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5200000004

第4章

戒规

立志入道

天地阴阳,干刚坤顺,阴无阳不长,阳无阴不生。刚柔得其中和,水火始能既济,阴阳必有匹偶,人物由兹孕生。是乾坤皆禀真元之气,男女各具不死之身。干曰大生,可以道成正觉。坤曰广生,亦能果证元君。若谓坤阴难入仙道,何以王母长处昆仑。蟾蛾窃梁间之丹,永作月宫皇后。逍遥读漆 之书,自号瑶池谪仙。洛神、巫女,自古维昭,紫姑、湘妃,于今维烈。迹载史篇,固可考也。身秉坤德,岂不能乎!特以沉溺欲海,不发入道之心,安能跳出迷津,以作登云之女。性本阴柔,见多偏隘,罔知四德,宁晓三从,过恶当改不知改,福田宜修未能修。纵无情之欲,丧本性之真,自暴自弃,愈趋愈下,岂知人事如浮云,尘环原孽网,与其将身入轮回,何若回头登彼岸。蓬莱信有路,只在目前;玉京岂无梯,须由心悟。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仙能傲我,我亦可仙。玉汞金铅,实度生之宝筏;丹经释典,诚入道之天梯。特以天梯不轻泄,语多露尾藏头,即使琅 已卒吟,还要参师访友。闻一诀方知一诀,进一层更有一程。果能摆脱尘缘,拜明师以求心法,何难步入瑶阙,谒金母,而列仙班。人须立志,各自勉旃。

戒规

入门戒规十二条

一戒妄念迭生二戒纵欲贪淫三戒刚暴残刻四戒烦恼嗔怒五戒忧思惊恐六戒目多妄视七戒耳多妄听八戒多言狂妄九戒悭吝惜财十戒杀生害命十一戒不节腥荤十二戒慢道轻师妇女所当戒者,虽不止十二条,能戒以十二件,去仙不远矣。

一戒妄念迭生心之所发为念。念头正,则所行无不正;念头差,则所为无不差。盖心为天君,念为役使。天君泰然,百体从令也。

妄念者,一切狂妄不正之念也,古人所谓无念之念,方是正念,即真意也。这点真意却少不得。

有这点真意,方能炼铅求汞,凝神养胎。丹经所谓“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这个,真意也。岂若此不正之妄念,千头万绪,莫可名状。始则凭空而来,继则斗境成幻。一念未已,一念续之,缘此及彼,触境生心。想到得意时,不禁自庆自足;想到失意时,曷胜自怨自悲。尽日之中,无有宁息宵之寝也,神亦不存矣。

夫所发之念既妄,则见于行者无不妄。如此妄人,安足语仙道哉。即使未见诸行事,而无端妄想,神目如电,指视何其严乎。况人之生死轮回,莫不由一念造之。钟情之区,即受生之地。噫!一念之轮回,种无边之生死,人顾可不慎所发哉。

若夫至人,知此无根无据之妄念,牿亡吾性,死趋六道,精心体认,勤加觉察,此念何自而起,何自而灭,未起之前如何,既起之后如何?知此一念起,即提慧剑斩之,务拔其根。勿使潜滋暗长于隐微之中,务令此性空虚静寂,万念俱泯,一灵独存。潇潇洒洒,活活泼泼。如此,则私欲尽净,天理流行,仙道不远矣。故入门者,先须于此关头,谨守勿忽,方是果决烈女,道中法器也。

二戒纵欲贪淫人所最难破者,****一关耳。人胡为有生?因这点淫根未拔。见淫事,而性即入男女之身根,以投胎而生。人胡为有身?因父母淫 ,而始成此身。人从淫事而来,故其习染最深,而根株未易拔也。且人所恃以生者,全凭这点精气。贪淫则伤精,精伤则阳关不固,百病交作。古人谓:“服药百粒,不如独宿一宵。”惜此精气也。惜得几分精气,即多添得几年寿数。基成无漏,阳关一闭,则长生矣。况妇女之性情易荡,一贪淫事,则欲火焚身,情难自禁,无夫以遂其欲,必有丧廉之行。即使不至失身,淫心一动,火逼一身,精气已不存于中矣。

昔韦十一娘学道,其师化一伟男子,百般调戏,且致逼污,而此心不易,方授仙术。故淫根未拔者,多失仙缘。即或侥幸闻法,而此道乃色相中事,亦行不得。即或行之,而所结之胎,特一淫胎。一朝出神,必见淫 而投胎,前妒尽废矣。

