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0400000005

第5章

第五能诠教体者。通论教体。从浅至深。略有十门。一言诠辩体门。二通摄所诠门。三遍该诸法门。四缘起唯心门。五会缘入实门。六理事无碍门。七事融相摄门。八帝网重重门。九海印炳现门。十主伴圆备门。初中有二。先辨小乘。后显大乘。前中依萨婆多宗诸德三说。一云但名句文身以为教体。故发智论云。十二部经以何为性。答名身句身文身次第住等。一云以声善故是佛教体名等无记是教作用。婆娑论第一百二十六云。佛教云何。答谓佛语言词唱评论语音语路语表是佛教。乃至说者语业为体。佛语何法。答谓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连合。此即总显佛教作用。解云。评家正义音声为体。经部宗亦以音声为性。故顺正理论第十四破经部云。汝不应立名句文身即声为体。又无性摄论破彼云。诸契经句语为自性不应理故。初是法处后是声处。亦又因前二说诸德合取以为教体。余如彼说。就大乘宗有四句。初摄假从实。唯声为体以名等依声屈曲假立无别体故。无性摄论云。依弘誓愿立菩萨声。杂集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说。二分假异实。以名等为性故。唯识论第二云。若名句等不异声者。法词无碍境应无别。三假实合辩。亦声亦名等。维摩经云。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十地论中说者以二事说。听者以二事闻。谓音声名字。问依此宗声表善恶声是无记。又名句文是自性无记。何得无记为圣教体。答若有漏心变可是无记。若佛菩萨后得智说俱是善摄。十地论云。依止何事者谓音声及善字。四假实双泯。非声非名。以即空故。言即无言故。维摩云。文字性离是即解脱。十地论中风喻音声。画喻名字。若动树叶风及壁上画是即可取。若空中风及空中画皆不可取。大乘声名当知亦尔。皆不可取以相尽故。此上四句为一教体。是故空有无碍名大乘法。谓空不异有有是幻有。幻有宛然举体是空。有不异空空是真空。真空湛然举体是有。是故空有无毫分别。故佛藏经云。诸法如毫牦许不空者即诸佛不出世。又下云。诸法毕竟空无有毫末相。如是非一也。第二通摄所诠门者。非但如前取能诠教。亦渐通取所诠之义。以并是所知所解法故。瑜伽八十一云。诸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解云。以义依文而得显故。第三遍该诸法门者。谓一切诸法悉为教体。此亦二种。一有为法。二无为法。以无不能令生开觉故。如下文华鬘宝地香树云阁法界法门无非佛事。如胜音菩萨及所坐莲华即通人法教义行位因果理事总能发生胜解行。故并为教体。准思可知。第四缘起唯心门者。此上一切差别教法无不皆是唯心所现。是故俱以唯识为体。然有二义。一本影相对。二说听全摄。初中通辨诸教总有四句。一唯本无影。如小乘教。以无唯识变现等故达摩多罗等诸论师多立此义。二亦本亦影。如大乘始教。众生心外佛有微妙色声等法。由闻者善根增上缘力击佛利他等子为因。于佛智上文义相生为本性相教。由佛此教增上缘力击闻法者有漏无漏善根种子闻者识上文义相生为影像相教也。二十唯识论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护法论师等悉立此义。三唯影无本。如大乘终教。离众生心佛果无有色身言声事相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大悲大愿为增上缘令彼所化根熟众生心中现佛色声说法。是故圣教唯是众生心影像。故下文云。一切诸如来无有说佛法。随其所应化而为演说法。又云。如来法身不思议无色无相。无伦匹示现色像。为众生十方受化靡不见。如是非一。龙军坚慧诸论师等并立此义。四非本非影。如顿教中。非直心外无佛色等。众生心内所现之佛亦当相空。以唯是识无别影故。色等性离无所有故。一切无言无言亦无故。是故圣教即是无教之教。如经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又密严经明佛常在法界无不出世等。龙树等宗多立此义。此前四说总为一教。圆融无碍皆不相妨。以各圣教从浅至深摄众生故。思之可见。第二说听全收者。亦四句。一离佛心外无所化众生。况所说教。是故唯是佛心所现。此义云何。谓诸众生无别自体揽如来藏以成众生。然此如来藏即是佛智证为自体。是故众生举体总在佛智心中。下文云。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又云。如来菩提身中悉见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等正觉。乃至见一切众生寂灭涅槃亦复如是。皆悉一性以无性故。又云。三世一切劫佛刹及诸法诸根心心法一切虚妄法。于一佛身中此法皆悉现。又佛性论第二如来藏品云。一切众生悉在如来智内故名为藏。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故。一切众生决定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来之所摄持故名所藏众生为如来藏。是故离佛心智无一法可得。二总在众生心中。以离众生心无别佛德故。此义云何。佛证众生心中真如成佛。亦以始觉同本觉故。是故总在众生心中。从体起用。应化身时即是众生心中真如用大更无别佛。起信论中盛明此义。又下文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三随一圣教全唯二心。以前二说不相离故。谓众生心内佛为佛心中众生说法。佛心中众生听众生心佛说法。如是全收说听无碍。是谓甚深唯识道理四或彼圣教俱非二心。以两俱形夺不并现故。双融二位无不泯故。谓佛心众生无听者故。众生心佛无说者故。两俱双泯二相尽故。经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亦其听法者无闻无得。又此下文云。众生所生非是生。亦无流转生死中。又经云。如来不说法亦不度众生如是等。是故此四于一圣教圆融无碍方为究竟

