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2700000520

第520章 进军江北(二)

商毅在杭州得知了这一消息,也只能摇头叹息,在处理高杰部众这个事件上,史可法前面做得都很对,但在收高杰之子为义子这个环节上,显然又是史可法的一大失误。

如果史可法能够应邢氏所请,收高元照为义孑,不仅能够拉近他和高杰部众的感情,甚致可以借这个机会,把高杰的余部收为己用,成为一支自己真正掌握的军队。高杰的余部约有五六万人,在清军即将南袭的时候,手里掌握一支军队当然是相当有用的。而结果史可法虽然把高杰的余部稳定下来,没有出乱孑,但这支军队随着高杰的死去,和他也没有什么关系了,史可法依然调动不了任何军队。在另一时空里,清军南下之后,高杰的余部也都纷纷投降清军,有人还成为清军攻打南明的干将。

在正史中,对史可法的评价都存在不适当的拔高美化渲染,甚致把他说成是南明的支柱,而也有人认为,史可法在南明的军国重务上付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弘光朝廷短命的罪魁祸首。

这两种观点有些极端,在明亡之前,史可法虽有清廉的名声,但一直都是在地方为官,如果是在正常的时代,史可法也许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官员,只可惜在乱世中,时代把史可法推上了前台,但他并不具备救时的才具,结局自然是一个悲具。

不过把南明弘光朝廷的短命推到史可法身上也过份了,因为在弘光朝廷成立之初,史可法就被排挤出了中枢,史可法只是在策立新君上犯了错误,弘光朝廷其他的决策和他基本无关。而且史可法在督师江北的期间,也并非足一无事处,还是在非常努力的做事,何况史可法的大部份精力都被扯去四面扑火,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取得高杰的信任,举兵北进开封,己经很不容易了。而高杰的死是一个意外的事件,到是不能怪史可法。

而且在最后关头,史可法还能宁死不屈,也是值得敬重的。正因为如此,商毅才一直对史可法保持着一丝敬意,

现在高杰巳死,史可法手里己无兵可用,而清军南下的势头己经开始。首先是豫亲王多铎,已经从西安举兵出潼关东进,大顺军镇守河南府的平南伯刘忠军投降,清军兵不血刃,就取下了洛阳,兵锋也直逼开封。

在另一路,英亲王阿济格率军从西安南进,陕西商洛、南阳、邓州等地数次追击李自成的大顺军,这时己经迫使李自成退入湖广,驻扎襄阳,因为这一地区经过大顺军近两年的经营,统制基础已经比较巩固,而且又有重兵把守,因此阿济格也不敢冒然进军,因此驻守在南阳,等待着大军到齐再进攻。

而同时先期就驻兵黄河北岸的肃亲王豪格也得到了几支人马的支援,总兵力达到三万,因此也在渡过了黄河,向徐州进攻,准备沿黄河进军,

情势可以说是危在旦夕。而现在的南京朝廷,却又陷入了一片混乱中,原来不知从那里冒出来一个崇祯太子朱慈烺,到达了南京。这一下整个南京城上上下下都震惊,各方势力也都蠢蠢欲动,打算借这个良机兴风作浪,因此朝廷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鉴别这位太子爷是真是假的工作中去了。谁也没空去理清军南侵的事情。

商毅当然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南明假太子案,也是南明三大疑案中影响力最大,造成的后果也最严重的一件疑案。不过商毅可不想介入这场风波中去,南京爱怎么折腾就让他们怎么折腾去吧,而自己要尽快在江北展开布置才行,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容耽误了,因此他请王夫之代笔,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寄给史可法,同时又写信给南京的吴甡,请他帮自己向史可法疏通。

二月中旬,商毅终于收到了史可法的来信,请他出兵增扬州。这时商毅早就己经准备好了人马,因此也下令,第一师和骑兵旅的第一团,另加两个侦察连,为第一批渡江北上的队伍,并且命令成进率军先进,自己将迟一天和骑兵团、侦察连一起出发。

