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79700000031

第31章 商考信录(1)

自序

《商考信录》者何?革乱也。夏自太康失道,已非禹之旧矣;况至於桀,善政尚有复存者乎!且汤之事与禹不同。汤承先世之业,崛起一方,自相土、上甲微以来,必有良法善政,宜於民而不当变者,此固不得改之而复遵夏政也。盖汤之心无以异於尧、舜、禹之心,然汤之事不能不异於尧、舜、禹之事,汤所处之势然也。

何以不言《殷考信录》也?殷其所居地名,非国号也。

商何为始於契也?莫为之前,则崛起者难为功,契敷教以启商,故叙汤之政必追述之也。

伊尹何以附於汤之後也?伊尹相汤以王天下,历相数世,卒定商业,故特表之;犹皋陶之附於禹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商颂》)

“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方将,帝立子生商。”(同上)

【备览】“契母,有氏之女。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赐姓子氏。”(《史记殷本纪》)

引苏洵文辨契母吞卵之说

《史记殷本纪》云:“殷契母曰简狄,行浴,见玄鸟堕其卵,取吞之,因孕生契。”其说盖因《商颂玄鸟》之诗而附会者。郑氏康成遂采之以笺《诗》,由是世多信之。余按:《毛诗传》云:“春分玄鸟降,简狄祈於郊而生契,故本其为天所命,以玄鸟至而生焉。”欧阳永叔云:“秦、汉之间,学者喜为异说;郑学博而不知统,又特喜谶纬诸书,故於怪说尤笃信。由是言之,义当从毛。”而明允苏氏辨尤详,今载其文於左。说并详《周後稷篇》中。

【苏明允《喾妃论》】“商、周有天下七八百年,是其享天之禄,以能久其社稷;而其祖宗何如此之不祥也?使圣人而有异於众庶也,吾以为天地必将储阴阳之和,积元气之英以生之,又焉用此二不祥之物哉?燕堕卵於前,取而吞之,简狄其丧心乎?巨人之迹,隐然在地,走而避之且不暇,忻然践之,何姜原之不自爱也?又谓行浴出野而遇之,是以简狄、姜原为淫无法度之甚者,帝喾之妃,稷、契之母,不如是也!虽然,史迁之意必以《诗》有‘天命鸟,降而生商’,‘厥初生民,时惟姜原。生民如何,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惟後稷’而言之。吁,此又迁求《诗》之过也!毛公之传《诗》也,以‘鸟降’为祀郊之候,‘履帝武’为从高辛之行。及郑之《笺》而後有吞践之事。当毛之时,未始有迁史也。迁之说出於疑《诗》,而郑之说又出於信迁矣。故天下皆曰圣人非人,人不可及也。甚矣迁之以不祥诬圣人也!或曰:然则稷何以弃?曰:稷之生也‘无无害’,或者姜原疑而弃之乎?郑庄公寤生,惊姜氏,姜氏恶之,事固有然者也。吾非恶夫异也,恶夫迁之以不祥诬圣人也!弃之而牛羊避,迁之而飞鸟覆,吾岂恶之哉!”

按:说《诗》者当求其意,不得泥其文。若以“玄鸟降”为吞卵,则“维岳降神”亦将谓之吞石;以“履帝武”为践迹,则“绳其祖武”亦将为束缚其迹乎!苏氏之论得之矣。故今不载吞卵之事。惟以稷、契之母为喾妃,则亦沿《史记》之误。说已详前《唐尧篇》中。

“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诗商颂》)

【备览】“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史记殷本纪》)

相土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诗商颂》)

“隐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左传》襄公九年)

【备览】“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韦昭《国语注》作“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史记殷本纪》)

【存参】“冥勤其官而水死。”(《鲁语》)

【备览】“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史记殷本纪》)

【存参】“上甲微,能帅契者也。”(《鲁语》)

【备览】“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史记殷本纪》)

商先世之推测

按:商先世《诗》、《书》多缺,不可详考。窃以时世推之,相土为契之孙,当在夏太康世。盖因太康失国,羿、浞淫暴,诸侯无所归,而相土能修其德政,故东方诸侯咸归之。商邱在东,而西北阻于羿、,是以号令东讫於海,而云“海外有截”也。又相土居商邱,而汤居亳,相距绝远。疑上甲微以後亦尝中微,如不之窜戎,太王之迁岐者然;但不可知其为何世耳。

