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05100000002

第2章

受三歸法

按四分律。如來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已。結加趺坐。七日不動。受解脫樂。過七日已。從定而起。未有所食。時有賈客兄弟二人。一名瓜。二名憂波離(餘經云。一名提謂。二名波利)。將五百乘車載財寶。去樹不遠而過。樹神勸令以蜜麨奉獻如來。二人聞已歡喜。即持蜜麨奉獻如來。佛慈愍故受已。即勸喻而開化之。告曰。汝等賈人。今可歸依佛。歸依法。即受教言。大德。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是為優婆塞中最初受二歸依。時二人白佛言。我今還本生處。當云何作福。禮敬供養。世尊即與髮爪。令持歸作福。禮敬供養(時未有僧。故受二歸。餘經云。佛教言。汝當歸依僧。未來有僧故。二人是雪山西。縛喝國之城人。承如來命。請髮歸國。各於二城。建一塔供養。此是釋迦如來最初之塔也。普曜經云。佛授二人記。當來作佛。號曰蜜成如來)。時世尊食麨蜜已。結加趺坐。七日不動。遊解脫三昧而自娛樂。過七日。從三昧起。呵梨勒樹神。篤信於佛。取呵梨勒果來奉世尊。佛愍彼故。即便受之。告言。汝今歸依佛。歸依法。答言。如是。即歸依佛。歸依法。諸神受歸依者。呵梨勒樹神最初也。時佛食果已。復入三昧七日。從三昧起。持鉢入鬱毗羅村乞食。時蘇闍羅大將女。發歡喜心。出食施與。佛愍彼故受之。告言。汝今歸依佛。歸依法。答言。如是。我今歸依佛。歸依法。諸優婆夷受二歸者。大將女為最初也。時佛詣文驎龍水邊。龍王化作少年。合掌互跪。禮如來足。以偈讚佛。佛告龍王。汝今歸依佛法。答言。如是。我今歸依佛法。畜生受二歸者。文驎龍王為首。爾時世尊。受梵天王請轉法輪已。往波羅柰國鹿野園中。為憍陳如等五比丘。三轉四諦法輪。心得解脫。成阿羅漢。是為僧寶。人天無上福田(後度耶舍伽子。舍利弗。目犍連。三迦葉徒眾。共千二百五十人。冣後涅槃。度須跋陀羅。於其中間所度者。不可勝數。故經云。佛告阿難。如來東方弟子。無數億千。南西北方弟子。無數億千)。時耶舍伽父。往見世尊。佛為說法。即得須陀洹果。白佛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願世尊。聽為優婆塞。自今以去。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是為最初三自歸。耶舍伽父為首。時耶舍伽母及妻。辦種種飲食。奉上世尊。佛為說法。得須陀洹果。白佛言。自今已去。歸依佛法僧。聽為優婆夷。自今已去。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是謂最初受三自歸優婆夷。耶舍伽母及妻為首。大灌頂經云。佛在舍衛國。與比丘菩薩。天龍八部說法。時有鹿頭梵志來到佛所。稽首作禮。白佛言。久聞如來名聲遠振。今欲捨置異學。受三自歸。并五戒法。佛言。善哉。梵志。汝能捨置餘道。歸依我者。當自悔過生死之罪。其功無量。不可稱計。梵志言。諾。受教。即淨身口意。復作是念。唯願世尊施法戒。終身奉行。不敢毀缺。佛言。三世諸佛。說是戒法。汝應諦聽諦受。心持念之。佛言。盡形壽歸命諸佛。無上尊。盡形壽歸命法。離欲尊。盡形壽歸命僧。眾中尊。佛言。梵志。以三自歸竟。是為真正弟子。不為邪惡所干嬈也。故薩婆多論云。以三寶為所歸。欲令救護。不得侵陵故也。華嚴疏云。三寶吉祥。最勝良緣。有歸依者。能辦大事。生諸善根。離生死苦。得涅槃樂。今欲受者。須先教禮三寶。及本師釋迦世尊。次禮戒師。然後受之。如智度論。正欲受時。具修威儀。至出家人前。戒師為說善惡兩法。令識邪正。生其欣厭。開拓心神。然後為授云。

