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99100000010

第10章

第六多觅法 俱舍弥比丘斗诤相言。已作是念。若舍利弗作断事主者。我等当得决了。佛闻是已。听闼利吒。比丘作断事主。受是断事法。如法如比尼。如佛教。现前除灭。闼利吒有三种。有身善口不善。有口善身不善。有身口善。若闼利吒自身不往。举事人有事人所。而遣使。至彼说好恶所。宜彼此胜负。是名身善口不善。自往至彼而无所言说。是名口善身不善。身既不往口亦无言。是名身口善。凡作闼利吒应如法行。不应与举事人。有事人同道行亦不得别。与一人同道行不应共期。若先少多因缘与其应灭是期。期者某时其处也。闼利吒应受断。而法如法。现前除灭。用一比尼法。所谓现前比尼。现前有二种。人现前。比尼现前。人现前者。助举事人共集一处。比尼现者。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断是事。是名比尼现前。闼利吒不能如法断。应舍付僧。僧应受是事。如法断。用一现前比尼。现前比尼者僧现前。人现前。比尼现前。僧现前者。是中可中用共作羯磨。比丘共同心和合一处。可受欲者持欲来。现前比丘能遮者不遮。是名僧现前。余二现前如上说。若僧不能如法断是事者。应僧中立二人成就五德者。白二羯磨使作鸟回鸠罗。如法断之。一现前比尼。三种现如上说。若鸟回鸠罗是上坐诸比丘应取欲已远去。若若是下坐应取欲已自远。是鸟回鸠罗不能如法断者。应更立二人事。悉如上。后二人不必有五德。德者不必多闻利根辨才说法。后立二人必能善说。开解人意也。是后鸟回鸠罗不能断。应还付先鸟回鸠罗。先鸟回鸠罗复不能断。应还舍付僧。僧复不能如法断者。僧应遣使往近住处僧所。作是言。此事如是如是因缘起。闼利吒不能断。众僧不能断。先鸟回鸠罗不能断。后鸟回鸠罗不能断。还付先鸟回鸠罗。先鸟回鸠罗不能断。还付众僧。汝等来和合为断是事故。即时彼众僧应和合。若僧先安居应受七日来。若七日尽应破安居来。为和合故。是近住处僧应受是事如法断之。用三现前比尼亦如上。若是近住僧复不能如法断者。尔时应僧中白二羯磨。二比丘作鸟回鸠罗法亦如上。是一人能断。应立二人法用亦如是。是后鸟回鸠罗不能如法断者。应还付先鸟回鸠罗。先鸟回鸠罗应用三现前比尼。如法断之亦如上。若复不能断。应舍付僧。僧应用三现前比尼。如法断之。若是近住处僧不能如法断者。问。某住处僧若有大众好上坐。知说戒受戒法。是僧中多有比丘。持修多罗。持比尼者持磨多罗伽者。是近住处僧应以是事遣使。至某住处僧中。应先立传事人令界外满僧数。谓僧中差四人成就五德者。立作传事人。传事人应持是事。若去道中能用二现前如法者。是名为断。先传人道中不能如法断者。应持至大众中。语彼上坐多知多识长老比丘言。是事如是如是因缘起。从闼利吒至传事人。诸处不能断事。是来是问。汝长老能受是事断不。答言。应断与作期。若彼众不肯作期不。以事付其法。极远乃至九月。凡事有五种难断。一者坚。二者强。三者恨戾。四者来往。五者畏。坚者坚执是事。强者举事人有事人勇健强力。恨戾者举事人有事人恶姓嗔恨。往来者此事从一住处至一住处。畏者诸比丘畏断事时破一心和合僧。作两段故。先应白二羯磨立。五德比丘作行筹人。行筹人随僧多少应作二种。一分长。一分短。一分白。一分黑。说如法者为作长白筹。说非法者为作黑短筹。说如法者。以右手缓捉。说非法者。以左手急捉。先行说如法筹。彼行说非法筹。应作是言。此是说如法者筹。此是说非法者筹。若行筹意说如法筹。乃至多一是事名为断。用比尼。诸现前比尼多觅比尼。现前者。是中举事人有事人。共集一处。现前如法除断。多觅比尼者。是中求觅往返问如法除断。若说非法者筹乃至多一亦复如是。从多而断。殊非乘理欲息诤和众为先耳。行筹人有四种。一者藏行筹。二者颠倒行筹。三者期行筹。四者一切行筹藏行筹者。若闇中若壁处潜隐行之。颠倒行者。以说法人筹与说非法人。说非法人与说法人筹。期行筹者。随和合同和上阿阇梨作。随相识随共语随善知识随同心随同土随聚落随家共作。其我等取如是筹。汝等莫远我边。莫别。莫异。不共语。共同一事。是名期。一切僧取筹者。尔时一切应和合一处。不得取欲望。多比丘说非法故。是名一切取筹。上三法行筹。此一是如法行筹也。若是大上坐持律比丘。僧能用三现前比尼如法断者。是名为断。若复不能断。应还付传事人。传事人能用现前比尼如法断者。是名为断。若复不能断。闻彼处僧坊中。若有三二一比丘。能持修多罗。持律。持摩多罗伽。四众所恭敬故尊重。是传事人应到彼住处。语彼一比丘言。大德是中如是如是因缘起。从闼利吒乃至三二比丘。展转往返十五处中不能断。大德取是事如法断之。是最一比丘四众所恭敬尊重者。应作是言。不可二人相俱胜俱负。是中必一胜一负。作是语者是如法说。作是语者是非法说。一比丘如是分别者。是名为断。如法断者。已相言比丘还更发起者犯堕。若但呵言是断非法者犯突。闼利吒义言大德不动。其譬如地也。鸟回鸠罗能定是非。其平如秤。谓不随爱故舍有罪。不随嗔故罚无过。亦不怖畏。彼而违法。亦不随痴故。不畏罪而轻断事。又能了知断非断。心行如此故名鸟回鸠罗。多觅者。或亦多处求断。或从多人为断。故名多觅耶。

