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32500000023

第23章

过了大约一刻钟,一阵马蹄声来到接官厅大门外停下。李镇中赶快站起来,不觉说道:来了!他正要出迎,却有一个军官匆匆进来,几个亲兵都留在大门外。一看不是客人,李镇中不觉一笑,说:

原来是张将军!这位张将军和洪承畴是福建同乡,新来不久,尚没有正式官职,暂时以游击衔在中军副将下料理杂事。他同李镇中见过礼后,坐下问道:

客人今天早晨能赶到么?李嵩说:他是连夜赶路,按路程说,今早应该赶到才是。制台大人急想同这位刘老爷见面,所以老先生走后不久,又差遣卑将赶来。制台大人吩咐,如果刘老爷来到,请在此稍作休息,打尖之后,再由老先生陪往山海关相见。卑将先回去禀报。怎么要刘老爷先进城去?制台大人不是在澄海楼等候么?制台大人为选定明日一早出关,今日想巡视长城守御情况,所以决定一吃过早饭就到山海关城内,等见了刘老爷之后,即便出关巡视。李嵩感叹说:啊,制台为国事十分操劳,一天要办几天的事啊!张将军又问道:这位刘老爷我没有见过,可是听制台大人说,目前局面,战守都很困难,有些事情想跟刘老爷筹划筹划。这刘老爷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老先生可知道么?李嵩慢慢地说:我也只见过一面。听说,此人在关外打了二十年的仗,辽阳一仗几乎全军覆没。他冲出重围,仍在辽东军中,总想有所作为。不意又过数年,局面毫无转机,他忿而回到关内。从此以后,他对辽东事十分灰心,在北京每与人谈到辽事,不免慷慨流涕。他曾屡次向朝廷上书,陈述救辽方略,但是朝廷并不采纳。朝廷上的门户之争是那么激烈,他已经看透,无能为力,后来就隐居在西山一个佛寺里边,听说是卧佛寺,在那里注释兵法。我们总督大人离北京以前,偶然到卧佛寺去,遇见了这位刘老爷,平日已闻其名,一谈之下,颇为倾心。此后就几次约他到北京城内公馆里住下深谈,每次都谈到深夜。总督大人几次请刘老爷来军中赞画军务。这位刘老爷执意不肯,说是他已经年过花甲,对国家事已经灰心。最近因为咱们大人就要出关,却解锦州之围,特意写了一封十分恳切的书信派人送往刘老爷处,邀他务必来山海关一晤,商谈今后的作战方略。刘老爷这才答应前来。几天前已经从北京起身了,天天向这里赶路,前天到了永平,听说我们大人明天就要离开山海关,就只好日夜赶路。哦!原来是这么重要啊,难怪总督大人今天天不明就起来,连连问派人去迎接没有。我们说,李老爷已经去了。立刻又派我来,真是巴不得马上跟他见面。正说着,外面又是一阵马蹄声。他们停了谈话,侧耳谛听。李嵩向仆人说:

快看看!是不是客人到了?一月以前,洪承畴从永平来到山海关,他的行辕就扎在山海关城外靠着海边的宁海城中。这里是长城的尽头,宁海城就紧挨着长城的东端。它一边临海,一边紧靠长城,是为防守长城和山海关而建立的一个军事堡垒。洪承畴因为山海关城内人马拥挤,所以将行辕移出来,设在宁海城中。现在宁海城的民房都占尽了,官房也占尽了,仍然不够住,又在城内城外搭起了许多军帐。他的制标营有两千五百名骑兵和步兵,大都驻扎在宁海城内外,也有一部分驻扎在山海关的南翼城。他自己近来不住在他的制台行辕,却住在澄海楼中。这澄海楼建筑在海滩的礁石上,没有潮水的时候,楼下边也有水,逢到涨潮,兼有东风或南风,更是波涛汹涌,拍击石基,飞溅银花。然而波涛声毕竟不像城内人喊马嘶那么嘈杂,也不是经常都有,所以他喜欢这个地方多少比较清静,且又纵目空旷,中午也很凉爽。从澄海楼到宁海城相隔大约不到半里路,有桥梁通到海岸。桥头警戒很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在澄海楼的东边、南边、西边,不到五十丈远,有一些带着枪炮和弓弩的船只拱卫着这个禁区。更远处约摸有一二里路,又是好多船只保卫着澄海楼向海的三个方面。

