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63000000033

第33章 國名海澗薗林名大莊嚴藏彌勒菩薩

法性苞含勝出無礙。名海澗國。總發統攝行德斯聚。名曰薗林。萬寶交瑩出生無盡。名大莊嚴藏。夫言彌勒者。此言慈氏。盖顯慈用自在地果畢竟。故乃此位特寄其人。以為知識也。法門者。或名大慈。或名大悲。或名菩提心。或名受生。或名入三世智。正念思惟莊嚴藏。此盖隨義之通塞也。就此文中。初明善財蒙二童誨導起脩進趣二偈後爾時已下明行已到。三爾時善財頭面禮敬已下明到已設敬。四白言已下明往復以陳來意。五善男子汝今往詣文殊師利問已下明其慈氏高推有在。又從實知問於一生義在稍難。故乃特須忉利天上正念。天女以為見聖之良媒。若准上來亦應是知識之一門。但無其說法。故攝為慈氏之方便也。囗囗者猶福德之差別也。此童子者。亦是助化之知識也。又金剛心之與一生。理非胡越。故乃善財更無告辭之文也。

就起脩進趣中。初明二童陵虗誨讚令便速脩。二爾時善財聞如是等讚已下正明善財奉教而脩行。就前陵虗誨讚中。初明二童加於善財令三業調順得不疲之力。二又作是言已下正示高位令去心有標。三汝詣彼問已下正勸善財速赴高位諮受生之法。四善男子汝不應一善根已下勸捨劣心更崇勝想。以顯良友見在不易。五若見聞法恭敬供養已下勸捨輕心。當作寶想。以顯難遇。六復次善男子善知識者則為慈母已下勸在法莫生人過之想。以顯難遇若也。總而束之。則初二段明何所習近。中間三段辨云何習近。第六一門辨何故習近。就示高位中。一則示處。謂國薗及樓三種土也。二示其人謂彌勒是也。就第三勸問受生法中。初則直勸往參。二何以故已下明有德故須參。三善男子彼菩薩已下正舉前德。能令行人入證具足。故須參也。就第四勸捨劣心中。初舉善財已得十法。勸令更脩。莫生足想。二何以故已下舉法實多。釋成勸意。三是故已下結。就釋中。初六十無量明助道行法。二脩菩薩法已下證道行法。三覺悟菩薩諸莊嚴行已下明不住道法。四善男子略說已下明大用自在法。就前六十句中。初明自分行相。二發起無量不壞信心已下明他分行相。三淨脩無量已下明二分行成滿足之義。就自分中。初明利他方便。二脩淨菩薩無量直心已下明自分利方便。就他分中。先明自利方便。次發起無量法明已下明他利方便。就第五勸莫生輕想中。初則直勸莫輕。二何以故已下明生善處多是故莫輕。第二何以故已下明滅惡德具故勿輕也。就第六當作師想中。初十句明勸善財當於知識作除苦想。二又善男子已下二十二句正勸善財作勇猛不退想。三又善男子已下勸自念病重無得簡師得失想。就無得簡師得失中。初十句直勸勿簡。二何以故已下三十句釋。三善男子如是等已下八句結。其善友全是行本。故須莫簡也。就第二善財奉教脩行中。初長行。後偈頌。就長行中。初明善財聞讚心喜不倦心成。二見諸如來已下明由心生解法無不照。三爾時五體敬禮已下明依解興行重人敬處之義。四又復等觀已下明由行成道。謂見脩等是也。五爾時善財已下明得成在人。則妙解圓備。深知此處。即是淨土智慧。眾生往在其中。故須敬也。就淨土之中。略有二門。謂初明深達二際。不同凡夫。無為眾生往在其中。二出過眾生為教化故。而不捨離者已下明大用自在不同。二乘有為眾生往在其中。就重頌中。有五十五偈頌前第五淨土之義。就中初三十六偈明人淨故堂淨。二佛子已下十七偈明堂淨故人淨。末兩偈明結德歸人禮敬求護之義也。就初人淨故堂淨中。初十偈頌前不住有為人。次二十五偈頌不住無為人。末不離一坐處一偈明寂用無礙。處所不居。故乃安住及於住此二句之文。皆不攝也。

