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67000000036

第36章 关阳村的难处

自我分管小浪底移民工程以后,可以说,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这个特殊的工程中泡着,到小浪底工地的活动,只能是移民工作空间的“插曲”,本来,小浪底移民工程就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组成部分,也由于这种关系,加之我的作家与市长的双重身份,对小浪底工程就有了更多的兴趣,特别是对在小浪底工地生活的人。在小浪底工地的中国人和外国人中,也有不少人知道济源市有个作家市长,是分管移民工程的。也是由于这种格局,使我很快成为了济源市四大班子中最熟悉小浪底工程的人,当然还熟悉那里的各级人物,从水利部长到司机班长,从建管局长到招待所长,从老外经理到外国工地小学校长……无疑,这种熟悉使我对小浪底工程更加理解了。从而,又使我对移民工程的总体把握有了飞跃的长进。

在小浪底,没有人怀疑这项跨世纪工程的艰巨性,它是全世界最难的工程之一,同时大家公认,比工程更难的是移民。特别在外国人心目中,他们把移民工程看得是难上加难的事,移民是世界级难题,这个概念是从国外传来的。因为它是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身的系统工程。对小浪底库区及施工区的20万人口的迁出,老外们一直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在他们的国家,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倘若他们的国家遇上必需迁移数万和数十万名的移民工程,他们宁可变更方案,或是放弃这种工程,也不会搞规模如此之大的移民工程。是的,在西方,即使做几十名、几百名的移民工程,也会弄得政府精疲力竭,甚至有进展不动而导致失败的结果。这种移民工程,大概只有在中国能做得成。说这话的我,并非自我感觉良好,也非自我夸耀。因为我并不认为许多做法是进步的,是文明的。我没有能力去诠释国外的人权、居住权之类的政治问题,我也没有能力或说没有必要去争论孰是孰非,我只想客观地陈述现实,而不对现实加以评价,因为人都是有局限性的,甚至都有自己的偏见的。也只有亲自经历并指挥了这场“战役”的人,而又去理智地反思其中的诸多行为之后,方有了这种感觉。我确实不知道该怎样评价这一切,但是我知道,不这样做,就弄不成事,不这样,就无法达到治理黄河的善良目的,使其从原来的六十年一遇达到一千年一遇(六十年可能闹一次水灾,到一千年才可能闹一次水灾)。在漫长又短暂的2000个日日夜夜里,我是怀着一个市长的责任心,凭一个作家的良知,为处理一个又一个移民工程中的难题竭尽绵薄之力的。

自分管移民工程以来,我就手忙脚乱又杂乱无章的在矛盾和纠纷的漩涡里“扑腾”,说手忙脚乱,是因为事情头绪太多的应接不暇;说杂乱无章,是因为频频出现的突然事件让我措手不及,更别说有工作计划和精神准备。虽然我已经发现,移民村中一旦埋下问题,它就成为一颗定时炸弹,早晚是要爆的,对这种祸害的治理,只能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尽管我已做了大量预防性的措施,但是效果尚未完全出来,而有些措施,其实还在艰难地落实过程中。眼下移民村正在发生的问题,祸根是早就埋下的,一旦到了这种地步,“治疗”是非常困难的……

为了不使移民村的老百姓到政府上访,我安排了一个现场办公计划,即对有难题的移民新村,亲身下去现场办公,以我的下访,堵住老百姓的上访,最早下访的是关阳移民新村。

关阳村原来在大峪乡,可谓一个依山傍水的山村,以往的历史中,关阳村人曾借助黄河的资源做过水上运输,也打捞黄河鱼虾,所以说,他们并非封闭的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就在小浪底工程没有施工之前,他们竟然能将河南省省长请到村子视察,这一动作足以可见小山村的大手笔。

他们是在我未到济源之前,就由山上迁移下来的第一批移民,安置在亚桥乡的大平原上。自搬迁以来,这里就风波不断,冲突连绵,纠纷多多,问题棘手的被称为老大难。今天,村中已进驻工作组了,工作组是我派下去的,由移民局的一名副局长和大峪乡的一名副书记负责,我要求他们把问题弄清,责任分清,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这事并不简单,两个负责人都觉得“活沉”。今天我专门来这里,一是亲自到现场听听看看,吃透情况,二是督促工作组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你不抓第一手资料,汇报的材料往往失真,你不到第一线促战,下边的工作往往拖沓不前。

