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61800000013

第13章

周克復淨土晨鐘曰。如來出世。大法總是利生。菩薩修行。纖毫不為自己。後人以佛之心為心。切宜究淨業本源。傳宗正印。一一理會明白。顧有正則有邪。正能覺世。而邪能惑世。正法難行。邪風易染。楞嚴十種魔民。皆因錯解。華嚴十類魔業。悉昧正歸。如近世白蓮。無為。圓頓。涅槃。長生。受持等教。無非竊佛祖經論緒餘。創野狐之禪。播窮奇之惡。誑諸無識。婪財倡亂。始猶附佛而揚其波。繼之角佛而標其幟。末運法弱魔強。釋教至是而怪亂極矣。約略言之。有謬解南無者。有謬解般若何以故者。有謬解念佛是誰誰字者。有妄分男普女妙者。有妄分三字四字六字佛者。有妄分在家為彌陀教。出家為釋迦教者。有揑稱釋迦去世彌勒治世者。有揑稱燭光見鬼神者。有揑稱香煙斷吉凶者。有揑稱杖罪抽丁收法眷轉男身者。有揑稱天堂挂榜。地府除名。長生超劫者。有以鏡照人自見王侯冠服者。有呪水洗眼具現空中佛像龍鳳幡幢者。有錯認夫婦為一合相。男女為雙修者。有錯認不產後嗣為不生。不絕慾心為不滅者。有錯認三車。性為牛車。心為羊車。意為鹿車者。更有種種奸人。動將道門修養法。玷冒蓮宗。如妄執四大脈絡。以當寶網交羅。指方寸色心。以況彌陀安住。肺屬西名為金地。舌生津而號華池者。如妄立三十六關。七十二信。扭合怪事。謂之六門見信者。如偽作十六字經。攝氣歸臍。盡力奔送直至丹田者。如偽作達磨胎息論。趙州十二時別歌。龐居士轉河車頌。密授在持者。如妄指口為諸惡門。鼻為涅槃路。教人臨終緊閉其口。著力忍氣。使從鼻出。扭[囗力]字為案。透出此關。名為出門一步者。又[囗力]字四圍。或云酒色財氣。或云地火水風。或云生老病死。不知此字呼作阿字去聲。宗門取以狀其忽有所悟。突地發此一聲。安得如許曲說也。如妄更十號俱彰。為十號歸程。有鵲巢灌項。蘆芽穿膝。玉柱麤裩。蛇入裩襠。波斯獻寶。天鼓不鳴。蓮花池乾。二祖斷臂。立雪齊腰。神光不理等目者。如佛光照徹幽明。因名超日月光。乃妄人指日月出時。教人吸吞其光入腹。自然成寶者。如法華贊如來最後方說此經。取譬轉輪王賞戰士。最後方出髻中珠。乃妄人指運氣入頂。教人學佛頂上有肉髻珠者。如法華經曰。諸漏已盡。言不為聲色香味觸法所惑。乃妄人指人身七寶可成舍利。將眼眵鼻涕津溺等盡取食之。謂修無漏果者。如兜率悅禪師示眾三關。一見性。二了生死。三知去向。乃妄人指人身丹田作內三關。自足至腰為外三關者。如永嘉大師往曹溪禮六祖述正道歌云。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乃妄人指人身夾脊雙關作曹溪一派者。又揑稱六祖云。甯度白衣千萬。不度空門半箇僧。今日無為長生。聳動俗家。輒云未來彌勒佛現在持世。專度居士不度空門。任善知識輩。必再生有髮。方得成佛作祖。余親聞其說。謾應之曰。然則主世之彌勒佛。亦應頂上出髮矣。一座大笑。不聞永嘉云。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又云。東土達磨為初祖。六代傳衣天下聞。豈有度白衣不度空門之理乎。如趙州和尚見僧必問。到與未到。只曰吃茶去。院主問故。和尚呼院主。院主應之。亦曰吃茶去。因是有趙州茶案。乃妄人指潄津三十六次。為吃趙州茶。又教人臨終點辰砂茶服之。為了悟趙州機關。更有以飲小便為喫趙州茶者。一切如鬼如魅。醉夢顛狂。變亂是非。互相排斥。所謂一盲引眾盲。攜手八坑塹。邪見既深。惡報靡極矣。古德云。修淨土者。既定正宗。須破邪說。現生願常遇明師。不值邪見。無惑我心而生懈怠。甚矣邪正分途。非細故也。十方佛子。幸毋為魔軍所陷。趨棘叢而墜地獄。慎之勗之。