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教令三說。得屬法已。次授三結)。

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三說)。

當知初三歸依竟。即發善法。次三結已。唯有身口。無我屬已。故大方便經云。三歸以何為性。有論言。是教無教性。受三歸時。胡跪合掌。口說三歸。是名身口也。若純重心。有身口無教。是謂教無教。故薩婆多論云。若淳重心受。具教無教。若輕慢心受。但有其教。無其無教(教無教。即作無作戒體也)。此教無教。雖云三歸。然總該諸戒之體。若受三歸。但名歸法。而無戒法。是以論云。有所加。得歸及戒。若無加者。有歸無戒。故毗尼母論。明三歸有五種。一翻邪三歸。二五戒三歸。三八戒三歸。四十戒三歸。五大戒三歸。言大戒三歸者。謂佛初度人。未制羯磨。有受三歸而得大戒者。有喚善來而成比丘者。制後不得也。言翻邪三歸者。謂眾生從無始劫來。惑業所障。不識三寶。不知出離。或依天神外道。或依世教。為所歸依。今始易心歸投正教。翻破邪歸。以為入道修因證果之根本。故佛令彼先受三歸。後始懺悔。是名翻邪三歸也。然既歸依三寶。必須斷惡修善。方名佛子。豈容仍舊殺盜婬妄。而濫稱為優婆塞乎。論云。並須師教。不得自受。若師言歸依佛。弟子答言爾。或言不出口。或逐師語不具。或不稱己名字。或兩國言音不相領解。或從一二三人。各受一歸。並不成歸。大方便經云。優波離白佛言。世尊。若受歸戒時。先稱法。後稱佛者。成三歸不。答曰。無曉知。說不次第者。自不得罪。得成三歸。若有所解。故倒說者。得罪。亦不成歸。問曰。若稱佛及法。不稱僧者。或稱法僧。不稱佛者。或稱佛僧。不稱法者。成三歸不。答曰。並不成三歸。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問曰。佛若以法為師者。於三寶中。何不以法為初。答曰。法雖是佛師。而法非佛不弘。所謂道由人弘。是故以佛在初。優婆塞戒經云。長者善生。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三歸。佛言。善男子。為破諸苦。斷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如汝所問。云何三歸者。謂佛法僧。佛者能說斷煩惱因。得正解脫。法者。即是煩惱因。真實解脫。僧者。稟受破煩惱因。得正解脫。或有說言。若如是者。則是一歸。是義不然。何以故。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分別者。如來出世。則有分別。是故應當別歸依佛。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有持者。如來出已。則有持者。是故應當別歸依法。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有受者。如來出已。則有受者。佛弟子眾。能稟受故。是故應當別歸依僧。正道解脫。是名為法。無師獨覺。是名為佛。能如法受。是名為僧。若無三歸。云何說有四不壞信。善男子。如佛緣覺聲聞各異。是故三寶不得不異。何因緣故。說佛即法。能解是法。故名為佛。受分別說。故名為僧。觀有為法。多諸罪過。獨處修行。得甘露味。故名為佛。一切無漏無為法界。故名為法。受持禁戒。讀誦解說十二部經。故名為僧。若有說言。如來滅已。歸依佛者。是何歸依。善男子。如是歸依。名為歸依過去諸佛。無學之法。如我先教提謂長者。汝當歸依未來世僧。歸依過去佛。亦復如是。福田果報。有多少故。差別為三。若佛在世。及涅槃後。供養果報。無有差別。受歸依者。亦復如是。若男若女。能三說三歸依者。名優婆塞優婆夷。智者深觀。