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55100000009

第9章

此一卷论发热。大抵伤寒。寒多易治。热多难愈。伤寒发热者。以其寒极则生热。治法多用冷药。故令热不去。仲景热多寒少。用桂枝二越婢一汤。不渴外有微热者。用小柴胡加桂汤。皆温表之义也。近时多行小柴胡汤。不问阴阳表里。凡伤寒家皆令服之。此药差寒。不可轻用。虽不若大柴胡汤、小承气汤之紧。然药病不相主。其为害一也。往往因服小柴胡汤而成阴证者甚多。仲景虽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此为是少阳证。当服小柴胡。不必少阳证悉具耳。况本方又有加减随证增损。古人方治。审谛如此。后人妄投。良可怪也。

(五十五) 问发热发热而恶寒者。属太阳也。太阳病必发热而恶寒。盖太阳主气以温皮肤分肉。寒气留于外。

皮肤致密。则寒栗而发热。宜发其汗。麻黄汤(正方二十)大青龙汤(正方三十五)主之。若发热微恶寒者。柴胡桂枝汤。(正方三十一)桂枝二越婢一汤。(正方四)主之。若吐利而发热恶寒者。霍乱也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若发汗已。身体灼热者。为风温也。○身热汗出。 然者。

属阳明也。(阳明病脉浮者宜桂枝)(正方一)(微汗之。脉实者调胃承气汤下之)(正方四三)大便不秘者。白虎汤和解。(方六十四)(若阳明病发汗多者。宜大承气汤急下之)(正四十一)(盖汗多发热者。胃汁干故也。仲景云。太阳证汗后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其胃气。宜调胃承气汤)(正四三)(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于胃也。宜下之)○脉细头疼呕而发热者。属少阳也。(少阳发热。小柴胡汤主之)(正二十九)(不可发汗。发汗即谵语。

)○病患不渴。外有微热者。小柴胡加桂也。(杂三十九)(小柴胡加桂主表热最良。此法不特伤寒也。仲景表有热者。小柴胡加桂也。里有热者。白虎加人参也)(正六五)(大抵身热不饮水者。为表热也。口燥烦渴者。为里热也。二药均治发热。然分表里。不可不知也)○发汗已。

身灼热者。名风温。(素问云。汗出而身热者。风热也。其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搏。即身热常自汗出。此名风温。在第六卷第四十五问也)○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虽浮数。宜大柴胡汤下之。(正方三十)(大便秘者。加大黄)假令已下。脉数不解。今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抵当汤主之。(正九十一)○若伤寒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正二十九)主之。(脉浮者。以汗解。脉实者可下之)○又问阴证有发热者乎。太阴厥阴皆不发热。只少阴发热有二证。仲景谓之反发热也。少阴病初得之。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正廿三)主之。(少阴病脉沉发汗则动经。此大略之言耳。脉应里而发热在表。亦当以小辛之药泄汗而温散也。仲景云。伤寒之病从风寒得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须用温药少汗而解)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正八十一)大抵阴证发热。终是不同。脉须沉或下利手足厥也。

(五十六)问热多寒少太阳热多寒少有三证。有热多寒少而不呕。清便自可者。有热多寒少而脉微弱者。有热多寒少而尺脉迟者。其用药皆不同也。○太阳病八九日如疟状。热多寒少。不呕。清便自可。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正方二)○热多寒少而脉都大微弱者。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正方四)主之。(若脉浮虽热多寒少。亦自可发汗也)热多寒少而尺中迟者。血少也。先以小建中加黄 。

(正三十七)以养其血。尺尚迟。再作一剂。然后 时用小柴胡汤、(正二十九)桂枝二越婢一汤(正方四)辈小剂随证治之。

(五十七)问潮热潮热者。大率当下。仲景云。潮热者实也。大承气汤证云。其热不潮。未可与也。则知潮热当下无疑矣。虽然。

更看脉与外证。脉若弦若浮。及外证恶寒。犹有表证。且与小柴胡汤以解之。(正二十九)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正四十二)微和其胃气。勿令大泄也。(仲景云。日晡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大承气)(正四二)(大柴胡也)(正三十)脉虚者。桂枝也。(正方一)纵使潮热当行大承气。亦须先少与小承气。若不转失气。不可攻之。后发热复硬者。大柴胡下之。(正三十)○若胸胁满而呕。日晡发潮热者。小柴胡加芒硝(正三十四)主之。○又有日晡发潮热已而微利者。又有微发潮热而大便溏者。或潮热而咳逆者。皆当用小柴胡也(正二十九)(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发潮热,已而微利。潮热者。实也。先服小柴胡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下之。阳明潮热。大便溏。胸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冬阳明潮热。当行黄芩汤。(冬阳明病脉浮而紧。必发潮热。发作有时。但脉浮者。必盗汗。黄芩汤主之)(正八十五)以上潮热。并属阳明也。○太阳有潮热乎。仲景大陷胸汤一证。(正三十八)结胸有潮热者。为大结胸。属太阳也。

