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45900000011

第11章

校量胜分初十愿章

十愿者。一供养愿。谓无余一切诸佛。一切供养。一切恭敬故。一切种具足上。深信清净。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此中供养有六种大。一者福田大。谓一切佛。二供事大。谓一切具足故。三心大。深信清净故。四摄功德大。广大如法界故。五者因大。究竟如虚空故。六者时大。尽未来际故。二者受持愿。受持三义成就。一者于诸佛所说修多罗教。次第令****不断成就。二者证三种正觉得证成就。三者修行于三正觉因处。各令修行成就三佛。正觉者。声闻辟支佛。亦名为佛故。三摄法上首愿。于诸佛成佛处。为摄法上首身。四知众生心行愿。教化一切。令心增长菩萨所行故。五教化众生愿。随彼众生粗细差别名色所摄。令信入诸佛所说法中。已入法者。令入二乘菩提故。已入二乘菩提者。令入无上菩提故。六知世界愿。谓知一切相乃至正住等及倒住等。乃至如帝网差别真实义相故。如业幻作故。真实义相者。唯智能知。余相者。可现见故。七知净土愿。有其七种。一者同体净。如经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二者自在净。如经一切佛土平等清净。三者庄严净。如经一切佛土神通庄严。光相具足光明庄严。众宝等庄严故。四者受用净。如经离一切烦恼成就清净道。五者住处众生净。如经有无量智慧众生悉满其中。六者因净。如经入佛上妙平等境界故。七者果净。如经随诸众生心之所乐而为示现故。显智神力等故。八同心同行愿。有其十种。一者共集善根无怨亲故。二者一切菩萨平等一观故。三者常亲近诸佛菩萨不舍离故。四者随意能现佛身故。五者自于心中。悉能解知诸佛神力智力故。六者得不退随意神通故。七者悉能游行一切世界故。八者一切佛会皆现身相故。九者一切生处普生其中故。十者成就不可思议大乘故。具足行菩萨行故。九三业不空愿。于中不空有二种。一作业必定不空。身口意业所作不空故。二作利益不空。如药树王身故。得如如意宝身故。十成菩提愿。如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作业有七种。一示正觉业。二说宝谛业。三证教化业。四种种说法业。五不断佛种业。六****复住业。七自在业。如是十愿。初地已上成。地前随力随分。此约三乘说。若约一乘教。则十信终心具足一切愿。余义可知。

三种菩提章

三种菩提者。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三佛菩提。依其教分。自位究竟。虚通曰道。问声闻缘觉既非究竟因。何共佛得菩提名。答声闻缘觉。若对于佛。即非究竟。若就当位依教分齐。不别作佛。成自罗汉即为究竟故。别得菩提名。若为一乘所目。即属一乘。余义如别章。

行校量中信等十行章

十行者。一信.二悲.三慈.四舍.五不疲倦.六知诸经论善解世法.七惭愧.八坚固力.九供养诸佛.十如说修行。此义在一乘见闻。在三乘及声闻人天等。前信等三十句。是清净地法。今此十句信等。是彰地净法。余义如别章。

行校量慈悲内缘起章

缘起者。大圣摄生。欲令契理舍事。凡夫见事。即迷于理。圣人得理。即无于事故。今举实理。以会迷情。令诸有情知事即无即事会理故兴此教。故地论云。自相者有三种。一者报相名色共阿梨耶识生。如经于三界地复有芽生。所谓名色共生故名色。共生者。名色共彼生故。二者彼因相是名色。不离彼依。彼共生故。如经不离故。三者彼果次第相。从六入乃至于有。如经此名色增长已成六入聚。成六入已内外相对生触。触因缘故生受。深乐受故生渴爱。渴爱增长故生取。取增长故复起后有。有因缘故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众生。生长苦聚。是中离我我所者。此二示现空无知无觉者。自体无我故。当知。十二因缘等。即体自性空。依彼阿赖耶识生。梨耶微细自体无我。生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亦皆无我故。缘生等无有别法。佛举缘起观门。以会诸法。一切无分别。即成实性故。地论云。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是其事也。缘起观门。有如是益。此义在三乘。亦通一乘说。何以故。为是所目故。若据胜劣缘起。是胜观。亦即是一乘小乘之中。虽有名字。而不违其义。何以故。不断法我故。余义如别章。

