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5600000002

第2章 回望历史(1)

中国近代史是复杂和精彩的,有时又是颠覆的,这里的讲述,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一般历史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作者让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故事再次拥有震撼人心的温度与力量,激发思考,助力当今,彰显历史巨大的魅力和诱惑力。

邓世昌和他的“太阳犬”

在甲午海战当中,邓世昌抱着他的爱犬一起沉入大海,这件事情到底是否真实?时过境迁,由于史料不足,目前已经很难还原事件原貌。当然,这也丝毫不影响邓世昌的英雄形象……1894年9月17日,甲午战争中的中日“黄海海战”爆发,在战斗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杀敌,无奈“致远舰”中弹爆炸,邓世昌落水殉国。

在不少的历史读物中,关于邓世昌在1894年“甲午黄海海战”中殉国的一幕,是这样描述的: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致远舰被日本海军发炮击中,正在下沉,邓世昌愤而跳入海水,当邓世昌浮在海面上的时候,他的‘太阳犬’游了过来衔住他,不让他下沉,邓世昌把他的狗按了下去,双双一同沉入水中,壮烈殉国。”

也就是说落水之后,邓世昌的爱犬游了过来,要救他,可是邓世昌决心殉国,于是他按住了自己的爱犬,双双沉入水中溺亡……可是,邓世昌这个“按狗共沉”之说,是否真实?我想,还是让我们重新审视史料吧。首先,我们看看,书上所说的“按狗共沉”之说,出处是哪里?有一个出处是邓世昌殉国之后出版的《点石斋画报》,读者注意,这是一本画报,不是一本严肃的史学著作。

这本《点石斋画报》,报道了邓世昌落水之后拒绝战友抛来的救生圈,喊救国口号,并按住自己的狗一同沉入海水中,壮烈殉国。

这份画报还配上了一幅想象的插图。

《点石斋画报》所描述的这一幕,有一点似乎是违反物理定律的:邓世昌落水后,如果没有救生物,如果他执意求死,则必然是迅速沉入水中,似乎并不可能凭空漂浮于水面良久,并完成了以下一系列的动作——摆手拒绝战友的救生圈,喊救国口号,按住自己的狗。

那么,《点石斋画报》的报道,又是来源于什么资料呢?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点石斋画报》只是一份画报,并非严肃的史料,不足以成为信史,更不能成为写史的依据。

于是,我们再来看看,李鸿章当年给朝廷的关于邓世昌殉国的报告:《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

李鸿章的这份报告,是这样写的:

“……其力战阵亡之管带、大副等,自应先行奏请抚恤,以慰忠魂,致远管带提督衔记名总兵借补中军中营副将噶尔萨巴图鲁邓世昌……争先猛进,死事最烈,拟请旨将邓世昌……交部从优议恤,邓世昌首先冲阵,攻毁敌船,被溺后遇救出水,自以阖船俱没,义不独生,仍复奋掷自沉,忠勇性成,一时称叹……”

李鸿章在奏折里对邓世昌殉国过程的描述,翻译成现代汉语总结后是如下的意思:

“邓世昌落水之后,被战友救了上来,但是,邓世昌说:‘整只舰艇都沉没了,我没有独自求生的道理。’说完,邓世昌重新跳入海中自沉身亡。”

读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李鸿章不是现场见证人,他的奏折所述,要么出自部下的报告,要么出自自己的猜想。

2.李鸿章这份奏折是要建议光绪皇帝从优抚恤邓世昌,为了这个目的,当然是将邓世昌之死,写得越壮烈越好。

3.邓世昌是李鸿章的部下,邓世昌殉国越壮烈,李鸿章的脸面越有光,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已经没有脸面对朝廷,唯有奋力描述自己部下将士的忠勇,以向皇帝表明:我已经尽力了,我的部下们也已经尽力了,这次打败仗,实在不是我的责任。