半个月来,从洪承畴的外表上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他照旧治事很勤谨,躬亲簿书,每日黎明即起,半夜方才就寝,但他的心中却埋藏着忧虑和苦闷。他之所以离开行辕,住在澄海楼,也可能与他的内心苦闷有关。但是他自己不肯泄露一点心思,仅是幕僚中有人这么猜想罢了。

那天五更时候,从海面上涌来的一阵阵海涛,拍打着澄海楼的石基,澎湃不止。洪承畴一乍醒来,知道这正是涨潮时候,而且有风。但睡意仍在,没有睁开眼睛。他忽然想着几桩军戎大事,心中烦恼,就不能再睡了。赶快穿衣起来之后,他不愿惊动仆人,轻轻开门走出,倚着栏杆,向海中瞭望。海面上月色苍茫,薄雾流动,海浪一个接着一个,真是后浪推前浪,都向着澄海楼滔滔涌来,冲着礁石,打着楼基。在海边有很多渔船,因为风浪刚起,还没有起锚出海。警戒澄海楼的几只炮船,在远处海面上随着灯火上下。在这几只炮船外面,可以看见向辽东运送军粮的船队,张满白帆,向着东北开去。这时宁海城和榆关城中号角声起,在号角声中夹着鸡鸣、犬吠、马嘶。大地渐渐地热闹起来了。

洪承畴凭着栏杆望了一阵,感到一身寒意,便退回屋中,将门关上,坐在灯下,给住在京城的家中写信。

一个面目姣好、步态轻盈的仆人,只有十八九岁,像影子似的一闪,出现在他的背后,将一件衣服披到他的背上。他知道这是玉儿,没有抬头,继续将信写完。

玉儿替他梳了头,照料他洗过脸,漱了口。他又走出屋去,凭着栏杆闲看海景。

这时太阳刚刚出来,大得像车轮,红得像将要熔化的铁饼,开始一闪,从海面上露出半圆,随即很快上升,最后要离开海面时,似乎想离开又似乎不肯完全离开,艳红色的日边粘在波浪上,几次似乎拖长了,但终于忽然一闪,毅然离开海面,冉冉上升。

洪承畴正在欣赏海面的日出奇景,忽然听见附近几丈外泼刺一声,银光一闪,一条大鱼跳出海面又落入水中,再也不曾露出来一点踪迹。洪承畴重新将眼光转向刚升起的红日和远处的孤立礁石姜女坟,以及绕过姜女坟东去的隐约可见的点点白帆。

洪承畴看了一阵海景,又想起了未来的军事,感慨地长嘘一声。他知道兵部要派一个张若麒来到他的身边,作为监军,这使他的心事更加沉重。他想着这次统兵援锦,不知能否再回山海关内,能否再从澄海楼上眺望这山海关外的日出景色,不禁心中怆然。

他重新走回屋中,吩咐玉儿替他焚香。然后他将昨夜由幕僚们准备好的奏疏,用双手捧着放在香炉后边,跪下去叩了头。刚刚起身,中军副将陈仲才进来,向他躬身说道:

禀大人,黎明以前,李赞画已去红瓦店迎候刘先生。题本今早就拜发么?洪承畴说:

题本刚已拜过,立即同咨文一起发出。桌上放着的洪承畴给皇帝的题本和送给兵部的咨文,内容都是报道他对山海关防御已经部署就绪,择定明日出关,迅赴宁远,力解锦州之围。中军副将拿起来两封公文,看见果然都已经封好,注了蓟密二字,盖了总督衙门的关防。他又将洪承畴已经写好的家书也拿起来,正要退出,洪承畴慢慢说道:

我吃过早饭要去城中,接见本地官绅,然后出关巡视几个要紧地方的防御部署。你火速再派张将军去红瓦店迎候刘先生,请刘先生在红瓦店稍事休息,打尖之后,径到城内同我相见,不必来澄海楼了。是!马上就派张将军骑马前去。洪承畴心事沉重,背抄着手,闲看楼上的题壁诗词。在众多的名人题壁诗词中,他最喜爱一首署款戎马余生的《满江红》,不禁低声诵读:

北望辽河,凝眸久,壮怀欲碎。

沙场静,但闻悲雁,几声清唳。

三十年间征伐事,潮来潮落楼前水。

问荒原烈士未归魂,凭谁祭?

