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34400000032

第32章 木兰二上陈情表 太宗屈杀伍娘子

却说木兰一日问于铁冠曰:“弟子闻仙道长生,必如何而生可长焉?”铁冠曰:“木兰,吾谓尔人杰也,何中质之不若耶?夫天道运行,春生秋杀,夏茂冬藏。人生而壮,衰而死,何异焉?长生者不亦逆天而行,怪于人欤?所谓仙者,则天之道,体之于身,得之于心,死而无愧,奚能长生?子不见古之不死者,终归于死,今之长生者,终丧其生。斯岂仙道耶?故曰:气不可以长保,精不可以长固,神不可以长守。所可长固、长守、长保者,性也,天赋之命也。事天者为仙道。圣人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不亦深而远乎?”木兰又问曰:“古之修仙,必云炼丹。而丹则有玉液、金液、木液之别,其理可得闻乎?”铁冠曰:“丹者,心也。炼心即是炼丹。玉液、金液、木液,则吾不知也。至若九转七返之说,愈属虚空,不过推求卦数之理。盖七乃火之成数,九乃金之成数。取火炼金,曰转,曰返。学道者致虚极,守静笃,听其自然,岂肯劳心为是耶?”木兰唯唯而退。

又一日,铁冠谓木兰曰:“性命二字,各有天人之别。欲修天性,先化人性,欲立天命,先立人命。所谓人性者,气质之性也。气质性化,而天性可全。人命者,血气之命也。血气坚固,而天命可保,故曰四大假合。气以成形,五常不紊。理以成性,盖父母生形既兆,天性已赋,性依命立之谓也。诚则明,明则著,能变能化,命从性生之谓也。比如因天地水火之气而生树,因树而生花,因花生果,是性中又有命也。”木兰曰:“性命原于天,花果原于树。性有天性、气质之分,命有天命、血气之别,花果亦岂有二乎?”铁冠曰:“有是树有是花,非树先而花后,待时而发耳。有是花必有是果,非花先而果后,气充而成耳。万物各有一太极。若树之有心,果之有仁。知此则知命中有性也;知此则知草木春生秋杀,天命也;春华秋实,天性也。至若灌溉太过,栽培不及,当生而不生,当华而不华,犹天性为人性所戕,天命为人欲所害,归之于气数,岂不哀哉!若夫果者逢春蒙泉,核开仁出,枝叶蔓生,知此则性中有命,可不言而喻也。花果则黄白者多香,紫赤者多臭,又气质之性,使之然也。物之气质不可变,人之气质则无不可变,此人之所以灵于物也。人之终不能变者,是尚未远于物也。”

木兰曰:“草木无土不生,性命双修,大道非戊己不成。《易》曰:君子黄中通理。其说可得闻欤?”铁冠曰:“圣经第一义,便曰:在止于至善。非指心地,而言修性之初,下手切处也。知止而后能定、能静、能安、能虑、能得,是言心已明,而性已见矣。明明德于天下,必先治其国,齐其家,修其身,正其心,诚其意,致其知,此圣人尽性之事也。格物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平天下,此圣人至命之事也。圣人成己成物之功,如斯毕矣。今子言万物非土不生,大道非戊己不成,要晓得大学之道,总重在意诚二字。意者,土也,非戊己而何?《中庸》云:君子必慎其独也。慎字与诚字,虽有表里之分,至若慎独,则与意诚无异。意定则精神日强,则智慧日生;意不定则精神日竭,而智虑日衰。古人于心明性见之余,却注意于规中,温养元神,阴阳自然妙合,不假一毫人力,由意定之效验也。故上古真仙,谓意为黄婆,阴阳为男女,元神出现为产婴儿,岂有他哉!性命双修,大道止矣尽矣!”木兰曰:“弟子今受师命,如瞽目复明。但真意之妙,素所未知,祈师再委曲详言,弟子永远供奉。”铁冠曰:“尔要知真意耶?须看鸡之抱卵,猫之捕鼠,专心致志,念兹在兹。真意一现,恍惚杳冥,如云中之月,水中之鱼,乍见乍不见,必也。如慕名未会面的一个朋友,千里寻之,不得一见,恰在路上相逢,就要认亲面目,原来是这个模样。紧紧拉着,不肯放手。久之自然熟习,故曰铅汞相投,自然凝合。古人谓之玄关一窍,熟知即真,意之大定也。”铁冠乃歌曰:

心地了了,性天明明。

阴阳妙合,复命归根。

玄关意土,黄婆别名。

中央正位,自产胎婴。

铁冠歌罢,忽然香风阵阵,天花乱坠。俄而天雷大震一声,师弟二人俱向北而拜。自此,铁冠以后绝口再不谈道。

却说朱天禄偶沾寒疾,召木兰曰:“吾朱氏世代善良,崇儒重道,乐善好施。今汝又笃志修行,吾愿尔始终如一。汝弟年未及冠,汝当善教,使之有成。”更无多嘱,语毕而逝。木兰尽礼守制,衣衾棺椁尽如古式,卜葬于木兰山阴。未过一年,杨氏亦故,合葬于天禄坟右。木兰率弟金兰,居庐守墓。甫及半年,太宗并娘娘诏旨至,木兰就墓前举香跪接。

皇诏云:朕念公主文武兼优,逸才堪羡。今年北番来朝,尚念公主之德,脍炙人口。朕思卿甚切,公主作速来京,以慰朕望。

娘娘懿旨云:寡君思公主忠孝勇节,堪为宫中女师傅。皇上视公主如子,公主未尝视皇上如父。公主宜速补前愆,来京省过,以慰皇上及寡君之心。钦哉,毋违!木兰读毕,顿首谢恩。连夜修起陈情表章,付天使回京。太宗见木兰未至,心中不悦。只得开表看云:臣儿木兰,罪孽深重。不自天绝,祸延考妣。于月日变出仓猝。臣儿窃自思维,向因亲老多病,改面北征,纪年而回,意承欢于膝下,以乐父母之余年。无如父之形愈老,母之病转笃。今也罔极之悲既兴,风木之恨更切。思殉亲于九地,用情恐伤太过,聊守制以三年。读礼自愧未深,特室筑于场,尽寸心而抚幼弟。依灵致奠,忆笑语而想音容。君父之召虽殷,臣儿之情难释。俟成祥之日,诣阙谢恩。皇上宏仁若天,皇后博载若地,量情赦宥。

太宗看罢,称羡不已。再说饮天监李淳风,夜占乾象,见妖星居于紫薇垣中。次日上殿奏曰:“臣昨夜见妖星现紫薇垣中,请万岁尽除宫中新进之妃。”太宗准奏,曰:“将宫中新进女子三百余人,尽行放出,只留才人武在内。”太宗又命李淳风当殿卜筮,太宗亲自行礼,得天泽履第三爻。其辞曰: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李淳风奏曰:“乾,君德也,兑,少女也。少女邻于君右。夫曰眇不可以共视,曰跛不可以共履,宜远而不宜近之人也。若狎而玩之,是不可履而履焉。譬如虎尾,必有口至人之凶。武人为于大君,将来弄权误国,乱唐室天下,必武氏之女也。斯人现居宫中,大约面貌柔善,令人狎亵;心必阴恶,所谓庸违象恭者也。”太宗听奏,默然回宫。次日,迁武才人出宫为尼,令他皈依佛教,参学性理,自然慈悲应物,方便处事,明善恶报应之说,俾作良善女子。不料武身虽为尼,却与学士张昌宗、许敬宗苟合,并未持戒茹素。

过了一年,太宗又召李淳风,问以妖星之事。淳风奏曰:“妖星虽离禁中,但其形未化。万岁宜修德以禳之,切不可乱诛好人。”张昌宗恐又累及武,密奏曰:“武与伍字异而音同。镇北侯伍登,手握重权,素有伍娘子之称。近闻此人以交通突厥,有谋逆之意。万岁何不杀此人以杜后祸?况且上天垂象以示万岁,宜乘其未动而先灭之,免生后祸。”太宗即下诏伍登来京,诬以谋逆之罪,斩之于市。下诏曰:“如有保留伍登者,同逆拟罪。”是日,日色惨淡,大风乱吹,大臣疾首不敢言,国人共伤之。张昌宗奏曰:“谋逆之人,妻子同诛。”太宗点首,即差卫兵往雁门关,杀其全家。是夜,太宗入宫,怏悒不乐。次日,命收伍登尸首,以礼葬之,封其墓曰:“镇北侯伍登。”