就第四大段中。初一問一述。明善財心無越起。要藉無際而生。故師歎既周。還遣善財問於文殊。二爾時善財五體敬禮已下一問一述。明其善財既不失本實。則來合其時。心具決然。三善男子汝先所問已下正提前問。開樓觀以廣詶。四爾時善財白言此何法門已下兩問答明問。名以求會實。五善財白言從何所來已下兩問兩答。明泯去久近。以顯一生無一生相。故無生而不生。若總而束之。還是三問答之別義。謂初兩問兩述。即是法體。就第一述成中。初則對眾以指述其能脩。二從善財汝今得最大利已下正喚善財明前所述。是善財所有。故宜自幸。三爾時彌勒已下正推本友。明勸善財知得自幸之由。四爾時善財已下明於善財既蒙聖勸。則解徵先原成行之義。就對眾指述中。初歎心因成立。即序述行所逕歷遠近之義。二如是童子學大乘者已下正述心因及起方便攝行義。三從善男子世間有能發無上心者已下明其善財心行。既然則實是希有難遇之高士也。四從善男子若有菩薩如是學者已下歎其行成德齊普賢威儀同佛。以成三千獨一之心也。逕歷百一十知識者。謂此四十通。於十信即是五十。然此五十之中。各有方便自體二種法門。以為學行及脩二種境界。即是一百知識也。又摩耶慈氏位窮學頂力用自在。故此二人各具五德。念以二五之十。配於前百。即是一百十一知識。夫知識頭數既然。則所歷之城事亦同。此就正喚善財。明前所述是善財所有。勸其自幸中。初明得見根本知識聞法生道。故須自幸。第二汝今獲大善利已下明得見四十一知識。故須自幸。第三善財汝應已下正觀自幸之義。過去諸佛不得此法者。當是十住中便成正覺之佛也。夫心力難思。故今文殊嚮彼申臂。以助供養之具。然先際既攝。則後際自來。故慈氏當尊。亦即以手而摩善財。就第二問中。初則舉出自疑。二大聖今者已下正舉慈氏所行。以為所問之法。三唯願已下結請也。就慈尊述成中。初以偈讚。顯於善財不捨本際道心圓備。二偈後告善財言已下明於慈尊印前顯後廣明善財心本既具遂德無不集義。就偈讚中。初以偈頌。二偈末少文明讚不虗。讚有傍利之義。就此六十八偈中。初一偈總歎善財德備具足能來見我。次十偈明善財得文殊之解故來合其宜。三成就智慧網已下有十四偈。明來心清淨故乃妙也。四無比正直心已下二十六偈。嘆於善財心因成立隨順文殊成自利利他行相之義。五分別諸佛已下十一偈明勸善財已具上行宜當自幸之義。末六偈總結其德。明於善財豈直現益無崖。若後之獲利復義亦無窮也。此亦還頌前段之述文也。就第二明善財心本既具法無不集中。初略明心本具足值此良師道互鬱茂為諸佛護持義。二何以故已下廣明菩提之心力用廣大德無不建釋成善哉義。三善男子汝得善利得阿耨多羅已下少文結屬其人以顯善義。就第二廣釋中。謂始於此唱。終於三世諸佛成正覺。故明心與理合根本成立生善具足義。二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自在藥以下竟此段。廣就喻門明心與行同體離自在成滅惡之義。就前段生善中。初一句對果以顯本立。二為良田已下託末以廣辨。三佛子菩提心者如是已下總結無窮。寔以此據其終欲攝行以歸普賢。故乃廣辨其心。以顯始終無二方。得畢竟故也。就廣辨中。有一百一十五句。謂始於初句。終盡能滿菩薩諸大願。故有十八句。明自利行心解行道乘四心成也。二者慈母已下有二十句。明利他行也。三白栴檀已下十七句明除煩惱鄣。四利梨已下二十句明除智鄣。五湧泉已下七句明煩惱盡故心解脫。六網羅已下十七句明智鄣斷故慧解脫。七瑠璃寶已下十六句明德用自在緣無不攝出過二乘義。何以故者。何以心非是行。而得萬用斯備與佛同故。就第二段滅惡行中。初則就九十之喻。合以廣辨。二末後少文結也。凡九十喻者。文自顯然。不煩具指云爾。

就開樓觀以廣詶中。初則總舉前問。示其答門。令善財行者入已悟實義。二爾時善財已下明答門。雖現而非友力不入。故令彌勒彈指門即開也。三善財即入已下明於善財蒙知識之加力。得入樓觀之法界。照周萬境。無鄣無礙義。四爾時彌勒攝神力已下明於善財解力未淳。入無永入。還住本位。陳己所見。對於彌勒以顯宿幸。得於知識之力義。還閇者。猶得旨亡筌也。就蒙知識之加力。得入樓觀中。初就樓觀為詮。以見淨土法身義。二爾時善財於寶鏡已下明於寶鏡為詮。得見淨土法身義。三又見寶柱中已下明託寶柱為詮。得見淨土法身義。四爾時彌勒告善財已下明見境真解相貌差別。就初樓觀中。從彌勒威神已下是法身也。又聞樓觀者。猶是法身之口業也。就寶鏡中。又見無量已下是法身也。寶柱中法身者。又樹中已下是也。若直樓詮鏡柱樹及半月等以為觀境者。則義亦通矣就見之相貌中。初夢喻者。境無境相中。陰喻者報無報相。三非人喻者知無知相。四龍宮喻者時無時相。五梵宮喻者現無現相。六入定喻者亂無亂相。七乾闥喻者礙無礙相。八昇無喻者相同乾城。但已下觀實見為別。九大海喻者容無容相。十幻喻者用無用相。就答第二問法名之中。初一問答正問法名。第二問此諸奇特。從何所來者。問此法名生起之由。以顯此法非同相用也。莊嚴藏法門者正答。法名一生菩薩得者。寄人以顯法位也。龍王喻者。明用從心起。則知起在無始幻喻者。明起無起相。則知起在無終也。