当天晚上,在商毅的家里也举行家宴,为商毅践行。除了不在杭州的亚利桑德拉之外,其他的妻妾,包括还没有过门的朱媺娖,都参加了送别商毅的宴席。好在其他几位夫人对商毅又外出征战的事情己经习惯了,而且这几年以来,商家军一直都长胜不败,众夫人也对商毅这次出征,充满了信心,因此席间虽然充满了离别的气氛,但并没有什么悲伤。只是朱媺娖是愁眉紧锁,一付心事从从的样子。

叶瑶瑱也注意到了,不禁问道:“公主是什么了,相公又不是第一次出征了,怎么还是这样愁眉苦脸的样子。”

被她这么一说,朱媺娖也明白过来,忙道:“不,我是在想别的事情。”

商毅也有些奇怪,道:“媺娖,你有心事吗?”

朱媺娖怔了一怔,终于点了点头,道:“夫君,我想去一趟南京。”

商毅听了,立刻就明白过来,朱媺娖一定是为真假太子的事情心烦,自己可以把真假太子的事情当浮云,但朱媺却不能不把这不当一回事,毕竟她也是姓朱的,而且真正的太子朱慈烺不仅是朱媺娖的亲兄长,因此道:“你是为了北来太子的事情吧?”

朱媺娖点了点头,道:“太子皇兄的真假,我一定能够分得出来。”

这时其他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到了朱媺娖身上,因为关于真假太子的事情,[杭州时报]上也有详细的报导,大致的经过是这样:

在新年以前,鸿胪寺卫卿高梦箕的仆人穆虎,自北方逃难往南京,半路得遇一年轻人,二人结伴而行。晚间住宿,穆虎忽然发现年轻人的内衣织有龙纹,大惊而问,年轻人回说:“我乃皇太子也!”

因此穆虎一路途中对年轻人也小心奉承。到了南京之后,高梦箕得到了穆虎的禀告闻言,立刻命人将这位太子在南京郊外保护起来,同时也密报朱由崧。那知这位太子爷到十分高调,在正月十五外观赏花灯,居然当众自表身份发泄不满,引起路人围观。

结果这一来二去,消息也传了出去,有不少官员都来参拜太子,于是也闹得沸沸扬扬,皆传太子从北京逃出生天,来返南京。而东林党、复社一党的人终于抓住机会,趁机四处煽风点火,大造舆论。

朱由崧闻迅之后,也非常紧张,因此一时分不清真伪,马上亲笔写信给这位太子,招他入南京一见,并派原来在东宫侍奉太子的两名宦官李继周、杨进朝去迎请这位太子。

朱媺娖的想法当然很简单,她当然希望太子是真的,不过如果是有人冒充,也自信可以一眼识破,因为真正的太子朱慈烺只比她大一岁,两人在宫里几乎天天见面,自然分得清楚。

商毅却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道:“媺娖,你现在还不能去南京。”

朱媺娖怔了一怔,站了起来,道:“为什么?我才是最有资格去分辩太子的人。只要我一到南京,就可以马上分出太子的真假,为什么我不能去南京。”

叶瑶瑱拉了拉的衣袖,道:“公主,你不要着急,坐下慢慢说。”

朱媺娖坐下之后,叶瑶瑱笑道:“公主,南京有那么多的官员,还有皇上在,难道他们都想不到,你才是最有资格去分辩太子的人吗?如果他们真的需要你去南京,早就派人来杭州请你来了,也不会一直等到现在。”

朱媺娖呆了一呆,道:“也对,他们为什么不来请我去南京呢?”

