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0400000032

第32章

第二华严三昧于中二颂半分二。初辨业用。于中有七行。一严土行。二供佛行。三光明行。四教化行。五智慧行。六说法行。七十度行。后二句结行所依三昧。以行门无碍称一切自在。华严是行法故结属之。如第七会入华严三昧说二千行法等

第三因陀罗网三昧于中有四颂分三。初二句标定门。谓将现因陀罗网土故。先入因陀罗定也。二明其业用。于中二。先明一尘内现。后类一切尘。三后二句结所依定。虽法界缘起理数常尔然由菩萨不乱智力而得显现故云自在力也。亦名解脱者是不思议解脱以离诸碍故。如下文不思议品末说有十种。谓一尘中现三世佛事等。又可上句是定力解脱是智力。以不乱是定作用无碍是解脱故也

第四手出广供三昧。于中有十七颂分三。初三句标定门。二辨业用中二。初手内出供。二无量清净下明手光严供。以是法界手故求差别性了不可得。然出供具不可穷尽。三后一偈结所依定。涅槃中名佛为大仙也

第五现诸法门三昧。于中八颂分四。初一标门及意。二明业用有二十二门。摄众生通入故云门也。三有二句结无尽。四一偈结所依定

第****摄摄生三昧。于中十六颂一句分三。初一颂标定门及意。二明业用。三末后一句结无尽。就业用中四。初二颂明布施摄。二以诸相好下四颂辨爱语摄。于中初示爱色令脱。二柔软下妙音说法。此八种梵音义略作三门。初种类。二名体。三业用。初中检诸圣教有四种类。一约教义辨。如十住经说。如来有八种音声。一谓见苦。二谓向苦。三谓见习。四谓向习。五谓见尽。六谓向尽。七谓见道。八谓向道。此八以音从所说辨。以约佛音用故也。二约佛音体。亦如十住经谓。梵音有八种。一不男音。二不女音。三不强音。四不软音。五不清音。六不浊音。七不雄音。八不雌音。三约佛音德亦八种。如梵摩喻经说。一最好声其声清雅如迦陵等。二易了声言辞辨了。三调和声大小得中。四柔软声言无粗犷等。五不误声言无错失。六不女声其声雄朗。七尊慧声言无惮怯如尊重人如胜慧人言无所畏。八深远声齐轮发声犹如雷震。此上三类是佛圆音体德用分三耳。四约通融有六十四种梵音声。此有二释。一别数六十四种如密迹力士经中具显。二诸德于前三类之中。以初八入后八内。一一具八。是故八八成六十四也。二名体。先名者具足五义方名梵音。如阇尼沙经说。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具此五义乃名梵音。又梵者圆洁之谓又如梵天普应等故名也。声者是执受声。音者明彼有诠表之韵是故名也。二体者小乘唯是色蕴摄。是不可见有对色。十二处中声处摄。十八界中声界收。初教声处等则空为性。又是十一识中言说识为体。终教此声用佛净识为性。然此净识复不异真如故则以真如为彼自性。顿教梵音称同本性则不可说也。圆教以彼无尽法界无碍为性。是故通摄一切。圆融自在如下性起品如来音声处说。三明业用者有二。初约益生。小乘唯益当会等众。三乘乃益显密等众。一乘益于无尽显密。谓重重无尽也。二约分量。小乘唯同人类言音。三乘佛音遍一切界。如目连寻不知等。一乘遍因陀罗网法界处重重无尽无尽也。三众生苦乐下明同事摄。于中初同其事。二若有不识下明示法。十行是十度也。四或有众生下四颂显利行摄。于中初示生死过令舍。二如来十力下显佛德令求。三如是方便无有量一句结无尽也

第七穷同世间三昧。于中有十七颂一句分二。初三句标意。二博综下正辨大用。于中二。先明身业用。二若见世间无正见下明语业用。初中有五。一作王臣等益。二或于旷野下作非情益。三若见世界下作悲匠益。四咒术下作仙人益。五作外道益生皆令解脱。二语业用中三。初一偈总举。二别显。三知一切下二句结所依定。一心说法名三昧也