再说谌于飞送了伍登起程,伍登以家事托之曰:“侄奉天子召进京,修藩臣之节,大约三四月可回。衙中一应事务,求叔父料理。”于飞唯唯而应。过了半月,于飞入内衙,对夫人曰:“公子伍烈,今年流年不利,我欲同他往五台山进香,以免灾祸,大约数日可回。”夫人命军士数十人,护从于飞而行。到了五台山,重与靖松、大杲、介谈论,忽有雁门关中将军,差人报曰:“主将被诛,夫人与全家被杀。求师爷保公子远走勿回。”于飞即命从人散去,同公子伍烈民服而行。走回湖广,藏于大悟山中。后来于飞以女妻之,生三子,曰玉,曰琼,曰玖,皆显贵。此是后话不表。

再表木兰闻伍登死于武氏之祸,伤感不已。闻于飞回,往见焉。问曰:“吾子受丧吾之托,北游数年,可谓信矣。既见五台山诸君,学必有进焉,弟子愿受教。”于飞曰:“子何好学之甚也。吾闻心易于陈氏之子矣。《易》曰:近取诸身,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艮为手是也。若内取诸心,圣人能行之而不言,陈氏之子能言之而不能行,子庶几勉之。夫圣人刚而不屈,其德配乾;利万物而不息,其德配坎;静而莫之能感,其德配艮;动而万物各遂其生,其德配震;气安而舒,天下顺之,其德配巽;虚而明不私照,其德配离;博厚配坤;滋万物而不姑息,其德配兑。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此圣人之易也。夫物芸芸,各归复其根,象帝之先,此老氏之易也。寂然不动,无为无化,扰而不惊者,此释氏之易也。有诸内者形诸外,孝则必忠,故不欺,得乾之道也。慈则必让,故不争,得坎之道也。知耻者必廉,故不贪,得艮之道也。仁者必公,故不私,震之道也。弟者必和,故不怨,巽之道也。礼者必明,故不疑,离之道也。信者必宽,故不忧,坤之道也。义者必断,故不惧,兑之道也。”

木兰曰:“君子不患不及,而患太过。敢问太过之极苦何?”于飞曰:“至孝近于懦,至忠近于愚,慈近于卑,让近于侮,谦近于贫,耻近于退,仁近于过,恭近于劳,弟近于柔,和近于流,礼近于乱,明近于暗,信近于执,宽近于扰,义近于杀,断近于猛,此太过之极也。若极而又极,则其品愈下,奸恶不可胜道矣。不偏不倚,惟圣者能之。”

木兰曰:“惧其太过而抑之,当如之何?”于飞曰:“孝宜敬,忠宜诤,慈宜教,让宜严,廉宜守,耻宜强,仁宜勇,恭宜辨,弟宜执,和宜介,礼宜节,明宜浑,信宜权,宽宜理,义宜武,断宜文。”木兰曰:“圣人之道,一而已矣。若是乎,目之多欤?”于飞曰:“自理而言之,则曰一。一散而为万殊。自性而言之则曰虚,虚归于无有。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夫圣人之心,静若太虚,何意、固、必、我之有?以吾言之,即绝字、毋字亦着不上。”木兰曰:“弟子闻之:至忠不容于国,至孝不容于家,清士不容于野,达人不容于世。吾是以忧之,吾子将何以教吾焉?”于飞曰:“惟忠也而后不容于国,孝也而后不容于家,清也而后不容于野,达也而后不容于世。吾是以乐吾之乐焉,吾将何以教子焉?”