天宫仙女,多有谪下红尘者,莫不因情缘未断之故,可不戒哉。戒之之法,要在不思不视而已。不思,则能禁情于未然;不视,又能绝念于当境。文昌帝君云:“未见不可思,当见不可乱,既见不可忆。”诚戒色良箴也。然岂不思、不乱、不忆已哉,务要拔尽情根,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境忘情,在欲无欲,方可与言仙道。若抱****之心,以希上真之道,而能有成者,吾未之闻也。

戒规

附考

韦十一娘,宋长安贫女也。嫁同里郑氏子。郑氏喜游侠,屡谏反目,政和间往边城从军,久无音回。伯子不良,每以言语调戏,韦正色拒之。因忆赵道姑自幼相爱,况有道术可传,遂投姑。姑欣然挈入庵中,教以法术。日暮姑下山,留韦独宿,戒曰:“勿饮酒及****。”韦思深山中,焉有此二事。更余,一男子逾墙入,韦速起,问之不答。男子近前拥抱,拒不从。彼求益坚,韦抽剑欲击,彼出剑相刺,甚精利。韦知不及,弃剑哀求曰:“外家命薄,久戒尘心,何忍乱我?且师有明戒。誓不敢犯!”彼以剑加颈逼从。韦引颈受之。其人收剑笑曰:“知子心不变矣!”视之则道姑也。从此尽授其术。

三戒刚暴残刻刚,美德也。人无刚则柔懦不振,百无一成。这个刚字却少不得。然刚而无礼,则流于暴,很戾自用,不知退让,罔顾是非,不恤人言,无礼于舅姑,不和于妯娌,不敬于夫子,虐凌于子侄,苛责于奴婢,是谓“悍妇”。故刚而继以暴,每多残忍不仁,刻薄寡恩也。

夫人必有仁慈之心,而后有胞与之量。圣母元君视天下为一家,视中国为一人。凡天上地下,一切物类,莫不保爱。若赤子一般,何尝起点憎恶之心,而流于残刻哉。

观音大士,称为慈航,以其仁慈成性,普济众生,而为浩劫之慈母也,故神气亦浩劫不朽。如刚暴,则失坤阴柔顺之德;残刻,又无坤浓广生之量。如此之人,天上选尔何用,地下留尔奚益,不如速死之为愈也,安望长生。

夫惟戒之:性暴者,养以和缓,霭然如春风之宜人,而与物悉无忤也;残刻者,易以慈惠, 然如时雨之及物,而无人不沾其恩也。见于外如此,而性之在中,无不灵明自在,活活泼泼,浑含生机于无穷矣。而谓慈航观音,不虚座以待尔哉。

四戒烦恼嗔怒烦恼者,遇事烦劳而生恼恨心也。人生一世,孰无事业,须慢慢做将去。不计功过,不辞辛苦,不惮烦劳,事方有济。如因烦劳而生恼恨,天下事何者能成。

至养性,更要耐烦。缘此时驰放已久,一旦操存,如生龙活虎,伏之未肯,即伏降之。未肯即降,须从容涵养,不拘不束,勿忘勿助,任其自然。今日养一分,则得一分;明日养一分,又得一分,养到十分,自有圆明时候。

若以难纯,而遂生烦恼,其性岂能圆明乎。

嗔怒者,事不如己意,而嗔恨怨怒也。试思天下事,岂尽能如己意。未必嗔怒,而事遂能如己意。

何不思之甚也,亦惟安于所遇耳。况嗔怒心甚者,其心必毒,死多投入毒蛇腹中。夏腊以嗔怒而化蛇,郗后以嗔怒而变蟒,此固明征也。但嗔怒有因烦恼起者,烦恼有由嗔怒生者,二者皆为心累,急戒之可也。

五戒忧思惊恐思伤脾,忧思则气郁而不伸。恐伤肾,惊恐则神散而不藏。事未至则忧思不已,事将来而惊恐不休。蔽性之端,亦损精耗神之具。不戒,多成内伤之疾。

戒之之法,惟镇定空寂,心不留物。忧至则思理,理不能遣,听其自然,忧之何益。且人所以生此惊恐心者,恐其祸及吾身也。平日仰不愧天,俯不怍人。我无愧于人,人必不害我,何惊之有。即使横祸忽来,而死生有命,亦顺受之而已。圣人泰山崩前而不惊,刀锯加颈而不恐,神定固也。