第八毛光觉照三昧。于中有八十九颂分四。初一标门及意。二所放光下正辨业用。三是名下结所依本。四所修行业下重释成分齐。第二业用中有二。初明一毛光用。二如一毛下类显多毛。前一毛中复二。初略辨四十三门。二如是等比下广结恒沙。谓此菩萨身同法界穷尽九世遍该尘道。常有如此光明大用无休息时。是故此光常定恒有恒无。于净眼者无时不见故恒有。无净眼者无时暂见故恒无。法光常定。废兴在缘故也。前中四十三门内一一皆有三义。一出光名。二显光益。三出光因。初光中因内或以言说显三宝。或约事如开佛门现塔形等。第二中灯明离染闇故得净光。或灯照现净境。三四二因内各二。一事因。二法因。第五欢喜光因内。一庄饰佛像令见者喜。二赞佛德令闻者喜故也。第六因中。一自乐三宝。二教他乐。寂静光因内离十种非法语者。以恶语恼人令他心不安静故是障也。依燃灯经十种非法语。一妄语。二痛心语。三粗语。四苦恶语。五不喜语。六不乐语。七不爱语。八不入心语。九恼他语。十结怨语。又见佛光中依西国法。有欲舍命者令面向西卧。于前安一立佛像。像亦面向西。以一旛头挂像手指。令病人手捉旛脚。口称佛名。作随佛往生净土之意。兼与烧香。鸣磬助称佛名。若能作此安处非直亡者得生佛前。此人亦当得见佛光也。又乐法光因中有七。一听。二说。三书。四爱。五护。六施。七行故也。此中护法者通论有四义。一护理法不滞见故。二护行法令增长故。三护教法说不倦故。四护果法。谓敌对恶王等护住持三宝故。于此四处皆不惜身命而存护也。第二广结中。业者是光往因也。果是现光也。二俱同现者过去因行以依十世门故亦在此现也。第三结所依中不乱故明了故结定智二门也。第四重释中。何须重释者以上云彼光觉悟一切众生何故乃有众生而不见耶。释中三。初二偈法说。于中有七种众生。得遇此光。以有缘故。一同业。二随喜。三闻修。四见行。五修多德。六供多佛。七求大果。二有三偈半喻说。于中初二偈明机眼开闭喻。二有一偈半明机业善恶喻。三有一偈明闻法胜益

第九主伴严丽三昧。于中有六颂分二。初一偈标名及意。二三千下正显业用。于中五偈。初一偈化现身座则主也。次一摄眷属。次一释眷属胜。次一显主胜。次一结通十方无边法界身也

