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0400000127

第127章

八法界人类有二。先辨类别。后显义相。前中虽总通论有五十七人。收摄流类但有二十。一菩萨二比丘。三尼。四优婆塞。五优婆夷。六童男七童女。八天子。九天女。十外道。十一婆罗门。十二长者。十三博士。十四医人。十五船师。十六国王。十七仙人。十八佛母。十九佛妃。二十神。二显义相中有四句。一约果摄化。总是佛智摄生之用。海印三昧之所显现。二约因成行。总是菩萨成行摄生。但随愿力现形差别。以应群机。三约义显德。总是缘起法界之中人法门摄四约相辨异。即是菩萨。五生所收。一息苦生。二随类生。三胜生。四增上生。五最后生。于中菩萨有六。三处现身。一初文殊为佛母故。本有缘故。初位劣故。唯一人也。二中间渐进现于二人。谓观音正趣也。后位成满显德胜故。具有三人。谓弥勒文殊及普贤。余人寄显位别。至文当辨

九法界事义中通下诸位总有十门。一正报法界。二依报法界。三现相法界。四表义法界五言说法界。六义理法界。七业用法界。八说往因法界。九结自分法界。十推胜进法界。然此十门同一缘起互融无碍。随一皆具。于下文中有具不具。随文准之

十释文者今依五相科释此文。就初寄位修行相中有四十一知识内。初文殊一人寄当十信知识。以信不成位故不辨十人。余四位成故各有十。就初中分二。先明发起能化之缘。后尔时尊者承力下明成彼化事。初中三。先主伴出阁明依本起末也。证如离念名善安住。法界数重名为楼阁。从此正证起后妙智名从阁出。同行者智眷属故。以文殊表是吉祥智故。菩萨是内眷属。余力士等外眷属。十天者梵云提婆。此云天。亦云神。同上初会中地神河神等。并是法门之神。如名准释。此显内报离染。次有八王表法自在可知。此并显文殊之威德耳。二俱到佛前。三设敬辞去。明就机救济故二成化事中有三会则为三段