第七草布地 因俱舍弥比丘斗诤言。听种种事起以布草灭之。是诸比丘应和合一处。已应作是念。诸长老我等大失非得。大衰非利。大恶不善。我等以信故。佛法中出家求道。然今喜斗诤相言。我等求是事根本。僧中或未起事便起。以起事不可灭。作是念故白僧。若僧时到僧忍听。是事以布草比尼灭。是名白。此明诸相言。比丘和合一处。作如上念。念已令一人白僧。共用布草比尼法也。谒比丘分作二部。是中若有上坐大长老。应语此一部言。我大失非得。大衰不利。大恶不善。我等信故佛法中出家求道。并今喜斗诤相言。若我求是事根本。僧中或未起而使起。已起不可灭。今汝等当自屈意。我等所作罪除。偷兰罪除。白衣相应罪中。是事汝等现前悔过。发露不覆藏。是中若无一比丘遮是事者。既分为二部。必一部众有大长老。上坐欲悔过时。下坐部应先白。上坐部求悔作如上言也。若有偷兰罪除。当羯磨灭之。今且悔过。和解故除偷兰也。与白衣共诤名白衣相应。白衣相应罪亦当除。就彼和解悔过。非僧所灭。又且除之。白上部时无一遮者明吉。欢喜受其悔也。应到第二部众。是中若有长老上坐应语言。我等大失非得。大衰非利。大恶非善。我等信敬故。于佛法中出家求道。今斗诤相言。若我等求是事根本者。僧中或未起事便起。已起不可灭之。今汝等当自屈意。我等所作罪除偷兰。除白衣相应罪。今自为及彼故。当现前发露悔过。不覆藏。前白上坐部。此白自部求悔也。诸比丘言。汝自见罪不。答言。见。众又言。如法悔过莫复更起。彼第二部众二应如是说。是名如草布地比尼法。布草有何义。谓悔时柔软。下意伏折憍慢。如草布地。故借以为名。第二部是上坐部也。