就第三明久近問中。初一問答明體實無來去隨化收來去。第二問答正問隨化受生之相貌也。就答初問中。初問中。初十句正明真性平等妙絕來去。二從但為已下有七句。明體雖平等而大悲勳心故有來也。三汝所問我已下正就隨化處所以顯來相。就前十句中。無來住者始終不二。無著者染淨不二。不生死者生滅不二。不住至者進退不二。不離起者成壞不二。不捨著者出沒不二。無業報者因果不二。無起無依者本末不二。不常不斷者有無不二。所言趣者。盖是途理之別名也。就七句中。初一是總。餘六別也。就其別中。初一句明從助道而來。次大願兩句明從不住道來。次無增兩句明從證道而來。末後一句明從身報而來。身報者。猶是三道畢竟也。言汝所問我者。猶似且置是事也。就答第二問中。初明真常法身來生之相。二我於此閻浮提南界已下明方便之身上生下生。令於文殊善財俱見之義也。就前真常法身受生中。初就十法明受生行位。十法者。猶十地行相也。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已下明生無獨生緣備方建。三佛子如是菩薩超凡夫地已下明真生既建。則妙出凡小清淨之義。謂知一切法悉如電已下是過小之相也。四善男子我淨法身已下明前法身既出過凡小。則自在遍周一生一切生義。就高推有在中若次第而言。則事唯普賢菩薩以為知識。然普賢之行。非妙慧不達。故須勅言汝往詣。文殊師利亦似前示正念天女也。文殊為佛母者。謂大覺圓明。從寶際而生。即是般若波羅蜜為母也。

同类推荐
  • 庚子国变记

    庚子国变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释名

    释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Enchiridion

    The Enchirid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谈辂

    谈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火麟剑之三重天纵横

    火麟剑之三重天纵横

    为保天下苍生无虞,天上战神应龙降世,持火麟剑血战四方,天下英豪惧怕战栗,红颜不弃以命相护,意浓情深缘定三生,师恩深似无尽之海,兄弟难得义薄云天,运筹帷幄天下大势定,决胜千里笑谈江山,笑而风雷至,怒而沧海寒,举手破苍穹,剑舞诸神残,魔人肆虐,长身屠之,魔子来临,逆天斩之,天劫考验难加其身,傲立巅峰笑霸三重天!
  • 右绕佛塔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叭

    梦叭

    网上有家神奇的店,名叫“梦叭”!里面只卖一样东西,那就是梦!别看只有一个字,但,它的价格从两千,到一万,到十万,甚至百万,千万,,,高的离谱,却依旧有人趋之若鹜,求而不得!
  • 毕竟时光苍老你我不同

    毕竟时光苍老你我不同

    苏梓兮她说:“我爱你,只是那个曾经荒废了我整个曾经,而如今我已经没有爱的勇气和能力。”顾柠梵他说:“我不想以忧伤的姿势演绎以后的漫长”叶暖暖她说:“你吻我是因为你寂寞,我不反抗是因为我爱你。”安旭泽他说:“我只是一个人走了太久,久到我已经习惯一个人了”
  • 九域荒帝

    九域荒帝

    实力低微的少年,与朋友垂危百冢林,诡异秘境得知身世之谜!弑敌祭友,为解开身世之谜,少年一路杀伐!洪荒之物的碎片,牵扯到一个数千年的阴谋,置身谋乱棋局,少年鏖战四野,浴血八荒!卜脉迷盘,测得又是何人,逆天改命,我的命岂是尔等可以染指~仙之初为玄,玄之极为幻~天资低劣的少年,依靠特殊能力,报血仇,破命盘!
  • 霸道帝少的最美宠儿

    霸道帝少的最美宠儿

    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在酒吧重逢,一个是著名大学的纯洁校花,一个是深爱她的霸道总裁,他们会在一起吗?
  • 宠妻成瘾:总裁谢绝离婚!

    宠妻成瘾:总裁谢绝离婚!

    午夜时分,他化身野兽,对她狠狠掠夺。本是一场蓄意的阴谋设计,却抵不住爱情悄然来袭。他娶她是圈套,她嫁他是交易。他时而冷漠,时而狂热,她以为,这就是爱情。不料,当她怀上他的孩子,他却一声令下:孩子打掉!你,给我滚!
  • 承天世界

    承天世界

    穿越了?特等科研家王宸月穿越了?没错,王宸月在跳崖时意外的来到另一个世界,一个在宇宙深处的平行世界,名叫承天世界。这里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还有高楼大厦,完全一副现代城市样子,但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科技,没有魔法,只有神奇的元气。不!他竟是个百年难一遇废材!但是,老天还是有眼,他体内竟然……当二十二世纪的地球科技撞上传统的元气修炼,会发生什么火花?
  • 九天修罗界

    九天修罗界

    无限血域上空一道血色电弧似流星般划破天际,而这一天一个婴儿出生了。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他将掀起滔天巨浪!修罗族与众不同,主要修炼手指罗纹。一罗通脉;二罗开穴;三罗锻体;四罗炼魂;五罗清气;六罗凝神;七罗化元;八罗锁精;九罗执地;十罗逆天。
  •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