说起关阳村问题确实叫人头疼,首先是移民实物补偿款没有兑现,没有兑现的原因并非他们没这笔款项,是在前五个月,准确的说(我到财务那里查了记录)是5月19日市移民局已将这笔钱发了下去,当然是先发到乡里(当时尚未实行一户一存折的办法)了,可是,这款却没有到农户手中。为什么?当然乡官与村官是有说法的。

这个移民新村盖房,有个奇怪的做法,他们不是根据移民户手中的资金多少,决定盖哪种房舍,而是统一的标准,根据人头,绝对平均地将各家各户的新房建设好。建房的操持者当然是乡与村子的头头脑脑,他们称这办法为集体建房,又为这种建房方式总结出不少好处。做任何事情,倘若想说这种事的优越之处,总是能道出诸多的一二三四的。这种集体公建私宅的优越性自然不少,可是,有一个致命的病症,就是他们要背上“黑锅”。也许在公建房之前,那些主持者就没有想到会背黑锅,也许,他们早就想到了却还要这样的做。老百姓以为,这样做能为主持建房的人带来好处,他们能从中捞到油水。主持建房的人根本不承认得到了好处,反而,他们说得到的是辛苦、辛酸和无名的苦恼。老百姓却仍然众口一词,非要说这班人是以权谋私了,是吃了建筑队的回扣了。这事弄到我面前,确实为难,为难的何止于此,关阳村出现一个要命的问题,许多人都一筹莫展,都傻脸了。在数百套新的住宅里,住着100多户没有拿建房款,或者说拿不起建房款的移民,还有一部分住户是没有拿够建房款的。关阳村有1916口人,565户移民。早先在山上,他们的宅院和房舍并不一样,不是一个档次,有的是浑砖到顶的瓦房,有的是土坯草顶的房舍,有的是方方正正的院落,有的是连院墙都没有的两三间寒舍蜗居,因家补偿他们的实物款,只能按照他们现有的实物作价,这样的结果,差别自然很大,像村干部和一些有头脑的农户,大多是能干事的人物,家境自然要好,补偿的钱就多。有那体力差或不大勤劳或老弱病残的人,家境自然就差,补偿的钱就少,还有那近亲成婚的畸形人弱智人,补偿的钱更少。他们的差别是很大的,多者可达十万元之多,少者仅有三四千元而已。可是,主持集体公建住宅的干部,却不顾这种活生生的现实,把这么多千差万别的农户的房舍建得一模一样,建房的钱有的是工程队垫付的,有的是公摊的。老百姓的实物补偿款,根本没发到老百姓手里,干部在关心着他们的庶民,操作着这笔资金。说起来这也合乎情理,由干部为农户当家作主,找人建房,老百姓多省心啊,到时贝青搬新家啦,啥心也不用****。一排一排的新居竣工了,一家一家农户搬进去了,到结账时却麻烦了,账面上竟然有100多户的实物补偿款不足1万元,按照国家移民政策规定,实物补偿款不足6000元者,国家将另外适当补助些钱款,使其盖上两间简陋房舍即行了,怎么能让本来就没钱建房的人,也建上100多平米的新宅呢?是的,国家给每户的宅基地是平等的,一样的,建房的规格是拥有的实力决定的,怎么能弄得人人一样,户户均等呢?这样一弄,出现一种恶果,整个关阳村就有204户人家,欠了村里的移民款(因为建房款是由村子做主的),同时,又有313户人家的移民款村子不能如数发给人家,该给人家的钱何以不给人家?原因很简单,是村子将人家的钱花在这204户人家了。想一想,这本是卖了老祖宗留下的家产的钱,怎么说不给就不给了(不少农户的补偿款是有富余的),人家能不“闹”吗!能不嗷嗷叫吗!咋办?找政府去,政府总得说理,总得拿出个办法……施工队的工钱也要黄了,为啥?他们垫资建房,最后本应有住户付费埋单。可是,他们哪里知道,这些应该埋单的人群中,竟然有人不拿建房款,有的人根本就拿不出这笔钱,他们还正在为温饱发愁呢,腰包里哪里有钱?施工队恍然大悟,真是上当了,怎么会遇到这种怪事?咋办?找政府去!政府总不能不管……有那住进新居又不埋单的人家,此刻并不感恩承情,他们说,谁让你们非叫我们搬迁呢,我们在山上住的好好的,虽然那房舍简陋破旧,可是我们愿意住啊!虽然那地方偏远,可是那里用水不要钱,烧柴不要钱(到山上搂树木),你们要是叫我们拿钱交房款,没门,要不,你们还把我们送回老家……一时间,这些不埋单和买不起单的人家也来找政府,强烈要求要返迁回去,这可能吗?他们当然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啊,他们是故意来“乱”的。也许,这叫“以攻为守”。