如來智慧。解脫最勝。能說解脫。及解脫因。能說無上寂靜之處。能竭生死苦惱大海。威儀詳序。三業寂靜。是故應當先歸依佛。智者深觀。生死之法。是大苦聚。無上正道。能永斷之。生死之法。渴愛饑饉。無上甘露。味能充足。生死之法。怖畏險難。無上正法。能除斷之。生死錯謬。邪僻不正。無常見常。無我見我。無樂見樂。不淨見淨。無上正法。悉能除斷。以是因緣。故應歸依法。智者應觀。外道徒眾。無慚無愧。非如法住。雖為道行。不知正路。雖求解脫。不得正要。雖得世俗微善之法。慳悋護惜。不能轉說。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靜。心多憐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於正道。得正解脫。得已。復能轉為人說。是故應當次歸依僧。若能禮拜如是三寶。來迎去送。尊重讚嘆。如法如住。信之不疑。是則名為供養三寶。受三歸已。造作癡業。受外道法。自在天語。以是因緣。失於三歸。若人質直。心無慳貪。常修慚愧。少欲知足。是人不久得寂靜身(法身也)。若有造作種種雜業。為受樂故。修於善事。如市易法。其心不能憐愍眾生。如是之人。不得三歸。須達長者。教告家內。在胎之子。悉受歸依。是胎中子。實不成歸。何以故。是法要當口自宣說。雖不成歸。亦能護之。善生白言。世尊。何等之人。得三歸依。何等之人。不得三歸。佛言。善男子。若人信因。信果。信諦。信有得道。如是之人。則得三歸。若人至心信不可敗。親近三寶。受善友教。如是之人。則得三歸。優婆塞戒。亦復如是。若能觀是優婆塞戒。多有無量功德果報。能壞無量弊惡之法。眾生無邊。受苦亦爾。難得人身。雖得人身。難具諸根。雖具諸根。難得信心。雖得信心。難遇善友。雖遇善友。難得自在。雖得自在。諸法無常。我今若造惡業。因是惡業。獲得二世身心惡報。以是因緣。身口意。即是我怨。設三惡業。不得惡報。現在之惡。亦不應作。是三惡業。現在能生弊惡色等。死時生悔。以是因緣。我受三歸。及八齋法。遠離一切惡不善業。智者當觀。戒有二種。一者世戒。二者第一義戒。若不依於三寶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堅。如彩色無膠。是故我先歸依三寶。然後受戒。若終身受。若一日一夜。所謂優婆塞戒。八戒齋法。夫世戒者。不能破壞先諸惡業。受三歸戒。則能破之。何以故。戒力勢故。大方便經問云。為歸依釋迦文佛。為歸依三世佛耶。答曰。歸依三世佛。以佛法身同故。歸依一佛。即是三世諸佛。以佛無異故。問曰。為歸色身。為歸依法身耶。答曰。歸依法身。不歸色身。不以色身為佛故。問曰。若色身非佛。何以出佛身血。而得逆罪。答曰。色身是法身器故。法身所依故。若害色身。則得逆罪。不以色身是佛故得逆罪。故薩婆多論云。歸依佛者。歸於法身。謂一切智。無學功德。五分所成。歸依法者。歸於自他盡處。謂斷欲無欲。滅諦涅槃(謂自他惑滅。所無之處。故云盡處)。歸依僧者。歸依第一義諦僧。謂良祜福田。聲聞學無學功德也。報恩經問曰。若歸依第一義諦僧者。佛與提謂波利受三歸。不應言未來有僧。汝應歸依。第一義諦僧。常在世間。答曰。以俗諦僧。是第一義諦僧所依。故言未來有僧。汝應歸依。又欲尊重俗諦。故作如是說。佛自說一切諸眾中。佛眾第一。若有眾僧集在。是中四向四得無上福田。於一切九十六種眾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故言未來有僧。汝應歸依。不傷正義。台教明二種三寶。一住持。二一體。言住持三寶者。佛在世時。樹下成道。為佛寶。說四諦法。為法寶。度五比丘。為僧寶。佛滅度後。範金合土。繪畵丹青。為佛寶。紙書貝葉。三藏聖教。為法寶。剃髮染衣。紹隆佛化。為僧寶。此三住持不絕。故曰住持三寶。然一切像。即是真身。