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0100000007

第7章 我讲的第三个故事:出租车历险记 (2)

那村妇去灶下生火煮面,我们在饭馆里坐着等候闲谈,我要了丽莎带的地图册来看,老齐则吹嘘他跑业务经常会吃这种乡下小馆子,可这家不灵,最好的是那种村镇上的散酒小店,他娘了个腿儿的,真是从老远就能闻着香味,那地方没有下酒的东西,想要吃的还得到隔壁熟肉店里买来才行。

老齐见我对他的话毫无兴致,只顾翻看地图,就问:“老弟你怎么了?怎么进来之后一直显得心神不宁,那地图有什么不对?”

我闻言合上地图册,这里是有些不太对劲儿,地图上根本找不到这个村子,不禁让我想起了“绳村”的可怕传闻,那是一个几十年前从地图上消失了的村子。

绳村

地图上找不到这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其实也不足为奇,我只不过看到那村妇去后厨烧火煮水,恐怕炉灶还没有点起来,而老齐又在说些吃喝之事,让人听在耳中抵不过腹中饥饿,于是找个话头讲了讲“绳村”的事。

老齐和丽莎听得十分好奇,从来不知道远郊有个什么“绳村”,这村名当真古怪,到底有什么来历?

我曾听一起等活儿的老司机说过一个故事,据闻解放之前,某地有个大财主,为人乐善好施,从不与人争执结怨,不过家业太大,养下的奴才众多,其中难免有个别家奴,借着主子的威风横行乡里。有一次,财主的家奴与某个老农为些小事起了口角,那奴才一贯仗势欺人,怎会把一个乡民放在眼里,说着说着飞起窝心腿,一脚正踹在老农胸口上,把那六十多岁的老汉踹得嘴角流血卧地不起。老农家人为此事鸣官告状,不想衙门口是最黑的去处,官府也忌惮那个财主在地方上的根基太深,连他的家奴都不敢得罪,所以来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接到老农递上的状子之后,从上到下都觉得这官司又没搞出人命,本来也不算多大个事,于是压住了来个不理不睬,连问也懒得多问一句。

老农伤得其实并不重,但是咽不下这口恶气,越想越是憋闷,他自知离死不远了,把儿子和左邻右舍都叫到跟前说:“我这把老骨头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有几句要紧的话必须给你交代清楚,等我蹬腿闭眼了,你一定别忘了在我棺材上留个窟窿,可恨那财主放纵奴才,实是欺人太甚,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没地方鸣冤叫屈,不过各位高邻请给做个见证,我活着报不了仇,死了却定要从棺材里出来找他算账,倘若我儿没在那棺材上留下洞口,我可就出不来了,所以切记切记,无论如何不能忘记我所嘱之事,否则我死了也闭不上眼。”老农的儿子闻言骇异莫名:“人死之后怎么能从棺材上的窟窿里出来?”然而对父命不敢有违,就跪到地上赌咒发誓,一定按照老爹的交代,在棺材上凿个洞。

因为在场的人很多,这番话一传十十传百,把十里八乡都传遍了,连财主也在家听到一些风声,找来人问清了原委,得知是家奴无理,那财主是个好善积德的员外,怎肯无故结下这阴世之仇?当即亲自带上礼品,登门拜访老农,并当众责罚了那个平日里狗仗人势的家奴,然后将其扫地出门。老农本来卧床不起气息奄奄,见财主如此和善,那家奴也受到了应有的责罚,心里那口闷气忽然往上一涌,忍不住张开嘴,哇地吐出一条怪蛇,那蛇细如筷子,遍体猩红,围观之人无不大惊,忙把怪蛇当场打死,老农的身体也渐渐恢复,能重新下地干活了,那财主事后念及此事不免冷汗直冒,想不到那一股怨恨之气,居然能借人之血肉变为怪蛇,如果先前一念之差,没把老农当一回事,那么此人呜呼哀哉以后,怪蛇必然会从棺材里钻出来找财主报复,那时横尸毙命的可就是财主自己了。

老齐和丽莎有些莫名其妙,不明白这件事与“绳村”有什么关系,怨气化蛇听起来虽然稀奇,但也不像真事。

我解释说我这个人生来八字犯冲,骇目惊心的事没少撞上,但是像这个故事,民间传说的痕迹太重,从古到今含恨而死的人多不可数,却没见哪次有怪蛇从死尸肚子里爬出来,这些乡间怪谈,基本上与《混元盒》《青石山》之类说妖讲鬼的野台子戏一个层次,我好歹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沐浴着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当然不会相信这种没凭没据的民间传说。

可此事并非凭空捏造,根据民国时期一家报纸的记者调查,证实那个老农肚子里的怪蛇,根本不是什么怨气所化,而是他养的虫,这老农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乡民,而是从绳村里迁居来的,那个绳村是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村子,其祖辈来自门岭,代代传下近似养蛊的邪法,不明真相的外人经过这个村子,往往会被村民害死。

老齐和丽莎两人顿感骇异,问道:“你的意思……这里就是绳村?”

