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6800000003

第3章 百年沧桑话"语文"(3)

"共性"是"举一反三"的前提,这一能力的培养必须借助共性的言语形式;言语内容都是"个性化"的,正因如此,立足言语内容,也便谈不上什么"举一反三"。

对于语言交际而言,其目的实现的质量完全取决于其过程形式的质量。这一事实不同样显而易见,自古以来人们就津津乐道的"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讲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鉴于我们语文界大多数人现有的认识,这里有必要进一步强调,"例子"是"例子"而不是"目的",强调"形式",强调的是一类文章而不是一篇文章的"形式",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篇"课文的"形式"个性而不是"这一类"课文的"形式"共性,此时的课文就仍旧是"目的",而不是叶老的"例子"--因为,即便如此,仍然谈不上什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认识到这一点,不难发现,无论过去时兴的所谓的"工具论",还是现在时兴的"人文论""素养论",教学课堂上,其实都无一例外地将这个本应只是工具性凭借的"例子"当成了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

理直气壮地走向言语内容的"人文论"和"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同样走上这一道路的"素养论"自不待言,就是我们已往的所谓的"工具论",其实也是如此。

"举一反三"能力的形成自然离不开举三反一式的训练,离不开足够多足够典型的"例子"作为我们训练的凭借。可在我们所谓的"工具论"教材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缺"例子",也关照了"形式",我们按照文体编排单元,我们也讲文章结构、写作特点与艺术特色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

可是,我们却仅仅停留在了"形式"的"个性"层次,或者说,仅仅关注了眼前的这种形式的存在,没有深入研究提炼出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背后隐含的"形式"规律,借助充分典型足够数量的"例子"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把握"共性"的或者说共同类型的形式,通过训练让他们能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会准确而灵活地运用,形成现实的语文能力。

比如,面对一篇课文,除了同样过分注重言语内容的认知理解外,形式方面,我们就只是让学生了解了这一"文体"的大致特征,因为太宽泛,根本无法作用于他们的语文实践。

所谓的文章结构、写作特色、艺术特点(所谓写作特色、艺术特点,指的不过是这篇文字的写作符合此类文字创作的原则规律要求,具有典范性,可以作为我们模仿借鉴的"例子"而已,此类术语强调的却恰恰是这一篇文字"形式"方面的"个性化",而没有提供更多类似"例子",通过整理研究抽象出并加以强调这些"共性"及其"存在的依据"。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比较明确不同风格不同情景下的"个性"及其存在基础,学生的理解才可能更深刻更精确更到位,才能为"训练"提供真正充分而有效的知识支持。

仅仅停留在"个性"层次而无视其存在的"共性"规律,本身就说明了我们认识的落后),都属于这一篇课文,根本无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样一来,这一篇课文也便只能成为我们教学"这一篇"课文的"目的",而不再存在什么"例子"。到了具体的实践领域,这种把课文当作"目的"的所谓的"工具论"课堂所走的道路不外乎两条:

一是天真地认为"知识"便是"能力",而忘记"训练"其实是沟通二者必须的"桥梁",总是热衷于系统知识的"灌输"(走向"知识中心")。

一是,立足"这一课"形式的"个性",让我们的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技术性操作),结果,画地为牢,形式的"个性"必然会淹没学生的"个性"。

一旦落实到言语作品,言语形式便成了"死"(固定)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其深刻理解与精确把握是必须走向"死"的,"活"只存在于我们"灌输"的方式方法。

到了其运用层面,才真正应该走向"活":在深刻理解精确把握各种各样相关"形式"的基础上,其运用过程就必然存在着一个"选择"过程--这个"选择"的本质当然是"活"(灵活)的,这个"活"(灵活)的质量对应的才是形式运用主体的"个性"水平,或者说,其语文能力水平。

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学生的"形式"意识,更须强化他们的"形式选择"意识--前者落实的是"共性"基础,后者落实的才是我们学生的"个性":

