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64100000003

第3章

与童伯虞

某秋试幸不为考官所取,得与诸兄诸侄切磨于圣贤之道,以滓昔非,日有所警,易荆棘陷井以康庄之衢,反羁旅乞食而居之于安宅,有足自慰者。

仆处足下之馆几半载,而不能回足下拳拳声利之心,此诚仆浅陋之罪。

仲尼颜子之所乐,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金革百万之众在其中。此岂可地用其心而期与富贵利达兼得之者哉?

后世之求人爵,盖无所事于天爵矣。舍此而从事于彼,何啻养一指而失其肩背。况又求之有道,得之有命,非人力所可必致者,而反营营汲汲于其间,以得丧为欣戚,惑亦甚矣。

与刘深父

来书示以方册所疑,足见为学不苟简。然其理皆甚明白,本无可疑。若于此未能通晓,则是进学工夫不纯一,未免滞于言语耳。今欲一一为深父解释,又恐只能言语议论,无益于深父之身心。非徒无益,未必不反害之也。

大抵为学,但当孜孜进德修业,使此心于日用间戕贼日少,光润日着,则圣贤垂训,向以为盘根错节未可遽解者,将涣然冰释,怡然理顺,有不加思而得之者矣。

《书》曰:「思曰睿,睿作圣。」孟子曰:「思则得之。」学固不可以不思,然思之为道,贵切近而优游。切近则不失己,优游则不滞物。《易》曰:「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记》曰:「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日用之间何适而非思也。如是而思,安得不切近,安得不优游?

至于圣贤格言,切近的当,昭晰明白,初不难晓。而吾之权度,其则不远,非假于外物。

开卷读书时,整冠肃容,平心定气。诂训章句,苟能从容不迫而讽咏之,其理当自有彰彰者。纵有滞碍,此心未充未明,犹有所滞而然耳,姑舍之以俟他日可也,不必苦思之。苦思则方寸自乱,自蹶其本,失己滞物,终不明白。但能于其所已通晓者,有鞭策之力,涵养之功,使德日以进,业日以修,而此心日充日明,则今日滞碍者,他日必有冰释理顺时矣。如此则读书之次,亦何适而非思也。如是而思,安得不切近?安得不优游?若固滞于言语之间,欲以失己滞物之智,强探而力索之,非吾之所敢知也。

与张辅之

学者大病,在师心自用。师心自用,则不能克己,不能听言。虽使羲皇唐虞以来群圣贤之言毕闻于耳,毕熟于口,毕记于心,只益其私、增其病耳。为过益大,去道益远。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古之所谓曲学囗行者,不必淫邪放僻,显显狼狈,如流俗人、不肖子也。盖皆放古先圣贤言行,依仁义道德之意,如杨墨乡原之类是也。

尊所闻,行所知,须要本正。其本不正,而尊所闻,行所知,只成个檐版。

若与流俗人同过,其过尚小。檐版沉溺之过,其过甚大,真所谓膏盲之病也。

定之于动静,非有二也。岂有定于静而不能定于动耶?

特然自立之节,较之流俗人则为贤者,在子之身则为深病。吾非不知子之践履尚未能不自愧,顾以为践履未至,此节已常在胸中,耿耿然为拒善之藩篱,而不能以自知。......流俗人而或有之,是则可喜非可责也。至于知学之者有此病,则其观圣贤之训、听师友之言,必当惕焉愧悔改革,不如是,谓之不知学可也。......吾之所望于子者,非以流俗人望子也。如以流俗人望子,则子流俗人贤者矣,勉之而进,诚流俗中大贤者矣。望之以圣贤之门,乃始为一膏盲之病人也。此病去,自能改过迁善,服圣贤之训,得师友之益,如动亦定、静亦定之说,亦不必苦心而自明也。

君子有君子践履,小人有小人践履,圣贤有圣贤践履,拘儒瞽生有拘儒瞽生践履。若果是圣贤践履,更有甚病?虽未至纯,亦只要一向践履去,儿则至于圣贤矣。只为辅之践履差了,正如适越北辕,愈务而愈远。

凡与子言者,皆只是入头处,何谓不教以入头处也?

与曹廷之

大抵学者且当大纲思省。平时虽号为士人,虽读圣贤书,其实何曾笃志于圣贤事业?往往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徇情纵欲,汩没而不能以自振。

若有事役未得读书,未得亲师友,亦可随处用力检点,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所谓心诚求之,不中不远。若事役有暇,便可亲书册。

看挺之未曾如此着实作工夫,何遽论到一贯多学处?此等议论可且放下。且本分随自己日用中猛省,自知愧怍,自知下手处也。既着实作工夫,后来遇师友,却有日用中着实事可商量,不至为此等虚论也。

与曹立之

蒙问致知知止、正心诚意、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次序,深切慨叹!不知立之许多时在干当甚事?观如此问文字,一似梦中起来相似。......知至至之、知终终之一段,程先生说得多少分明。立之不应不晓文义,恐是用意过当,翻有此疑惑。