徵驗門

事無徵驗。宜其不信。念佛往生之人。昔賢採集成編。莫不事蹟昭著。確有明徵。蓮池大師往生集。與本朝彭尺木居士所輯淨土聖賢錄。尤為大備。倘僅一己見之。猶謂魔事。而凡有天樂來迎。佛光顯現。每多共見共聞。豈尚未足深信耶。此二編甚夥。各有專書。均當置之座右。時時披覽。集隘不能概登。今推採龍舒淨土文所載親聞親見各條。及往生集序著於篇。輯徵驗門。

龍舒淨土文曰。極樂世界。雖去此百萬世界。論其迹則不勝其遠。然佛之慧性。含虗空世界。故無所不在。是以一切眾生。舉意動步。皆在佛之性中。至心懇切無不應驗故敘現世感應。

見殺生念佛得福 觀音感應記云。饒州軍典鄭鄰。死至陰府。以誤追來放還。閻羅王告云。汝還人間。勉力為善。汝見人殺生。但念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彼得受生。汝亦得福。由此推之。足以見念阿彌陀佛誠可薦拔亡者。可增延福壽。不特身後生西方而已。蓮池大師贊曰。負命之鬼。云何念佛而得却之。良以阿彌陀佛功德威神。不可思議。一稱其名。鬼獲超濟。故不現耳。豈尋常禁呪驅逐比耶。

鄒賓王念佛夢覺 予嘗勸鎮江士人。鄒賓王以西方說。且言若無閒暇。但早晨合掌向西。念南謨阿彌陀佛十徧亦得。賓王信之。其夜遂夢與一上人同赴法。正恐懼間。遂念阿彌陀佛至十聲乃覺。豈非佛以此堅其信心乎。

蓮池大師贊曰。古人喻睡眠為小死。此語最善。蓋夢寐之顛倒。較生死之昏迷幾何。而寢息神安。命盡之時。庶稍稍有自由分。善導大師教人臨睡入觀。良有以哉。

阮嫂念佛眼明 予同郡懷甯縣營田莊有阮念三嫂。患兩目將盲。常念阿彌陀佛。遂得開明。此予親見之。

蓮池大師贊曰。彌陀光明無量。照十方國。苟至心憶念。就使肉睛不朗。當必心目洞開。而今時瞽者。往往作師巫。造殺業。是為從冥入冥。終無時得覩天日矣。嗟乎。吾安能以此普告盡世之盲人乎。

閻羅王勸婆念佛 鎮江金壇縣株林村蔣婆。年七十許。死至陰府。命未盡當還。閻羅王問云。汝能念經否。對云不能。王云。汝不能念經。但念阿彌陀佛。既放還。蔣婆謂閻羅王教我念佛。更無可疑。故常念此佛名。近百二十歲方終。其生淨土必矣。豈非以其念佛而又延壽乎。何其壽之多也。金壇士人張延芝為予言之。

邵安撫念佛脫難 晉江邵彪字希文。為士人時。夢至一官府。人皆稱安撫。彪自喜曰。豈非予及第後作安撫乎。行至前。見一官員問云。汝知汝未及第因否。對云不知。令引彪去看。見一大鑊煑蛤蜊。見彪乃作人聲。呌彪姓名。彪遂念阿彌陀佛。方念一聲。蛤蜊皆變黃雀飛去。彪後果及第。至安撫使。以此見殺生阻人前程。不可不戒。又見佛力廣大。不可不敬。官職自有定分。不可苟求。

蓮池大師贊曰。殺生遲其得祿。念佛解其殺冤。今士人以牲牢乞祐於鬼神。而不知持萬德之洪名。其為計亦左矣。願三獻連城者。識此於鐵硯之側。

念佛風疾不作 予近附舟至鎮江。閘中闕水不能行。乃於金山借四經。即阿彌陀經也。欲校勘刊板廣傳。舉筆之時。右手有風。其指自掉。寫字不便。予乃舉指念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數聲。禱告乞除風疾。以成就寫此經。禱畢。指遂不掉。以至終帙無恙。以此見佛與菩薩。只在目前。但人信心不至耳。

