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50900000017

第17章 少阴篇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 细辛 附子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此汤主之。 按太阳病。发热头痛。其脉当浮。今反沉。少阴脉而病似太阳。所以皆谓之反。而治之不同也。均是脉沉。发热。以其有头痛。故为太阳病。阳姜生附。亦能发汗。假使里不虚寒。则脉 必浮。而正属太阳麻黄症矣。均是脉沉。发热。

以其无头疼。故名少阴病。阴病当不热。今反发热。则寒邪在表。未传于里。但以皮腠。郁闭为热。而在里无热。故用麻黄细辛。以发表间之热。附子以温少阴之经。假使寒邪入里。

则外必无热。当见吐利厥逆等症。而正属少阴四逆症矣。由此观之。表邪浮浅。发热之反为轻。正气衰微。脉沉之反为重。此四逆汤。不为不重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又可见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而仲景之旨微矣。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 附子 甘草少阴病。二三日。以此汤微发汗。以无表症。故微发汗也。 按少阴症脉多沉。若沉紧。不可汗。沉细数。为在里。不可汗。此症必脉沉而喘。是表有寒。而里无邪。故以小辛之药。

微微取汗。按仲景发汗汤剂。各分重轻如麻黄桂枝青龙越婢等汤。各有差等。至少阴发汗二汤。虽同用麻黄附子。亦有轻重之别。故以加细辛为重。加甘草为轻盖辛散甘缓之义也第一症以少阴本无热。今发热。故云反也。发热为表邪。当汗。又兼脉沉属阴。当温。故以附子温经。麻黄发表。而热从汗解。故加细辛是汗剂之重者。第二症。既无里寒可温。又无里热可下。其所以用麻黄附子之义。则是脉亦沉。方可名曰少阴病。身亦发热。方行发汗药。又得之二三日。病尚浅比前症稍轻。故不重言脉症。但日微发汗。所以去细辛。加甘草。是汗剂之轻者。

附子汤

附子 白术 茯苓 芍药 人参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背恶寒者。当灸。此汤主之。 背者。胸中之府。诸阳受气在表而恶寒者。则一身尽寒矣。但背恶寒者。阴盛可知已。或乘阴气不足。阳陷阴中。表阳新虚。而背微恶寒者。经所谓无大热。燥渴。心烦。背微恶寒。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一为阴寒气盛。一为阳气内陷。盖阴寒不耗津液。故于少阴病则曰。口中和也。及阳气内陷。则热耗津液。故于太阳病则曰口燥舌干而渴也。故阴阳不同。当以口中润燥为辨。按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甘以缓之。茯苓人参白术之甘以补阳。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扶阴。大抵偏阴偏阳。则为病。火欲实水当平之。不欲偏胜也。

桃花汤

赤石脂 干姜 粳米主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脓血。 二三日至四五日。寒邪入里深也。腹痛者。里寒也。小便不利者。水谷不分也。下利脓血者。肠胃虚弱。下焦不固也。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固肠胃。辛以散之。干姜之辛。以散里寒。甘以缓之。粳米之甘。以养正气。

猪肤汤

猪肤(一斤即鲜猪皮也吴绶以为 猪时刮下黑肤非革外浓皮之义矣)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此汤主之。 猪。水畜也。其气先入肾。少阴客热。

是以猪肤解之。加白蜜。以润燥除烦。加****。以益气断利。

甘草汤

甘草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 阴邪传于少阴为咽痛者。服甘草汤。如其不瘥。与桔梗汤。

以和少阴之气。

桔梗汤

(主治同上)桔梗 甘草桔梗味辛温以散寒。甘草味甘平以除热。甘梗相合。以调寒热。

苦酒汤

半夏(十四枚洗)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主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 六经皆无咽痛。惟少阴篇中。有咽伤咽痛之症。何也。少阴之脉。上贯肝鬲。入肺循喉咙。故有此症。古方有醋煮鸡子。主喉痛失音。

取其酸敛。固所宜也。独半夏辛燥。何为用之。大抵少阴。多寒症。取其辛能发散。一散一敛。遂有理咽之功耶。

半夏散及汤

半夏 桂枝 甘草主少阴病。咽中痛。 凡曰少阴病者。必兼脉微细。乃知咽痛。多是伏寒于少阴之经。

法当温散。此半夏桂枝之所由用也。和以甘草。盖缓其热耳。若肺家实火咽痛。当与山栀葶苈甘桔。或刺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以三棱针刺之。血出即愈。

白通汤

葱白 干姜 附子主少阴下利脉微者。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辛。

以散阴寒。

白通汤

葱白 干姜 附子主少阴下利脉微者。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辛。

以散阴寒。

白通汤

葱白 干姜 附子主少阴下利脉微者。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辛。

以散阴寒。

白通汤

葱白 干姜 附子主少阴下利脉微者。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辛。

以散阴寒。

白通汤

葱白 干姜 附子主少阴下利脉微者。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辛。

以散阴寒。

白通汤

葱白 干姜 附子主少阴下利脉微者。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辛。

以散阴寒。

同类推荐
  • Glaucus

    Glauc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转有经

    佛说转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老君说补谢八阳经

    太上老君说补谢八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菊谱

    菊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无名将

    无名将

    宋玉骨,宋玉骨啊!一场汾谷之战,三千宋家军血染长河。一代将帅惨死于此尸骨无存,一队英魂血身相守蒙受冤恨。此一战,三方得利,宋家不复于世,侥幸存活的宋家独子也被没入奴籍,再不复往日少帅之名。只是真相,永远犹如大浪淘沙,璀璨逼人眼。为何明明大越占了一国之名,却无建国之龙骨?为何端王皇子,明明不得夺嫡之机缘,却能深受万千宠爱,心沉如晦?为何,他舍弃容貌,糟蹋身体,衷心一片,却落了个万夫所指的下场?
  • 殇负苍天