經典所在。是佛舍利。今時凡僧。亦能荷負正法。為世福田。皆應禮敬。言一體三寶者。即是一心。自性不歸。無所歸處。若以實相慧。覺了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雙忘雙照。三智圓覺。名為佛寶。所覺法性之理。三諦具足。名為法寶。如此覺慧。與理事和合。名為僧寶。欲行禮敬者。不於一體之外。而有住持。亦不離住持之相。而言一體。若昧一體之理。而行禮敬。但得事善。不名真禮。若離住持之相。而談一體。墮斷滅空。不名達理。以理居事外。未知全事即理。又豈悟能所性空。感應道交者乎。由此三寶常住於世。不為世法之所陵慢。故稱寶也。如世珍寶。為眾生所重。今此三寶。為諸群生。三乘七眾之所歸仰。故名三歸也。寶性論云。三寶有六義。故須敬也。一者希有義。如世寶物。貧窮之人所不能得。三寶如是。薄福眾生。百千萬世不能值遇。所名為寶。二者離垢義。如世真寶。體無瑕穢。三寶如是。絕離諸漏。故名為寶。三者勢力義。如世珍寶。除貧除毒。有大勢力。三寶如是。具不思議六神通力。故說為寶。四者莊嚴義。如世珍寶。能嚴身首。令身姝好。三寶如是。能嚴行人。清淨身故。故說為寶。五者最勝義。如世珍寶。諸物中勝。三寶如是。一切世中。最為殊勝。故名為寶。六者不改義。如世真金。燒打磨煉。不能變改。三寶如是。不為世間八法所改。故名為寶。故經云。三歸功力最大。不得不受。昔者天帝釋。五德離身。自知命盡。當下生世間。在陶作家受驢胎。甚大愁憂自念三界之中。濟人苦厄。唯有佛耳。於是馳往佛所。稽首作禮。伏地至心。三自歸命佛法僧。未起之間。其命忽出。便至陶家。驢母腹中作子。時驢自解。走瓦坏間。破壞坏器。其主打之。尋時傷胎。其神即還入故身中。五德福還。復為天帝。佛從定覺。讚言善哉。天帝。能於殞命之際。歸命三寶。罪對已畢。不更勤苦。佛為說法。天帝歡喜奉受。得須陀洹道。折伏羅漢經云。昔忉利天子。壽命垂盡。五衰相現。自觀終後。下生維耶離國。疥癩母猪腹中作子。愁憂不樂。有天語云。唯佛能脫卿罪。即到佛所。作禮。未問。佛告天子。一切萬物皆歸無常。汝素所知。何為憂愁。天白佛言。雖知天福不能得久。恨離此座。常為猪胎。以是為毒。人趣受身不為恐也。佛言。欲脫猪身。當誦三歸。即從佛教。晨夜自歸。七日壽盡。下生維耶離國。作長者子。在母胞胎。日三自歸。始生墮地。亦跪自歸。舉家深怪。謂之熒惑。意欲殺之。唯父識之。曰。此兒非凡。人生百歲。尚不曉歸三寶。況初墮地。能自稱佛。好養視之。兒年七歲。路逢舍利弗。目犍連。兒便作禮。眾咸驚怪。兒言。道人不識我耶。我在天上。應生惡道。佛授自歸。故得為人。願以我言。請佛及僧。兒歸以白父母。願辦供養。父母異其年幼。能發大心。喜而營之。佛及眾僧。神足來應。因為說法。兒及父母。內外親屬。皆得阿惟越致。乃三自歸之福也。賢愚經云。阿難白佛言。世尊。不審此重姓比丘。本作何行。種何善根。而今出世。墮水魚吞不死。佛告阿難。過去久遠。有佛出世。號毗婆尸。為眾說法。時有長者子。來至會中。聞佛說布施持戒之福。歡喜信心。即從佛受三自歸。及不殺戒。復以一錢布施彼佛。由是之故。世世受福。財寶自恣。無有乏短。爾時長者子者。今重姓比丘是。由其布施一錢。九十一劫。恒富錢財。至於今世。二家父母。供給所須。受不殺戒故。墮水魚吞不死。受三自歸故。今值於我。得羅漢道。正法經云。昔有人受人所鬻。斷命祭天。既被持縛。無所能避。唯念諸佛。一稱是言。南無佛陀耶。言已命終。生三十三天。六十劫中。受勝玅樂。藥王軍菩薩。白佛言。此人何緣生彼。佛言。臨終純善相應。發淨信心。歸依如來。一稱南無佛故。是人即為深種善根。又復於八十劫中。得宿命智。在在生處。離諸煩惱。息一切苦。大悲經云。一稱南無佛者。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盡也。正法念經云。