成汤上

成汤为本号

按:《尚书酒诰》、《多方》、《立政》等篇皆称为“成汤”,无但称汤者。盖禹,名也;成汤,号也。古多以一字名,未闻有以一字号者。然则成汤乃其本号,汤则後世之省文也。《商颂殷武》亦称“成汤”;《玄鸟》称“武汤”;唯《长发》或但称“汤”,或称为“武王”。盖史册主於纪实,诗人主於颂美,故其称参差不一。武王者,子孙追崇之称,即後世谥法所自仿;既或省文为汤,因以“武”加之为武汤耳。春秋,战国以後,率但称汤,称成汤者鲜矣。今从本号称为成汤,不敢从省,亦致慎之义也。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诗商颂》)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附论】“孟子曰:‘汤,武,反之也。’”(《孟子》)

“汤以七十里。”(《孟子》)

【备览】“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史记殷本纪》)

以上乃汤修身立国之略,故录之於篇首。

【补】“葛伯仇饷”(《逸书》)

“汤事葛。”(《孟子》)

【备览】“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孟子》)

《孟子》葛伯仇饷事不尽实

按此事殊琐细,不类夏、商间事,亦不类国君之所为。牛羊既可遗,何难复与之以黍稻;而葛民非少,亦何至用亳众往耕?且其文颇繁碎,与《诗》、《书》皆不类。盖亳尝有童子以黍肉饷父兄而为葛伯所杀,是以《书》有“葛伯仇饷”之文;而当时说《尚书》者传其事如此,孟子因而述之:其大概则不诬,而其事之曲折则未必悉如此文云云也。或孟子但言其略而门人累累记之,亦未可知,不敢尽据为实录也。故但列之备览。

【补】“汤一征,自葛始。”(《逸书》)

征葛在最前

按《逸书》以葛为始征,则是征葛在最前也。葛小国而愍不畏汤,则是此时诸侯尚未归於商也。是以《商颂》於“受共球”之後记汤之伐韦、顾、昆吾、夏而无葛,葛之征盖前此矣。故次之於此。

“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仇也!’”(《孟子》)

【存参】“葛伯不祀,汤使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作《汤征》。”(《史记殷本纪》)

《史记》征葛事失孟子意

按《孟子》文,汤以仇饷征葛,非以不祀征葛也。《史记》此言殊失孟子之意。至汤、伊尹之言,不知采於何书;《孔壁古文》所多十六篇中无《汤征》,岂别有所本与?要之,《史记》所采经传之文往往有所窜易而失其真,观此篇後文所采《汤诰》之文可见矣。故但列之存参。

“帝命式于九围。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纟求,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恳不悚,百禄是总。”(《诗商颂》)

诸侯归商

按此文在“有虔秉钺”之前,则是汤自征葛以後,诸侯已陆续归商也。汤德已为四方所归,然後乃有韦、顾、昆吾之伐以除暴安民,故孟子云:“为天吏则可以伐之。”非地丑德齐而专以兵力胜也。然则未伐夏以前,汤已非复人臣之度矣。说详见後《伐夏条》下。

【备览】“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史记殷本纪》)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诗商颂》)

征伐次序

按:此文称“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则是汤先伐韦、顾,次乃伐昆吾,最後乃伐夏也。盖汤之初国小,其力不能伐昆吾;而桀之虐未甚,其心亦不忍伐夏。逮至韦、顾既灭,地广兵强,已无敌於天下,然後乃伐昆吾。昆吾既灭,而桀犹怙恶不悛,视诸大国之亡藐不以介意,然後不得已乃伐夏耳。然则未伐夏以前,汤非复七十里之侯服明矣。说详见後《伐夏条》下。

武王非自号

《史记》云:“汤曰,‘吾甚武,号为武王。’”余按:《论语》载汤言云:“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圣人之谦且慎如是,乌有自高其功,为号以自标美者哉!盖谥法虽相传为周制,而其实亦由渐而起。成汤既没,其子孙群臣以为拨乱反正,创业垂统,功莫之及,故追崇之而号之为武王。周人因之,以文、武谥二王,而其後子孙群臣遂相沿以为例耳。不得泥《大戴记》之文,遂谓周以前必无谥,而武王为汤之自号也。说详见《丰镐别录》中。

“十一征而无敌於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後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孟子》)

“我後,後来其无罚!”(《逸书》)

【备览】“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史记殷本纪》)

辨阻贡观动之说

《说苑》云:“汤欲伐桀,伊尹曰:‘请阻乏贡职以观其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能起九夷之师。’乃谢罪请服,复入贡职。明年,又不供贡职。桀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伊尹曰:‘可矣!’汤乃兴师伐而残之。”余按:圣人之伐暴,以民困已极,不得已往而救之耳,非有心於取天下也。乌有姑试伐之以观其可取与否者哉!且九夷之去夏远矣,汤与桀近在千里之内,而夏民方引领以待“偕亡”,九夷之师於缓急何济焉!此乃战国之时智取力争者之所为;彼固习见当世之如此,而遂自以其不肖之心度圣人而为是说耳。故今不录而为之辨。说并见《丰镐录武王篇》中。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後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书汤誓》)