(五十八)问往来寒热者。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往来寒热有三证。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有表证而往来寒热者。用小柴胡也。(正二十九)○有里证而往来寒热者。大柴胡也。(正三十)○已表或已下而往来寒热者。

皆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正三十二)○仲景云。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小柴胡主之。又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主之。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往来寒热者。大柴胡主之。伤寒五六日已发汗。复下之。胸胁满。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柴胡桂枝干姜汤也。

(五十九)问伤寒疟状形证似疟。有太阳证。有阳明证。有妇人热入血室证。 太阳证。服桂枝汤。(正方一)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正三)伤寒八九日如疟状。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日一二发者。麻黄桂枝各半汤。

(太阳证形似疟寒热等者。与桂枝二麻黄一汤。热多寒少者。麻黄桂枝各半汤)(正方二)○有阳明证。病患烦热。汗出如疟状。日晡发热而脉浮虚者。与桂枝汤脉实者。宜承气汤。(正四二)○妇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小柴胡汤主之。(正二十九)(六十)问汗之而寒热者太阴证发汗后。根据前寒热者。须看脉如何。若脉浮数。或洪大。则表证犹在。当再表也。如桂枝汤、(正方一)或桂枝二麻黄一(正方三)之类。医人为见已汗、或已下而发寒热。不敢再表。

误矣。盖脉浮为在表。表之必愈也。○或得汗而解。复如疟状。日晡而发者。此属阳明也。若脉实者。可下之。宜大柴胡、(正三十)大承气(正方四一)也。○若发汗后只恶寒者。虚也。发汗后只发热者。实也。只恶寒属芍药甘草附子汤。(正七二)只发热属调胃承气汤。(正方四三)○若厥阴证。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正七五)(六十一)问汗之而仍发热者素问云。温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谓之阴阳交。交者死也。又云。

热病已得汗而脉躁盛者死。今不与汗相应。是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大抵病患得汗而脉静者生。

今汗之而仍发热者。若脉浮数。则表证犹在。汗之必愈也。仲景云。发汗解半日许复热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正一)发汗后不敢再表者。为脉沉实耳。脉若浮者。须再汗也。

发汗后不恶寒。只发热脉沉实。或狂语。此为胃实、阳盛。即不可再汗也。须当下之设令下后。又不解。表里邪亦衰矣。仲景云。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宜调胃承气汤。(正四十三)和其胃气也。太医云。若伤寒得汗后。热不退。发昏及狂言者。便可用承气汤。(正四十二)下之立愈。未瘥再服。若汗后热不解。但心下痞。呕逆。又自利。大柴胡去大黄主之。(正方三十)○又有太阳证合行桂枝。却用麻黄之类。发汗多。亡阳仍发热者。真武汤(正方一百五)主之。

○更有风温一证。初得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虽发汗已。身灼热者。为风温。属葳蕤汤。

(杂四十五)(岐伯所谓汗出而身热者。风热也)○若伤寒得汗后。病解。虚羸微热不去。可行竹叶石膏汤。(正方九五)随其虚实而治之。

(六十二)问下之而热不退者(劳复食复附)仲景云。病患脉微而涩。为医所病。大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使阴气弱。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盖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阳微恶寒四逆汤主之。(正七十五)阴弱发热。为内热葶苈苦酒汤主之。(杂方十六)大抵伤寒八日以上。大发热者。此为难治。

(仲景云。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又有医人多用丸子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正方四九)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正方四十五)○又问伤寒瘥后发热者何也。此名劳食复也。病新瘥。血气尚虚。津液未复。因劳动生热。热气既还。复入经络。名曰劳复。仲景云。伤寒瘥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正二十九)脉浮者以汗解。(宜柴胡桂枝汤)(正三十一)脉实者以下解。(宜大柴胡汤)(正方三十)又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正方九十六)麦门冬汤(杂一百二十六)雄鼠屎汤、(杂七十七)七味葱白汤、(杂一百十八)皆可选用。○又食复者。大病新瘥。脾胃尚弱。谷气未复。强食过多。停积不化。因尔发热名曰食复。大抵新病瘥。多因伤食。便作痞。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证。可与生姜泻心汤。(正方六十三)仲景于枳实栀子汤证云。若有宿食。内大黄如薄棋子五六枚。服之愈。黄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

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食相搏。

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河。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同类推荐
  • 雨后早发永宁

    雨后早发永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皇极典听言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听言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今译经图纪