佛在毗舍离。长老优波离。问佛言。世尊偷兰遮罪。云何忏悔除灭。佛言。有四种偷兰罪。有偷兰罪。从波罗夷生重。有偷兰罪。从波罗夷生轻。有偷兰罪。从僧残生重。有偷兰罪。从僧残生轻。佛告优波离。是从波罗夷生重偷。应一切僧前悔除灭。从波罗夷生轻偷。应出界外四比丘前悔除灭。从僧残生偷重。亦出界外四比丘前悔过除灭。从僧残生轻偷。一比丘前悔除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罗兰陀竹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我当为汝等说时非时。善思忆念。诸比丘言。如是世尊当受教听。佛告诸比丘。是中何者为时。何者为非时。诸比丘当知。冬初十五日。七脚为时。四脚半为非时。第二十五日。八脚为时。六脚八指为非时。第三十五日。九脚为时。七脚六指为非时。第四十五日。十脚为时。八脚五指为非时。五十五日。十一脚为时。九脚为非时。第六十五日。十二脚为时。十脚六指为非时。第十五日。十一脚半为时。十脚三指为非时。第八十五日。十一脚为时。九脚四指为非时。冬四月竟。春初十五日。十脚为时。八脚少一指为非时。第二十五日。九脚半为时。七脚少三指为非时。第三十五日。九脚为时。六脚少三指为非时。第四十五日。八脚为时。五脚为非时。第五十五日。七脚为时。四脚少三指为非时。第六十五日。六脚为时。三脚少四指为非时。第七十五日。五脚为时。三脚少六指为非时。第八十五日。四脚为时。二脚少一指为非时。春四月竟。夏初十五日。三脚为时。二脚少四指为非时。第二十五日。二脚为时。一脚少五指为非时。第三十五日。二脚半为时。一脚为非时。第四十五日。四脚为时。二脚少二指为非时。第五十五日。四脚半为时。二脚半为非时。第六十日。五脚为时。三脚为非时。第七十五日。五脚半为时。三脚半为非时。第八十五日。六脚为时。四脚为非时。夏四月竟。如是诸比丘我已说十二月时非时。诸声闻所应作怜愍利益故。说所应作已竟。汝等当行。若树上若空处若露坐处。应当禅思。若为放逸复致有悔。是时诸比丘闻佛说。欢喜奉行。

佛说犯戒罪报轻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兰陀竹园。尔时尊者目连。晡时从禅定寤。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囗尊。大目连白佛言。世尊意有所疑。今欲请问。唯愿听许。佛告目连。听汝所问。囗囗汝说。目连即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比丘尼。无惭愧心。轻慢佛语。犯众学戒。如是犯波罗提提舍尼波逸提偷兰遮僧伽婆尸沙。波罗夷得几不饶囗囗。唯愿解说。佛告目连。谛听谛听。当为汝说。若比丘比丘尼。若无惭无愧。轻慢佛语。犯众学戒。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渠中。于人间数九百千岁。佛告目连。若无惭无愧。轻慢佛语。犯波罗提提舍尼。如三十三天寿。千岁堕泥渠中。于人间数三亿六千万囗。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波逸提。如炎摩天寿。二千岁堕泥渠中。于人间数二十亿四十千岁。佛告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偷兰遮。如兜率天寿。四千岁堕泥渠中。于人间数五十亿六十千岁。佛告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僧伽波尸沙。如不憍乐天寿。八千岁堕泥渠中。于人间数二百三十亿四十千岁。佛告曰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波罗夷。如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堕泥渠中。于人间数二十一亿六十千岁。时尊者目连。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尔时目连即说囗囗。

因缘轻慢故  命终堕恶道  因缘生善者

于此生天上  缘斯循福药  离恶得解脱

不善观因缘  身坏入恶囗

大统七年岁次辛酉七月一日。于瓜州城西大法师倚劝化告招提禅囗比丘昙远所供养。

同类推荐
  • 陶真人内丹赋

    陶真人内丹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lements of Political Economy

    Elements of Political Econom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hakespearian Sonnets

