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9200000007

第7章 谈论话题要有分寸,进退自如(3)

5.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因人而异选话题

任何一个人说话都是双向的,不管是在公共场合发言,还是与某个人随意交谈,除了说话人以外,还有说话的对象。俗话说:“弹琴要看听众,说话要看对象。”所以,我们与对方见面时不是想到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而要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说不同的话,从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一天,他过去的一个苦难朋友从乡下赶到京城来找他,一见面就开口说道:“吾皇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认为他说的话很好听,一开口就让他隐约记起了一些从前的事情。龙心大悦,立即封他为大官。

另外一个苦难朋友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暗自想道:“同是那时候一块儿玩儿的人,既然他去了有官做,我去当然也不会倒霉吧?”于是,他也去找朱元璋了。

一见朱元璋的面,他就直通通地说道:

“吾皇万岁!还记得吗?从前,我们两个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罐子都被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上满把抓豆子吃,不小心把红草叶子也吞进嘴里了,叶子梗在喉咙,让你苦不堪言。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并吞下去,这样红草的叶子才一起下肚了……”

他一张口说这些话,朱元璋就觉得很没面子,等不得他说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

都是朱元璋的苦难朋友,为什么一个被封为大官,享受高官厚禄,另一个却身首异处?以前的朱元璋与当上皇帝后的他完全不一样了,那个被封官的苦难朋友意识到这点,说了让朱元璋高兴的话,而那个被斩首的朋友却说了让朱元璋丢面子的话。可见,说话要看对象是多么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要针对不同的客户选取不同的话题与对方交谈。张淑芬就是一个优秀的服务员,她接待客户的语言就是说话看对象的一个范例:如果是一个知识分子来他们店里吃饭,张淑芬就这样说:“同志,您要用餐,请这边坐。来个拌鸡丝或溜里脊,清淡利口,您看怎么样?”

如果是工人同志来他们店里,张淑芬会这样讲:“师傅,来啦,今儿想吃宫保鸡丁,还是汆丸子?”

如果是乡下的老大娘进店,张淑芬这样欢迎:“大娘,您进城里来了,趁身子骨还硬朗,隔一段就来转转,改善改善生活。您想吃点啥呢?”

……

张淑芬对不同的客户所用的语言就不一样:对知识分子,语言文雅、委婉;对工人同志,语言直接、爽快;对乡下老大娘,语言则通俗、朴实。这就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不同对象的不同喜好和文化修养。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因人而异选话题,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三点:

文化知识不同,语言就不同

文化水平高的说话人对待文化水平低的听话人,不能文白夹杂,满口之乎者也,要用最朴实明白的语言,让对方一听就懂。对待文化水平相当或较高的听话人,说话则要讲究一点语言的修饰。在书面作品中,作者刻画的说话人如果文化水平很低,但他说的话又很有文采,那就不符合说话人的文化水平了。反之也是如此。

身份地位不同,语言有差别

同样的文化水平,但由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地位、身份悬殊,说话则不能太随便,说话人应考虑对方是什么身份,自己是什么身份,听话人能不能接受自己的意见,三思而后开口。

双方关系不同,语言要有区别

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四种关系,即平等、上下、疏密、亲朋关系,说话人与听话人尽管文化水平相当,身份地位差不多,也要考虑一下双方的关系如何,然后再开口。

6.好话题也要在恰当的时机说

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与人沟通也是如此。话不在多,点到就行。话不在好,时机对就行!所以,掌握好说好话的时机,是我们每一个业务员必修的一门课程。

如果你引出话题不是时候,即使你的话题再好、语言再动听,也起不到好的作用,还可能给你带来反面效果,那你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实在是很不划算。如果选择的时机很恰当,即使我们的话题不是对方最喜欢的,对方也容易接受。

蒋兵是一家五金公司的业务经理,他深知好话题要在恰当的时机说。有一次,他打算去拜访一位重要客户。在拜访这位客户之前,蒋兵搜集各方资料,了解到这位客户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特别喜欢打高尔夫球。于是,他打电话给对方约定在高尔夫球场见面。

蒋兵早早地来到了高尔夫球场,耐心地等待着那位客户的到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那位客户的车才出现在他的视线里。他殷勤地为对方打开车门,将客户请进了高尔夫球场。

蒋兵亦步亦趋地跟在客户的身后,除了一些简单的问候以外,再也找不到其他话题可说。蒋兵还想说什么,但当他发现客户一脸怒气时,他把要说出口的话硬生生地咽了回去,只是一味地陪着对方打高尔夫球。

几个回合下来,对方已大汗淋漓。蒋兵见此,立即将一瓶饮料递了过去。那位客户接过饮料,一饮而下,然后,深深地喘了一口气。

这时,蒋兵立即把自己准备已久的话题说了出来:“想必您平常经常来打高尔夫球吧,刚才那几杆真是打得太好了!”