若有眾生修善。以清淨心。歸佛法僧。一彈指頃。不生餘心。命終生白摩尼天。五欲恣情。心意悅樂。三歸功德。乃至報盡。於未來世。得至涅槃。優婆塞戒經云。若在家。若出家。若三歸。若八齋。若五戒。若具足。若不具足。若一日。一夜。若一時。一念。若盡形壽。至心受持。當知是人得大福德。賢愚經云。持戒之人。寧捨身命。終不毀犯。何以故。戒為道之初基。盡漏之妙趣。涅槃安樂之平塗。若持淨戒。計其功德。無量無邊。譬如大海。多有阿修羅。黿龜水性。摩竭魚等。大眾生居。戒海亦爾。多有三乘大眾生居。譬如大海多諸金銀七寶。戒海亦爾。多出善法。有四非常。三十七品。諸禪三昧。如是等寶。猶如大海。金剛為底。金剛山圍。四江大河。流注其中。不增不減。戒海亦爾。毗尼為底。阿毗曇山以圍繞。四阿含河。流注其中。湛然常爾。不增不減。其海何故注入。不增不減。以下阿鼻地獄火。上衝大海。海水消涸。以故不增。常流入故。以故不減。佛法戒海。不放逸故不增。具功德故不減。是故當知能持戒者。其德甚多。如希有校量功德經云。爾時長老阿難。白佛言。若善男子女人。能如是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得幾所功德。我實未解。願佛演說。令諸眾生。得正知見。佛告阿難。吾當為汝解說。假使南贍部洲。滿中須陀洹人(此云入流。是初果聖人)。其有善男子女人。滿一百年。持於世間一切所有娛樂之具。盡給施與。復以四事(衣。食。臥具。衣藥)。具足供養。恭敬禮拜。乃至滅度之後。收其舍利。起七寶塔。以香華妓樂幢旛。種種供養。於汝意云何。得福多不。阿難白佛。甚多。世尊。佛言。不如有人以淳淨心。作如是言。我今歸依佛法僧。所得功德。於彼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佛告阿難。假使西牛貨洲。滿中斯陀含人(此云一來。是二果聖人)。有人滿二百年。如前一一供養。亦所不及三歸功德。假使東勝身洲。滿中阿那含人。(此云不來。三果聖人)有人滿三百年。如前一一供養。亦所不及三歸功德。假使北俱盧洲。滿中阿羅漢。有人滿四百年。如前一一供養。亦所不及三歸功德。假使四天下。滿中辟支佛。有人滿十千年。如前一一供養。亦所不及三歸功德。假使滿三千大千世界中。諸佛如來。若有人二萬歲中。如前一一供養。雖得無量無邊。不可算數福德。猶不如有人。以淳淨心。作如是言。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所得功德。勝前百倍。千倍萬倍。不可算數。言辭譬類。所能知及。復告阿難。若有人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乃至一彈指頃。能受十善。受已修行。以是因緣。得無量無邊功德。若復有人。能一日一夜。受八戒齋已。如說修行。所得功德。勝前福德。千倍萬倍。百千萬倍。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能受持五戒。盡其形壽。如說修行。所得功德。勝前福德。百倍千倍。萬倍億倍。非算數譬喻。所能知及。若復有人。受沙彌戒。沙彌尼戒。復勝於前。若復有人。受式叉摩那戒。復勝於前。若復有人。受比丘尼大戒。依戒修行。復勝於前。若復有人。盡形壽持大比丘戒。依戒如說修行。不缺不犯。無有穢濁。清淨梵行。得無量無邊功德。勝前百倍千倍萬倍。百千萬倍。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阿難聞說此三歸依處。乃至盡壽護大比丘戒。功德無量。歎未曾有。佛告阿難。此經名為希有希有經。汝當奉行。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公子如玉,幽幽我心