第五会缘入实门者亦有二义。一以本收末。二会相显性。初中以诸圣教皆从真流是故与真性常不异。如海起潮不失碱味。论中名为真如所流十二分教。又云。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教法等。是故以本收末唯是真如也。二会相显性者。谓彼一切差别教法皆悉从缘起。从缘起故必无自性。无自性故即是真如。是故空相本尽真性本现唯是真如故。经云。一切法即如也。又下文云。彼生灭法如如相也

第六理事无碍门者。亦有二义。一谓一切教法举体真如不碍事相历然差别。二真如举体为一切法。不碍一味湛然平等。前即如波即水不碍动相。后即如水即波不失湿体。当知此中道理亦尔。是故理事混融无碍唯一无住不二法门。维摩经中盛显斯义。又此经云。知非有是有.有是非有.非相是相.相是非相。良由本以非有为有。是故此有即是非有。圣教准此理事无碍思之可见

第七事融相摄门者。亦有二义。一相在。二相是。初中先一在一切中。谓如一教法不碍在事全是真理。真理遍余一切事中同理。教事亦如理遍。是故一切法中常有此一。依是义故无一微细尘毛等处无佛说教。故此经云。一切佛刹微尘中卢舍那现自在力。弘誓愿海振音声调伏一切众生类。二一切在一中。谓无分齐理既不改性而全是事。是故一事摄理无不皆尽。余事如理在一事中。以理无际限不可分故。随一事处皆全摄也。是故一中常有一切依是义。故此经云。于此莲华藏庄严世界海之内一一微尘中见一切法界。又云。于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了一法。若具通说有其四句。初一在一中。谓别说一切差别事中一一各有彼一法故。二一在一切中。谓通说一切悉有一故。三一切在一中。谓别说一中摄一切故。四一切在一切中。谓通说一切悉有一切故。又此常含一切之一即复恒在彼一切中。同时自在无障无碍。不动一方遍十方等。皆是此义思之可见。既一切法悉为教体。皆互相收圆融无碍方是此经教之体性。二相是者。先一即是一切。谓如一教事既全是真理。真理即为一切事故。是故此一即是一切。一切即一反上应知。此经云。若一即多多即一义味寂灭悉平等。通亦四句准前思之。良以全理之事与全事之理非一非异。由非一门故得相在也。由非异门故得相是也。深思可见。依是义故一句即是一切句而无穷尽。一切亦尔。下文云。欲具演说一句法阿僧祇劫无穷尽。如是自在是此教体。第八帝网重重门者亦二义。先辨一门后类显一切。前中如一句内即具一切。此一中一切复一即一切。如是重重具即不可穷尽。总是一句

二类显者。如此一句余一切句一一皆尔。是即无尽无尽具唯普眼所知非是心识思量境界。下文云。于彼一一修多罗分别诸法不可说。于彼一一诸法中又说诸法不可说。又云。若于一小微尘中有诸佛刹不可说。于彼一一佛刹中复有佛刹不可说。解云。如是重重如因陀罗网。是谓此经圆宗教体

第九海印炳现门者。亦有二义。一约果位。如前差别无尽教法皆是如来海印定中同时炳然圆明显现。设所化机亦同缘起在此中现。是故唯以此三昧海为斯教体如下文云一切示现无有余海印三昧势力故。二约因位。要普贤等诸大菩萨方得此定同前业用亦无差别。是故十信满处普贤位中亦得此定。如贤首品说

