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81500000176

第176章 职官二(5)

中书令二员。(汉、魏品卑而付重。魏置监、令各一员,历南朝不改。隋省监,置令二人,正三品。隋文帝废三公府僚,令中书令与侍中知政事,遂为宰相之职。隋曰内书令。武德日内史令,寻改为中书令。龙朔为西台右相,咸亨复为中书令。光宅为凤阁令。开元元年改为紫微令,五年复为中书令。天宝改为右相,至德二年复为中书令。本正三品,大历二年十一月九日,与侍中同升正二品,自后不改也。)中书令之职,掌军国之政令,缉熙帝载,统和天人。入则告之,出则奉之,以厘万邦,以度百揆,盖佐天子而执大政也。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二曰制书,三曰慰劳制书,四曰发敕,五曰敕旨,六曰论事敕书,七曰敕牒,皆宣署申覆而施行之。凡大祭祀群神,则从升坛以相礼。享宗庙,则从升阼阶。

亲征篡严,戒敕百僚,册命亲贤,临轩则使读册。若命之于朝,则宣而授之。凡册太子,则授玺。凡制诏宣传,文章献纳,皆授之于记事之官。(武德、贞观故事,以尚书省左右仆射各一人及侍中、中书令各二人,为知政事官。其时以他官预议国政者,云与宰相参议朝政,或云平章国计,或云专典机密,或参议政事。贞观十七年,李勣为太子詹事,特诏同知政事,始谓同中书门下三品。自是,仆射常带此称。自余非两省长官预知政事者,亦皆以此为名。永淳中,始诏郭正一、郭待举、魏玄同等,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旨平章事。自天后已后,两省长官及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平章事,为宰相。其仆射不带同中书门下三品者,但厘尚书省而已。总章二年,东台侍郎张文瓘,西台侍郎戴至德等,始以同中书门下三品著之入衔。自是相承至今。永淳二年,黄门侍郎刘齐贤知政事,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后两省长官,及他官执政未至侍中书令者,皆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

中书侍郎二员。(汉置中书,掌密诏,有令、仆、丞、郎四官。魏曰中书郎,晋加“侍”字。隋置内书省,改为内书侍郎,正四品。武德初为内史侍郎,三年改为中书侍郎。龙朔、光宅、开元,随曹易号。至德复为中书侍郎。武德定令,与尚书侍郎俱第四品。大历二年九月,与门下侍郎共升为正三品也。)中书侍郎掌贰令之职。凡邦国之庶务,朝廷之大政,皆参议焉。凡临轩册命大臣,令为之使,则持册书以授之。凡四夷来朝,监轩则受其表疏,升于西阶而奏。若献贽币,则受之以授于所司。

中书舍人六员。(正五品上。曹魏于中书置通事一人,掌呈奏按章。高贵乡公于通事下加“舍人”二字。晋于中书置舍人、通事各一人。自魏、晋、齐、梁,诏诰皆出于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通事舍人但掌呈奏而已。或通事有文字者,别敕知诏诰。至梁武,制诰专令舍人掌之,兼去“通事”二字,但云中书舍人。隋曰内史舍人,置八员,掌制诰,品第六。寻升五品上。炀帝改内书舍人,置四员。武德初为内史舍人,三年,改为中书舍人。龙朔、光宅、开元,随曹改易。)

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其禁有四:一曰漏泄,二曰稽缓,三曰违失,四曰忘误;所以重王命也。制敕既行,有误则奏而正之。凡大朝会,诸方起居,则受其表状而奏之。国有大事,若大克捷及大祥瑞,百僚表贺,亦如之。凡册命大臣于朝,则使持节读册命之。凡将帅有功及有大宾客,皆使劳问之。凡察天下冤滞,与给事中及御史三司鞫其事。凡百司奏议,文武考课,皆预裁焉。

主书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令史二十五人,书令史五十人,传制十人,亭长十八人,修补敕匠五十人。

右散骑常侍二员,(从三品。)右补阙二员,(从七品上。)右拾遣二员,(从八品上。)起居舍人二员。(从六品上。)右常侍、补阙、拾遣。掌事同左省。起居舍人,掌修记言之史,录天子之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以记时政损益。

季终,则授之于国史。

通事舍人十六人。(从六品上。通事舍人,奏谒者之官也。掌宾赞、赞受事,隶光禄勋。晋置舍人、通事各一人,隶中书。东晋曰通事舍人。隋因晋制,置十六人,从六品上,又为通事谒者。武德初,废谒者台,改通事谒者为通事舍人,隶四方馆,属中书省也。)通事舍人掌朝见引纳及辞谢者,于殿廷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引以进退,而告其拜起出入之节。凡四方通表,华夷纳贡,皆受而进之。凡军旅之出,则命受慰劳而遣之。既行,则每月存问将士之家,以视其疾苦。凯旋,则郊迓之,皆复命。凡致仕之臣,与邦之耋老,时巡问亦如之。