初摄比丘会中有二。初明身仪摄益。则令根熟起欲。二尔时文殊告诸下明语业摄益。则正授法门。前中有七。初睹胜缘。二起胜念。三摄胜机四示胜境。五得胜益。六诣胜人。七蒙胜摄。初中鹙子向会如盲。何故此中乃云得见。释以出本会故。承佛力故。二见已等者以根熟故作此胜念也。三尔时下摄胜机。于中初总辨。六千比丘是所被机。从自房出者表舍小涅槃也。向文殊者表趣一乘道也。又文殊出阁辞佛南游为化主故。鹙子出房辞佛南游从为助化。引摄六千正为所化。问若尔鹙子亦是大菩萨。何不同在阁。答寄迹是声闻故不在彼。二此六千下别显所被机。于中三。先标数位。共行者同鹙子行。如上文殊同行菩萨。此亦如是。又释同彼鹙子相示声闻。德实菩萨之行故云共也。新出家者未得罗汉果故。染习未深。明易回故。又释新出小乘分别心家。已入三乘位。以鹙子是三乘之中法将故。引之新出。文殊是此一乘法将。方便引之。二其名曰下列名。比丘者梵有三名。或云比呼或云苾刍或云比丘。此无正译。义翻有三。谓怖魔破恶及乞士。释相可知。三已曾下叹德。于中有八句。初二句明宿有大因。三性乐下现有深信。四现行大愿。五观佛胜境。六了法实相。七大悲益物。八乐求佛果。此等皆是下结德由缘。谓明过去已蒙文殊摄护。是故今时还为救济也。四尔时下明示胜境。于中二。初劝观自分境有六。一令观身光胜。二眷属胜。三威仪胜。四行处胜。五依果胜。六供养胜。二海智下劝观胜进境。谓加持胜也。五尔时下明得胜益。于中初闻赞悉喜是总句。下别有十三句益故欢喜也。于中分五。初五句明离障益。二现见下二句发心益。三逮得下二句成器益。四长养下三句增行益。五悉见下一句见佛益。六时诸比丘下明诣胜人。于中二。先白尊者等起胜欲乐也。二往诣等告来意也。七尔时文殊下明蒙胜摄。于中三。初象回顾视者明摄受之相。二比丘礼足明归诚之相。合掌而立明伫闻说相。三作如是念下显胜愿熏心方堪受法。初愿知法以得涅槃。后愿身相等以得菩提。前中如舍利弗者约生空实相。释迦者约法空实相也。又释如舍利弗所依之释迦。此则举舍利而取释迦也。上来文殊身仪摄化竟。自下第二语业授法中文有二。先授自分法。二尔时文殊下授胜进法。前中亦二。先授法。二彼诸比丘下明益。前中三。初警告总标。二何等下别示行法。三若善男子下举益劝修。别中十门以显无尽。摄为五对。初二为一。谓大心敬佛。次二为一。谓求法修行。次二为一。谓依定起用。用者则是大悲方便。随有受生不失正念。能于生死久处摄生。此即翻彼二乘怖生死见也。次二为一。严土摄生。后二为一。谓自行化人。又释前八自分。后二胜进可知。三举益劝修中。举十种益以劝修学。一生善益。二离染益。三超出等出小益。四生如来等入大益。五具足等大愿益。六行菩萨行成行益。七住位益。八成果益。九降魔益。十制外益。二彼诸下正明闻法得益中有二。先明闻法得定益。二得此下明因定行成益。前中亦二。先明所得定体。谓所见彻过故云无碍。能见离曀故云净眼。下明业用亦二。先见现在无碍。后又能下见过未无碍。前中初见正觉及众生。二见器世间。谓明所见境界广大无边故云如来十眼境也。三闻前所见诸佛说。四他心通等知前所见众生根欲。五以生死智通知彼受生等。二知过未中八位各言十者。以应圆数显无尽故。二明因得此定令行成立。初句标所得心。具十者广无边故。实际者深无底故。二主伴定。三主伴戒。四主伴智。五十明是智用。如十明品说。此是圆教摄机顿成大益故。创立大心乃得十地之后十明之用。以始摄终。如上发心功德品及小相品等说。余教中则无此事。第二胜进中亦二。先教劝后得益。不死通明者。大悲为因离业系故。又释离分段故。又释通明作用无休息故。不离此处等有二。一不动此因出生果故云生如来等。二不离一处能出佛身满十方界。此是不死通明之力。具一切佛法者明成果德之法。上来明摄比丘令入法界一会竟。此中明二乘回心义。略作三门。一明回之有无。二明回心身位。三辨回心至得(云云)。自下第二摄龙王入法界会中有四。初结前起后。二辨说法处。三辨所说法。四所得益处中。辨法师释云。觉城者本觉也。东者始觉也。大塔庙者始觉觉本觉也。则于此处说普照法界者。则于始觉觉本觉处。觉心无初从本已来遍照法界故。又日照三藏云。此城在南天竺。城东大塔是古佛塔。佛在世时已有此塔。三藏亲到其所。其塔极大。东面鼓乐供养西面不闻。于今现在。此处诸人处处唱善财歌词。此城内人并有解脱分善根。堪为修道之器。有觉分者在此城内故云觉城也。此则觉者之城名为觉城。又释文中既云是过去诸佛所游止处。佛既名觉故知亦是觉者之城。又准释下文。城山处所有名义皆是法门之所表也。谓觉者表于生死有觉察故。城者防敌外难内守德故。即觉用也。东者开明之始。表是发觉之初简终位之觉故云也。塔庙者显此觉德是归宗之所故也。若余教中托处表法。非处即法。此圆教中所托之处即是所表之法。名义即事义故也。思准之。下文处意并同此

三所说经从所诠立名。谓智用宏舒名为普照。所照深广称为法界。即是入法界经也。具足主伴是圆教法门。四获益中。初舍恶身。后坚胜心。此亦同前比丘住不退转普贤菩提心位也。第二会竟