    公子如玉,幽幽我心

    她呆萌的小白,伪装成高冷的模样,时不时还逗比一下,啊---那个谁?你干嘛老拆我台,你知不知道这样很损我形象的,哼哼,人家高冷,才不跟你计较呢,看吧,看吧,偶可是超大方的......
  • 清穿之太子妃

    清穿之太子妃

    简单的说就是穿越太子妃努力培养丈夫,生孩子逗包子的故事!她在一次行动为救人而死去,穿越到了清朝,成为太子妃瓜尔佳氏,她表示压力甚大!成为太子妃好处没有,每天过的比原来还忙还累!上要讨好公公婆婆们,家里要斗丈夫斗小妾逗包子,出门要斗弟弟斗弟媳斗侄儿侄女,岂是一个忙字能诠释的?为了不让丈夫再被废,为了不让自己跟孩子们成为悲剧,势必要培养她家太子爷成为明君!
  • 天碑

    天碑

    一个修炼的天才,意外得到一块古朴的石碑,从此修为无法增长,沦为他人眼中的废柴………且看少年姜文如何在他人的冷眼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 佣兵狂妃:王爷太腹黑

    佣兵狂妃:王爷太腹黑

    穿越前,她是元帅府懦弱无能的废物嫡女,亲眼看到庶姐与未婚夫行房却不敢反抗!穿越后,她是来自现代的金牌雇佣兵,欺她者别想好过——青楼醒来,想要玷污她?一刀下去,让你断子绝孙变女人!心机婊庶姐居心叵测?那就将庶姐私通之事闹得人人皆知!恶毒侧妃对她处处挑衅,想要取而代之?只要我活着你想也别想!姐姐狠毒,侧妃猖狂,歹人陷害,奸人嚣张?女雇佣兵仰首狂笑,人敬我一尺,我还她一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军师万岁

    军师万岁

    李茂穿越到中唐,他很幸运,遇到了继李世民、李隆基之后唐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李纯。这是被后世称作“元和中兴”的时代,大唐正从安史之乱中慢慢复苏,虽难称盛世,却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无限的可能。这又是一个充满危机与挑战的时代。在中枢,宦官势力开始崛起并架空皇权;在地方,藩镇割据对抗中央。国力疲弱,大唐的自信已受到质疑;四夷凶张,大唐的边疆从此多事。向前一步或是盛世,退后一步绝对是深渊。助大唐重开盛世,这是李茂最大的心愿,因为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在太平盛世做个太平官。
  • 剑傲红尘

    剑傲红尘

    绝代剑皇傲沧雪为求剑道极至,入世红尘炼心!
  • 摄魂鬼

    摄魂鬼

    有一种鬼,前世因种种原因自杀而亡,但阴间有规定,选择自杀的人是不能投胎转世的,阴间只给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下地狱煎熬一百年,一百年之后便可投胎;另一种就是以肉灵芝为母体,寄生在里面幻化成人形,三个月内要寻找三位有缘人,给他们讲鬼故事,需讲七七四十九个,在故事讲完后,若三人中:一人被吓死,一人爱上自己,一人恨自己,那么便可做两个选择:第一便是投胎转世,第二是以肉灵芝为肉体,永存于世上。这种以肉灵芝永存世上的鬼又叫——摄魂鬼。但若三个月内没有完成“一生一爱一死”,那么便被剥离肉灵芝,鬼魂脱壳,骤变成恶鬼……
  • 源始空间

    源始空间

    一个平凡普通的快递员来到一个神秘的空间里,这是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世界,血雨腥风和荣华富贵,权倾天下,在这里你必须完成一次次死亡任务,成功便是存活,并且兑换你想要的任何东西,失败就是gameover,被空间永久抹除……
  • 青春年月

    青春年月

    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有那平淡无比的小生活。不虐心,不做作的爱情。只可能是年少轻狂的冲动,让人迷失自我的年龄。未来没有谁会陪你走到最后,回头一看,依旧孤独。
  • 黄绿色童话书

    黄绿色童话书

    小朋友们好!想和哈里·波特一样吗?知道英国小朋友都在看什么书吗?嘘!这个秘密我可从不轻易告诉别人。记清楚啦,是安德鲁·兰爷爷的十二色童话。想认识美丽的仙女吗?想学神奇魔法吗?想和王子去打巨人吗……小心,有可怕的食人妖和大飞龙!不多说了,还等什么——欢迎来到安德鲁·兰的彩色神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