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36800000053

第53章 话说刘邦(2)

至于刘邦的半推半就出任沛令,虽说是仅高于泅水亭长的“第二台阶”,然而毕竟是一次跨越式的飞跃。紧锣密鼓之中,历史的舞台至此才算是拉开了厚重的帷幕。一幕改朝换代的生动的活剧,真正的主角从此登场,惊心动魄高潮迭起的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

两个女人同时委身于一个男人,似乎井水不犯河水——这其实本身就不正常,或者说“相安无事”本身就是一种假相,一种短暂的现象。同性相斥,物性皆然。两个女人一台戏,戏的内容很丰富,自然会包括争风吃醋,你妒我嫉,明争暗斗,明好暗恨,等等。然而像吕雉这样,自己红杏出墙,偷鸡摸狗,不仅不以为耻,反而将这一“短处”栽赃在地位相当于“妾”的袁姣身上,并且以此要挟:要么一起做奸,要么走人了事。此等手段,可谓剪除异己的良谋高策。既保住了自己不轨行为的机密,又撵走了“竞争对手”,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称她是“厉害的女人”,当之无愧。日后吕雉将把此法用于政治上,成为真正的权谋,那就更加厉害非凡了。

刘邦失利、苦闷时便喝酒,喝醉便独自且歌且舞,这是颇有趣味的个性化的情节。一般说来人到欢乐时才跳舞,即通常所说的“手舞足蹈”;而刘邦不然,大有以酒浇愁、以舞解闷之慨。奇怪的是,看过他跳舞的人留下文字说,他看上去像一条龙在翻滚。“龙舞”之说却掩不住他大跳伤心舞的忧戚。中国古时成语中有“长袖善舞”之说,也许能更恰当地表述刘邦之“舞”。他的权谋,他的诡智,他的善于应变,他的长于心计,便都是“善舞”的“长袖”。当然“长袖”也有捉襟见肘的时候,那就是军事或政治的暂时失利,使这条“龙”的四周,布满了愁云惨雾。于是,“国危思良将”,时乖命蹇之时,刘邦对于运筹帷幄的谋士的思念,就大有“久旱而望云霓”之势了。

关于留侯张良的故事,《史记·留侯世家》叙之甚详。他当初的倾尽家财而招募刺客、“锥秦博浪沙”之壮举,留传千古,尽人皆知;他的下邳奇遇黄石公耐得《太公兵法》,并熟诵而辅佐刘邦夺得天下,更是神奇之至。后人论及张良,每多赞誉之词,而后世著《留侯论》以研究总结张良一生功过得失者,远远不止宋代的苏东坡一人。刘邦对他的评价,集中在“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看来张良确是奇才。古语有“良禽择木而栖,良将择主而仕”之说,看来张良投奔刘邦,刘邦喜得张良,是一种主将与参谋、统帅与军师的最佳组合,尤其是在刘邦处于发韧之初,征途坎坷、险象环生之际,得如此良谋之士,实在是幸运之至。从另一个角度看,张良纵有宏大的志向、满腹经纶,若不遇上刘邦这样知人善任的“明主”,恐也难完全施展其抱负的。因此可以说,刘邦成就了张良,张良也成就了刘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故能在历史舞台上扮演成功的角色。

张良晋见刘邦,一拍即合相见恨晚。而张良为刘邦献上的“首策”,便是勿攻项梁,避其锋芒而借兵转攻丰邑。他为刘邦献上的“次策”是对俘获的败军“刀下留情”,勿开杀戒。上述二策都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取得了极其良好的效果,对刘邦起事之初的羽翼丰满、深得人心,可谓功莫大焉。张良“二策”的理论依据,一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其核心是一个“忍”字,即隐忍一时之怒、一时之仇,而谋大局之胜。这个古老的权衡术延传千载,直至如今仍是中国人对人处事的经验之谈。二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即以笼络人心为核心的一种权谋之术。这其间包括丰富的内涵,诸如以威压之不如以德服之;作出某种姿态、某种让步甚至某种牺牲而使人心倾服,感恩戴德;“欲擒故纵”而使对方臣服;在生杀予夺时放其生路以使对方感念;以宽怀大度、善行义举,换取天下归心,等等。总之,目的是得天下,前提是得人心。