从这样的动机和背景看来,李鸿章奏折里面所描述的邓世昌殉国过程,是不能完全置信的,至少不能独自成为信史,而必须有待佐证。

所以,我们再来看看,当年北洋舰队老兵的说法。

知名历史学者戚其章,在其所著《北洋舰队》中,收录了两份描述邓世昌殉国过程的水手证言,其中一份是“来远舰”老水手谷玉霖,他是这样说的:

“邓管带(邓世昌)见致远(舰)行将沉没,不肯独生,愤然投入海中,他平时所养的爱犬鸣叫,急跳入海中救主人,转瞬间衔住邓管带的发辫将他拖出水面,这时,搭救落水官兵的鱼雷艇也赶来,艇上水手高呼:‘邓大人,快上扎杆!’邓管带用手示意,不肯苟生,跟狗一起没入水中。”

可见,依据这位老水手谷玉霖的说法——是狗将邓世昌“托出水面”的。

可是,一只狗可以用它自己的力量游泳救出一个大男人,这只狗需要有多大?它需要有多大的力量?如果它有这样大的力量,它又何至于被邓世昌抱住沉入水中而挣脱不了邓世昌?这二者恐怕是矛盾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谷玉霖是“来远舰”上的水手,而邓世昌是“致远舰”上的管带,换言之,谷玉霖并不在“致远舰”的事发现场,可见,这篇证言所讲的,只是谷玉霖听来的,而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我们再来看看北洋水师“来远舰”的另一位老水手——陈学海的证言:

“邓船主(邓世昌)是自己投海的,他养的一条狗叫太阳犬,想救主人,跳进水里咬住了邓船主的发辫,邓船主看船都沉了,就按住太阳犬一起沉到水里了。”

可是,陈学海也是“来远舰”上的水手,也不是“致远舰”沉没现场的见证人,他的说法和谷玉霖一样,应该也是听来的。

我们再看《清史稿》。

《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七·邓世昌》对邓世昌的殉国过程,描述如下:

“……锅船裂沉。世昌身环气圈不没,汝昌及他将见之,令驰救。拒弗上,缩臂出圈,死之……”

《清史稿》这篇邓世昌殉国记,翻译成现代中文,是如下的意思:

“……致远舰的锅炉爆炸,舰艇下沉,邓世昌抱着一个救生圈,没有沉没,丁汝昌命令其他战友去救他,邓世昌拒绝上船,将身体缩出救生圈,沉海殉国……”

可见,《清史稿》的这篇记录,则大不一样:这里的邓世昌,首先是抱着救生圈,暂时还没想着要死,见到战友来救自己,才突然想起自己要殉国,于是,邓世昌猛然挣开救生圈自沉殉国。

而至于他的那爱犬——太阳犬,在《清史稿》里面并没有出现。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份证言:

当年在“镇远舰”上当大副的美籍清军水兵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事后写了一篇回忆录,名为《The Battle of the Yalu》,中文可译为:《鸭绿江边的海战》。

马吉芬在其文中,是这样讲述邓世昌的殉国过程的:

“Captain Tang had a large dog of a most vicious temper,unruly attimes even with his master.After the ship sank Captain Tang,who could not swim,managed to get to an oar or some small piece of wood-enough to have supported him had not his dog swum to him,and,climbing upon him,forced him to release his grasp and thus miserably drown,the brute sharing his fate-perhaps the only case on record of a man drowned by his dog.”