封疆重,如儿戏。

朝廷上,纷争炽。

叹金瓯残缺,效忠无计。

最痛九边传首后,英雄抆尽伤心泪。

漫吟诗慷慨赋从军,君休矣!这首词,他每次诵读都觉得很有同感,其中有几句恰好写出了他的心事。遗憾的是,自从驻节澄海楼以来,他曾经问过见闻较广的几位幕僚和宾客,也询问过本地士绅,都不知道这个戎马余生是谁。

他正在品味这首词中的意思,仆人来请他下楼早餐。洪承畴每次吃饭,总在楼下开三桌。同他一起吃饭的有他的重要幕僚、清客,前来求他写八行书荐举做官的一些赋闲的亲故和新识。虽然近来宾客中有人害怕出关,寻找借口离开的不少,但是另有人希望获得军功,升官较易,新从北京前来。洪承畴在吃饭时谈笑风生,谁也看不出他竟是心事沉重。早饭一毕,他就吩咐备马进城。

洪承畴还没有走到山海关南门,忽然行辕中有飞骑追来,请他快回行辕接旨。洪承畴心中大惊,深怕皇上会为他未能早日出关震怒。他决定派一位知兵的幕僚和一位细心的将军代他巡视山海关近处的防御部署,并且命人去城中知会地方官绅都到行辕中等候接见,随即策马回澄海楼去。

尽管洪承畴官居蓟辽总督,挂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分明深受崇祯皇帝的倚重,但每次听说要他接旨都不免心中疑惧,有时脊背上冒出冷汗。他没法预料什么时候皇上会对他猜疑,不满,暴怒,也不能料到什么时候皇上会听信哪个言官对他的攻讦或锦衣卫对他的密奏,使他突然获罪,下入诏狱。现在他怀着忐忑的心情赶回到澄海楼,竭力装得镇静,跪下接了旨,然后叩头起立,命幕僚们设酒宴招待送旨的太监。他自己捧着密旨走进私室。当他拆封时候,手指不禁轻轻打颤。这是皇上手谕,很短。他匆匆看了一遍,开始放下心来,然后又仔细看了一遍。那手谕上写道:

谕蓟辽总督洪承畴:汝之兵饷已足,应今夜驰赴宁远,鼓舞将士,进解锦州之围,纵不能一举恢复辽沈,亦可纾朕北顾之忧。勿再逗留关门,负朕厚望。已简派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总监援锦之师,迅赴辽东军中,为汝一臂之助。如何进兵作战,应与张若麒和衷共济,斟酌决定,以期迅赴戎机,早奏肤功。此谕!洪承畴将上谕看了两遍,放在桌上,默默坐下。过了片刻,几位亲信幕僚进来,脸上都带着疑虑神色,询问上谕所言何事。

洪承畴让大家看了上谕,一起分析。因皇上并未有谴责之词,众皆放心。

关于张若麒的议论,前几天已经在行辕中开始了。但那时只是风传张若麒将来,尚未证实。今见上谕,已成事实,并且很快就要到达,大家的议论就更牵涉到一些实际问题。有人知道张若麒年轻,浮躁,喜欢谈兵,颇得兵部尚书陈新甲的信任。但历来这样的人坏事有余,成事不足。可是今天他既是钦奉敕谕,前来监军,就不可轻易对待。还有人已经预料张若麒来到以后,必定事事掣肘,使洪承畴战守都不能自己做主,不禁为援锦前途摇头。

当大家议论的时候,洪承畴一言不发,既不阻止大家议论,也不表露他对张若麒的厌恶之情。他多年来得到的经验是,纵然跟亲信幕僚们一起谈话,有些话也尽可能不出于自己之口,免得万一被东厂或锦衣卫的探事人知道,报进宫去。这时他慢慢走出屋子,凭着栏杆,面对大海,想了一阵。忽然转回屋中,告诉幕僚和亲信将领们说:

你们各位都不要议论了。皇上对辽东军事至为焦急,我忝为大臣,总督援军,应当体谅圣衷,努力尽职;成败利钝,付之天命。我已决定不待明天,提前于今夜二更出发。他转向中军副将说:你传令行辕,作好准备,一更站队,听候号声一响,准在二更时候全部出关。他又叫一位幕僚立即替他草拟奏稿,口授大意说:微臣跪诵手诏,深感皇上寄望之殷,振奋无似。原择于明日出关,已有密本驰奏。现乃决定提前于今夜二更出关,驰赴宁远。众人听了,尽皆诧异:仅仅提前一夜,何必更改行期?

