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2700000468

第468章 山东巡抚

当然南京朝廷在混乱之中,到也不是没干一点正事,首先是要崇祯帝确定庙号和谥号,不过正事也是在争论不休中完成的。

首先给崇祯定庙号是思宗烈皇帝,但南京守备勋臣赵之龙认为这个庙号不是太好,上奏要求改动。朱由崧先是不许。而礼部侍郎余煜对据理力争,说了一大通之乎者也之类的话,也不知道朱由崧听沒听懂,反正争论了一番之后,终于改谥毅宗正皇帝。

而在最关键的对外政策方面,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马士英,却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奉行借虏灭寇的政策,即借清军的力量,剿灭大顺军。

当然,南明朝廷在这时提出借虏灭寇政策,到并不完全是出于对形势的误判,当时信息不通也有一部原因。吴三桂献出山海关、投降清军的事情,只是一面之辞,现在还沒有得到南明朝廷的确认,至少从表面上看,也可以理解为吴三桂借来清军,大败李自成,是为崇祯报仇的举动,甚至可以说是一心为明朝社稷的不贰功臣,也不为过。而且清军当入关时,也打得是为明朝报仇的旗帜。而灭亡明朝,攻入北京,逼死崇祯皇帝的是大顺军,因此南明朝廷上下都认为,自己的首要敌人是大顺军而不是清军,为先帝报仇雪耻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在目前南明朝廷內部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和满淸讲和,并借助吴三桂的力量,联合清军打击大顺军,实行借虏灭贼的政策,并天真地认为此举可以使清军与大顺军在交战中两败俱伤,而南明朝廷趁机坐收渔利,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事实上不仅仅马士英这样想,就连史可法、刘宗周、黄宗義这些正人君子也同样是如此想的。但他们都没有清楚认识到,现在的南明朝廷面对的最大敌人不是“贼”,而是“虏”。

尽管也有一些中下级官员,如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吏科给事中章正宸等人,都曾上疏,提酲南明朝廷,不可盲目轻信满淸的承诺,并且列举出当年北宋借金灭辽、南宋借元灭金的历史教训。可惜的是,这时在南京朝中,并没有多少人听信。马士英和东林党一边斗争着,一边积极准备安排北使团,并且己经确定了左懋第为使臣,去和满清接触,好实施借虏灭寇的政策。

其实在南明朝廷的各官员心里,对清军都怀有一种很深的恐惧感,因为自从袁崇焕死后,满清先后四次入关奔袭,并在关外发动大凌河、松锦之战,在这六场大战中,明军都以惨败而告终,尽管满清在最后一次入关奔袭中,商毅在济南和青州都重创了清军,但这只是一个局部战场取得的胜利,放眼整个战役来看,依然还是明军失败。

因此在众人的潜意识里,没有人愿意和清军交战,文官是如此,武将们内心更是胆怯,要知道他们连大顺军都打不过,又怎么敢与打败大顺军的清军交战呢!放眼整个南方,真正不怕清军的,还真就只有商家军这一支人马。只可惜没有人相信,仅靠商家军就能够抵挡得住清军。

当然借虏灭寇的政策本身并没有错,但无论讲和还是联合,都必需是建立在自身有足够的实力基础之上,南明君臣只是一味幻想借虏灭寇,但自身却没有任何进取的动作,只有偏安坐等之心,不仅丧失了趁乱收取山东、河南的大好机会。同时也把自己的怯弱无能,逐步暴露在满清面前。

南眀朝廷于六月间任命王燮为山东巡抚,丘磊为山东总兵,但这些都是表面文章,因为没有武力作后盾,委任的方面大员根本不敢赴任。事实上南明朝廷的潜意识里,根本就是打算放弃山东算了。

而在这个时候,商家军在山东大败清军,连续收复青州、济南,生擒王鳌永的捷传回到南京时,也使南京朝廷上下都十分尴尬的局面中。

不仅仅是马士英,就连在东林党內部,也有不少人心里都在怪商毅多事,青州、济南丢就丢了贝,好端端的没事去惹清军做什么,虽然收复了青州、济南,但都是两块烫手山芋,拿不得放不得,现在朝廷正准备派出北使团赴北,万一在这个时候把清军惹急了怎么办?但这话是没法说出口的,不管怎么说,商家军是打了胜仗,总不能说商毅不该收复山东的失地吧。

而且这个消息也经过【杭州时报】传遍了江南地区,在中下层官员和士大夫之中,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因为朝廷己经很久没有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了,因此这个消息也是大振人心,而商毅和商家军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不少人都纷纷要求朝廷出兵,全面收取河南、山东之地。

在舆论的压力下,南明朝廷也不得不对商毅进行嘉奖,并且拿出一些实质性的行动出来,而当务之急就是要赶紧再派出一位山东巡抚,以表示朝廷绝对没有放弃山东等地的意图。

但山东巡抚的人选却是一个大难题,虽然商家军在山东打了一个胜仗,但南京的官员对商家军的战斗力到底多强并不清楚,而更为重要的是,都看出南明朝廷在山东事务上依然是在敷衍,因此对山东巡抚这个差事,人人都避之不及,谁也不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在这个时候,吴甡才上奏,推荐这时在杭州闲居的原山东布政使孟宏恭出任山东巡抚。虽然马士英知道孟宏恭是商毅的一伙,但现在也确实是无人可派,因此也只好顺水推舟,同意了吴甡的建议。