宋李彥弼記文曰。彥弼乾道癸巳。家染疫疾。四月五日。彥弼亦病。粥藥不進。至十九日早。夢一人褐衣。神貌清癯。以手撫摩彥弼肢體。而呼彥弼令速起。彥弼惕然問曰。公何人耶。答曰。予即龍舒也。彥弼因告以疾病。雖欲支持莫能。將何以愈其疾乎。公曰。記省闕仲雅教汝捷徑否。彥弼曰然。每日持誦阿彌陀佛不輟。公曰。汝起食白粥即可。既寤索粥食之。病隨愈。後見龍舒畫像。儼然如夢中見者。彥弼稔聞居士潛通六藝。尤精於易。誨人不倦。所至學者輻湊。謝君以靜逸堂待之。戶外之屨常滿。正月十一日。令子姪往承其教。不久回去。云居士夜來講書罷。如常持誦禮佛。至三鼓忽厲聲念阿彌陀佛數聲。云佛來接我。言訖立化。是夕邦人有夢二青衣引公向西而行。傳為勝異。識與不識。咸來瞻敬。恨不[款-士+止]奉談麈而重惜焉。居士未示寂滅前三日。徧囑諸人。勉進道業。有此後不復再見之語。初十日訪趙公省幹。借浮室云。道業辦。去時好。乃書日課。積計九百十二萬五百。貼於壁。噫。自非根性融明。達乎生死之理。未易臻此。彥弼一病垂死。棺椁衣衾。已陳於前。荷居士陰賜拯接。遂獲平愈。可謂生死骨肉者矣。或曰。夢因想成。然食白粥之效。安可誣也。抑知居士悲願甚深。功欲及人。雖在常寂光中。不忘念力。其勸修淨土成佛之緣。可不勉勵而進哉。謹刻公像。并著感應事跡。用廣其傳。非敢飾辭以惑耳目。故此直述而具載之。伏冀見聞敬信。同霑利益。王神昭著。實證斯言。公姓王。名日休。字虗中。號龍舒居士云。是歲下元廬陵李彥弼謹記。

湛然居士集曰。元祖朗將示寂。口占偈曰。咄這皮袋。常為患害。繼祖無能。念佛有賴。來亦無來。去亦無礙。四大五陰。一時敗壞。且道還有不敗壞者麼。良久云。浮雲散盡月昇空。極樂光中常自在。遂跏趺而卒。

佛祖統紀曰。塋珂受業瑤山。酒炙無所擇。一日忽自念梵行虧缺。且墮惡道。向同住僧取戒珠禪師所編往生傳讀之。大有感發。擇一室面西設坐。絕食念佛。越三日。夢佛及大士告曰。汝壽尚有十年。且當自勉。珂白佛言。閻浮濁惡。易失正念。所願早生安養。承事眾聖。佛言。汝志如是。後三日當迎汝。至期命眾誦彌陀經。曰。佛及聖眾俱至。寂然而化。

明高僧傳曰。性澄住上天竺。後歸佛果寺。篤志淨土。臨寂。眾為稱佛名。止之曰。佛須自念。明晨當來一別。黎明眾集。端坐而化。

蓮池大師往生集序曰。世尊始成正覺。為諸有情。普演佛乘。既而機難盡投。由是於一乘中示三乘法。而復於三乘中。出淨土一門。今去佛日遠。情塵日滋。進之不能發神解。超聖階。退之倀倀乎有淪墜之險。而匪仗此門。其何從疾脫生死。大矣哉。可謂起末世沉疴。必效之靈藥也。顧古之效多。今之效尠。其咎安在。則亦口淨土。心娑婆。而堅勇明悟不及前輩云爾。聞昔有傳往生者。歲久滅沒。不可復覩。而斷章遺跡。班班互載於內外百家之書。予隨所見。輙附筆劄。仍摘其因果昭灼者。日積之成編。殆存十一於千百而已。今甲申。竊比中峯廛居。掩關於上方。乃取而從其類後先之。又證之以諸聖同歸。足之以生存感應。計百六十有六條。而間為之贊。以發其隱義。題曰。往生集。俾緇素之流。觀於是書。將指而曰。某也以如是解脫而生。某也以如是純一而生。某也以如是精誠之極感格而生。某也以如是大悲大願而生。某也以如是改過不吝轉業於將墮也而生。某如是上生。某如是中生下生。庶幾乎考古驗今。為淨業者左券。而客有過我者。閱未數轉。勃然曰。淨土唯心。心外無土。往生淨土。寓言也。子以為真生乎哉。甯不乖於無生之旨。予俟其色定。徐而謂曰。談何容易。如以無生而已矣。一切斷滅。不應尚有唯心。果悟無生。則生亦奚礙。生既本無。故終日生而未嘗生也。且爾已盡漏心否乎。對曰不能。噫。漏心未盡。則生緣未休。生緣未休。則托質有所。茫茫三界大苦海中。不生淨土。而生何土。六道之匍匐。九品之逍遙。利與害天淵矣。抑未之思歟。飾虗論而爭高。吾亦能之。所以弗為者。夫亦懼生於識法耳。行矣。爾誠不以予言為非。即淨土而之佛乘。蓋未嘗間壁絲毫。而奚乖之有。客悚然從坐而作。惘然而自失。不覺其汪然泣下。而悲且咽也。整衣莊誦之終卷。亟拜亟請梓焉。梓既成。道其始末如此。