洪承畴想得很多,用意甚深,但他不便说出。等到大家散后,他对两三个最亲信的幕僚小声说道:

你们不知,皇上这一封密旨还没有对我见罪,如果再不出关,下一次密旨到来,学生就可能有大祸临头。现有圣旨催促出关,自不宜稍有违误。学生身为总督大臣,必须遵旨行事,为诸将树立表率。虽只提前一夜,也是为大臣尽忠王事应有的样子。一位幕僚说:张若麒至迟明日可到,不妨等他到了一起出关,岂不很好?洪承畴笑一笑,轻轻地摇摇头,不愿说话。

另一幕僚说:这话很是。等一下张监军,也免得他说大人故意怠慢了他。我看这个意见颇佳,幸望大人采纳。洪承畴望望左右,知道屋中并无别人,方才说道:张若麒年轻得意,秉性浮躁,又是本兵大人心腹。皇上钦派他前来监军,当然他可以随时密奏。皇上本来多疑,所以他的密奏十分可怕。如果我等待他来到以后再起身出关,他很可能会密奏说是在他催促之下我才不得已出关的。为防他这一手,我应该先他起身,使他无话可说。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说了以后,轻轻一笑,颇有苦恼之色。

几个亲信都不觉心中恍然,佩服洪承畴思虑周密。有人轻轻叹息,说朝廷事就坏在各树门户,互相倾轧,不以大局为重。

一个幕僚说:多年如此,岂但今日?又一个幕僚说:大概是自古皆然,于今为烈。洪承畴又轻轻笑了一声,说:朝廷派张若麒前来监军在学生已经感到十分幸运,更无别话可说。一个幕僚惊问:大人何以如此说话?多一个人监军多一个人掣肘啊!洪承畴说:你们不知,张若麒毕竟不是太监。倘若派太监前来监军,更如何是好?张若麒比太监好得多啊。倘若不是高起潜监军,卢九台不会阵亡于蒿水桥畔。大家听了这话,纷纷点头,都觉得本朝派太监监军,确是积弊甚深。张若麒毕竟不是太监,也许尚可共事。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废话艺术家——王三丰

    废话艺术家——王三丰

    衙门里,是不该有假的地方,却少讲真话的官员:寺庙中,是求真的所有,却少打诳语的和尚。这现象,不说悲哀,也是畸形。也有例外,身在官场的王三丰,坚守不讲假话的原则。他不想做英雄,只是觉得做人要真,一心想当个好人。然而,环境却不容他真,只好讲玩笑、玩幽默,耍起迂回战术。人称他“幽默大师”、“官场笑星”,他自嘲:“废话篓子而已”,时人皆叹其“高”,封他为“废话艺术家”。喜剧长篇,五十年空白,段子小说,一分钟阅读。以独特立足世界,以趣味娱乐世界,以创新挑战世界,听一回废话艺术专家为你讲述生活中的事件。
  •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记述了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复杂多变的一生。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官僚大地主家庭。袁家上辈人官运亨通,袁的野心亦不小。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的他即便结了婚,做了父亲,也还像个胡天胡地的恶少。1881年,一事无成的袁决定出走家乡,前往登州投军……1912年,临时参议院以全场一致的17票选举袁继任临时总统,所得票数比之孙中山当选时竟还多了一票。1915年,袁宣布“接受”帝位,准备成立中华帝国,可惜直至83天后帝制取消,他仍未正式行登基之礼。1916年,袁靠着一剂强心针由昏迷状态苏醒过来,留下人生中最后四个字:“他害了我!”
  • 在炼金术之后:化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

    在炼金术之后:化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

    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自然学科,在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进步。《在炼金术之后》为诺贝尔奖获得者100年图说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以诺贝尔奖的颁奖时间为主线,将历届化学奖获得者的成长历程、生活情感、科学研究过程与贡献等多方面内容有机地融合和真实地再现。本书文字内容丰富、理论及实验阐述详尽。图文相得益彰,并附有化学及相关知识索引,以方便读者检索。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热门推荐
  • 御用官人