夫子答子路「何必读书」之说,则历辞以斥其过,而不容其辩。

必欲天下之理无所不明,必至夫子耳顺之年而后可言。然「学而不厌」,「发愤忘食」,「回非助我」,「启予者商」,则虽夫子之圣,亦非有天下之理皆已尽明,而无复有可明之理。今谓立之不明者,非固责其不明天下之理,盖谓之有不自知处也。

能为能,不能为不能,明为明,不明为不明,乃所谓明也。

姑随所见,其号不侈,小心退逊,以听他日之进,则小可大,狭可广,拘可通,曲可直便不至失序,便不至无证。

子夏,孔门之高弟,百世之师表,其才质岂易得哉?当时夫子告之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夫所谓小人者,岂险贼不正哉?果险贼不正,则又安得谓之儒?虽曰儒矣,然而有所谓小人儒。「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虽曰小人,然不可不谓之士。

横渠先生云:「见识长得一格,看得又别。」此语诚是。

与黄日新

以夫子之圣,孟子之贤,犹不免叔孙臧仓之毁。

彼狃于心俗,蔽于闻见以陷于恶而失于本心者,不可遽谓之小人。闻善而慕,知过而惧,皆君子之徒也。若乃亲善人,闻善言,见善行,而狼狈自若,无所忌惮,慧黠奸慝,常有毁伤善类之心此所谓志夫邪恶之小人。

与黄元吉

道广大,学之无穷,古人亲师友之心亦无有穷已。以夫子之圣,犹曰学不厌,况在常人?其求师友之心岂可不汲汲也?

然师友会聚不可必得。有如未得会聚,则随己智识,随己力量,亲书册,就事物,岂皆蒙然懵然,略无毫发开明处?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行其所知则光大」,非斯人也。

今元吉纵未有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处,且随前日所已闻已恬者,尊之行之,亦当随分有日新处,莫未至全然为冥行也。

学者未得亲师友时,要当随分用力,随分考察,使与汲汲求师友之心不相妨害,乃为善也。

与诸葛受之

某自承父师之训,平日与朋友切磋,辄未尝少避为善之任,非敢奋一旦之决,信不逊之意,徒为无顾忌大言。诚以畴昔亲炙师友之次,实深切自反,灼见非外烁,徒以交物有蔽,沦胥以亡,大发愧耻。自此鞭策驽蹇,不敢自弃。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仙魔恩仇传

    仙魔恩仇传

    一千年前,《通天古卷》横空出世,不知引来多少腥风血雨,一千年后,《通天古卷》重现江湖,而这一次,它的主人却是一个懵懂少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狐妖森林步入人世,在历经爱恨情仇,世间冷暖后,他最终会剩下些什么呢?
  • The Essays of Montaigne

    The Essays of Montaig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查理九世之我们的秘密

    查理九世之我们的秘密

    夜深人静,月光安静的影子倒影在大海之上,有时还会荡起一丝波澜。一个女孩盲无目的的走着,眼神空洞。眼边泛红肿,脸上还有两道泪痕。看似很活泼开朗的女孩,貌似受了什么打击。静静地哭着。女孩慢慢的走着,走进海里,走进天堂,直到海水把女孩吞噬。夜深人静,月光安静的影子倒影在大海之上,有时还会荡起一丝波澜……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战神联盟,王之神传

    战神联盟,王之神传

    战神联盟,勇闯神迹!战神联盟,永不言败!战神联盟,至高无上!
  • 都市逍遥巫医

    都市逍遥巫医

    新书《天才木匠》上传,还望支持,拜谢!
  • 微尘界

    微尘界

    色体极小者称为极尘,七倍极尘谓之“微尘”。法王自在,置世界于微尘,纳须弥于黍米。世有奇人出,天下虽有群魔乱舞,然遇之便是身埋黄土。前路坎坷,道途艰辛,且随我一路向前,驱散遮天黑幕,笑看花开花落,坐观云卷云舒。
  • 美人殇之三世

    美人殇之三世

    寻,那一抹微笑、盼,那一份温柔、等,那一次回眸、念,那一种情...三生三世转转回回到头来还是你
  • 轩舞传奇

    轩舞传奇

    一场腥风血雨的江湖大乱后,他是唯一留下的后人,放荡不羁的他拥有惊人的习武天赋,他见义勇为却一再的遭人诬陷,在凶险的江湖中寻到生命中的最爱,一朝名扬天下却失去挚爱,令他痛不欲生,江山美人,他最终该如何抉择?她是外表冷漠高傲的大小姐,内心善良勇敢,为爱执着付出生命,幸运的她危难之时总有人出手相救,一次生命的复活让她得到他的心,从此幸福甜蜜相伴,命运的安排他们再度分开,再一次相见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娘,而他的身边另有佳人相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几度离别生死与共,他们的爱情会演绎出怎样的传奇?
  • 风过异界必留痕

    风过异界必留痕

    倔强双眸戏女神,嗜血杀戮天下行。血色异芒破苍穹,剑气纵横震九州。薄命鸳鸯惊世情,只叹苍天弄世人。巅峰一战众神陨,风过异界必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