昔宛丘以色、声、香、味、触、喜、怒、忧、思、悲、恐、惊,试青鸟公,有二者未泯其迹,仅成地仙。学人不于此着力,亦凡夫耳,安冀有成?!六戒目多妄视目为六贼之魁。眼见色,心即为色所牵,而魂从眼漏,其伤在肝。盖人之魂,夜藏于肝,日寓于目。妄视则魂漏于眼,夜多梦寐。圣人无梦,是以能收眼光内照,不使魂日驰于外,亦不使心为色所引也。故欲收其心,先摄夫目。

其法:常将眼光返照玄关一窍之中,使此性灵明不昧,以养如如不动之神,自然目不妄视,心不妄动,魂不外游,神不外驰,而先天之气归于身矣。

七戒耳多妄听肾开窍于耳,妄听则心为声动,精从耳漏,其伤在肾。肾为先天真一之水,能灌溉一身之营卫。伤肾则肌肤憔悴,精脱耳聋。

人能常凝耳以内听,不惟使心不为声动,而心得所养,精亦常凝于肾,去仙不远矣。

八戒多言狂妄言易招尤。南容三复白圭,圣人称之,以其能谨言也。多言则不足以养吾心之仁。故司马牛问仁,圣人以 言告之,制外养中也。且言为心声,心藏神,多言则神伤。

能守口如瓶,神自常住于心,性不因言以乱,而酬酢往来间,亦不失口于人矣。

九戒悭吝惜财财以济用,天下无人不需财,但要不为所迷耳。如一味悭吝,分文不舍,则虽堆金等山岳,能买无常不来乎。与其积财自富,而作一家之守财奴,孰若散财积福,以结道中之仙缘。

自来仙真,莫不由广种福田而成。古人云:“若是吝财并惜宝,千万神仙不肯来。”盖至人等富贵若浮云,视金玉如粪土。一尘不染,一物不恋,即此身且非我有,况身外之财乎。故入道者,此关更宜打破,休为所愚。

十戒杀生害命天地以好生为心,圣人以爱物为怀。天地生之,我辄杀之,大干天地之和。圣人爱之,我竟害之,大非圣人之仁。况人物同此性命,好生恶死。人物同情,已有生,惟恐其伤。岂物有生,不惧其死。

推己及物,必有不忍杀害者。

古人云:“汝欲延生,须放生。”我既欲学道以求长生,要当推己心,以惜物命。虽曰物命在人,而好杀伤生,多遭惨报。夫救蚁中状元之选,放雀获明珠之报,古往今来,以放生得福者多矣。人可不慈心于物,以养我好生之仁哉。

十一戒不节腥荤腥荤虽养人之物,而斋戒断味者,未闻有伤。可见养生不尽在血肉也。

上古草衣木食,其民多寿。自火化兴,血肉食,民遂夭折者,何也?盖肥甘动火之物,食之过多,每易纵情损精,不如谷食得天地中和之气,为至清至洁之味,其养生最好。况食物类之肉以补我肉,其心亦有所不忍。佛家绝腥荤,盖不嗜口腹以增杀孽也。

南岳夫人戒杨羲曰:“不欲见血肉。见而避之,不如不见。已死之物,即为尸气,触之最能害道。”入道故贵节腥荤。

十二戒慢道轻师天地间至贵重者,莫若金丹大道,可以出凡笼,可以了生死,可以超九祖。古人万劫一遇,夫岂等闲细事哉。

虽贵如汉文帝,犹且折节于河上公。富如马丹阳,犹且虚心于王重阳。武如汉钟离,且低头于王玄甫。文如抱朴子,犹其屈膝于郑思远,况下焉者乎。故求道者,挟不得一己之富贵,逞不得一己之势力,恃不得一己之学问。聪明必虚心诚求,如伍冲虚洒扫役力,切问二十载,方能得之。

而授之者,亦不轻易。抱朴子曰:“受真一之诀,皆有盟文,歃白牲之血,以旺相之日,受之以白银、白绢为约,克金契而分之,轻说妄传,其神不佑也。”冲虚子曰:“自古仙真授真道,必清净斋醮如科条,具信贽,刺血盟天,奏告上帝、三台、北斗、南辰、三官、四圣、五帝、司命各位下,请命降允,而后可传。”凡传一人,遍天地间神圣无不告之者。倘有恶类,妄自行财及诡诈,私相授受,师弟同受考掠,可不慎哉!使者既不轻易以传,授者何可轻亵。抱朴子曰:“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也,重于父母也,可不尊崇之乎?!”观此可见,求道者既遇真师,即当尊崇恭敬,勤求切问,历久不怠,方得卒闻心法,而升天有路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菩萨受斋经

    菩萨受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猫星人,陪我去战斗!