马吉芬的这段描述文字,我将它翻译成中文如下:

“……邓(世昌)管带养了一条最凶的那种狗,有时就算是邓在场,它也很凶。邓不熟水性,舰艇沉没之后,他抓住了一根不知是橹还是一根什么别的木头,刚好能使他漂浮在水面,后来,正是他养的这条狗,向他游过去并扑到了他的身上(狗也想求生),使他抓不住木头了,因此悲催地沉了下去,那狗也是同样的命运(沉没),这也许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狗害死主人的记录了吧……”

可见,如果依照马吉芬的说法,邓世昌则根本就不想死,他当时紧紧抱住了一块木头——这本身就是不想死的典型表现。

不料在此时,邓世昌的狗游了过来,扑到他身上,木头不堪负重,人和狗才一同沉入水中,不幸溺亡。

当然,马吉芬是“镇远舰”上的人,而邓世昌人在“致远舰”上,可见,马吉芬也不是事发现场的目击证人,马吉芬的证言,一样也是听来的,甚至是他自己想象的,总之,马吉芬的这篇文字,也不能独立成为信史。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邓世昌殉国一幕的“罗生门”如下:

1.《点石斋画报》的说法:邓世昌是被动落水,拒绝救生圈,按狗共沉。

2.李鸿章的说法:邓世昌是被动落水,被战友救上来,再度跳水自杀殉国,没有狗。

3.谷玉霖的说法:邓世昌是自己跳的水,(不知有否按狗)和狗一起沉入水中。

4.陈学海的说法:邓世昌是自己跳的水,按下自己的狗,一起沉入水中。

5.《清史稿》的说法:邓世昌本来抱着救生圈,见到战友来救他,突然挣脱救生圈,沉入水中殉国(全程没有狗)。

6.马吉芬的说法:邓世昌被动落水,抓住了木头求生,狗爬过来,木头不堪负荷,人和狗一起沉入水中。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在邓世昌殉国的具体过程上,《点石斋画报》、李鸿章、谷玉霖、陈学海、《清史稿》、马吉芬六方的说法,都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那么写到这里,是不是吃饱了撑的?不是。

邓世昌殉国的故事,其实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教训,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点石斋画报》、李鸿章、《清史稿》等这些记录历史的责任人,没有认真对待历史,他们记录历史,不是从查实的证据入手,而是从道听途说、第二手资料,甚至第三手资料入手,所以出现了“三人成虎”的现象。

致远舰当年被救的水手不少,只要政府、史学家、学者当时对历史认真负责,则邓世昌殉国的真实过程,不难理清,而当时显然没有人认真去做这个事,结果到了现在,出现了至少六方证言不一致的现状,恐怕回头再要理清邓世昌殉国的真相,似乎已经不太可能了。

这就是邓世昌“按狗共沉”罗生门历史叙述给我们的教训,我想我们应该吸取这个教训,在治史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原始资料、可靠证据出发,不道听途说,不造谣,不传谣,一定要实事求是,只有当我们做到这样,我们才能留给子孙们一部准确的、真实的历史,而不会再发生邓世昌这样的罗生门。

邓世昌“抱狗共沉说”未必真实,但时过境迁,史料不足,而且史料不可靠,目前已经很难还原。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治史要认真”的教训,那么,前事至少可以成为后事之师。

鲁迅和他的日本医生

整个民国时期是西医在中国开始流行的时期,在这一段时期里,由于中国西医医生的高度稀缺,也由于各种不平等条约的保驾护航,导致了大量的日本医生在中国行医……也客观地导致了一些医疗事故的发生。由于这些医疗事故的主治医生是日本人,所以,日本医生,就跳进黄河洗不清了……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病病死,当时,鲁迅的家属并未对鲁迅的死因提出异议和疑问。但是,多年之后,鲁迅的亲生儿子——周海婴却开始怀疑鲁迅是被日本医生以“故意拖延治疗”的方式暗杀的。

我们听听,周海婴是怎样指控的:

“……自(1936年)6月以后,父亲(鲁迅)的疾病更令人担忧了,六月末的这一天,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追述说,自五日以后,日渐委顿,终至艰于起坐,(日记)遂不复记……可见他的病是相当严重了……10月19日清晨……只见许妈眼睛发红,但却强抑着泪水,迟缓地对我说:‘你爸爸没了……’我急促地奔向父亲的房间,父亲仍如过去清晨入睡一般躺在床上,那么平静……1949年7月,叔叔周建人写信给我的母亲,说:‘鲁迅死时,上海即有人怀疑是(日本人)须藤医生所谋害或者延误,记得您告诉我说老医生(须藤)的治疗经过与实际治疗不符,这也是疑点之一,今您既然在上海,是否可以探查一下,须藤医生是否仍在上海?’……1949年10月,叔叔周建人在《人民日报》登报公开质疑须藤医生的治疗……叔叔周建人告诉我父亲临死前,确实肺病极重,美国医生邓肯检查之后对我们说:‘病人(鲁迅)的胸膜里有积水,要马上抽掉……至少可以活十年,否则活不过半年……’而须藤医生则一口否定美国医生的诊断,直到一个多月后才承认,才开始抽积水……叔叔(周建人)接着说:‘上边这些话,是你爸爸妈妈亲自讲给我听的,那时我和冯雪峰谈过,但是他(鲁迅)仍然赞成须藤医生继续看下去,而搁置了美国医生的建议,结果半年之后,(鲁迅)就去世了……鲁迅死后,须藤医生写了一张治疗经过,使用了何种药物等,你母亲(许广平)说这份报告不符合当时治疗的实际情况……’须藤医生在我父亲去世之后,再也没有遇到过……当时叔叔对冯雪峰讲,现在中日关系紧张,最好不要找须藤医生看病了吧,冯雪峰当时犹豫了一下,说:‘还是叫他(须藤)看,大概不要紧吧……’我怀疑须藤是故意拖延父亲的治疗……”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巅峰书生

    三国之巅峰书生

    本作讲的是一个现代武术家穿越到三国里但是却因为自大从而被灭了满门,只有主角与他的未婚妻和哥哥逃了出来,后,主角一蹶不振,主角的哥哥去辅佐董卓,后向董卓推荐主角,主角最后重新出山。“秦哲是我这一辈子的噩梦”by诸葛亮,郭嘉,
  • 激情三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大变迁

    激情三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大变迁

    1978——2008年,这30年是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30年,也即是共和国奋起、激荡、变革、开放、向上、图强的30年,它必将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一部瑰丽而不朽的诗篇。而在30年中发生的一桩桩大事便是这诗篇中的珠玑,这已成为许多反映改革开放30年著述的重要内容。本书则有所不同,不是记叙这30年诗篇中的珠玑的,而是采拾这30年中那些不显眼的甚至被“沙石埋没了的一种贝壳”——百姓生活。
  • 大宋富豪榜

    大宋富豪榜

    纪念徐有财仙逝一千年专家座谈会。经济学家:徐有财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总资产达到大宋神宗年间全国年财政收入的三十倍,并创造了现代保险、银行制度,是大宋走向资本化的主要推动力!社会学家:徐有财是大宋社会改革的决定性力量,建立了全国性的广泛铁路、公路网,将中国从传统的农业国一举发展为现代化工业国,超前世界水平八百年以上!军事学家:以徐有财的财力为保证,大宋开始了军事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开发普及热兵器及建立大规模海军,大宋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有关专家:徐有财一生情人无数,却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真是个大傻冒!以上,在有关专家被打个半死的情况下,座谈会圆满结束!
  • 三国仁德记

    三国仁德记

    仁德为主,万事皆仁,可平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我本不欲争天下,可天下为何要来与我画上因果!!!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时间!
  • 三伏村

    三伏村

    这是一个战乱纷飞,武功雄起的时代。大才层出不穷,枭雄随处可见。而三伏村的存在,便是应对这乱世被上古三皇五帝安排在世间之中的隐藏势力。但村子里都是普通人,只有每一个时代被选中的人,才能拥有大的智慧和修炼三皇五帝遗留下来的武功秘籍。,从而接受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使命。硝烟的战争在整个大地泛起。晨雾弥漫一个属于个人独唱的英雄的时代,在此拉开帷幕。
热门推荐
  • 关于人生,我有话想说