自下第三摄善财会。今通辨下。文相别不同。略作十门。一明赴求差别。二修入众别。三示方差别。四示处差别。五教问差别。六叹不叹别。七推不推别。八结不结别。九去不去别。十释文

初中有三句。初文殊自就觉城。以物机初劣未发心故就之方摄。二功德云已去有善财往求。显位成故。根渐胜故。已发心故。知识不就。显法重人尊故。三末后普贤中知识不就善财不往。明法界位满无来去故

二修入众别者。于中唯初位内有三会四众。以是修故。余位唯善财一身以行别在人故

三示方差别者大位有三。初地前知识多在南方。地内无方。地后亦有南方之者。其南有四义。一是正义。如指南之说等。表所向非耶故。二是背闇向明义。表舍障向理故。三是离增减义。如日东出西没是增减相。南离二边表中道法界。四是生义。谓南主其阳。是其生义。北主其阴。是灭义。此表善财因行渐增故显生义。如来涅槃金棺北首表其灭义。于此四中前二后一地前表之。其离增减义地后表之。地中正证离相故不可南表。地后显业用。不同地内也。后文殊有示无方。表般若有加行证无二也。末后普贤无示无方。表法界德圆普遍故也

四示处者有四句。初三贤未证散在诸处。二地上证真生在佛家故。多佛众中等。三地后起用亦散随缘。四普贤表因圆克果。亦在佛所

五遣不遣中有二。初后二位无教遣而自往至。初谓文殊自往就故无人教。后普贤遍故。眼开自见又至。后文殊般若智成自见法界故不待教。余位无此二义皆有教遣。又若不教遣。即诸知识独着于己。何成自行。又唯言知一。若不遣余求何成圆备之益。又若不遣。岂合一位不进升后

六叹不叹中三。初文殊亦叹亦不叹。谓善财未发心。但劝令发心故不叹。后劝令发心已方乃叹之。中间知识皆有叹。以发修进故。有不叹者应是略也。后文殊普贤不叹以位成满故

七推不推中二。谓诸位知识皆有结自分仰推胜进唯初一。后三无结无推为显人尊德满故。尔何以有遣。谓表令位增故。显法门别故。余位有结有推。以因行未圆故。若尔普贤等何以不推佛。以非因位善友摄故

八结不结中前诸文皆无结通。以行未究竟故。唯后普贤有结通十方等于尘刹。以普遍故。行满故。事究竟故

九去不去中唯末后二位无辞去故。文殊以离相故无去。普贤以德满故无去。余位非此。皆有辞去。若不辞去封守一师。何得遍求法界知识。何成升进之行十释文中。就觉城摄善财会令成十信行中文别有四。初明众集显所被机。二明观机辨授说方便。三正说所授之法。四引起胜进之行。初中二。先总举。二时有下别显。别显中。四众优婆塞者古翻名善宿男。今译名近事男。谓亲近比丘而承事故。女亦同之。又修达多此名善施。婆须达多此名财施。跋陀罗此云贤。余名准释可知。第二文殊知觉城人下。明观机为授说方便中有二。初通标说意可知。二观察下别观善财。于中亦二。初观其现生胜事。二此童子者下察其宿因德行。初中三。初总标。二别显。三善明相师下总结。别中由此福报财宝相起。立善财名。即善为因财为果。又得此顺道之财故曰善财。又生时宝现为财。后叹其行德为善亦如善现空生等。又智论释常啼名等。准此可知。二叹其德行中十句为五对。初曾供佛种善。明此善财已曾宿种解脱分善根也。二乐净近友。三三业净修。四求修果法。五心净具行。以心无异念故净如空。又无现烦恼等故。

同类推荐
  • 长歌行

    长歌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针诗格

    金针诗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护身命经之一

    护身命经之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几策

    几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珥笔肯綮

    珥笔肯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神秘的UFO(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UFO(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我眼里的瓦罗兰