同类推荐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全新典藏本)》为中国古代官方指定教科书,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于一身,为全世界最为盛行的国学启蒙经典。《论语》,为人处世的根本;《大学》,为人处世的总纲;《中庸》,为人处世的精髓。圣贤语录,四书精华,济世修身,必读典藏。
  • 萤窗清玩

    萤窗清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传世名著百部(第5卷):盐铁论

    传世名著百部(第5卷):盐铁论

    本书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熔冶于一炉,总结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谋略、修身养性的智慧,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
  • 九云记

    九云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剑霸虚空

    剑霸虚空

    末法时代的剑道天才携《独孤剑典》穿越到神话世界,以手中之剑斩尽各路仙魔,让独孤剑术在神话世界中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以手中剑,一剑斩尽各路仙魔一剑破之仙法道术一剑荡尽阴谋诡计
  • 混世千金:霸上恶魔校草

    混世千金:霸上恶魔校草

    八年前。“小允一定是喜欢我的~”他搂着她的腰不撒手。每天亲亲,索吻,求抱抱……八年后。“小允你从没忘了我。”他锁紧了她的腰,在她耳边轻轻地说。从此每天除了被强吻,还要被托上床!
  • 致遥远的你

    致遥远的你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你是否在我身边,有种感觉,很近,很遥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五分钟轻松养成好习惯

    五分钟轻松养成好习惯

    《五分钟轻松养成好习惯》一书精选了大量说理生动、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故事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道理能帮助小读者学会良好的习惯,成为一个行为举止大方得体,有教养的孩子。每天五分钟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提倡一种短平快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从短暂的阅读中学会方法,懂得道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养。
  • 家庭理财妙招1668

    家庭理财妙招1668

    全书从理财前的准备开始写起,依次告诉人们正确的理财理念、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和产品,以及如何打理手中的财产,实现“钱生钱”!
  • 民国时代的弄潮儿

    民国时代的弄潮儿

    八十三天的洪宪帝国覆灭,一代枭雄袁世凯苟延残喘,无敌嘴炮中山樵流离失所,地图开疆、日记强国常凯申浑浑噩噩,一代天骄恰同学年少,华夏乱局、方州无主,谁能扛起民族复兴、江山换颜的历史使命。他,两世为人的第一流军人,翻云覆雨的二流政客,纵横捭阖的三流外交家,风流倜傥的四流偷心贼,他的故事从1916年3月开始。
  •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历史掌故故事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历史掌故故事

    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现代科学呼唤“理解”科学的人才,现代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更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对待科学知识不但要有横向的了解,还要有纵向的理解,突破平面思维的束缚,到多维空间去邀游。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面广,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 重生之腹黑帝妃

    重生之腹黑帝妃

    一代修罗门楼主,杀伐果断。想不到竟然死于自己最为信任的人手里,怨气横生。一朝得以重生在异国。她,纳兰家族嫡系孙女,天生无法修炼斗气,相貌丑陋,在整个京都闻人笑道的笑柄。性格懦弱,在家族里人人欺辱。当她变成了她,那些曾欺她辱她伤她欠她之人一一讨回来。
  • 顽剑修

    顽剑修

    上古神界有一块奇石自混沌之域飞出,撞破凌霄殿,被太上老君以三昧真火练上三百年而不化,后被神匠干将得到,并以祝融之火杖锻打上千年,最终成片型。干将又经过五百年寻找金刚砂为其开锋,未曾想在南海遇到洪荒巨兽百目蛟龙,干将与其大战三年,最终凭手中一剑一杖将百目蛟龙杀死,但因在大战之中,火神之杖烧干一半南海,生灵涂炭,干将被二郎神制服,关压在干将于北极天柜,在被抓住之时,将石剑掷向凡间。千载过去,一名平庸少年持石剑斩尽不平。
  • 上海情如故

    上海情如故

    一场意外的桃色春光,他闯进我的生命中,本是逢场作戏,却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与他共为,心中的执念,只因那一份似曾相识。与他共赏,上海灯火辉煌,海上烟花灿烂。与他共许,相濡以沫,一生一代一双人。梦醒时分,我备受苦楚,他弃我生死不顾,他毁我家破人亡。心如死灰,我忍辱负重,不顾一切把他送进监狱。如愿以偿,我披上婚纱,风光出嫁,他从容归来,将我就地强行。身心疲惫,我挣扎、割舍、逃离,用尽办法摆脱他,反被他牢牢禁锢:“得不到你的心,我也要得到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