客户立即来了兴趣:“那是,我一不高兴就来打高尔夫球。不过,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在我心情不好时打高尔夫球就特别不喜欢别人打扰我。”

听到这里,蒋兵松了一口气,暗自想道:幸亏我一开始就注意到他那副气冲冲的样子,所以才没有把准备好的话题说出来。过了一会儿,他才附和道:“每个人都是这样,心情不好时,都不喜欢被人打扰。”

……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后,蒋兵发现客户心情大好,便说道:“那请先生看看我们公司的产品怎么样?”

“把资料与样本给我看看。”对方很客气地说道。

蒋兵立即把资料与样本递给他,他细细地看了看后,就大笔一挥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后来,蒋兵才知道这位客户在来高尔夫球场之前跟上司发生了争吵。

毫无疑问,故事中的蒋兵就很好地把握住了引出话题的时机,在客户心情不好时,他选择沉默,一直陪对方打高尔夫球;在客户心情逐渐转好时,他又找准了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并恰当地赞美了对方;直到客户心情大好时,他才开始与之讨论洽谈事宜。最后成功签下订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得知:如果你要让对方变得愿意听你讲话或者接受你的观点,你就得学会怎样选择并把握恰当的时机,好话题也要在恰当的时机说。这就像一个参赛的棒球运动员一样,即使他有很好的技术、强健的体魄,但是如果他没有把握住击球的那个决定性的瞬间,偏早或偏迟,那么棒就落空了,比赛也就输了。因此,时机对一个业务员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它几乎成了你谈判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不过,何时才是这“决定性的瞬间”,怎样才能判明并及时抓住时机,并没有一定的规则。主要根据谈话时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说对方的心情、当时的环境等一系列的因素。

总之,好话题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给我们带来好处,而是要看时机。时机对了,好话题就是力量;时机不对,好话题也会变成坏话题!

7.与陌生人交谈,提话题要有分寸

一些人害怕陌生的场合,对他们来说,完成一次和陌生人的交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宁愿去跑一次马拉松赛,或者去爬一座海拔六千米的山峰,也不愿意去面对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人。当然,如果要让他们去和对方进行一次交谈,而且交谈的主题和内容还要他们自己来选择,就会让他们觉得难上加难。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生活在这个流动的世界中,如果我们想要有所发展,想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建树,就得学会去面对那些陌生人,学会像老朋友一样和他们进行交流。

害怕和陌生人交谈,有一部分原因是心理上的,人们在陌生的环境中,都会不自觉地变得小心翼翼。另一部分原因则是技术上的,准确地说,就是交谈技巧。我们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自然地和陌生人打交道,也不知道和一个我们完全不熟悉的人该谈些什么,更不知道如何把握好谈论话题的分寸。

初次见面经常会在我们对谈话对象毫无了解的情况下发生。诚然,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从别人口里,或者一些资料上对我们所要交谈的对象有所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往往并不全面和直观,无法让我们立刻就切入将要进行的谈话中去。

初次见面,我们虽然对对方了解不多,但是对方的衣着言谈等,大多会透露一些有用的信息给我们。当你掌握这些有用的信息时,你才能够因人而异地准备和对方交流的话题,通过这些话题,把你自己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对方,并让对方理解和接受。

许多人会抱怨一些陌生人不好打交道,和他们说话时,他们的反应往往和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这种情形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双方的不了解,或者为人处世的习惯和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

火车上,一位乘客正为自己睡在上铺而闷闷不乐,因为她带着她刚刚三岁的小女儿一起出门。这时下铺的一位乘客主动和她说话:“你带着小女儿出来,为什么不买一张下铺票呢?”因为不知道对方提出这个问题是什么意图,也许是在嘲笑她不会做事,于是她没好气地回答:“我也想啊,可是在我买票时,下铺票已经卖完了。”

对方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她的不高兴,而是继续说:“我不想晚上睡在下铺,你能把你的上铺让给我吗?”