正月初一日彌勒尊佛聖誕  初九日玉皇上帝聖誕  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聖誕  廿一日普賢菩薩聖誕  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薩聖誕  初八日釋迦文佛聖誕  六月初三日韋馱菩薩聖誕  十九日觀音菩薩成道  七月十三大勢至菩薩聖誕  三十地藏王菩薩聖誕  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聖誕  臘月初八日釋迦文佛成道

同类推荐
  • The Oakdale Affair

    The Oakdale Affai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如此京华

    如此京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眼科秘诀

    眼科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通玄真经注

    通玄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北齐文

    全北齐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隔壁那个偷窥狂

    隔壁那个偷窥狂

    且看一个闷骚系呆懵面瘫如何追上他喜欢了十多年的伪·冰山·真·花瓶系女神的。女神不好追,要看你怎么追。喜欢请收藏,多谢观看乀(ˉεˉ乀)
  • 天道玄兵

    天道玄兵

    田天,出生平凡。因为对武术痴迷而被卷入一场惊天阴谋中!从此,他不再平凡!爱恨情仇,异世奇缘是命中注定还是人为操控?
  • 冒牌系统

    冒牌系统

    彦辰洪一梦之间被带到玄幻世界,得到了举世无双的冒牌之术,为了生存,正直善良的他从此走上了坑蒙拐骗这条不归路。你有牛逼宝物?我这里神器一堆用烦了,咱俩换换。你有仇不敢报?怕个毛,我拿神器带你装逼带你飞。等那人鼓着勇气踏上久久未敢动手的复仇之途,彦辰洪悄悄地撤了,去他家里搜刮了他的财产扬长而去。他淡淡地道:在这个世界上,做人可以不强大,但绝不能不牛逼!
  • 丫头请留步:我以真心换你倾心

    丫头请留步:我以真心换你倾心

    【本文前面情节发展有些快,后面就慢慢调整了】一个偶遇,他们就此分手,从此再无牵扯。一场预谋,他为了追回她,却使两人越来越远。一次越狱,只为追她生死相依。生与死的刻骨纠缠,爱与恨的欲罢不能。他与她该有怎样的结局。只因他曾浅笑呢喃,今非昔时何时了。
  • 五诰解

    五诰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妙学院

    奇妙学院

    这是个平凡的学院,平凡的小夜和往常一样用年级第一的身份在课堂上睡懒觉,然而,他有九个不平凡的朋友,那天他被那个神女开启了奇妙的命运,九个命运的齿轮和他相接,这个学院从此将不再平凡,他和九个朋友将会在这里改变这个学院,从他们聚集在一起的那一刻,这个学院,便成为了奇妙学院!
  • 弑神破天传

    弑神破天传

    李玄天机缘巧合下获得了上古大神弑天的记忆,从此踏上了不同寻常的修炼道路,无数的精怪,魔头,仙人,神人将会陆续出现,且看李玄天与一众朋友如何笑傲寰宇。
  • 尊上心塞

    尊上心塞

    我在自己千岁寿诞的时候突发奇想的想要自己种一个徒弟出来。对此,流云山的弟子们表现的特别宽容。毕竟像我这种支撑着活了一千年,熬死了自己师父、师兄、师姐、师弟甚至师侄的孤、寡、老、人,脑子不正常一点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我的小徒弟啊,为师种了你这么久,你为什么就是不发芽呢?心塞。
  • 风尘岁月

    风尘岁月

    姬玄华是武功非凡的大盗,他身背雁翎刀,横闯天下,有时手无寸铁,也能杀得对手血肉横飞。他神出鬼没,令人谈虎变色。姬玄华又是一位风度翩翩的英俊小生。他对镜花妖的百般温存、对高黛的关怀体贴、对唐季华的柔情蜜意,使人看到他是一位有情有义的真豪杰。
  • 累从何来:别把心理疲劳不当回事

    累从何来:别把心理疲劳不当回事

    快节奏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心理疲劳的状态,心理疲劳对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书以此为主线,从解析心理疲劳出发,帮助人们认清疲劳之态,找到身心疲倦的原因,分析这种状态带来的后果,并提出最实用、最贴心的“药方”,帮助人们一步步走出自己内心的疲劳状态,找回工作的激情、家庭的和睦、心灵的宁静和生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