商毅苦笑了一声,道:“媺娖,你现在也该明白一些事情了,太子本身是真是假并不重要,关建在于有人需要太子是真的,有人需要太子是假的,因此他们并不想有一个真正有资格的人去分辩太子真假啊。而且就算你去了南京也没用,他们是不会承认的。”

朱媺娖的身孑一震,经历了许多大变故之后,朱媺娖的心理也成熟了不少,加上她总帮叶瑶瑱处理政务,因此对南京朝廷的政治斗争情况也了解,其实她也不想管南京的事情,只是牵出了太子,才动了心思。听了商毅的话之后,朱媺娖也明白了,这位太子本身,其实只不过马士英和东林斗法的一件工具而己。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到了南京,也没有用,因此想到这里,朱媺娖伏在桌子上,呜呜的哭了起来。而叶瑶瑱、陈圆圆、林凤舞也只能在一边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她。

商毅叹了一口气,走到她的身边,道:“媺娖,耐心一点吧,事情总会有真像大白的一天。”

第二天,商毅也离开了杭州,率军北上。

同类推荐
  •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早在中国的史书《漠书》中,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而在日本的史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就地理形势而言,在古代社会中,中国一直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且各方面都较为先进的大国,因而日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民族学习的榜样。
  • 周风

    周风

    《诗经》为纵,《易经》为横,纵横西周王朝初期惊心动魄的历史变革,在天崩地坼中领略波澜起伏的醉人周风。周风中有诗有礼有情有爱,有卜筮谶验朝野争斗,和风、凯风、颓风、罡风、暴风,飘忽不定。周文王,矮个子的历史巨人,用非凡的智慧和过人的精力夯实了西周王朝的基业;周武王,胆识过人的王二代,伐纣克商打下了八百年的江山;周公旦,孔子梦中的一代圣人,开创了中国礼仪文化使之蔚然成风。三圣之周风从周南刮到召南,刮过邶、鄘、卫…唐、宋、元、明、清…西周三圣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要吃喝拉撒,也有喜怒哀乐。本书将用通俗语言演绎复杂情节解读西周三圣的历史情怀。周文王称王前史称西伯昌。那就从西伯昌大婚开始吧。
  •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甲午惨败后势在必行的戊戌变法,却以光绪皇帝在宫廷权斗中不敌慈禧太后,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收场;而慈禧太后和皇族权贵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不受西方势力威胁,竟然利用民间势力义和团向十一国开战,却险些为大清招来了灭顶之灾;危亡之际,统治阶层不得不主动寻求变革,随着清末新政步步推进,变革进入了快车道:振兴商务、废除科举、兴办西学、改革官制、修订新律,乃至推行宪政、组建内阁……清政府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密集变革,几乎尝试了当时所能进行的所有变革方式后,然而却依然无法扭转大清急转直下的国运。
  • 隐落贤臣

    隐落贤臣

    一代千古良臣的故事!今生前世断断续续……
  •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的书名“追昔抚今”并不是通常说的“抚今追昔”的笔误。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复兴的基础是五千年的辉煌。复兴人人有责,这就要求人人懂历史、爱历史。遗憾的是,如今有的中国人,对中国历史所知不多,还说:“都什么年代了!”“追昔抚今”这个书名,把“追昔”换到前面,有意突出“追昔”,是友情提醒,更是郑重呼吁:“追昔抚今”还有一层意思,便是从“追昔”入手,把落脚点实实在在地放在“抚今”,强调昔为今用,不致读史写史沦为空谈。具体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合乎逻辑而不牵强附会地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时代前进中释放正能量。
热门推荐
  • 窈窕萌妃:储君大人宠的紧

    窈窕萌妃:储君大人宠的紧

    她乃是天下第一,无人能敌,有疼她入骨的哥哥,对她绝对服从的美男,她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能陪她走完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家伙。他乃是妖界第一储君,法力无边,就连她都要甘拜下风,他有一个和他纠缠不清的竹马,一群每天都嚷着要嫁给他的花痴,却唯独没有给他取名字的人,一个看透了他心,想要和他在一起三生三世的人。她言:我给你取个名字吧。他答:好。她言:你娶我吧。他答:好。她言:没你我活不下去。他答:那就一生一世一双人,三生三世刻骨铭心。她言:我恨你,我恨你!他答:你可知,我为何一直没有名字?我的名字需要我的妻子,我爱的人给我,而那个我等了几世的人便是你,我爱的人,我唯一一个想要娶为妻的人。
  • 冯仑管理日志