彼果分中调柔等四果章

四果者。一调柔果利益胜。二发趣果利益胜。三摄报果利益胜。四愿智果利益胜。言调柔者。即行为体。发趣者。即解智为体。即闻思慧智也。摄报者。即果报五阴为体。愿智者。取成用为其体也。调柔摄报愿智三果。诸地各局不相通也。发趣一果。义通诸地。余义如别章。

第二地初三聚戒章

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其戒种类略有四种。一依瑜伽四波罗夷等。二依璎珞梵网经十无尽戒。三依方等经二十四戒。谓有二种。第一明菩萨所受二十四戒。一者饥饿众生。求饮食卧具。不与者犯重。二者****无度。不择禽兽者犯重。三者见有比丘畜于妻子。随意说过者犯重。四者见人忧愁欲自丧身。以己意增他嗔。败他命根者犯重。五者取旷路中财宝者犯重。六者见他欲害命。以美言赞。令他嗔恚者犯重。七者见他欲烧僧房。不尽心谏者犯重。八者若见若闻他犯重罪。若不作三到唤教忏悔者犯重。九者见有作五逆罪。不呵劝舍者犯重。十者见闻他欲兴大善事。更起嗔恚坏他者犯重。十一者见他耽食耆酒。当以己情往呵。除自因缘犯重。十二者见人淫他妇女。语他夫者犯重。十三者视他怨家。作怨家想者犯重。十四者见他视怨家如赤子。语何能视此人如赤子犯重。十五者见他聚斗。助力檛打者犯重。十六者见他伏匿事。向他说令他大嗔恚犯重。十七者见闻他善事。云都不作者犯重。十八者行于旷路。见人营塔庙营精舍。而不助者犯重。十九者见闻有人离善知识亲近恶友。赞好不劝舍者犯重。二十者于栴陀罗家恶人处恶狗家声闻二乘人处。除己事急往者犯重。二十一者见闻疑杀作不见闻疑想。食此肉者犯重。二十二者见闻疑杀作不见闻疑杀。若不食此肉者犯重。二十三者解于方便知众生根。若谓不说者犯重。二十四者或见诸菩萨。及余诸见悉不得向人说。现身得障道法得白癞病。或时愚痴。或时眚盲。或时目眩妄想分别诸法。要得愚痴。第二明护戒境界者。广如大方等经第四卷说。四依十地论十善法戒。问此戒何别。答准依戒相。亦有差别。二十四戒为初学者受。亦寄在俗人。十无尽戒在得位前。通其道俗。四波罗夷戒。在于直进。为出家人。略寄相别。据其根行。利益亦得说通。十善法戒。寄在十地。见闻及修行。其义亦通。又此十善戒。是性戒无别受法。据此其义在高亦可。摄从轮王化俗。此亦通下。虽名下通。而义是别。谓通性起戒。此义不通愚法小乘。若回心声闻受者。其戒相差别同异共不共学。广如梁本摄论戒学中说。