我说解放前那些小报专报这些耸人听闻的信息,有很多无良记者为了混稿费,故意捏造前去调查取证的资料和照片,最后来一句“整个村子因地陷被埋,已经彻底消失”来遮掩,别人再想追究也无从着手了。

相传那个每家每户都养蛊害人的村子,几十年前因地质灾害被埋,不过有时跑长途的司机在野外走错了路,也常会遇上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村子,位置和解放前消失的绳村差不多,因此谁也不敢停下,都是选择立即掉头离开,这好比很多学校里经常出现的“七个不可思议恐怖传说”,也是出租车司机们口耳相传的不可思议传说之一。

老齐听得不解,问道:“老弟你可别吓唬我们,那个绳村到底有……还是没有?”

我说我是看这小饭馆热汤面一时半会儿端不上来,说些奇闻给你们解闷儿,那绳村早在解放前就陷进了地底,当时地面裂开一个大洞,整个村子都掉了下去,永不复见天日,现在又是白天,那些被埋在地下惨死的村民,总不可能大白天出来闹鬼,再说绳村里还有个很诡异的风俗,每家每户暗地里结绳而拜,既是用绳子结成图案供在家中祭拜,原因一直无人知晓,我进村之后可没看见有结绳的图案,所以你们尽管把心放肚子里,这地方肯定不是绳村,此处距离市区和公路都不太远,没什么可担心的。

丽莎说她以前也曾听过类似的传闻,某个村子一夜之间陷到了地下,看来此事并非虚妄,今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发掘一下相关的素材,争取做一篇深度报道,毕竟那祭拜绳子的奇风异俗极为罕见,仅仅是这个特点,已然足够吸引眼球了,她又问我:“那村子里为何家家户户结绳?会不会和村民养蛊的邪术有关?”

我见丽莎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也想多说几句,奈何我所知仅限于此,忽然意识到进这小饭馆少说也有四五十分钟了,等了这么久,那村妇怎么还没把面煮好?

想到这我站起身来,打算到里屋催促老板娘快些煮面,谁知道刚要揭那门帘,忽见帘下冒出黑乎乎一个硕大的狗头,俩眼直勾勾地瞪着我们三人看,我没想到里屋有这般大的一条黑狗,被它吓了一跳,惊骇之余怔在当场作声不得,我并非怕狗,而是发觉眼前这条黑狗,竟是刚才进到里屋煮面的村妇。

黑狗

我并非那种自己吓唬自己的人,但是看老齐和丽莎的表情也能知道,这俩人跟我冒出来的念头一样,觉得从里屋出来的这只黑狗,是先前进去煮面的村妇所变。

那村妇和黑狗的差别当然不小,视力再不好也不至于搞混了,但这条黑狗两眼空洞,神情木讷,和那村妇几乎是一模一样,所以我们三个人都愣在原地,心里“怦怦怦怦”乱跳。

这时黑狗全身从里屋钻出来,将门帘揭开了一条缝,可以看见那村妇正蹲在灶前生火,狗子则溜达到外屋,一声不吭地趴在角落里,吐着舌头望着我们。

我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暗骂:“真他妈该死,我为什么会把黑狗看成那村妇了?”

老齐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低声嘀咕道:“娘了个狗腿儿的,这狗子怎么长得这么像老板娘?”

丽莎松了口气,对我和老齐说道:“听闻家里养的猫犬等物,与主人相处久了,样子会变得越来越像主人。”

我也听过这种说法,比如性格懒散之人养的狗,也将慢慢变成一条懒狗,主子会对家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另外民间有种不太可信的说法,狗不能全身皆黑,因为黑本身是妖邪形,大概全身从头到尾皆黑的恶狗,本身也让人感到不祥。

我们胡乱找了些理由劝说自己,可再也不能像刚才那么泰然自若了,心中一旦有事,就觉得坐立不安,老齐揭开门帘往里屋看了看,我也伸着脖子往里瞧,只见那灶上一口大锅,周围堆放的木柴,多已枯腐,那村妇空自忙碌,如何生得着火?又看瓦盆中的面条也长毛变绿了,传出一股遮掩不住的发霉味道。

我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暗想:“这村子里的小饭馆,不知多久没开过张了,米面木柴肯定放了很久没动过,难不成店主自己也不开火做饭?这些人那平日里都吃什么为生?莫非是将过往客人放倒了吃人肉?”