关阳村的问题远不到此而止。仅因为新建房舍的质量问题,到政府上访者就络绎不绝,有说房屋山墙裂缝了;有说屋顶的预制板断裂了;有说门窗压根就没配上,冬天来了,小北风嗖嗖地往屋里直钻,只好弄块塑料布暂时堵上;有说屋顶墙壁的质量太差,一下雨,房顶往下漏水,墙壁往屋渗水,根本没法住;有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哭着喊着在市政府门口不走,一定要见市长,一定要领导到她家看看,有人告诉我,这女人难缠,已不是第一次来闹了……我想,若没有实际问题,她来缠啥,就抽空去了她的家,走至她的房舍,真是惊人,怎么地基陷下了那么深,怪吓人的,由于地基的下陷,已经使三处墙壁裂缝。进了屋,那被雨水多次“光顾”的四壁,使本该洁净的墙面成为一张又一张不规则的地图,当然,绘制这种地图的线条不是用的绘图器具,而是浇进和渗进的雨水……

女人指点着家徒四壁的方方面面,一把鼻子一把泪地哭泣,哭泣里断断续续地诉说个中忿懑。我落泪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控制不住心中涌动的酸楚:怎么回事,时代已进入世纪之末,我们的建房水平还如此低劣?有人告诉我,不是不会建房,不是水平问题,有那建筑队压根就偷工减料,无论水泥、大沙这样的材料,都不照本本来,有那水泥标号低不说,压根就是过期的,有那钢筋,根本就不合格,也打进预制板里,能不断裂吗?有那地基,就没夯结实,更没浇灌好水泥,能不下陷吗?……

不得了,不得了,我这一看,吓出一身冷汗,如此新宅,实为危房,随时有坍塌可能,若遇暴风雨就更险了。我告诉进驻村子的干部,马上解决这户移民的房舍问题,否则,一旦房倒屋塌砸死了人,负责干部就是赎职罪……这么长时间了,移民的住宅还解决不好,怎么交待?

可是,接下来的问题来了,关阳村先前隶属大峪乡,自搬迁下来落户梨林镇,就与大峪乡脱离了关系,成为梨林镇的移民新村。可是,关阳村的建房,压根就没有请示过梨林镇,一切都是村干部我行我素,自作主张弄事的。总共大约2000万元的移民款,人家梨林镇的领导连见也没见得,如今解决问题,是得花钱的,钱由何来?这事只有找移民局了。可是,移民局早已将关阳的钱拨付给他们了,无论是村中水电路的公用设施补偿款,还是老百姓个人的实物补偿款,就连村祠堂的拆迁费,村里其它固定资产补偿费也都拨付过了。如今,他们关阳村的钱已光了,咋办?再查查这家移民,她们还欠着村里的钱呢,关阳人将这类人列为户欠村的一种,共204户;而另一类,村中没有付够人家实物补偿款的,叫村欠户的一种,有313户。其实,村里哪里有钱,都是国家拨付下来的移民款,只不过经村委主任的手,转发下去而已。问题是钱花光了,事还没办妥。这擦屁股的事,又找不到具体的责任人,似乎谁都有责任,谁又没有责任,谁都可以找到理由去推脱责任。许多事情,正是由于这种态势拖延着,议而不决着,推诿扯皮着。结果是该办的事没人去办,不去办还有充足的理由。事情就这样的不死不活,干部就如此地得过且过……

我正告我的下级,必须拿出解决这种难题的办法,否则,如果因为房舍问题出了人命,当拿你们是问。我相信,干部们是很有能力和办法的,不是有句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吗,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态度决定一切”。倘若你报的态度,压根就不想做这事,那么,不做这事的理由就随手可举出个一二三四来;倘若你的态度是一定得解决这个问题,得做这事,那么,你就会为做这事的理由找出个一二三四来,且能制定出方法和措施……

很快,当我再去落实这件事时,听说这妇女家已暂时搬到一处空闲的房舍,原来的危房正在加固修建,我悬着的心方落下了。

关阳村使我更头疼的事还不是这些,是老百姓与干部的对立情绪,是持久不衰地上访告状,是火药味甚浓的一发发“炮弹”。移民新村的老百姓说,村里的干部都是贪官,不管他们哪一任的,没有不吃肉不闻腥的馋猫。他们甚至说,村里近2000万元的移民款,村干部平均一人贪污有100万元,真是这样吗?即使贪污,也不会有如此之大的力度和几率,我想。但是,老百姓都这样地诉说着、传播着。