    御用官人

    好吧,维修,建造,西医,中医,驾驶这些比较正常的..但是…下面忽悠,下药,装疯,卖傻是特么什么技能?林小玉觉得手抖啊…颤颤巍巍的翻着整本技能书..密密麻麻的技能..有心算,记忆,赌术,语言,礼仪等等各类学习…“根据第一男主资料,最适合使用者的职业为:官员,律师,杀手,佣兵!请使用者尽快就职该职业范围,就职成功,奖励1000点异能点,作为职业奖励!”“坑姐的系统啊…”林小玉内牛满面…这特喵的什么第一男主啊..尼玛什么身份才需要女朋友是这种职业的?官员和律师多少有些联系,她能理解,尼玛的杀手佣兵是什么情况?这四个职业…特喵的哪里有关联了?——————————一天两更,收藏+推荐=加餐
  • 净魂少女之死亡信件

    净魂少女之死亡信件

    叶浅浅收到神秘信件的指引只身来到J大,未曾想过一踏进这里就陷入了恐怖的深渊,神秘的引魂女孩,谜一样的年轻学长以及拥有驱鬼法术的年轻男女,他们究竟是什么人?揭开重重迷雾,她终于见到了那个亲手杀了她父母的人,但是那个人却在临死前告诉了她一个秘密,一个让她不愿相信的秘密......
  • EXO之遇见你们就足够了

    EXO之遇见你们就足够了

    你们一定要相信我,当初你们看到的不是真相,我是有苦衷的!——陆晗悦你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我是不会像他们一样心软的!——黄子韬我到底该那你怎么办?要不你一剑杀了我吧,总比翻来覆去的折磨要好。——吴亦凡小悦,你已经拒绝我两次了,你不是说过事不过三吗?为什么,第三次我鼓起勇气选择相信你,你还是拒绝了我,你食言。——鹿晗你不是说喜欢我的笑容,因为它可以温暖人心吗?可是现在你不在了,它还可以温暖谁呢。——张艺兴陆晗悦,谁允许你从我的世界闯入,又擅自离开,反正我不予许!——边伯贤(因为简介输入的字数有限,其他EXO成员仙艺就不一一写了啊,放心,为了不伤大家的心此文是np啦)
  • 左撇子

    左撇子

    现在看来,我是不可能知道杀死我的这个女人到底是谁了。我想,北岸公安分局的那两个警察应该已经知道了这个女人是谁,但他们两个没有办法告诉我。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两个警察,年纪轻、戴着一副眼镜的那个好像是姓刘或者姓牛,年纪稍大、肤色棕红的那个好像是姓王。为了讲起来方便一点,以下我就叫他们眼镜警察和棕红警察吧。
  • 整治花心男

    整治花心男

    台湾作家[[艾珈]]的免费全本小说《整治花心男》。
  • 月夜妖狐

    月夜妖狐

    死了不上天堂,不下地狱,夜童鞋和妖王结下血契,吃了影妖丹变成唯一的狐妖,我都还没学好本事你就踢我出谷,逼着我到处亲吻别人吸阳气?绝不做悲剧的女主角,看我狐狸精的厉害,为了自由我亲,我亲!
  • 魔仙氏族

    魔仙氏族

    成仙成魔在我一念之差。我若成仙,谁人能阻我;我若成魔,谁人又敢挡我。仙亦是魔,魔亦是仙,我偏要做一个魔仙!极北之地,中土大陆,四方天界,都将因我的存在而颤抖!
  • 穷养儿子富养女

    穷养儿子富养女

    “穷养儿子富养女”是民间一句古训。对古训的理解,不能一概而论,要从哲学和广义上去领会,不能从狭隘的角度去接受。否则,每条谚语与古训都有偏正。古训,通常言简意赅,寓意深刻,需要我们时刻品味!不能小看!也有人说男孩放养猛如虎,女孩家养秀如花。我以为,穷是磨练,男孩是泥土身,将来得成长为男人,所以得经摔经得起风雨。富是呵护,女孩是莲藕身,磕不起,得娇贵着点养。穷与富非物质之比,实乃轻重之分
  • 黑色绝望

    黑色绝望

    有关exo同人,分为狼族和血族,废话不多说,来看吧。
  • 校园偶像Larxes之爱的邂逅

    校园偶像Larxes之爱的邂逅

    “大家好,我们是larxes!”五位少女站在舞台上光芒四射,有人带她装逼,带她飞。“洛宝,记住有我,被人欺负了,我帮你欺负回来!”某男1-慕晨“环环,我永远都在!”某男2-胡诺勋“若丫头,你是我的!”某男3-夜晏轩“小蓝颜,不要忘了我。”某男4-苏逸杰“Wei,我爱你,不抛弃,不放弃。”某男5-安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