    The Shakespearian Sonne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汝坟别业

    汝坟别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辽东志

    辽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魔心难寻

    魔心难寻

    “啥,天君要渡本魔王成仙。本宫才不要成仙”“什么,天君硬要渡我成仙,我说天君你要是想渡魔成仙来显示你的仁慈,行,我有几个手下想成仙,您渡他们去吧,本宫当魔王还没过瘾呢”“我说天君你更年期到了吧,不经我同意强行想把我渡成仙也就罢了,你还挖我心脏,哼,以为我好欺负吗,你们越想我成仙,本宫偏不要”面对来势汹汹的一群神仙们本宫为了不成仙,只好跑去人间。可不料在人间途中弄丢了本宫的心脏变成了凡人,还被凡间小姐捡回去当丫鬟。而且这小姐自称是从21世纪穿越来的,妄想称霸天下,于是本宫就边寻找心脏边称霸天下。在称霸途中碰上个谪仙男“你要称霸天下,行,我帮你”“你要称霸天宫,嗯,只要你娶了我,整个三界都归你了”
  • 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本书通过以物讲史的模式,围绕一些传世绘画作品而展开,用大众化的视角追忆它们流传的历史,体味它们蕴含的文化,评述与它们相关的传说与典故,同读者聊一聊文玩字画的收藏及背后的那些事儿。
  • 金莲纪事

    金莲纪事

    金陵城武大的洞房花烛之夜,潘金莲服毒自尽,失事飞机上的年轻旅客安金莲穿越过来,“接管”了这一切......===========================================感谢《千年妖妃》的作者女侠帮我设计的漂亮封面!
  • 目的性修炼

    目的性修炼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笔直的。一个目的性强的人能够看出其中的直中之曲和典中之直,并不失时机地把握事物迂回发展的规律,迂回应变,从而达成既定目的。如果你曾对生活中的种种纷扰不知所措,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或者做事不知从何下手,办事效率迟迟提不上去,不妨阅读本书,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 腐女的攻略

    腐女的攻略

    女王受当然要配帝王攻!洛洛在牛郎店领回一只超级小攻,美滋滋地想把他和弟弟送作堆。谁想,阴错阳差,这只小攻被她吃了?这怎么行!可是……享受特别待遇的人怎么又是她?好吧,看在他这么敬业、这么卖力的分上,这只小攻,她收了!本以为只是单纯迷恋他的身体,谁知爱情竟发生在不知不觉间……这么可怕的爱情,她可不可以不要?潇洒地挥挥手,跟小攻说拜拜,从此以后,她还是快乐无忧的小腐女。谁知道两年后,他居然以总裁的身份出现在她面前,并且宣告,他要报复?妈呀,他不是这么小心眼吧?不然,她还他一场游戏好了……
  • 街角走失的流年

    街角走失的流年

    她是从小没有人喜欢,不爱说话,有些呆萌、安静的“迷糊女孩”,他是邪肆俊美、讳莫如深的黑道少主翕冥夜。在没遇上她之前,他从来不信这个世界上有“一见钟情”这种东西。。。。。。
  • 旭日残阳

    旭日残阳

    陈旭原本是一个工地普通的技术员,一觉醒来,人类变成了嗜血的野兽,感染病毒,是堕落还是拯救?面对亲情、友情、爱情又该如何抉择?
  • 天降俩疯子之穿到古代泡王爷

    天降俩疯子之穿到古代泡王爷

    她俩本是25世纪名为”暮光“组织里的”王牌盗墓贼“,同时也是组织里出了名的疯子,却在一次意外中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在异世中她俩只能无语望青天默默地寻找分散的对方,看她们如何合作闹古代
  • 创造洪荒世界

    创造洪荒世界

    学生叶扬,因一场家族纷争被击毙,穿越至上古洪荒世界。教盘古开天辟地,助女娲抟土造人。点万物之生长,收鸿钧为己徒,摘繁星为玉玺,赐与仙宫之玉帝。无尽岁月长河,洪荒第一圣尊叶扬,为彻底的炼化天道石,遭星河牵引,回溯十六岁那年。如今,他以圣尊之姿,携天道石强势回归,化仇恨为滔天血海!
  • 劈风

    劈风

    天涯海角存一巨石,上刻千万小字,奇妙无穷。后有奇人吴剑衡游历至此,发现此上文字,阅读抄下,遂成此文,曰“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