第十寂用无涯三昧。于中有三十五颂分三。初一偈标意。于中往返约方出入约定。二或东方下正显业用。三是名下结无尽。第二业用中二。初约位总明自在。二一切鬼神入正受下明微细差别自在。前中三。初明器世间自在。二东方世界下于智正觉世间自在。三于眼根中下于众生世间自在。凡论菩萨三世间自在有二义。一菩萨身作三世间故得无碍。二菩萨于三世间处示现自在。今此文中初二世间约后义说。众生世间约前义说。文中互举。理实遍通具此二义也。就初二世间自在中。何以得成东入西出等者。通论文中有四重无碍。一处无碍。谓以东方则西故。是故不移东而常在西也。问文中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东没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见在东亦常见在西。故知非移动也。二佛无碍。谓以东佛则是西佛故。常在东佛前则是恒在西佛边也。三身无碍。谓在东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动东身常现西也。问岂是不分身一身在东一身在西耶。答若多身在多处何成奇特。何得名为不思议用也。是故当知定不分身。四入出无碍。谓以入定则是出故。是故不坏入定常见出也。问何必不是先入后出耶。答既言常见入亦常见出故知是则也。理实义中具斯四重。然此文意为但显彼菩萨功力故。初之二种非此所辨。以初二则菩萨无力故。问此刹那入定何因则是出耶。答如幻巾作兔此兔则生是死。何以故。以有则是无故。入出等亦尔准思之。又此菩萨以法界为身故。是故纵于东方百千界外见。法界时以法界非是分限法故随显现处无不全现。故菩萨身常在入定中现恒在出定中现。无碍圆融难思议也。是故若向出定门中看唯见出不见入。亦不见出竟时也。余义准之。又若约境论理数法尔如此圆融。若约智说由菩萨智了达此法回动自在。今此文中具通二也。就众生世间自在中二。初约自身。后约他身。自中约十二处辨。于中缘起无碍定等圆融。一一皆有十事五对无碍之相。第一对根境无碍。既观根入定还应从根出。为显此根则是境故从境出也。以一心缘起无二而二故。恒相则而根境两分。第二对二定无碍。谓理事二定也。为分别境事应入境定。反入根中为观根空寂应入根定。反入境中以分别境事智即是观根无生智。是故二定无碍唯是一心。第三对二境无碍。谓深广也。此所分别广事即是无生无性深理故。是故真俗双融唯一法界。但以不碍二义故。寄俗于境寄真于根。理实遍通。第四对入出无碍。谓以入定则出故。是虽起定而念不乱也。第五对体用无碍。谓自他也。谓虽现于境广故。人不能知。恒寂故。虽起于定深故。自心恒不散。是故此上十义同为一聚。法界缘起无碍相则故也。又此中复有三重希有。谓根入境出已为一希有。复能境中更示无边分别。非天人所知。为二希有。从境出已示此分别已甚希有。复于彼时定心不散更复希有。何以如此者欲显三昧纯熟故也。文处可知。二童子身下于他身无碍。此有二义。一菩萨化现彼身转变速疾。二菩萨既具三世间身。则以一切众生实报之身作自身故。是故现彼身入此身出也。而彼遍计众生不觉不知。除应度者。此明定用自在可知。第二微细差别自在中。亦三世间皆分折显示。于中毛孔毛端是众生世间之差别。佛光明为智正觉之差别。微尘等余并器世间之差别。悉是菩萨身现于彼等中出入定也。非是观彼入定等。以文中皆言现故。现者现身于彼中也。第三结者有二意。一近别结此第十定。二远通结前十门。是略。约实则无尽

第六喻说玄旨分。亦名举劣显胜分。以上来所明正显一乘普贤行德穷乎佛境。然位次之言盖是外凡十信之位。既越三乘反于视听。滞情对教取信无由。是故举斯近事以镜玄趣令开悟耳。于中有七十七颂分二。初一偈总标。于中众生业等者。下文诸天修罗等是正报。海风等为依报。次一句是下诸龙兴雨等。下句是声闻三昧及梵天等。并于世间有少不测。故云难思。所以为喻况。二别辨中有******喻。一声闻现通喻。喻菩萨自在饶益众生力。于中三。初标意。谓理实声闻之通比于菩萨。如牛迹之与大海萤烛之与日光故云无可为喻也。但以今举萤德尚尔。矧乎羲阳。令聪慧者翻对悬解彼云聪慧者能解是义也。次得八下举近喻。后现作下显远趣。二水现四兵喻。喻菩萨海印三昧德。三海天妙音喻。喻菩萨总持巧说令众喜德。四女授辨才喻。喻菩萨方便智授法令喜德。五幻师化术喻。喻菩萨不思议解脱力转变悦机德。六修罗入丝喻。喻菩萨自在无碍通。七象王随变喻。喻菩萨定用隐显自在德。八修罗大身喻。喻菩萨现法界等身德。谓如上文三千大千世界中化一莲华满世界等知之。九帝释破怨喻。喻菩萨降破众魔德。十空声说法喻。喻菩萨无功用心说法利生德。十一空声安慰喻。喻菩萨慈音除恼德。十二天王普应喻。喻菩萨圆回之身应机无碍德。十三魔王自在喻。喻菩萨十力摄生令同行德。十四梵身殊现喻。喻菩萨以解脱力遍坐道场说一切法德。十五摩醯数渧喻。喻菩萨一念了知一切众生心德。十六风轮持散喻。喻菩萨大愿宿成无心无碍而辨说应机德。十七大海包含喻。喻菩萨蕴积众德印现群机德。十八龙王遍降喻。喻菩萨穷尽法界普雨法雨德