作为政府的副市长,我知道自己的位置,我的任务是移民,是按时按期地将移民搬迁到规划的地点,且把他们稳住。我眼下哪里有时间去盘点往事和清查问题。大量的移民任务正压在头上,可是,对关阳村的实际问题又不能置之不理。这时间,有那拿不到工钱的施工队,已将关阳村告上法庭。老百姓的上访告状,又在逐步升级,不仅是越过政府进入市委,有人已走进省委,有人跑到了北京……

关阳村一时间成为移民工程中一个焦点,市政法委、市纪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局等多家部门到村里了解情况,实地调查。为根治关阳的问题,不久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牵头下,由市纪委、市公安局、市移民局、梨林镇、大峪乡共同组成了关阳村综合治理小组,进驻该村,对关阳村的“顽症”再一次“会诊”。一个小小的村子,能使这么多单位和干部付出如此之大的精力,这种代价太大了,看到这种境况我更加认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必要和正确。

同类推荐
  • 轮回情缘

    轮回情缘

    一个神秘女子将她带到危机四伏的爷爷身边,一场科学的奇迹使她穿越到数百年前.是注定的邂逅,还是幕后人精心的安排。更神奇的是,她神秘的身世之谜,竟然就藏在这康乾盛世里……一个来自21世纪的女子,带给了多少人改变命运的机会?深深爱着她的三个男子,无法割舍的回忆,因为有了她,历史才算完整。当谜底揭开,她,该情归何处?是留?是去?还是……
  • 当心情透明的时候

    当心情透明的时候

    本书为我社“新生代作家小说精选大系”的一种,收入了当代80后作家林静宜的10部纯美文字的短篇小说,如《告别蓝调》《爱在水之湄》《当心情透明的时候》《扑克先生的魔法盒》《那夜残香》等等,作品主题明朗,文字轻灵,温情时尚,在叙述爱情、友情、音乐中流溢着一种叙事散文的风格,也反映了80后一代青年对于都市生活的憧憬,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 李小冉余少群主演:毕业歌

    李小冉余少群主演:毕业歌

    严歌苓编剧,李小冉余少群主演!讲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日军铁蹄在中国疯狂扩张,昔日冒险家的乐园上海也难逃噩运,纸醉金迷的光环下难掩人心惶惶。富家少年王沐天,仇恨乱世的不平,厌恶家人的市侩,也懊恼自己的无作为。一个突然出现的女子改变了这一切。南洋女子桑霞回到祖国参加革命,并以探访姑母的名义住进王家。桑霞身上充满了那个时代女孩子截然不同的鲜艳和明朗,在王沐天的世界中点燃了一把新奇的火焰。为重建中央飞机制造厂,留美归来的航天学博士洪望楠回到上海,在中统特务、日本间谍、上海青帮之间游刃有余的他,却对桑霞一见钟情。
  • 人皮鼓

    人皮鼓

    我是一个充满谜团的人:名字——讨食客,意思是乞丐;职业——葬师,就是为死人办事,而我的父亲却是一名大学教授;外号——癫鬼,其实我并不癫。此外,我还患有一种很奇怪的病——红色恐惧症。外加失忆症——我不记得与母亲相关的任何生活细节,就像被人生生挖掉了一块记忆似的。背负着这些谜团孤独地生活了五十年,就在我以为会这样走完一生的时候,闽西蛊惑寨里发生的一起鬼妻案将我卷了进去。没想到自己五十岁的人了,竟然又有一系列的离奇经历在等着我:在蛊惑寨,我跟赶尸的魔公扶乩,寻找失落的记忆,由与掠杀妇女卖做鬼妻的杀人犯木生一起上山开坟捡金,最后,还在千夫所指放蛊害人的草鬼婆家里心惊肉跳地住了一晚;我去了四川古老的桃盘羌寨,拜访了寨里神秘的释比老法师,追查是谁每年在我的生日给我寄纸剪的羊头;可是逗留桃盘羌寨期间,我的父亲竟然在家里一口气吃了五粒伟哥离奇自杀了……我终于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可我想不到的是,这人皮鼓背后隐藏的惨剧,即便以我五十年的人生经历也是无法承受的!!!原来,蛊惑寨的那具干枯女尸,竟然是“我”的亲生母亲,而“我”的父亲,竟然只是“我”的养父……
  • 公安局长