在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语言)教学"课堂上,必须保证"形式"提供的数量与质量,保证学生认知理解的深刻与准确程度,这是"选择"的物质(知识)基础,提升学生语文"个性"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形式运用的灵活,张扬我们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语文个性"。

现在时髦的"人文论"与"素养论"对形式工具学习阶段的"死"和运用阶段的"活"缺乏最起码的辩证认识,无视"语文"首先是一种"工具",其"运用"需要相应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也必须通过"教学"(训练)来培养,一方面声嘶力竭地鼓吹"个性化"的"自主"、"创新"甚至"创造"。

另一方面,却也几乎彻底忘记了,"个性化"的"自主"、"创新"甚至"创造"也是一种能力,是能力就应当有其"共性"的基础,有"共性"就可以予以显性化,通过"教学"(训练)加快这一能力提高的速度与质量,两眼只盯着工具的现实运用,一味满足于工具运用的现实,大势鼓吹什么潜移默化式的积累积淀,实际上已经彻底忘记了"教学"--如果这样的话,识字教学之后,我们还要这样一个自欺欺人的"学科"干什么?

如何充分保证"形式"提供的数量与质量,为"训练"提供必须的知识支持,其实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面对丰富多彩的言语形式,为了有效避免教学内容的无谓重复,增强"形式"教学(训练)的针对性,保证学生语文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我们还必须加强"形式"的研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精心打造我们"形式"训练的线性体系。

这一点,叶圣陶先生生前也已经清醒认识到了,认识到之后就不遗余力地向我们死水一般的语文界高声呼唤。

1979年3月25日,在庆祝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他说:"特别需要调查和研究的是语文训练的项目和步骤。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究竟应当训练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应当怎样安排组织,才合乎循序渐进的道理,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对这个问题,咱们至今还是心里没有数。

"时隔四天,在给一位语文教师的信中又讲:"切实研究,得到训练学生读写能力之纲目与次第,据以编撰教材,此恐是切要之事。"

1980年7月14日在小学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叶老讲得更明白:"现在大家都说学生的语文程度不够,推究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语文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周密的体系,恐怕是多种原因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语文课到底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要训练学生的到底哪些项目,这些项目的先后次序该怎么样,反复和交叉又该怎么样;学生每个学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毕业的时候必须掌握什么样的本领,诸如此类,现在都还不明确,因而对教学的要求也不明确,任教的老师只能各自以意为之。"

并且非常迫切地倡议:"如果大家认为我的看法大致不错,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了,是否可以把我所说的作为研究的课题,在调查、研究、设计、试验各方面花它两三年的功夫,给小学语文教学初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周密的体系来。"

1983年11月28日,在全国中语会第三届年会开幕式上,叶圣陶不无焦虑地呼吁:"我年纪相当大了,过了八十九了。""能不能快一点儿?"

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位语文前辈烈士暮年的悲壮。可时至今日,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了叶圣陶先生这里的良苦用心,甚

同类推荐
  • 公安文书实用写作教程

    公安文书实用写作教程

    公安文书是公安机关对内协调管理、对外交流沟通和依法履行职责、执法办案的重要工具与载体,公安文书制作质量直接关系着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绩效和执法办案质量,因此,公安文书写作成为警务活动的重要环节,公安文书写作能力成为民警必须具备的重要的业务素质。鉴于此,全国公安院校均开设了《公安应用写作》课程,并加强该课程的建设,以期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公安文书写作的能力。本教材面向对象为公安院校本科学生。编写中,在注重写作知识系统性的同时关注文种的常用性,着重介绍警务活动中经常使用、且具有一定难度的文种。在体例上,每章设有学习目的和要求,每一文种介绍前均有范例与点评。
  •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培养语文兴趣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培养语文兴趣的故事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快乐心灵的智慧故事

    快乐心灵的智慧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大学语文(2008C版)

    大学语文(2008C版)

    本书收录了篇中外名家作品,包括我与梦想一起飞、“有意义就是好好活”、人生况味,点滴情深、“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在那美妙的一瞬间,在我眼前出现了你”、对快乐的希冀是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亲情·友情、走出“小家”,实现“大我”、人类命运、未来的责任和使命意识的表征等。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热门推荐
  • 以暴制暴