    我眼里的瓦罗兰

    我来自诺克萨斯,不,我要背叛!!让我带你们看看我眼里的瓦罗兰......
  • 错位的爱之8090

    错位的爱之8090

    请喜欢《错位》的亲们,也关注嗷嗷的《异族妖女:翻覆天下只为君》爱你们~~~~只是想写一篇文章,让80后、90后,读完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而已。90的你,爱过80后么?80的你,找过90后么?年轻时的爱情都是完美无瑕的,唯爱至上。长大以后,发现真爱不过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已,随着年纪的增长,心智的成熟,爱情,已经变得像商品一样,是可以挑选的,感情,也是可以用理智控制的。很多时候,我不禁在想,十几岁时所期盼的成长,到底是迟来的幸福,还是作弄人的恶作剧。总之,我和他的感情,是从一个玩笑开始的。
  • 末日殇之曲

    末日殇之曲

    天降血雨,末日殇曲。姬无伤受感染化身半人半僵,这是神的游戏,却不是他姬无伤的选择!为了兄弟情义,我愿一屠恶人!为了心中至爱,我愿二屠僵尸!为了打破强加于我身上的宿命,我姬无伤,不惜屠灭天地!
  • 离光流转:腹黑瑾妃高冷哒

    离光流转:腹黑瑾妃高冷哒

    一次任务的失败,21世纪的赏金猎人白离光华丽丽的穿越到了不同维度的七界,醒来后还发现自己光荣被绑在邢火台上,so,她只好反抗!什么神魔大战,什么四神联合,她白离光何曾怕过!但那什么,魔和神高高在上的王、七界的创世统领者,能否离她远点好么······为什么?看你脸不爽!瑾冷酷勾唇:“不要想着逃回去就可以躲避我,难道你忘了我的能力是什么?”白离光怒,“别跟着我!遇见你就是个错误!”“嗯,看来你还没有领会我的意思啊······”总之,这是一个欲要逃跑的小狐狸最后被大灰狼拐走的传奇历史!
  • 逆劫弑天

    逆劫弑天

    天道主宰命劫。神鬼莫测。众生皆畏。莫不俯首。主角凌天如何冲破命劫?一身杀气,不惧天地!天道又如何?武道巅峰谁敢阻?神阻弑神,天阻弑天!
  • 冥婚正娶:孕鬼而嫁

    冥婚正娶:孕鬼而嫁

    风过天地肃杀,容华谢后,君临天下,登上九重宝塔,看一夜,流星飒沓。司命天我想告诉你,其实我没有怨恨过你,因为若无…无爱,岂…岂能有恨!活了一世最后只剩下自己,转身回首却发现琴弦一断,一个谎言,一份真情,一盘棋,一世恋,最终逗留在奈何桥边独视着笛笛幽韵。
  • 后宫如懿传2

    后宫如懿传2

    这后宫之中,上演过太多恩宠枯荣、起起落落。妃嫔的命运,如同悬崖边的稻草,再聪明的打算,再阴险的算计,倚望的都不过是圣意阴晴。她是如懿,曾经的乌拉那拉青樱,景仁宫皇后的侄女。敏感的身份让她比旁人多了几分隐忍自持。得意时不敢自傲,囹圄中有他一句“如懿,你放心”纵使帝王之爱从来身不由己,她心足矣。然而,是非从来不肯饶她。妃子接二连三孕产不利,贴身侍女倒戈,种种证据皆指向如懿。若被人这样精心设计,又如何还有转圜机会?当初紧握她手让她“放心”的人已不愿多看她一眼,等待她的将是无尽萧瑟的冷宫。是巧合,抑或另有内情?是认命,抑或绝地反击?如懿,如懿,如何在波诡云谲的后宫中自保周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莫宠吾

    莫宠吾

    命运安排她与他相遇,又安排她与另一个他前世有缘。因为前世所以一见钟情?是对是错?是一见钟情亦或是向往?
  • 都是血腥录

    都是血腥录

    “我要杀了他,杀了他。”一个位于僻静山里的一座小屋中传出一道令人心生寒意的声音,难以想象能够发出这样的声音的人到底忍受了怎样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