    公安局长

    时光一晃就将过去几十年。人到中年之后,如海市公安局副局长张成祥睡梦之中,将不止一次地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办公室里,他向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摄制组记者讲述自家那棵独一无二的大槐树,以及奶奶去世那天的情景,记者听后在记录本上写下两句话:一棵大树的叶子一夜之间全部落了,一个女人在那天夜里悄无声息地死了。
热门推荐
  • 无上鬼仙

    无上鬼仙

    地狱六道轮回,天道消散!致使这片世界,气运不足,再难以羽化飞仙!仙、魔、妖、佛、鬼各个修炼派系,尽皆想要寻得大气运者,望其能够羽化飞仙,修补天道,再次沟通仙界与这片世界的连接……一个平凡的少年,阳寿未尽,却又夭折。机缘巧合之中,竟渐渐接触到了神话中的一切……而少年,也从一个小鬼,慢慢的成长为,无上鬼仙!淬体-炼神-结丹-化婴-出窍-渡劫(皆有‘初-中-后’三层)
  • 欧罗巴英雄记

    欧罗巴英雄记

    孤儿、武功密笈、武功高强的老师、父仇、女侠、纷乱的时局、可怖的敌人……然而故事却发生在中世纪的欧洲,主人公们依赖的不是真气而是“四液平衡”。欧罗巴英雄记,西方英雄与中国武侠的完美结合……
  • 星龙耀世

    星龙耀世

    一个从小失去家族的人,一个没有关爱的人。且看他是如何在这世界里唯我独尊!
  • 兵之恋

    兵之恋

    一墙之隔,却牵出一段姻缘。兵哥哥用一生守护她。
  • 公主养成记:倾世小神医

    公主养成记:倾世小神医

    有一天,他深情款款的凝视她,眼中的柔情似要漫出水来。”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我,我是男的!“一身男装打扮的她,踩着一地的鸡皮疙瘩,眨眼间没了踪影。又有一天,他款款情深的凝视她,眼中的柔情似要漫出水来。”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她调皮的挑起他的下巴,眼波流转笑意盈盈.”可我是个女的!“
  • Takemeaway

    Takemeaway

    弟弟叫雏实HINA啊(≥?≤)~不要客气进来吧
  • 寻古记

    寻古记

    这个故事发生在荒古大陆......。荒古大陆修炼之法分为七行五道,五道之中,古道修炼之法失传万年。一名身上携带天地衍生咒出生的孤儿顾辛,身世坎坷,生命流逝,从小被天地衍生咒缓慢吞噬身体生机。虽然身具七行,可同时修炼七种属性真气,但身体确一直处于荒废状态,修炼一途坎坷难行。后又被古族少年天才韦羽抛落古族禁地“万古绝壁”之内,在绝壁之底,却因祸得福,无意中唤醒万年前古道巨擎衍古老人,衍古老人把平生所学倾囊相授,连失传万年的古道修炼之法也尽数相传……。且看这名身具天地衍生咒孤苦之命的少年,如何一步步叱诧荒古,成就无上古道!!
  • 星海霸途

    星海霸途

    几千年前一架来自遥远外太空异族文明的文明避难船打破了人类文明平静的生活,在各个方面领先人类无数年的科技使人类从此开始了征战无尽星空的路途。几千年后一位普通的银河联邦平民小子意外获得外星系超古代文明的核心科技精粹,从此踏上了星海霸主的征途
  • 大无双时代

    大无双时代

    刘成阳,曾经最高生化科技实验体,在一次意外中穿越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这是人、魔、仙、妖与鬼五族并存的世界,一个充满了无限机遇与可能的世界。为了强大,同时也是为了寻找归家的路,刘成阳以生化体的优势,开着大无双模式,一路高歌前行………………这是一个关于最强力量,最高权势,最醇烈酒与最美佳人的传说……
  • 极致男人在东北

    极致男人在东北

    两年前的一场空难,夺走了他挚爱的老婆和孩子们的生命,这让他对生活和女人都有了重新的理解和认识。而突如其来要到东北任职的消息让他惊讶不已,但是他没有拒绝,而是选择了去,因为他想换个环境,重新整理心情再次出发。他不知道他到了东北之后又将会面临怎样的一种环境,又会遇到哪些事,甚至是与哪些女人再有情感纠葛……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是一切也都是新鲜的,他很期待,期待着未知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