我告诉那两人:“这地方果是有些怪异,煮的面条绝不能吃,咱趁着天还没黑赶紧走。”

老齐和丽莎点头称是,可已经让人家下面了,现在说走就走未免有些不合适。

我摸出五十块钱放在桌子上:“只要把钱付过了,吃不吃还不是客人自己说了算?”说罢抬腿便走。

我们前脚刚出门,那黑狗好像是明白过来了,突然蹿到门口对着我们放声狂吠,叫声听起来也很是生硬,仿佛喉咙发僵,与那村妇的说话声格外相似。

老齐腿肚子打哆嗦,唯恐那黑狗追上来咬,急道:“快走快走,怕是那条狗嫌咱们给钱给得少了,想要赶上来咬。”

我心想:“真他妈的世风日下,连狗子也识得钞票大小吗?”于是握着甩棍回头指向那条黑狗,骂道:“呸,你这条势利的狗!”

那狗竟然不再追来,只在门内探出半个身子,兀自朝着我们乱吠。

老齐对我说:“兄弟真有你的,操他娘了个小腿儿的,这狗果然欠骂。”

这时丽莎说:“你看,老板娘也跟出来了……”

我再次转头一看,正在里屋生火煮面的村妇,显然是听到黑狗狂叫,也匆匆忙忙跑到门口,一边喝止黑狗,一边招呼我们回去吃面,并说有新鲜的米面,那陈腐的面食是从地窖里取出来准备扔掉的。

我记得有个“板桥三娘子”的故事,那妇人开了个烧饼店,每天夜里用妖术驱驴磨面打烧饼,白天接待过往客商,谁要吃了她店中烧饼,夜里也会变成驴子,被“板桥三娘子”当做牲口卖掉,我们经过的这个村子,纵然不是几十年前陷入地底的绳村,也必定有些古怪,还是尽早离开为妙,于是再不回头,同其余两人加快了脚步,一路小跑着奔到车前。

不过我们很快意识到走不了,周围的雾还很浓,天色将晚,更加看不到路了,只有这个小村子附近的雾气比较少,往回开谁都没把握能找对方向,汽油也所剩不多,一旦迷了路在雾中兜圈子,没准就要在野地里过夜,白天还好说,晚上可挡不住那寒威。

大概也是鬼催的,此刻我们的侥幸心理又开始作祟,觉得或许是自己太多心了,即便不愿意吃那小饭馆里的汤面,也能在村子里借个地方过夜,人家要真是开黑店的,早已追打出来了,这不是也没出事吗?过了这村没有这店,等迷路了再想找地方过夜可就难了,世上毕竟没有卖后悔药的……

我们三人合计了几句,车里还有几瓶矿泉水和饼干,凑合着吃些可以充饥,别吃这村里的东西也就是了,只要能找个挡风的地方睡一宿,明天天亮雾散再走也就是了,无奈之下又返回了村头的小饭馆。

我难免有些尴尬,刚才做贼似的跑了,然后又回来,这是什么意思?只得找借口告诉那村妇,我们有重要物品忘在车上了,因此急急忙忙地赶去取回来,想借两间干净暖和些的房子住宿。

老板娘见我们去而复返,显得喜形于色,那黑狗也跟着高兴,但脸上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怪诞神情,却让人怎么看怎么觉得不舒服,可也说不上来是哪不对劲儿,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好硬着头皮跟她去看房间。

同类推荐
  • 名家名作精选:张爱玲小说

    名家名作精选:张爱玲小说

    本书选编有“倾城之恋”、“金锁记”、“茉莉香片”、“红玫瑰与白玫瑰”等13篇张爱玲经典小说。
  • 三里屯儿尼亚

    三里屯儿尼亚

    一段外企职工意外下岗后的另类待业假,一部中年大叔艳遇90后小萝莉的香艳记《三里屯儿尼亚》在灯红酒绿的三里屯儿,有谁人到中年,隔着逝者如斯、一去不返的时间长河向彼岸无奈地翘望;有谁风华正茂,事业有成,却不由得怅然若失地借酒浇愁;又有谁在职场和情场的漩涡中徘徊挣扎、心力交瘁呢?《三里屯儿尼亚》以北京繁华商区三里屯为视点,展现当下中国都市生活的横断面,描绘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剖析物欲横流冲击下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精神追求、愤懑焦灼与挫折彷徨,以新世纪的京味儿语言,管中窥豹,透视中国社会三十多年来的深刻巨变。
  • 寡人有疾