―――――――――分割线―――――――――分割线―――――――――

甴孟宏恭出任山东巡抚,当然是商毅早就计划好的,把山东巡抚这个位置抓到手里,就可以名正言顺在山东地区施发号令。而孟宏恭也有很不错的管理地方的实力,由他和周少桓合作,是应该能够把登莱的局面稳定下来。

现在孟宏恭到是看穿了,南京朝廷根本就是成事不足,败是有余,相反跟着商毅混,说不定还能另谋一个出路,反正女儿也嫁给了杨武丞,自己也算是商家军的一份子,干脆就跟着商毅走到底。他对商家军的战斗力还是很有信心的,而且实在不行了,还可以从海路逃走,因此对去山东上任并没有什么不愿意。

因此接到南京的圣旨之后,孟宏恭立刻向商毅、还有女婿、女儿告别,从海路登程出发。而商毅也派出第二支船队,随孟宏恭一起出发,除了运送物资以外,还请周少桓组织一部流民迁移到浙江来,准备向台湾移民定居。

随圣旨一起来到杭州后,还有吴甡的一封信,是请商毅帮忙,调停高杰和黄得功之间的争端。

原来现在不仅仅是南京一团混乱,江北四镇也用样是混乱一团。首先是高杰到徐州上任时,因为贪图扬州繁华,想顺手把扬州也划入自己的防区,于是要求进入扬州安置家眷,方能前往徐州。但高杰的名声实在太差,扬州士民们一听他要进城,立刻把四城紧闭,防贼一样紧守,不让高杰部队入内。高杰自然震怒,勒兵攻城,连攻数日,居然攻扬州不下。

而这时刘泽清和黄得功也都看不过眼让高杰独占扬州,于是两人同时上书南京朝廷,一个要求领军保护扬州,另一个弹劾高杰,请朝廷治罪于他,当然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眼看着三人就要展开一场争斗。幸好这时史可法奉旨督师江淮,从中周旋,好说歹说,而高杰也自知理亏,也就借梯下墙,接受了史可法的调停,不再要求进驻扬州而改驻瓜州。史可法也把扬州作为自己督师江北的总镇,当然也是为了好管住高杰。

扬州风波就这样算是免强平息了下来,但太平日子沒几天,刘泽清在淮安又闹出事情,因为朝廷在设制四镇时,符于了他们在当地自征钱粮的权力,而刘泽清却借机纵兵行凶,在各个村落大肆劫掠,也使淮安各地叫苦不迭,纷纷向史可法投述。因此史可法只好又赶到淮安去制上刘泽清。

那知是按下葫芦瓢又起,史可法前脚刚走,高杰一没人看着,立刻就又出了问题,和黄得功打起来了。

事情的经过是:和黄得功同宗的总兵黄蜚想入南京觐见弘光帝,怕在途中为高杰、刘良佐等人劫掠,就写信给黄得功,让他接应一下自己。于是黄得功率三百精骑出迎,但至距邗关五十里以外的土桥时,遭到高杰的袭击。尽杀黄得功三百精骑。幸亏黄得功本人颇有些勇力,才得以只身逃免。而高杰乘胜,又趁黄得功离镇,派大兵进袭黄得功驻扎的仪征,结果被黄得功的部下打得大败而逃,千余人被歼。而等黄得功回到仪征之后,自然起兵报复,于是,两人各自整军备马,意欲仇杀。结果史可法还没赶到淮安,又赶忙调头回来。

吴甡在南京得知之后,也是觉得头大如斗,又不忍心看着史可法这样疲于奔命。只好写信给商毅,请他帮史可法一把。

商毅接信之后,也哭笑不得,他当然不会去趟滩浑水,只是给黄得功和高杰分别去信相劝。

黄得功和高杰对商毅还是有几分忌惮的,而且这时史可法也赶到仪征,苦劝苦说,并且自己出银偿补黄得功马价,黄得功才勉强接受。而高杰也自知理亏,受史可法劝说,又送千金与黄母作寿陪罪,同时史可法又怕两人再火拼起来,只得调黄得功移驻庐州,派高杰移镇徐州。才算把这场风波免强又平定下来。

而商毅得知黄高罢兵,也松了一口气,现在他可没空来管这些事情,因为西班牙的使者己经到杭州。

同类推荐
  • 大清之最强总兵

    大清之最强总兵

    国际著名雇佣兵张帅在执行任务时失败,被目标用乱枪打死。死后却附身到清朝一位长期被上司欺压,同僚排挤的小军官身上。张帅忍无可忍奋起反抗,一步步抗争到底,镇压太平天国,剿灭捻军,最终...........成为清朝一方霸主。
  • 重谱凌烟阁