    古今译经图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山画谱

    小山画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父母恩重经

    父母恩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少爷,我不准

    少爷,我不准

    曾几何时,你是我的信仰。少爷,该换衣服了;“恩”。少爷,能不能不要再变装啊。。。。“恩?不变,我怎么引狼入圈套啊。。。”现在,你是我的猎物。远处的他: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自投罗网,呵。。未来,我是你的依赖。我们的爱情,最初纯纯的爱;用最简单的方式还原爱情,手牵手,一起走到最后。。。
  • 一宠千金,总裁的限时妻子

    一宠千金,总裁的限时妻子

    他的正牌未婚妻归来,她收拾行李准备离开。童思千一直觉得,自己就那么个优点,做事从不优柔寡断!她童思千不就是少了个男人么?天涯何处无芳草,放弃一个优质苗,前面说不定就是一片森林!“不许走!”身后,是冰冷的声音。她深吸了口气,“江慕炎,你别忘了,结婚证上写的是你和她的名字,不是我童思千,在你心里,你始终认定的妻子是她。我哪怕想退让,却连离婚的权利都没有,自始至终,我都只是个替代品。”从头至尾,她童思千只是个替代品,是她介入了他们的生活,那么自然,该走的也是她!潇洒离开,一如当初她的出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还爷男儿身

    还爷男儿身

    韩紫穹从小就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男孩,而不是一个长腿萝莉的软萌妹子。父母生错了也就罢了,可为什么偏偏还要学淑女?学乖巧?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上帝欠自己一个高大威猛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男儿身!上帝(抄刀)你过来,咱俩喝杯茶唠唠嗑。某天,某穹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变成了梦寐以求的汉子!嗯!相貌不错!身材有料!可俩眼一睁开,胸前的俩“团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底下的“把”?一定是打开的方式不对,闭眼再睁开!挖槽!不是梦!上帝你终于觉悟了!你终于舍得还爷男儿身了啊!好嗨森!原以为自己可以嗨嗨森森的去撩妹泡妞,结果拦路出现了一个长腿萝莉软萌妹子,还特别嚣张的骑在自己身上喊:“呔!你个妖孽,还爷男儿身!”
  • 秦帝英侠传

    秦帝英侠传

    战国时代,一个在邯郸城屡被人欺负的王子赵政,得到仙女般的伍秋月帮忙,终于成功登上秦王一位,可是他天生胆小冲动,毫无大志,竟在一次出外时被嫪毐偷袭,结果沦落江湖。他重遇伍秋月,无意间更知道能够統一天下的九鼎秘密。在一次英雄大会中,伍秋月被揭发是秦人的身份,被六国的反秦好汉逼害,并且传出伍秋月与赵政是姐弟关系,九流十家等派均反对两人的“姐弟恋”。赵政便与其余两位女主角展开找寻九鼎,展开诛嫪毐复位,保护伍秋月的旅程。公元前237年,嫪毐在雍城叛变,更控制伍秋月攻击赵政。究竟赵政宁愿选择江山,还是忍痛杀死伍秋月呢?
  • 恋爱三王子的俏皮三丫头

    恋爱三王子的俏皮三丫头

    【宠文+搞笑】她和他因为缘分遇见,他让她去做保姆,她当然不会去做,但谁知,他有自己的把柄,所以她只能去,但谁知他还要她和他一起吃饭,还要送她,还抢了她的初吻......他就这么喜欢折磨人吗?“南沐泽,我告诉你,我,韩若雪永远不会爱上你这个恶魔!”“韩若雪,我告诉你,你永远都是我南沐泽的!”.......
  • 傲娇千金当女佣

    傲娇千金当女佣

    她,拥有着无人能挡的绝世容颜,同时也具备无人能降的傲娇天性,当一碰上他,几乎所有值得她傲娇的资本,在他面前都不值一提。他,堂堂集团少爷,却被一个小女佣教训的死去活来,这传出去还得了
  • 邪王无赖:霸爱俏皮妃

    邪王无赖:霸爱俏皮妃

    她虽为私生女却为家族尽心尽力,在利益面前,却被亲人毫不留情地推出去联姻,订婚当日坠海而死。侯门之女南宫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坠崖而亡而死。阴差阳错,当林曦若代替南宫墨活着,再次睁开眼,这个女子又将勾走多少人的魂?迷了多少人的眼?他说:“南宫墨,你只能和我纠缠在一起,即便上天入地,你也只能属于我!”他说:“我爱你,和你无关!”他说:“既然得不到,我就毁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弦:相识相知相惜

    青弦:相识相知相惜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唐冰儿转学来到A中后,发现很多事情都在变化。与她们相识相知相惜是唐冰儿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东溪玩月

    东溪玩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渡天荒

    渡天荒

    朝圣路,尘世争渡,天骄争霸,一切只为超脱;这里有异族,更有上古世家,百族林立,战火焚天,乱天动地;成仙路,岁月葬,回首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