她立刻明白了,对方是想帮助她,但是又不好贸然开口,所以用一种婉转的方式来进入这个话题。她有些惭愧,很高兴地接受了对方的提议。后来,他们很愉快地谈了起来。原来下铺的乘客是一位化妆品推销员,毫无疑问,他成功地推销出了一套化妆品。

人们往往抱怨对方在谈话时的表现和自己所要求的不一致,但是他们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行事方式和理解能力,如果你的谈话内容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差异,那么你凭什么要求人们的反应能够达到你的预期呢?

想要别人能够按照你所设想的去理解你的谈话,那么你就应该先去理解别人。在开始一场谈话时,如果你能对对方有足够的了解,并根据这些了解来找不同的话题,适应每个不同的谈话对象,那么,你就能开始一场正确的谈话。

切记,是“了解”每个谈话对象之间的不同,而不是要勉强和委屈你自己去顺从别人的意愿。因为了解并接受这种差异,你才能够找到正确的谈话话题。我们应该理解别人是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也应尊重每个人的理解能力的不同。即使你不喜欢,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如何与陌生人交流呢?

学会搭讪

在没有人介绍的前提下,让陌生人变成熟人最常见的办法是搭讪。搭讪自然就需要合适的话题,即使对方很配合你,主动地告诉你一些关于他的信息,但是我们也不能用那种一问一答的谈话方式进行所有的对话。

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把自己的个人空间和心里话透露给外人的。当然,我们和陌生人搭讪的目的也不是一次就让他们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所以,提出话题时掌握适当的分寸尤为重要。

掌握提话题的分寸

既然是第一次说话,总得有第一次说话的礼貌,对于联系方式和对方比较私密的情况,最好等大家相互间比较熟悉之后再问。如果冒昧地提出一些并不适合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话题,通常只会换来白眼。

毫不夸张地说,有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产生就是没掌握好提话题的分寸。仔细观察会发现,祸从口出,千万别不注意自己的语言。与人能否和睦相处,能否共事顺心,很多时候并不是取决于事情怎么办,而是取决于你的语言能力。做错了事,可以用“话”表歉意。但如果我们说话没有分寸,就会导致事情的发展越来越糟,甚至彻底失败。

可见,要掌握提话题的分寸,一方面,我们所提出的话题要让人有亲切感,知好歹,让人自然地与你交流;另一方面,提出的话题要巧妙,太啰唆会让人反感,太直白的话题容易遭到拒绝,太幼稚的话题容易让人觉得无聊。因此,要想办成一件事,或者想与人轻松交流,我们就要使提出的话题有很好的分寸。

同类推荐
  • 做人做事进退的秘密

    做人做事进退的秘密

    有人说做人靠手腕,做事靠手段;有人说做人要有心计,做事要有心机;有人说老实人不能做,老实人做事易吃亏;有人说善良人不能做,善良人做事要被人欺。还有人说……做人与做事的理论堆起来恐怕比珠穆朗玛峰都要高了。
  • 心灵的选择与放弃

    心灵的选择与放弃

    面对人生的每一次选择与放弃,我们都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纯洁高尚的心灵、一种炽热温暖的心灵、一种坚毅不屈的心灵,做出正确的选择。慎重选择,懂得放弃,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 不要赢

    不要赢

    一部光耀你的生命,与《不抱怨的世界》比肩的心灵之书,让你不堪的人生获得指引,带来无惧的信心和力量。大器可以晚成,成功不分先后;谁能放下输赢,谁才是最大的赢家。
  • 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本书结合当前我国公司发展的实际和现状,提出了“做强胜于做大”的经营理念,有针对性地指出经营公司应考虑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如何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如何才能把公司做强、做久,而不是一味地做大,给读者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 做人要有原则,做事要有方法全集

    做人要有原则,做事要有方法全集

    本书通过具体事例和精辟说理,揭示了古人的成功智慧和今人的处世风采,阐述了原则是立世之本,方法是成事之源,要善于把握做人和做事的关系,即做人要坚持原则,做事要讲究方法,旨在让读者领悟到“原则、方法=成功”的处世真谛。
热门推荐
  • 盗运天尊