    以暴制暴

    一笔飞来横财给黑车司机张向东引来了灭顶之灾,要想活命,必须拳头够硬!
  • 晚知

    晚知

    她,夜小泪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出去打暑假工,却无形中遇见了他。而且还在迷迷糊糊陌生的缘分里爱上了自己的上司?多年后没想到一直深爱着自己的他疼爱自己的他,突然之间就蜕变成魔鬼的化身来杀自己?她不怕死,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从小到大竟然经常都梦见他,一张迷人的侧脸,从小就烙印在自己的脑海里,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噩梦竟然会缠绵她一生?直到变成了现实。东方洛奇:他从众多保镖中走出歇斯底里的呐喊着:“为什么?为什么你还不死?”对于她总是要一个理由充耳不闻,他不会告诉她原因,只想把这个惊天秘密隐藏在心底,然后拼尽一切的毁了她。。。。。
  • 最高王者

    最高王者

    风起云涌,一次意外重生,踏上雄风之旅,主人公孤独天祥,带你一起争霸异界。扬我男儿气势。
  • 第21个囚徒

    第21个囚徒

    一段囚禁与被囚禁的人生里,每个人都只顾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散落的十年时光,桃花源般的现代海底监狱,无端被卷入的阴谋,各色各样心怀鬼胎的住户,神秘的幕后操纵者,不可逾越与碰触的规则,发生在梁为身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匪夷所思让人费解。而当一切终了,梁为挣脱桎梏重新回到家中,一切的不平与恨意却全然消散,自由,这个众所周知重要的名词并没有抚慰梁为十年的囚禁时光,却反而将他推向死亡。大限之期将至,梁为凝视着镜子中那张逐渐变得无比陌生的脸庞,洞晓一切秘密的他又将如何选择?命运的车轮又将这段故事带往何方?
  • 玄武图

    玄武图

    有人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他,风雨不动自如山。有人说,一力予身可破万法。而他,巧得四两拨千斤。他自生来便如此,没有傲人的锋芒,宛如细水。天赋的不济,却换来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仙缘漫漫。舍攻而主防,创御敌之术先河。李守一,守得一人,便可安心一生。
  • 来自地底的教师

    来自地底的教师

    曾经令整个世界都感到头痛的人物,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意外逃出了封印,却又误打误撞的成为了一名老师,这样的家伙成为一个教师真的没问题吗?
  • 羽尊路

    羽尊路

    我生来不详,带来无尽灾厄,是天道不能容我?那我便,斩了这天。
  • 莫须轻言誓年华

    莫须轻言誓年华

    她,古董级女屌丝5.0版,正在加速升级中...他,身披校草光环,恶魔的獠牙和尾巴被完好掩盖...面对海啸一般汹涌袭来的谣言,她想说:“我只是个打酱油的。”当然,他更淡定,他说:“我只是利用你一下下。”她:“我可以说脏话么...不可以?那我没话说了。”爱情汹涌滂湃,古董女顽固不化,王牌校草如何拿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阴阳圣途

    阴阳圣途

    出生圣灵血脉之族,身兼无敌阴阳体质。哎,我只是想做个安静的纨绔啊…
  • 龙腾令

    龙腾令

    对不起大家对不起大家对不起大家,真的真的真的很对不起大家,因为在设定大纲时的粗心以及后期创作中各种没有太在意的细节问题,将这本书的整体的故事逻辑以及时间线搞的已经是一团乱麻了,虽然最近极力的想要挽救这本书,但在写开头的时候就因为自己的经验问题犯下了无法挽回的错误……所以……所以,本书,可能到此为止了,但这个故事,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以一种全新的感觉,回到大家的视线中来,在此,拜谢诸君长久以来的支持和鼓励,请期待着,请期待着这个故事,这群人,这个世界,这本书中所有的一切,在不远将来的某一天,以王者之姿,重新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