    殇负苍天

    一没爹,二没娘,三没钱,四没法术,五没灵力,六没亲人…..作为一个生活在神人魔混战的世界的普通六无青年,我只想“安静”的做个屌丝,谁知因为太嚣张而遇到一位自称是母亲故人的大神级人物要收我为徒,搞笑吧你,我连我妈是谁都不知道凭什么相信你啊…但是,这是这是什么情况,我居然成了救世主,我书读的少,别骗我。我爹居然是……救世与我何干,神人魔三界过去的恩恩怨怨与我何干,负吾者,随便你,但负吾母亲者,必诛之。世界上只有两种可称之为浪漫的情感,一种叫相濡以沫,另一种叫相忘于江湖。
  • 江湖撩汉手之弃妃逆袭

    江湖撩汉手之弃妃逆袭

    一个女魔头的一生该如何度过?变成白富美,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不不不,这些都不够。我要做的是把那些想弄死我的人一个个变成忠犬。该小说江湖风,所有入魔均指走火入魔,和玄幻类的没有关系。剧情原创,严禁任何形式的借鉴与抄袭。如有雷同,哈哈哈,怎么可能雷同。
  • 痞子曹

    痞子曹

    请你们退后十丈,我想实现自己的野心。小镇青年带着滔天的戾气和怨气走进城市当中,抓咬撕挠撞击中在城市掀起一波接一波的腥风血雨。我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但我克制不了自己的躯体。--------曹夺魁
  • 超品魔神

    超品魔神

    灵魂大陆,从古至今被万魔殿、诸神庙俩大势力占据分割。俩大势力间鏖战不休,纷争不断,视为死敌。灵师,受万魔青睐,觉醒恶魔血脉,修斗气,凝魔铠,拳破虚空,脚踏众生。魂师,被诸天神明赐福,觉醒神之能力,修魂力,附神魂,战力通神,毁天灭地。少年白一凡得最强神魂传承,觉醒逆天恶魔血脉,斗魂双修,诛神弑魔,统一大陆,成就超品魔神。
  • 盛世婚宠:殷少盛宠妖娆妻

    盛世婚宠:殷少盛宠妖娆妻

    第一眼见到她惊艳了我整个时光—“宝贝,老公我上得了厅堂又上的了床”她为他放弃一切牺牲自我,他为她的恩剥夺了她的一切。如果我们的相爱就是一场预谋那我宁愿从来没遇见过你—六年后的相见早已物是人非“宝贝你偷了我的种,是不是该补偿我?”“补偿?怎么补偿?”“人债当然是—肉偿!”“殷大少你以为我还是以前那个跟在你屁股后面的可怜虫吗!”“当然不是,因为现在换我来跟你了”“…”
  • 白亦紫

    白亦紫

    在仙眼中,她是地狱恶魔。在人眼中,她是嗜血死神。在妖眼中,她是万恶狂魔。而她却只想活着,只因为有人曾说,只要你活着,怎样都好。那她便再也容不得想要她死的人,那些想要她命的,她必定会一步一步地折磨他们,直到死亡,永无来生。她会永无休止的杀人,因为从她睁开眼看到世界的那瞬间,便已注定万劫不复。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仙界第一龙套

    仙界第一龙套

    前世,他是一个死跑龙套的,导演说他八辈子都当不了主角。这辈子,他扮演一个傻子的角色。谁说傻子不能修仙?演技在手,天下我有!谁小看傻子,谁就倒霉,傻子永远笑到最后!仙界第一龙套,混到最后,终于成了主角!当他站在仙界之巅的时候,泪流满面。仙界,为何没有奥斯卡?建立了一个书友群,凡是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可以加一下,247112597
  • 神启之旅

    神启之旅

    天地初成,万物不明。有一树木不停地生长,上撑天,下立地,始分清明。树结果,堕地,分化四肢,五官,后居于神树之上,是为神。神依本尊造物,流放于地上,是为人。神造人,滴血于上,人方可活动。遂人神共世,天下太平。数万年后,神界大战,诸神陨落,人类偏居一隅,幸免于难。两千年前,诸神遗留下的水晶石始现异象。根据当时预言者诸葛的话,两千年后,诸神重生,将降怒火与人间,到时生灵涂炭。但,天地初成之时,神树共结三百六十五个果实,一个果实对应着一位神祇,但现在只出现三百六十四位神,剩下那一位,一直以人的身份流落在人间,身负神迹,你们一定要找到他,他,便是解此劫之人。说完便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