    盗运天尊

    所谓‘帮主’,就是帮助别人的金主。伴随着各种帮助别人的事迹,陈默就是本年度最大的好人。不仅要在地球帮助人,还要去外太空。跨越各界。我们的口号是解决自己的麻烦,挣别人的钱。就是喜欢管闲事,专治各种不服。
  • 择天而立

    择天而立

    丰裕大陆,万族林立,强者如群!一代天才的沉寂,时间如白马过隙,自创灵技,重新归来!重回巅峰时刻,重踏那岁月之时,拳能破天毁苍穹,剑能匡正去邪树正风!踏足永生之路,立天嘶喊:我!于歌!回来了!
  • 帝国陨灭

    帝国陨灭

    黑暗在悄悄的降临,命运的齿轮转动着帝国的命运,生存,死亡,兴盛,灭亡,有谁可以逃过?抗争,忍受,意念的力量在身体里不断游走。新的世界篇章就在你的手上。忠与义,亲情,友情和爱情,每一次的抉择都是在悬崖边上的行走,看他如何在历史的洪流里唱完这乱世悲歌
  • 大手笔:美国历史上50起顶级并购交易

    大手笔:美国历史上50起顶级并购交易

    本书广泛介绍了美国历史上50起顶级关购交易,如1989年索尼公司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1991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接管NCR公司,2000年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等载入史册的交并购。作者以这些交易为案例,探寻了最成功交易者的秘密,分析了成功和失败的交易过程,总结了并购交易中的十大交易规则。
  • 山崖孤女传

    山崖孤女传

    弹指流年,拂歌尘散,消瘦了思念;轻触琴弦,如风之纤细,思念为谁断?绕指的情愫,一生的眷恋,在琵琶和鸣中,演绎了一场又一场岁月的留恋;情到深处,孤寂难掩,耳畔的呢喃似花落时一声轻叹;情缘诉不尽笙箫,一世寂寞谁人怜,朦胧中四下里无声蔓延;掬一泓流水,携一律清风,在花笺里染了斑白。再美好的爱情也终不会完美,只有奏出最凄美的乐章……
  • 以南向北37度

    以南向北37度

    一切就都已经注定了,所有都将成为命运的祭奠,谁能改变,为谁改变?今后的他们每做一个决定都会离所谓的真相更进一步,却同样也会多出一份危险……抿紧了唇,暗淡的星辰淹没了她唯一的感知,可手心中冰凉的触感却时刻提醒着自己要查出真相……不知是否,危险正在临近……
  •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作者是伟人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一位较有影响的实力派作家。他的散文气势雄奇,语言精炼,笔力遒劲,条理明畅,颇具特色。收入这部《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的55篇散文,总计近14万字,反映了作家厚积薄发的创作状态。这是他直面现实又特别深刻的力作,证明他始终恪守着关注现实的文学主张……
  • 千年镇魂歌

    千年镇魂歌

    从零开始的鬼魂小道士,无意中扇动了几下蝴蝶的翅膀,却掀起了毁灭整个日本的血色风暴,奏响了响彻千年的镇魂之歌。跨越重洋的封印,无法脱离的灵魂,莫名消失的尸体,黑暗将至的东京,隐藏幕后的黑手,传承断绝的师门,沉睡千年的猫妖,天地凋零的秘辛,一切尽在千年镇魂歌!(注:作者只喜欢日漫,对其政权深恶痛绝!)
  • 孩子学口才的第一本书

    孩子学口才的第一本书

    邵守义是中国第一位演讲教授,他有一句名言:“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的确,口才与人才的关系密不可分,好的口才能够促进一个人更上一层楼。尤其对于孩子,拥有一个好口才,他们才能在学校里备受瞩目;拥有一个好口才,他们才能受到众人的喜欢;拥有一个好口才,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无往不利。然而,有多少父母将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口才之上?家长们更在乎的是他的学习成绩,是他的智商、财商,唯独冷落了口才……甚至,很多父母还会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会说话就有口才,孩子的好口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需要培养。尤其当他们走上社会以后,接触的人多了,口才自然就好了。
  • 护星使者

    护星使者

    他在宇宙中穿梭,本来满怀期待的回到自己的星球,但是…他意外的来到了地球,开始了他的地球之旅。“你以为我想来这小星球啊,我这不是回不去嘛…”贝小白在心里无比憋屈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