令史十人,亭长十八人,掌固二十四人。

(并无常员,以官人兼之。)待制官,(古之待诏金马门是。)留院官,检讨官。

集贤殿书院:(开元十三年置。汉、魏已来,职在秘书。梁于文德殿内藏聚群书。北齐有文林馆学士,后周有麟趾殿学士,皆掌著述。隋平陈之后,写群书正副二本,藏于宫中,其余以实秘书外阁。炀帝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厢贮书。自汉延熹至隋,皆秘书掌国籍,而禁中之书,时或有焉。及太宗在藩府时,有秦府学士十八人。其后弘文、崇文二馆皆有。玄宗即位,大校群书。开元五年,于乾元殿东廊下写四部书,以充内库,置校定官四人。七年,驾在东都,于丽正殿置修书使。十二年,驾在东都,十三年与学士张说等宴于集仙殿,因改名集贤,改修书使为集贤书院学士。其大明宫所置书院,本命妇院,屋宇宏敞。永泰元年三月,诏仆射裴冕等十三人,每日于集贤书院待诏。)集贤学士。(初定制以五品已上官为学士,六品已下为直学士。每宰相为学士者,为知院事。常侍一人,为副知院事。)学士知院事一人,(开元初,以褚无量、马怀素、元行冲相次知乾元殿写书,及在丽正,乃有使名。张说代元行冲,改院为集贤,以说为大学士,知院事,说恳让大字,诏许之。自是,每以宰相一人知院事。)副知院事一人,(初,宰相张说知院事,以左常侍徐坚为副知院事,因为故事。)判院一人,(初在乾元殿,刊正官一人判事,其后因之。)押院中使一人。(自乾元殿写书,则置掌出入,宣进奏,兼颂中官,监守院门,掌同宫禁。)侍讲学士,(开元初,褚无量、马怀素侍讲禁中,名为侍读。其后康子元为侍讲学士。)修撰官,校理官,(皆以学士别敕留之。)孔目官一人,专知御书典四人,(并开元五年置。)知

书官八人,(开元五年置,掌分四库书。)书直、写御书一百人,拓书六人,书直八人,装书直十四人,造笔直四人。(并开元六年置。)集贤学士之职,掌刊缉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其有筹策之可施于时,著述之可行于代者,较其才艺而考其学术,而申表之。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

史馆:(历代史官,隶秘书省著作局,皆著作郎掌修国史。武德因隋旧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最尖叫的男儿梦

    最尖叫的男儿梦

    我被飓风吹到一片神秘海域,这片海域被一种特殊的气体覆盖,人类看不见。这里是人鱼的世界,但又有别于一般的人鱼,他们是人鱼和大秦帝国投入东海寻找仙药的童男童女杂交的后代,接近于人,有智慧。机缘巧合,我成了他们的王,还娶了这里最漂亮的女人,然而,战争也接踵而来……作者亲历的叙事手法能快速带领读者进入故事情节,与主人公一起艳遇,一起打拼,一起历险,读完之后有极大的愉悦感。书友QQ群:229866761
  • 心灵暗礁

    心灵暗礁

    本书从人性弱点入手,用轻松的笔调,有趣的故事,典型的案例,娓娓道来,揭示了人性中灰暗的心理奥秘,引导人们改造自我,塑造健全人格。
  • 寰宇升仙

    寰宇升仙

    异世修仙,横扫寰宇,傲世天地!少年携神秘古佩,闯众生,战妖界,堕森罗,登太清,归大西,羽化成仙!
  • 上古幽影

    上古幽影

    田帅,代号幽影杀手,是杀手组织从小培养的全能杀手,精通数种拳术,医术天才、游戏天才和最强杀手等称号……一次行动中,被杀手组织算计,自己心爱的人惨死后,他就退出了杀手组织,依靠玩游戏来望去过去的伤痛。《上古世纪》真实度高达99%的虚拟网游的开始,让各国的游戏爱好者为之疯狂,纷纷涌入了这款游戏中,田帅也是其中之一。再解谜上古世纪起源之谜的时候,他逐渐发现一场很大的阴谋在这款虚拟游戏中展开……而他将何去何从,是安稳度过余生,是执手向天,遮天蔽日,还是脚碎山河,位于天神柱之巅呢?
  • 穿越时空来爱你之答妃所问

    穿越时空来爱你之答妃所问

    一朝穿越到东盟国皇上的义女苏语诺身上,与原来的苏语诺性格各方面都天差地别的她本想安生的生活,不想与任何人有所牵扯,天不随意,王爷将军都来招惹他,不让她消停,好吧,既然不让她安生,她也不是好惹的,就陪他们玩玩吧,可是不知不觉中苏语诺已爱上北川国从小生活在江湖中的瑞王,初见时彼此都有中熟络感,好像很早就认识了般期间小插曲不断,有喜有忧亦有泪......
  • 你是我的最后一次心跳

    你是我的最后一次心跳

    她,是全市出了名的千金小姐,她的父亲,是人脉广阔的历史集团董事长黎尚关陨。二十年前倒闭的冠远集团突然重起江湖,二十五岁的年轻董事长。皎洁的月光下,昏暗的烛光,“少爷,今天我大喜之日,您是来贺喜我的?”“黎沐子,你是我的!”他明亮的宝蓝色眼睛在烛光下显得炯炯有神。
  • 混沌弑天诀

    混沌弑天诀

    修真六大世界宗门林立,修者千万,众生如蚁。一个灵根平庸的少年,凭着一门独一无二的双修之法,逆天改命,在修仙道路上走上巅峰……
  • 花千骨之龙凤呈祥

    花千骨之龙凤呈祥

    白子画亲手杀了花千骨后,摩严用生命换取了花千骨的重生。可花千骨记忆全无,花千骨回复记忆后,会原谅白子画吗?杀阡陌会复活吗?幽若会和花千骨反目成仇你信吗?霓漫天会和花千骨重归于好你信吗?敬请期待:花千骨之龙凤呈祥!
  • 医痴妻主

    医痴妻主

    她是大龄剩女,意外穿越却让她重返年轻,虽然这很好啦,可是这具身体的主人怎么有这么不堪的曾经?强娶夫郎?还爱逛花楼?神马这里还是女尊国?不仅可以一女多夫,还可以男生子?天,她行医天下,却惹来美男朵朵,既然躲不开那就收了又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杀铃之三生石

    杀铃之三生石

    三生三世三生石,命运的牵连,红线的纠缠,相互的羁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