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书
献给
克劳德·阿内尔、亚历克萨·安古德、丹尼尔·维勒及所有犯罪现场调查专家们
你们在面对邪恶时的勇气让我永远铭记于心
CSI是英文“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的缩写,意为犯罪现场调查。提起这个词汇,人们眼前就会浮现出美国影视剧《CSI犯罪现场调查》中的镜头。在那里面,一个个手提鉴证箱的犯罪现场调查专家出入凶案现场,依靠缜密的推理和各种犯罪现场调查技术及证据鉴别科学拨开案件的迷雾,让一个个狡诈的凶手无所遁形。而他们也以自己专业的素质和无私无畏的精神吸引了广大的观众,形成了极其庞大的粉丝群体。曾有人笑言,此剧的播出使冷僻的法医学一度火热,连续创下大学专业报考人数的纪录。更有传言说,自《CSI犯罪现场调查》上映之后,现实中凶案现场遗留的证据越来越少,罪犯们似乎变得越来越专业。姑且不论这些消息的真伪,但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就是——《CSI犯罪现场调查》确实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剧集。不过,在此剧走红的同时也有一个令人遗憾的事情就是,图书市场上一直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讲述CSI专家探案的书籍。
但这块坚冰终将被打破,经过艰苦的努力,我们从国外引进了真实解密CSI犯罪现场专家探案的纪实作品,命名为《CSI犯罪现场》,填补了国内这一空白。
小说的作者丹尼斯·赛琳杰是美国著名犯罪小说家和独立撰稿人,以揭秘全美重大事件闻名,曾在《华盛顿邮报》、《美国时事周刊》开设专栏,具备丰富的创作经历和掌握了大量素材。为了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CSI世界,他走访了多名美国联邦调查局及加拿大警局的犯罪现场调查人员,将他们亲口讲述的轰动美加两国的刑事案件破获过程记录下来,并整理成文以飨读者。这些案件均为首次披露,其中包括曾引发美国公众巨大恐慌的“蒙哥马利市连环杀人案”、诡异叵测的“威斯康星州湖畔童尸案”、带动鉴证科学跨越发展的“阿肯色州小石城名医杀妻案”及时间跨度达二十四年之久,见证DNA检测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加利福尼亚女子失踪案”。
丹尼斯·赛琳杰在小说中以流畅的文字和曲折的破案情节塑造了一批睿智、勇敢的CSI犯罪现场调查专家的形象,也让读者们领略到现代法医学的神奇。而对于自己的小说能在中国出版,他更是感到欣慰和高兴,表示如果有机会,还会持续向中国的读者奉上更精彩、更劲爆的CSI系列小说和其他优秀作品。
“他们秉承着一个共同的信念——‘让尸体说话!’”这就是丹尼斯·赛琳杰对《CSI犯罪现场》的诠释,我们也相信,这是全世界探案人员在面对凶案和罪犯时应该坚守的誓言。
人性能堕落多久——赵致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而我就特别喜欢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对于这种文体,我有着一种深深的眷恋,喜欢将自己完全投入故事中,将自己假想成主角,去完成一次次阅读的旅行,获得不同的体验。
不过这一次,这本《CSI犯罪现场》带给我的感受,可以说是以往小说没有的,与其说《CSI犯罪现场》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还不如说它是一部让人感到极其震撼的电影。小说里那种用语言的力量构建出来的世界是那样的真实和细腻,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每一根神经都被“电影”中紧张的气氛和诡异的进程所牵引。
我坚信,如果一个作家没有足够的文学修养以及专业知识,是无法把握住这样一部极其扼杀脑细胞的智力“电影”的。我不知道作者在写这样一部作品的时候脑子里都想到了些什么。曾经我一度被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所俘虏,但是读了《CSI犯罪现场》之后,丹尼斯·赛琳杰将我的灵魂从东野圭吾的手中夺走,让我不能自拔,紧紧跟随着他的脚步一步一步前进,直到“观看”完最后一个镜头。
在小说里,丹尼斯·赛琳杰用强大的故事情节,缜密的逻辑将每一次犯罪都安排得无懈可击,将CSI调查人员和罪犯的精神、毅力、智慧交织得密不透风又层次分明。同时,他提出一个注定没有人回答得了的问题——在人性的成分里并没有血腥和凶杀,那么到底是什么,将人的思想一步一步推向黑暗的深渊?
《CSI犯罪现场》中涉猎大量的犯罪危险因子学、血型分析、变态心理学、法医毒理学……专业信息含量之大让人叹为观止。读到这里,我逐渐明白了丹尼斯在这场视觉盛宴中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东西,他想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人的犯罪,回归人最原始的本性。从这一点看来,丹尼斯书写的不仅仅是一本悬疑纪实小说,更像是一部哲学作品。
《CSI犯罪现场》在故事框架的构架上使用了一种网状的形式,层层设点。故事中,凶手从最初的无奈到最后的无可救药,一点一点递进,让人欲罢不能。没有一个人愿意自我堕落,没有一个人愿意坠入黑暗,但如果当时你也在《CSI犯罪现场》中,同样没有选择。人性与生存的抗争,到底哪一种能够胜出?如果只有一种选择,你会怎样?在这里面,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溶入了智慧,包含着理智,每一种选择都是正确的而每一种选择亦都是错误的。
最后,我期待丹尼斯·赛琳杰的下一部作品能够尽早面世!我想这也是每一个《CSI犯罪现场》忠实读者的共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