【备览】“桀败於有之虚,奔於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史记殷本纪》)

【附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彖下传》)

【附论】“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於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

辨囚汤夏台及汤为桀臣之说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灵盘天书

    灵盘天书

    九天之上是为何处也?宇宙、太空、深邃且无际的黑暗?不过表象尔。
  • 大数据魔法师

    大数据魔法师

    在科学道路上的天才少年穿越位面遇上魔法奇幻的异世界一醒来竟然被抓去挖做矿工?魔法和科学的交织到底会有怎样的奇遇发生?
  • 鸿蒙之源

    鸿蒙之源

    在生命结束后,一次意外让李天成为至高的存在。当李天死后,灵魂莫名其妙的带到宇宙起源,生活就是意外,在一次无意中和孕育世界的鸿蒙世界树融合并带着绝世法诀游玩火影世界,并遇到了人生中的至爱。
  • TFBOYS之不完美小孩

    TFBOYS之不完美小孩

    幽若公主喜欢上一个人,但那个人为了权利,杀死了公主这一生就这样完了吗?好不甘心。公主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床上,旁边是一位少年,在自己的身上睡着了三个人同时喜欢都喜欢一个女生,这个女生是王俊凯小时候的邻居,他们是青梅竹马,当他们三个都和她表白的时候,她并没有答应,她没有资格接受他们,所以她选择离开,可她发现她已经喜欢上了他们,最后为他们写下了《不完美小孩》一个月后,演唱会中,传来他们清脆的歌声。当我的笑灿烂像阳光,当我的梦做的够漂亮……
  • 人海茫茫,别在迷失

    人海茫茫,别在迷失

    这本书记载了我当初年少时的回忆,一个青春时代的我,可能是有些放纵,有些浪荡,这就是我。也许,在你读初中,读高中的时候,觉得天空是黑色的。是的,我其实在那个不懂事的年纪是这么觉得,但,那是因为自己的观念,一个有违常理的观念,原因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要么谈恋爱,要么上网。有心去看,其实,天空还是这么的蓝。鲜花,似乎与情爱密不可分--每种鲜花都有它爱的花语,因此,它们被用于表达各种爱恋、寄托各种思念。因此,当花开似锦,像海洋一样香飘四溢之时,难以抑制的思念就会猛烈地袭上心头,甚至令人心痛。我是郁金香。本人QQ2482300552欢迎各位。
  • 乔木青青

    乔木青青

    她是一直喜欢他的,所以答应他的要求,所以受到伤害却只是说自己需要时间……她没有将他忘记,他也从没有放开她的手,所以他们会在一起,很幸福地在一起么?
  • 噬血献祭

    噬血献祭

    故事起因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村长请来道士为村子做法,用活人献祭给神灵祈求庇护村子,用祭品的血液净化村民们的罪孽。男主角为朝廷办事路过此地,因而成为了村子里第一个活人祭品。男主角怀着怨恨复活,报复了整个村子,回到了京城…
  • 娶个媳妇容易吗

    娶个媳妇容易吗

    爷爷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只用了半头猪,80后的陈乾军却用了爹妈半条命。家住农村的独儿子陈乾军与家住一线城市的何莹莹恋爱,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很快就该谈婚论嫁了,高高兴兴安排双方父母见面,原本以为幸福的生活就此拉开大幕,却不料悲剧才刚刚开始,请看另类版《我们结婚吧》之80后宠儿,娶个媳妇儿容易吗?有媳妇儿的找感觉,没媳妇儿的做准备,有媳妇儿又有好丈母狼的看热闹!!!
  • 提拔

    提拔

    升官不仅仅靠运气!透视升迁潜规则,揭秘权力斗争黑幕.面对升迁重重烟幕,你准备好了吗?如果一把手只爱钱权色,如果二把手形同虚设,如果你无钱也无色,你该怎么办?官场如同魔术,看似非常神秘,其实揭穿了就很简单,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有着丰富官场经验的大木将为您一一精彩呈现!
  • 揭开青春期的奥秘(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揭开青春期的奥秘(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中学生阶段,在生理的发展上,正是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年人。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蓬勃的成长,急骤的变化。人体从出生到成熟,其生理发育有快有慢,有两个阶段处于增长速度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在科学上叫它们为“人生的两次生长高峰”。除此之外,生理发育的速度比较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