    关于人生,我有话想说

    关于人生,我有话说,你呢?对人生,有何想法?
  • 陆少的追妻之路

    陆少的追妻之路

    本文绝对没有暴力,虐文等等。是一部很温馨,浪漫的都市小说。从而显示出人的本性,善良。
  • EXO之我的宠妃

    EXO之我的宠妃

    甚至于你和她牵手的背影,都能够深深刺痛我的心---夏允儿(本文纯属虚构,如有看不下去者,情自行为剧中角色换名)
  • 管窥宇宙环境(科学新知丛书)

    管窥宇宙环境(科学新知丛书)

    本书以简洁流畅的文笔,介绍了宇宙环境中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部分焦点问题。例如,到底有没有黑洞,人类将来可以穿越“时空隧道”吗等等。书中许多资料截止到1999年11月,反映了探索宇宙的最新进展;同时介绍了诸如发现中子星过程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天文学史上的逸闻趣事。对于开阔青少年朋友的眼界,启迪智慧,定将大有益处。本书适宜于具有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各个层次读者阅读。
  • 爱你的时间:傲娇小姐带回家

    爱你的时间:傲娇小姐带回家

    当南茨五岁时第一次遇见八岁的南夏安,爸爸要她叫哥哥,她高傲的仰着头对他说“我妈只生了我一个,我没哥哥”当她读小学时,他读初中,他给了这个傲娇小姐自己所有的宠爱,可是她不领情当她读初中时,他将要去法国,归期不定,她哭着挽留他叫他哥哥,那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叫他哥哥,可他还是走了当他们都长大了,他带着盛夏集团回到她身边,可是她已经变得和小时候不一样了他心疼现在的南茨,可是他不后悔当初的离开他说“我会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弥补我在你生命里5年的空缺”南茨冷淡的看着他“可是现在我不需要了”南夏安“你不需要也得需要,由不得你”南茨:......南夏安“我会用一辈子的时间证明你需要”
  • 绝品骗圣

    绝品骗圣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我!回来了。作为逃兵,我深感汗颜,但是我还是忍不住的站在此处。说上一句,我回来了。新书马上就要问世,仙侠咯,期望兄弟姐妹们到时过来捧场捧场。一笑汗颜,鞠躬鞠躬。
  • 晨曦之光华

    晨曦之光华

    他的出现,就如划过她黑暗世界的光亮,是她黑暗里的阳光与温暖。世上有种人,只能高高仰望,一旦靠近,只会被他的光芒灼伤。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这是一对寂寞的男女间纯纯的爱恋
  • 初中有三年

    初中有三年

    初中,有三年,也只有三年。它在充实的日子中飞快地逝去,任谁怎样阻拦,它都不会停留。回忆起这三年单纯快乐的点点滴滴,心中泛起一丝欢快,而更多的是失落。我留不住时间,也无法阻止人的改变,包括我自己。或许我们这一群孩子长大以后会有些人成为成功者,也有些人跌入社会底层,日夜辛苦劳作……但无论怎样,我希望,每个人心中,都能保持着现在这般的善良与纯真,不被社会的多样给染浊。或许这只是我的一个愿望罢了,我虽挽留不住时间的离去,甚至挽留不住美好的记忆。那就让我用实在的笔头,写下这份美好,这份灿烂,这份最纯真,这犹如昙花一现却美得惊人的三年……我可爱的同学们,我用我最真挚的祝福保佑你们!
  • 每天努力一点点

    每天努力一点点

    本书从加强行动力、从小事做起、积极进取、向目标靠近、不断学习、吃苦耐劳、学会付出、积累人脉与财脉、学会运用智慧等方面入手,介绍了“努力法则”带给我们的变化,着重讲解了如何实践“努力法则”等。
  • 珍爱自我

    珍爱自我

    本书侧重于中学生在青春期中的困惑,它告诉同学们,青春期是美好的,是一生中最灿烂的时期,产生困惑和解决困惑都是成长中需要积极面对的必修课,要学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