    冯仑管理日志

    365条管理日志,将冯仑艰苦创业积聚的睿智思维和领导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就好像善于提供行动方案的顾问伴随左右,时刻提供着智慧的启迪,激发灵感。
  • 对不起,我只是个NPC

    对不起,我只是个NPC

    某日午睡醒来,脑中突发奇想,灵感如泉涌,奋笔疾书,便有此文现世。
  • 双生花彼岸

    双生花彼岸

    烟雨朦胧,关山几重,漫漫长夜,月色浓。碧波清影,天光云映,遥遥千里,花正红。万种风情,尘世冰封,悠悠心海,易懵懂。枯叶浮萍,逍遥随风,沐沐泪眼,泣无声。
  • 农家娇女之食香满园

    农家娇女之食香满园

    二十一世纪蛋糕店老板洛雨意外穿越,成了古代农村的三岁稚儿。家徒四壁,还有恶亲戚,奶奶偏心成性,大伯娘自私自利,爹娘老实可欺。还好她这一世四肢健全,头脑尚在,外加系统加身,家庭圆满,还怕种不了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先使计分家,再做美食,开商铺,数着银子,带领全家奔上小康。不过失算的是,隔壁酒楼的少东家早就觊觎她这颗小白菜了,就等着把她娶回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空远航

    星空远航

    这是最智慧的年代,这是最愚昧的年代;这是信仰的纪元,这是怀疑的纪元;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无数战舰在星空游巡,炮火中又有异族入侵。于是在联邦的星区内,出世的林闲宛如一刃长锋,以双重身份与人格的锐利,破开了星空间的尔虞我诈,斩出了一道不知通往何方的去路。
  • 忆青春:回归之复仇女神

    忆青春:回归之复仇女神

    “咚……”夏沫曦的手机掉到地上也不自知。她现在眼里只有两人激情舌吻的画面。吴轩炎似乎听到了声响,转头,看到了夏沫曦。“轩炎…这不是真的!为什么!”夏沫曦的声音颤抖的道。李若琳可谓是声泪俱下的说道:“沫曦,对…对不起,我无法制止我对轩炎的爱,都是我的错!”李若琳低下头,心底冷笑。夏沫曦,你凭什么比我高贵!不就是投胎投得比我好吗!你长得比我好看,女人嫉妒起来可是很可怕的。夏沫曦!你挡住了我的光芒,我必须除去你这个绊脚石!“你们!你们很好!等着,待我归来之时,便是你们万劫不复之日!”夏沫曦冷笑,决然离去。突然,画风突变,优雅学妹变成腹黑学妹!逗整男主!可谁知她腹黑外表却藏了一颗纯洁善良孤独脆弱的心。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通:互通互利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通:互通互利

    一段历史之所以流传千古,是由于它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一段佳话之所以人所共知,是因为它充满了人性的光辉。阅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系列丛书,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温暖心灵的感动;品味中华美德故事,点燃心灵之光,照亮人生之路。《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通(互通互利)》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分运河便利了交通,外交沟通了世界,互通互利的经济与文化,政通人和现盛世四篇。
  • 静安寺的钟鼓声

    静安寺的钟鼓声

    平静地湖面被投进了一块巨石,击起了无数的波澜。出家人平静的生活,被一次次地打乱,演义出了多少辛酸。苦辣辛酸的世界,让人流下了多少泪水。钟声再一次被撞响,它回荡在深山大川。看,世间的沧海桑田。惊,人间还有一丝真爱。叹,正义与邪恶的教量。想,世外美丽的桃园。一幕幕曲折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将你带进另一个空间。
  • 方飞

    方飞

    宅女方颖在鬼节被吓死,回到了婴儿时期。作为赔偿,鬼仙决定教给她一套修真的法决。方颖是孤儿院长到的,变成婴儿后见到了母亲之后还是被送到了孤儿院,但与前生不同的是她很快被人领养。方颖在新家生活很好,如果不是那一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