第十主伴圆备门者。谓此普法教不孤起必主伴随生。如下文普庄严童子闻佛说一切法界无垢庄严经。有世界微尘数修多罗以为眷属。如是等文处处皆有。此眷属经有其二义。一同类。二异类。初同类者。如说十住十方各有十刹尘数菩萨来证。同名法慧。我等佛所亦说十住。大众眷属名味句身等无有异。是故当知一十住经十方各有十刹尘数修多罗等以为眷属。如一十住余一切处所说十住皆摄尔许尘数眷属。十住既尔余十行等一一品会皆有证法。数量准释可知。二异类者。谓随一方一界为一类机说一会法。既无结通十方等说。故非主经。然亦与主为胜方便故为眷属。是故主经必十方尘道同时同说。伴经不尔随方各别。是故一一主经各有尘数眷属。是谓本末相资主伴圆备。教体门竟

第六宗趣者。语之所表曰宗宗之所归曰趣。然此大经宗趣难辨。略叙十说以显一宗

一江南印师敏师等多以因果为宗。谓此经中广明菩萨行位之因及显所成佛果胜德。下文所说不离此二故以为宗

二大远法师以华严三昧为宗。谓因行之华能严佛果。此上二说但得所成行德遗其所依法界

三依衍法师以无碍法界为宗

四依裕法师。以甚深法界心境为宗谓法界门中义分为境。诸佛证之以成净土。法界即是一心。诸佛证之以成法身。是故初品之内。初天王偈赞无尽平等妙法界悉皆充满如来身。末后复明入法界品。故知唯以法界为宗。此上二说但得所依法界遗所成行德

五依光统师以因果理实为宗。即因果是所成行德。理实是所依法界。此虽义具然犹未显

六今总寻名案义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以为其宗。即大方广为理实法界。佛华严为因果缘起。因果缘起必无自性。无自性故即理实法界。法界理实必无定性。无定性故即成因果缘起。是故此二无二。唯一无碍自在法门故以为宗

七别开摄法界以成因果。谓普贤法界为因。舍那法界为果。是故唯以法界因果而为宗趣。于中分别有十事五对。一所信因果。如初会中舍那品内先明莲华藏世界果后显普庄严因。二差别因果。如第二会至小相品说。于中初二十五品说五位差别因。后三品说三德差别果。三平等因果。如普贤品说平等圆因性起品说平等满果。上二门是生解因果。四成行因果。如离世间品中二千行法内先明因行后显果行。五证入因果。如入法界品先祇洹林中现自在果后善财童子辨证入因。因果五周一部斯毕。是故唯辨因果不失所依。但以因果为宗理亦无咎

八会因果以同法界。法界法门略显十事五对。一教义相对。举此所说教法为宗。意显所诠义理为趣。或反此。以辨义深教胜故。二理事相对。举事法为宗。意取理性为趣。或反此。以依理性方成事故。三境智相对。举所观境。意欲令成观智行故。或反此。以令修起智证同真境故。四行位相对。举所依之五位。意令依之修成胜行。或反此。以积行成位故。五因果相对。劝彼修因。意在证果。或反此。以举果劝乐令修因故。此上五对通于一部处处皆有故不别属。是故唯辨法界不失所成。但以法界为宗理亦无违

九法界因果分相显示中。亦有十义五门。一无等境即理实法界。此有二位。一是出缠最净法界。二是在缠性净法界。此二为所信所证故。二无等心。此亦二义。一大菩提心为普贤行所依本故二信悲智等随行起故。三无等行。此亦二义。一差别行各别修故。二普贤行一即一切故。四无等位。此亦二义。一行布差别位比证不同故。二圆融相摄位一位即具一切位故五无等果。此亦二义。一修生果二修显果。此五门十义通收此经一部略尽。是故具以为宗。义亦备矣

十法界因果双融俱离。谓性相混融无碍自在亦有十义。一由离相故。因果不异法界。即因果非因果也。二由离性故。法界不异因果。即法界非法界也。三由离性不泯性故。法界即因果。以非法界为法界也。四由离相不坏相故。因果即法界。以非因果为因果也。五由离相不异离性故。因果法界双泯俱融。回超言虑也。六由不坏不异不泯故。因果法界俱存现前。烂然可见也。七由上存泯复不异故。超视听之法恒通见闻。绝思议之义不碍言念也。八由法界性融不可分故。即法界之果统摄法界无不皆尽。因随所依亦在果中。是故佛中有菩萨也。九即法界之因摄义亦尔。故普贤中有佛也。十因果二位各随差别。一一法一一行一一德一一位皆各总摄无尽无尽诸法门海者。良由无不该摄法界圆融故也。是谓华严无尽宗趣。余义如指归等说