十恶业道章

十恶业者。一杀.二盗.三邪淫.四妄语.五恶口.六两舌.七绮语.八贪.九嗔.十痴.此业有二种。一性不善业性违理故。二发恶律仪皆通其三业。其性十恶。亦有作无作。作有三种。自作.教化作.见闻随喜作。无作有一种。谓作俱无作。问恶律仪何故不同戒中形俱无作。答恶律仪业亦有生在恶律仪家。识知已去。执持杀具即得恶律仪。不专由期心长时分限发恶律仪。有此别义故。不同善戒形俱。亦有誓得恶律仪者。非一切也。又有秘密翻依十恶之善。如梁论云。论曰。复有经言。云何菩萨行杀生。若菩萨有命众生。断其相续。释曰。若有命则知有业。若有业则知有惑。由具此三。六道四生相续不断。若菩萨随其根性。为说三乘圣道。令彼修行断此三法得无余涅槃果。不相续众生。即是断命故名杀生。论曰。云何菩萨夺非他所与。若菩萨自夺非他所与。释曰。菩萨以大悲摄一切众生。为自眷属。令离生死险难。夺非他所与众生。非彼父母及人主等所与故。名夺非他所与。论曰。云何菩萨行邪淫。若菩萨于欲尘起邪意等。释曰。菩萨三业。与****相反。意知其虚妄不实为众恶本。口亦作如此说。身不行其事。亦是相反。即是于欲尘起邪意等故。名行邪侄。论曰。云何菩萨能说妄语。若菩萨是妄能说为妄。释曰。一切法皆是虚妄。菩萨如虚妄而说故名能说。故名能说妄语。论曰。云何菩萨行两舌。若菩萨恒住最极空寂处。释曰。两舌令彼此不和。菩萨思空说空。令自他不见此彼。何况和合。故名行两舌。论曰。云何菩萨能住波留师。若菩萨住所知彼岸。释曰。若依直语。波留师名目恶口。住恶口人。不为他所亲近。菩萨住所知彼岸。即三无性理。亦不为众生所亲近。以此理非凡夫二乘所行处故。故名能住恶口。又若依密语。波留师名目彼岸住。即以密语显于直语。论曰。云何菩萨能说不相应语。若菩萨能分破诸法。随类解。释曰。菩萨能分破诸法。谓根尘识皆无所有。此无所有非定是无。亦非定有。有无悉不可得故。名能说不相应语。论曰。云何菩萨行阿毗持呵楼若菩萨数数令自身得无上诸定。释曰。若依直语。阿毗持诃楼名目贪欲。行贪欲者。必爱乐外尘。菩萨恒乐令自身得最胜定。故名行贪欲。又若依密语。阿毗持诃楼名目数数得定。即以密语显于直语。论曰。云何菩萨起憎害心。若菩萨于自他心地能害诸惑。释曰。嗔恚以憎害为相。菩萨作意。欲断自他一切烦恼故。名起憎害心。论曰。云何菩萨起邪见。若菩萨一切处遍行邪性如理观察。释曰。大乘以有分别为邪性。分别性遍行。于依他性即是邪性。若离分别。名人法空真性。小乘以身见为邪性。因此身见生诸惑故。若离身见。一切邪执皆不得起。得人空真性。菩萨能如理。观察此邪性。见其是邪故。名起邪见。余义如别章。

七种邪见章

邪见者。有其七种。一异乘邪见。随顺正道。而别取无余涅槃。即愚法声闻人。二虚妄分别见。三戒取净见。谓种种占相吉凶。是虚妄见恶戒见等是。戒取净见。恶戒见者。自取所见故。四自谓正见。将自妄见。谓为是见即心烦恼等诸见是也。五覆藏见。六诈现不实见。覆藏者。用隐覆内为是。诈现不实者。用显外相为是。七非清净见。将世间为涅槃等者是。此等诸见。并不许佛见为是故名邪见。此义在三乘小乘中。分有为彼一乘目。即属于一乘。余义如别章。

十善业道章

十善者。翻前十恶成十善也。善义不同。有其五种。一人天十善。二声闻十善。三缘觉十善。四菩萨十善。五佛十善。问既十善五重。十恶亦应同其十善。答由善义顺理。理法甚深故有五重。不等恶业。不善从粗相别诸思生故。但有一种。无五重别。此十善业。由附观智。智既渐深。福亦渐细。故不同也。余义如别章。