    猫星人,陪我去战斗!

    什么!我的老师是黑猫?!卡哇伊的黑猫家庭教师和期待值零的全年级差生,组成超另类的课后辅导!!!为了站上那从小梦寐以求的闪亮舞台,成绩总是全年级吊车尾的明初晓,拼尽全力学习着她看不懂的蝌蚪文(五线谱)。没想到那只吃她的、住她的、威胁自己帮他找回人类身体的猫星人,除了课业优秀,居然还会作词作曲!?勇敢少女遇见神秘黑猫开启神奇校园冒险之旅。
  • 神荒传之墨帝传

    神荒传之墨帝传

    神界两大神王之一的邪恶之神遭到劫难,其元神的四分之一散落在九州大陆的一个女子身上。女子一身极为艰辛,而她的孩子则注定有着不平凡的一生。在命运的指引下,这个少年——刘焱踏上了命运的征途。而前方的道路上有一个古怪的人在等他。。。。。
  • TFBOYS的爱恋

    TFBOYS的爱恋

    四个女孩安简尘、安简易、安铭汐、安铭逸和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刘志宏之间发生的事,他们究竟会有什么遭遇呢?
  • 外国历史故事

    外国历史故事

    一个故事之所以人尽皆 知,是因为它饱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一段历史之所 以千古流传,是因为其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传奇;一部 文学作品之所以享誉中外,是因为它时时奏响着真与 美的旋律。当它们汇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间最神圣 的文学殿堂。畅游其间,我们将跟全世界的人们一起 ,欣赏美丽、感悟真谛,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编委会主编的《外国历史 故事》精选的世界历史故事都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 过重大的影响。这些故事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平实 流畅,相信你在轻松阅读之余,既丰富了世界历史知 识,又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
  • 经济检查实务

    经济检查实务

    本书对经济行政案件调查处理程序和证据调查、审查与运用方法、技巧和策略,以及案件核审、审批和法律适用、执法文书的制作等内容作了全面具体的介绍,具有内容完整、知识系统、功能实用和普遍适用的特征,从而构建起经济行政案件调查处理实务理论知识体系或架构,为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理清了头绪。既可以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经济行政案件调查处理工具书。
  • 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

    本书是“每天懂一点”轻悦读书系第三弹。继《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上市4个月狂销20万册的佳绩后,终于要推出同一作者引爆日本心理学话题热的新作——《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这是一本超级实用的好玩心理学。一见钟情的秘密、恋爱达人的秘诀、没有长性的心理原因、做梦的男女差别、为什么偏有人喜欢排队、拍马屁的高明方法、识破丈夫谎言的高招、夫妻间防止吵架的技巧、为什么英雄多是孤胆英雄、为何乘电梯时大家都喜欢往上看、价格尾数的促销作用、星期四是事故多发日……希望这些新颖有趣的案例能带给您与其他心理学读物不一样的新鲜感!
  • 契约情人,总裁被我玩坏了

    契约情人,总裁被我玩坏了

    父亲生意失败,为了五亿,她当了他的契约情人。“少爷,林小姐烧了厨房!”“少爷,林小姐送两个朋友来伺候您。”“少爷,林小姐在跟别的男人约会!”“少爷,林小姐败光了您的家产!”靠!老虎不发威,当他是病猫吗?他的目标就是整她,整她,整死她。
  • 旋转木马不哭

    旋转木马不哭

    七个人,尝尽青春的酸甜苦辣,最后淡忘,走向青春的尽头。
  • 晚安,八九点钟的太阳

    晚安,八九点钟的太阳

    《晚安八九点钟的太阳》是一部描述学生生活的青春文学,全书以幽默情节一气呵成,充斥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基本反映了这个时代学生的一些梦想与迷惘。是我目前为止最满意的作品。希望大家可以从中享受到阅读的快感------特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