    重谱凌烟阁

    俺曾见,杨广挥鞭指南陈;秦琼穷途卖宝马;元霸铁锤会群雄……俺不曾见,阔海压死千斤闸;云召屈亡无尾驹;罗成身陷淤泥河……那长安城中,俺常睡风流觉;那金銮殿上,俺曾把天子做……
  • 我的春秋我做主

    我的春秋我做主

    读史可以省身,读史可以明志,然而这些都基于一个明确无误的前提,那就是史书必须给人以阅读的兴趣,或者说勇气。我从不妄加揣测每位读者的素养和偏好,但既然大家都说群众路线才是文艺的生命所在,那我相信,《我的春秋我做主》这篇文字,至少没有脱离顶层的召唤和底层的呼唤。如果您不吝第一次点击打开它,您一定能感受到我扑面而来的诚意。本文试图在历史的严肃性和观赏性之间寻求某种融合,一方面避免枯燥史料的堆砌和说教,另一方面也防止脱离历史本原而走上架空的道路。最终的目的,是以史料为基础,以争霸为主线,用通俗亲和的文体,用有血有肉的笔触,讲述春秋时期的地缘格局、人文景观和政治演变。希望您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读完它。
  • 平华世界

    平华世界

    本小说架空出一个国家、它的历史、制度、传统、宗教等。此以舞台,通过刻画入骨入肉的数百计人物;通过描述精彩的,跌宕起伏的、联连的、宏大的故事,旨在进一步让读者去了解、思考‘什么是人?’,‘什么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人类应去往那里?’交流群:102890497
  • 纪连海点评《汉书》(全2册)

    纪连海点评《汉书》(全2册)

    《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与《三国志》《史记》《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纪连海点评<汉书>(套装上下册)》从《汉书》一百二十卷中,选取“纪”10篇,点评了刘邦、刘盈、吕雉、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询、刘奭、刘骜共12位人物;选取“传”41篇,点评了陈胜、韩信、季布、萧何、张良、贾谊、李广、司马相如、司马迁、东方朔、杨雄、王莽等共131位人物。
热门推荐
  • 阴阳玉幻想曲

    阴阳玉幻想曲

    阴阳玉,轮回曲;囊世间,定生死,世间万物归阴阳。
  • 逝者重天

    逝者重天

    若王者,必然不会放过最中之最,若男人,必然不容他的女人伤毫一分若智者,必然懂得进其则进退其则退,若是他,必然早就事迹斑斑。他单林则-修木,不小看,忍机必达的分子,谁又知成为骄子的历练!
  • 无知山谷

    无知山谷

    根据房龙小说《宽容》序言改变而成,女主李宽容得知哥哥再度失踪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不小心闯入了一片沼泽地,醒来却穿越到不为人知的世界,她是否能在这片充满“信仰”的山谷里活出她自己?……敬请期待!
  • 紫铃铛

    紫铃铛

    紫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小铃铛是一只淘气可爱的流浪猫。它们之间,碰撞出友谊的火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豪门恩仇

    豪门恩仇

    出生平凡的张振天在网海里与富婆王琳相遇相识后,命运发生了奇迹变化。在王琳的帮助下,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如火如荼,一举跨入富豪之首。人不知足蛇吞象,张振天为了得到自己的目的,与妻子林心怡离婚,与王琳结为百年之好。谁知,婚后的张振天不思进取,整天花天酒地,在外拈花惹草,先后与李姗姗、董君发生姘居关系。然而,没想到的是,一句承诺惹来一场弥天大祸、、、、、、
  • 军营诡事

    军营诡事

    讲述朋友在军营中遇到的诡异故事……瞪大你的眼睛,屏住呼吸,在夜幕中好好享受吧……
  • 媚香入骨

    媚香入骨

    枫绯,当朝右丞相枫府嫡长女,孤身陷入荒山野地,无人问津,却被一束银光捡了个大便宜……
  • 破晓瞑尊

    破晓瞑尊

    冥界遭受到神秘力量的袭击,不敌而破灭,冥王将何去何从?普通的山村少年,因大劫而走上了修炼的道路,一路上同生共死的伙伴:单纯的豹女,飘逸的诗剑仙,冷冽的黑玫等等,他们成为少年勇气的源泉。为情生,为情死,为情狂,无法避免之红尘劫,就用心去面对一切。成长之路茫茫,为唤醒心中沉睡的君王,踏上了复仇之路,魔剑破晓所指方向,便是瞑尊之路……
  • 大毁灭者

    大毁灭者

    黄河边有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孩子是老人捡来的。老人觉得很高兴,他觉得孩子和自己有缘,而且是大缘分。孩子也很开心,他认为是老人救了他,孩子希望和老人一起活下去。活很长很长的时间。有一天,老人走了,留给孩子一根棍子。孩子捏着棍子,别了村子,离了老人,想去那大千世界闯一闯,顺便闯出点名堂,然后保住自己的命。从此,世上少了一个农民,多了一个。。毁灭者。。
  • 甜密之恋

    甜密之恋

    世界上的两个大家族!黑道上的两帮!当五男五女在学校中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