    寡人有疾

    三段黑色幽默的故事,三种绝妙隐喻。《寡人有疾》一共有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叫《诗人与医院》,讲唐朝诗人卢照邻,得了麻风病,遇到医圣孙思邈,虽然治不好病,但诗人信奉孙思邈的哲学;第二个故事叫《蒙古兵和瘟疫》,蒙古入侵开封之前,开封城里闹瘟疫,名医李东皋控制住了瘟疫,蒙古兵随后杀进了城;第三个故事的背景在民国时期,名字叫《父与子》,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医生,用现代化的医疗手段,治死了他的父亲。
  • 昆仑纵队

    昆仑纵队

    《昆仑纵队》这本书描述的是1946年年中至1947年年末这段岁月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昆仑纵队”这样一支几百人的队伍转战陕北,同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殊死周旋、顽强搏斗的战斗历程。它给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震撼,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力。
  • 沈从文小说

    沈从文小说

    “学生阅读经典”丛书是一套为中小学生编辑的语文课外读物,精选了多位名家的经典作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对你的语文学习也大有益处,更能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十四篇沈从文先生的小说精品。
热门推荐
  • 纪爱虽爱,莫诗已失

    纪爱虽爱,莫诗已失

    她和他的相遇,没有什么惊喜,平平淡淡,细水长流,渐渐地相爱,只源于她对他的心疼,可惜,有些东西,并不是幻想就可以实现,因为爱,她选择了放手,即使一个人心痛了十几年,也还是依旧。因为她坚信,爱与在一起,并没有什么关系。
  • 我的帅逼男友

    我的帅逼男友

    莫名的一天我被老妈给卖了,和一个叫寒冰圣的定了婚约,被调到在A市的一家学校..........”新来的,记住了你给我离圣少远点““凭什么?“.........."我只爱诺,你离开吧,不要再打扰我们了".......
  • 一念执着:盛世帝妃

    一念执着:盛世帝妃

    天玺王朝开国云老将军嫡孙女云想容自幼体弱多病,好不容易活到十四岁却生了一场大病而死。而二十一世纪的云慕容因随父亲考古,被一个雪莲吊坠带到天玺王朝穿越成她,顿时惊讶了,这副容貌竟是小时候的自己。且看二十一世纪少女如何在异世显露风华,顺便收个王爷夫君。
  • 欲都兵王

    欲都兵王

    他殊途同归,取得捷径变成兵王!他重返校园,完成自己曾经夙愿!他技能无数,抱得美女稳坐江山!他无限荣耀,成就了一段无人匹敌的辉煌!欲都兵王,绝对不一样的兵王…………
  • 邱少云

    邱少云

    浴火永生,精神长存。《邱少云》讲述了革命烈士邱少云的英勇事迹,主要内容包括家破人亡、世态炎凉、颠沛流离、绝地反抗、光荣参军、军旅生活、忆苦思甜、立志援朝、满目疮痍、死守阵地、殊死搏斗、英勇反击等。
  • 仙家十四娘

    仙家十四娘

    这就是一个拥有两世记忆的姑娘慢慢修仙的小日子!
  • 寂夜神座

    寂夜神座

    传奇玩家苏恩穿越异界,来到了灾厄之年的前夕。这是一个崩坏的纪元。所有的平凡人类在灾变的情况下得到了神秘力量,平民不满于奴役,贵族不满于欲望,帝国妄图染指世界,秩序逐渐崩塌,在恶魔和邪灵怂恿下,在欲望驱使下的人类陷入了永无休止的厮杀,世界的格局愈发混乱。这是一个不想成为救世主,最终却被吟游诗人歌颂的故事。(通俗版简介:满级玩家穿越游戏世界,依靠自己的攻略步步走上巅峰神座的传奇故事。)(爽文流,不虐心,不套路。)
  • 重生之至强之王

    重生之至强之王

    敬请期待吧!这本书可是让我死了不知道多少的脑细胞啊!
  • 红顶商人胡雪岩

    红顶商人胡雪岩

    大清首富胡雪岩,幼时家贫,替人放牛为生;稍长,入钱庄干杂活,扫地、倒尿壶,得老板赏识,提为跑街;遇贵人王有龄(浙江巡抚),资助其开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很快成为杭州巨富;王有龄兵败自杀,胡雪岩改投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门下,长袖善舞,眼光独到,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垄断金融,操办洋务,阻击外商,筹措军饷,30年间扶摇直上,直至富甲天下,得慈禧赏黄马褂穿,赐紫禁城骑马,授二品官衔,大富大贵,无人能比;更乐善好施,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
  • 卿本张狂之妖孽王爷找上门

    卿本张狂之妖孽王爷找上门

    一朝重生,她从血族至尊跌成异世大陆的废材世子,阴阳戈离表示很无奈。扫障碍,弃渣爹,精英学院,女扮男装,盛世狂尊,一步登天,神界争霸,禁之神脉。却不料,她升级打怪惹到腹黑男,从此,风云涌,孽缘起……本文1V1,男强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