摄生戒中明四倒章

四倒者。一常二乐三我四净。二倒名为恶意。专念行故。二倒名为恶心。非专念行。谓我净思故。二倒恶意专念行者。伺缘名意。常乐二倒。缘中现起故名意也。违理名恶。是起烦恼。作意而生名专念行。二倒恶心非专念者。根本集起是其心义。我净二倒。望前常乐。根本集起故说为心。我是常本。净是乐原。此二性成。非作意生。名非专念也。倒者变翻常乐我净无常无我无乐无净。是名八倒。声闻灭四倒。菩萨灭八倒。此据上心正便说。若据残习。四倒八倒。并菩萨除。若依初教。第十地断不分习气。若据终教。地前伏上心。初地灭种子。第十地已还。渐灭习气。佛地永断。若分惑体。常等四倒。是见道惑。无常等四。是心烦恼。若据一乘。其惑广大无尽。为能证普贤门。一切俱断。余义如别章。

同类推荐
  • 华严经纲目贯摄

    华严经纲目贯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律宗会元

    律宗会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议兵

    议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乙卯入国奏请

    乙卯入国奏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台分门图

    天台分门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北之幕

    北之幕

    相传!天地初开,万物共生!混荡的天地出现许多强大的生灵…然没能开启灵智的它们只知道战争,杀戮和破坏…至此!天地已千疮万孔......
  •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一个民族标志性的性格与思想,而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催生了博大深远、风格迥异的民间风俗。《中华民俗全知道》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大百科,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
  • 盟主大大之闯荡江湖

    盟主大大之闯荡江湖

    人生在世为何不潇洒任性几回?“滴..滴..”“滴..滴..”一阵铃声唤醒了正在沉睡的人儿,只见那被窝蜷成一团,时不时里面动一下,很不安份。这时某女终于忍不住了,掀开被子。“放!”“……你再敢说一遍!”“……!不敢。”凌晨四五点才睡的某女瞬间清醒过来:“老妈,什么事儿~”某女说着说着又钻回被窝了。“你这丫头不是说好去见你,爸爸的么?”爸爸……呵,睡意全无。那是她几岁时的事情,现在也记得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离开了这个家,从未回来过,但她们母女照样活的自在。可老妈现在怎么突然想见他一面?难道是想回来了?夕阳的余辉照进了家中的浴室,莫小妖沐浴完后的浴缸被照得闪闪发光,镜子里也反射这耀眼的光芒。
  • 萤火夜雨江湖谭

    萤火夜雨江湖谭

    云游的道人有说不完的故事,幽幽萤火,冥冥之中,世有桃花,无非良人……天大地大也只是一双破屐踏过,满腹的故事不晓得是亲历的还是道听途说。
  • 盛世独宠绝美小娇妻

    盛世独宠绝美小娇妻

    “辰儿,你这辈子注定是我的女人,逃不掉的!”“我可以变性!”某男嘴角抽了抽。“娘子,为夫初见你时,感觉你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现在呢?”“现在下凡了!”“……”“若若,要不?你娶了我吧。”“咳咳……我喜欢女人”
  • 你若安好,岁月无恙

    你若安好,岁月无恙

    一个真正爱你的人,纵使有千万种理由让他放弃,他也会找一个理由坚持下来。
  • 恶魔少爷请出招

    恶魔少爷请出招

    “以后离他远点。”“为什么?我觉得他挺帅的。”“怎么?想要我惩罚你吗?”动不动就拿这个压我,凌熠辰,看我怎么收拾你......
  • 异世穿越:腹黑三小姐

    异世穿越:腹黑三小姐

    当前世被爱人所伤,穿越到冰寒大陆,没有灵力,怎样,不能修炼,又怎样,在我的字典里没有!阴险腹黑怎样,驾驭群兽又怎样!小冰有冒出来了;"哈哈,我又回来了。看我的"寒烟无力;‘你这家伙给我滚蛋,不要时不时地吓死人!’传出的小冰杀猪般的叫声。有朋友的支持,用自己的实力向世人证明,腹黑女VS妖孽男,穿出世界一片天。。。
  • 异梦时空

    异梦时空

    异雷现,修道途,天脉失,狼烟起,圣道服是结束,还是开始?
  • 槐花

    槐花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