同类推荐
  • 三宝感应要略录

    三宝感应要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峰藏和尚语录

    三峰藏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檇李谱

    檇李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嘉泰普灯录

    嘉泰普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银狐传奇

    银狐传奇

    狐狸精胡银羽来到人间,却因誓言不能亲手复仇。饮无极本是游戏人间的花花公子,因生性淡蒲,空负绝世武功。仇恨和机缘,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抽丝剥茧,居然让他们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幕后长达数百年的巨大阴谋。爱与信任,从来不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情感,无数的背叛、牺牲、忍让、执念,最终将饮无极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又该如何面对呢?
  • 总裁,再爱我一次

    总裁,再爱我一次

    她是他的初恋,他从来没有如此的喜欢过一个女人,他只想用尽他所有的力量来保护她,对她好,让她幸福,于是,毕业那天,他买了戒指,想要向她求婚,可是她却冷漠的告诉自己,“吴世勋,我从来没有爱过你,你再也不要再来找我,我马上就要订婚了!”两年后,她在娱乐圈苦苦打拼。而他却早已经是金融界的大人物。没过多久那么骄傲的她,却跪在了他的面前,“求求你,救救我爸爸!”他面无表情的看着她,“跟我结婚,我就帮你!”【申明:此文在汤圆创作发表过,不过如果在这里受欢迎的话,会考虑长期在这里写作,我的ID是玲玲欧尼,希望大家认准,谢谢大家!】
  • 隋末皇族

    隋末皇族

    意外重生,却发现自己成了历朝历代皇族中最惨的一批。他发现自己并不是第一个重生成杨广长孙的人,而是第二任穿越者的身份。当时正值大业八年,他的爷爷正撸着袖子,准备痛揍高句丽。无法扭转的历史,注定了大隋的衰弱。望着百万大军,他在心底呐喊:我可以选择去死,但是在死之前,必须像一个男人一样去战斗。这不是传奇,也不是历史,只是一个男人在乱世里求生的故事。******本书纯属YY,切勿模仿**********隋末皇族书友群:336845887
  • 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要么赢得青睐,要么遭到淘汰。受欢迎的人,不会失业!受欢迎的人,获得提升!受欢迎的人,不可替代!阅读本书,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和个人共同成长,实现双赢共荣。
  • 恶魔校草,离我远点

    恶魔校草,离我远点

    不就是不小心把你撞下水嘛,必要转班来折磨我吗。校草大人,你这么任性,你家里有人知道吗?
  • 永嘉集

    永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克隆女神:冷情帝后

    克隆女神:冷情帝后

    她是一个冰冷的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却因为阴差阳错的时空混乱穿越附身在彩凤神女身上,世人眼中的菩萨心肠的神女?一国之女神?笑话,她只是一个机器人,没有感情,也不知道感情是何物,却唯独对他有心。他是一座大陆的大帝,本是绝情绝爱的一个人,却在第一眼看到她,就沉迷了。世人眼里的第一大帝?凌天大陆的主宰?笑话,他只是一个无情却唯独对她有情的男人。他们都是孤独的,身为无心机器的悲哀,身为一大陆大帝的悲哀。她是无心人冷情,他是高处不胜寒。他们却是天衣无缝的搭档,最适合走在一起的彼此。欢迎加入作者的群,号码:571191627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作者以职业的敏感,捕捉到了这条“信河街”上新崛起的阶层,关注他们的社会生活,文化心态和职业精神。他以独特的文学视角,挖掘和表现他们的社会人格,他的创作,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
  • 金口玉言

    金口玉言

    真诚,是说话成功的第一乐章。曾经打败过拿破仑的库图佐夫,在给叶卡捷琳娜公主的信中说:“您问我靠什么魅力凝聚着社交界如云的朋友,我的回答是‘真实、真情和真诚’。”真实、真情和真诚的态度,是用语言打动人心的最佳诀窍。白居易曾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乎于情。”炽热真诚的情感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讲话如果只追求外表漂亮,缺乏真挚的感情,开出的也只能是无果之花,虽然能欺骗别人的耳朵,却永远不能欺骗别人的心。著名演说家李燕杰说:“在演说和一切艺术活动中,唯有真诚,才能使人怒;唯有真诚,才能使人怜;唯有真诚,才能使人信服。”若要使人动心,就必须要先使自己动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秘书口授反击法西斯战争动员的讲演稿时,“哭得涕泪横流”。正因为如此,他后来的发言才更加动人心魄,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斗志。
  • 皇朝本记

    皇朝本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