第七校量劝发分。于中有十颂半分四。初一偈喻况难。二一偈明说者难。三有三偈半显信行者难。四若三千下五偈举易显难。各是一事向后渐难可知

第八显实证成分中有三偈。一辨益有三。一动地。二降魔。三灭苦。二诸佛摩顶。三述赞随喜

第二会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艳色天下

    艳色天下

    艳色无双的她,可是倾倒天下的祸水?家国天下,曾是三国公主的她该何去何从?此生契阔,与谁成悦,执谁之手,与谁偕老?艳色无双的骑警公主如何征服万里河山、画眉檀郎……自由世界英姿飒爽的边境骑警。遥远的年代,陌生的时空,她是亡国的公主、马贼的女儿;煌煌天家、侯门如海,和她已是距离遥远。谁料,为救亲人竟会被迫以将门千金远赴新朝帝都。世上百媚千红,你是我心中最美的笑容……
  • 情商归零运动

    情商归零运动

    作者零在人类的历史和社会中,我只是一个小人物,甚至连个小人物都算不上。所有人都将融入社会中。大部分人可以适应这个社会。一部分人如鱼得水。一部分人会有困惑和苦恼。有困惑苦恼的人中,一部分会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另一部分拒绝改变。
  • 地球之重现洪荒

    地球之重现洪荒

    你有一个选择,是甘愿堕入凡尘,承受轮回之苦,历经苦情折磨,无奈的面对一切,承受平凡中那所谓快乐幸福?呵呵,还是,拿起你面前这部天地造化功法,修得无上大道,羽化飞升,登临三十三重天,恒为道上帝,驾驭六道之上,福寿永昌,日月溃崩你不朽,万古不灭,自成造化,掌握一切生死一切命运轮回,掌握所有的所有。你未知的你已知的,你都有能力统统掌控。你非杀人,你只是在判生死。
  • 美好的回忆中的美好生话

    美好的回忆中的美好生话

    他们在一个学校认识的,他们都不知道他们互相喜欢对方,之后就开始了虐情。长大之后才明白。
  • 神域剑道

    神域剑道

    一代名厨,因马航事件穿越到异界,灵魂复生到一位同名同姓的傻子少年身上。握神剑,名剑意,剑上人,剑中理、剑下魂!拔神剑问苍穹!三阳同天,六神开天,九龙归天,天言术,破苍穹,令神炎!命神脉!吾为神域天尊!【晨曦:新书修改,跪求支持,求收藏,求票票,各种求,谢谢。】
  • 在全世界迷路

    在全世界迷路

    本书是位列日本文坛三大女作家之一,角田光代的个人散文集。她以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细节,道出了旅行的意义与精髓,并刻画出最有温度的生活风景。全书分为“思旅”与“思物”两大部分。“思旅”篇,我们可以跟随她的脚步,一同体验与感受世界各个角落的鲜活魅力;“思物”篇,则是同她一起,细数身边那些与生活相关的实用小物,由物延及儿时的回忆与理想,感悟生活的真谛与乐趣。角田光代在书中分享了她在世界各地旅行时的所思所感,同时处处可见令人无限眷恋的平凡日常光景,读来轻松愉悦,倍感亲切。
  • 武林高手称霸异界

    武林高手称霸异界

    天才脚下踩,美女怀中抱!武林高手在异界,打出一片朗朗乾坤!
  • 回梦灵师

    回梦灵师

    徐悟泽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一本修炼秘籍,一扇未知世界的大门向他敞开。在梦与愿交织的故事中,徐悟泽该如何抉择。天地万物皆有灵,在街巷之中隐逸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千年的追寻,百年的执着,十年的怨恨。
  • 新兴热门职业使用手册

    新兴热门职业使用手册

    《新兴热门职业使用手册》经过精挑细选,介绍了目前我国那些新兴的、热门的、发展前景好的职业概况,让你可以全面了解我国的人才需求现状。全书结构清晰、语言简洁,列举了从事这些职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学历、经验要求,对职业特点、薪酬水平以及发展前景做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归纳,让你可以真实地了解到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们的工作状况。
  • 绝囧风华

    绝囧风华

    逛逛青楼,喝喝花酒,顺便调戏一下美人,这样也会惹祸,好吧!她承认是祼睡惹的祸。睡得正香被人追杀,明明是被单掩身的,她怎么会裸奔到一位旷世无敌大美人的怀里……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