
  • 落神

    落神

    “这世间可有双全之法,让我轩辕紫月不负万灵,亦不负于她。”“轩辕紫月,你若为六界伤她一分,我便屠尽这六界万灵!”“我心中有你,纵然为你焚心剔骨也是无妨的。”他是诸神之上的紫微帝君。他是震撼六界的万魔之尊。她不过是六界一只平凡小妖。她不顾仙妖殊途,为他上天入地,只为求得一丝仙缘。他却心系六界,一意照拂苍生。固执如她,全然不顾身后那双嗜血无数却只肯为她一人温柔的眼睛。终于,她笑着转身,眼泪滑落,诀别而去,一如当初可以为他剔骨焚心的坚定,只是她又怎知,他心中早有的悔意,和为她承受的千万年噬魂天谴。她看着他,铿锵起誓:“轩辕紫月,我洛绯今日在此立誓,诸神不落,天地不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奇的捉鬼生涯

    神奇的捉鬼生涯

    扑朔迷离的阴暗悬案,不可饶恕的人性罪恶。捉鬼高手李神奇游离于世俗百态的阳间,抽丝剥茧般解开一段段悬案,渡化一个个心怀怨怼的恶灵,让生命重新轮回,让人性罪就此沉淀。李神奇殊死搏斗每一个扰乱阳间的恶灵,殊不知他自己同时陷入了一个巨大阴谋之中。阴谋的尽头是另一个险象环生、鬼魅横肆的世界。血木剑、镇妖塔、八卦镜宝物在手,看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是靠我李神奇大法师力挽狂澜收妖镇鬼的呢~
  • 绝色升级记

    绝色升级记

    父母离奇失踪,朋友背叛,玩个游戏也穿越,老天你对我也太好了吧,居然帮我换环境,好吧那就从零开始努力奋斗吧。
  • 约会大作战之当士道遇上宇明

    约会大作战之当士道遇上宇明

    血红之瞳闪烁着死寂,白焰之瞳充满着复仇焰魂;世界与世界的联通,柔软的沙子潜藏着少女,狂暴的沙潮席卷。死亡就是永别?离别的泪水浸湿双眼,没有温度的少女随精灵灵力消散……“我不知道你是谁,但你杀了我的女孩,那我就要杀掉你。”泪珠被火焰蒸发,他——发出愤怒的咆哮!【本文为DateALive(约会大作战)的同人小说,大家多多支持!=v=】
  • 仙圣之灵

    仙圣之灵

    如果世界并不像表面那样和平?如果你拥有所谓‘力量’?你是想要成为天下任我鱼肉的狂徒,还是想要成为默默流血的守护者?......仙以世人为刀板之鱼肉,予取予夺。圣以众生为手足兄弟,生死以继。善良和罪恶的分界线上,你是选择伐仙还是选择屠圣!
  • 亦年初夏

    亦年初夏

    九月。她一袭白衣站在城门外,看着身穿银铠归来的他。他们相视一笑。不语、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