上述二策,张良的智慧谋略、佐政之才自不必说;而刘邦的从善如流、言听计从也确实难能可贵。领导者虽然位居统帅地位,却并非事事周全,高人一着;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决策的失误是随时都有的。而重大问题的决策失误乃是最大的失误,弄得不好,往往造成局面不可收拾。要避免这样的失误,除了领导者自身的多思慎行、多谋善断之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刚愎自用,独断专横,而要广纳群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刘邦在“欲攻项梁”与“欲杀数百战俘”两大问题上,起初的决策应当说都是错误的,缺少理智的;而由于听信张良之策,故能最终得到极为有利的效果。以此而论,刘邦可说是一位善听良言的称职的统帅。对于后世各色各样的领导者,刘邦的知人善任、从善如流,倒是值得效法与借鉴的。

我前面讲过,对待女人的态度,常常因身份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性格化的表现。看来刘邦现时已不再是市井无赖,随着其势力的增大,名声远播,身上也脱掉了一些痞子气,不论是出自本真也好,半是佯装也好,他的眉目传情,他的心向往之而不举止轻狂,他的“君子动口(心)不动手”等等,都自有其现时此刻的身份烙印在焉。至于“发乎情,止乎礼”的圣人之教,刘邦似乎还差一点火候,然而却已接近“形似”。这也许算是刘邦的一点一“链步”,只不过内心的好色与佯狂,倒是依然旧性难改,本色不变,很难说得上进步与否的。项羽嗜杀成性,骄横而又残忍,这是他日后败于刘邦之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还有他的刚愎自用、偏执轻狂、麻痹轻敌、粗暴狭隘、有勇无猛等等,都可以列为失败的原因。总之,“性格就是命运”,大抵如是吧。当然,项羽不是一无是处,他之所以能与刘邦长期对峙,而且在楚汉相争早期还一度占着优势,自有他独特的长处在。他的勇武与豪爽,威猛与刚强,他的江湖义气,壮士情怀,也还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介武夫的形象吧。

最著名的是他的“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既是他作为强者的英雄豪语,又是他作为弱者的恃强“误区”。“坑降卒万人”是项羽的一大败笔,是表面上的“胜利”实质上的失败;就像当年刘邦释放数百降俘是表面上的“退让”实质上的前进一样。在中国历史上,这二人是个性差异相当强烈的典型人物,虽然“刘项原来不读书”,他们两个的文化层次都不高;但作为乱世英雄,个性鲜明,对比强烈,各有千秋,而最终刘胜于项,则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性格的必然。

项羽与张良的差异,简言之,是勇与谋的差异。刘邦的最后战胜项羽,一言以蔽之,是以张良(还包括萧何、曹参等)为代表的刘邦集团智谋的胜利。这当宾舞不是说项羽集团就完全无智谋,而是说以范增为主要智囊的智谋并未完全被项羽采纳;这当然也不是说刘邦的胜利不是靠勇猛征战,以韩信为代表的统帅们是相当勇猛善战的。勇与谋,其实双方兼具,只是就其整体而论,刘邦集团的谋略、智慧略胜一筹。在这方面张良功不可没。张良劝刘邦暂时隐忍而拥项梁作楚王,这是一个层次,建立在张良“隐忍”哲学基础上的权宜之计;张良进一步建议刘邦与项羽结拜为异姓兄弟,这是第二层次。这就不仅仅限于隐忍,而是着眼于长久斗争的深谋远虑、雄才大略了。义结金兰是假,取彼代之是真。友好揖让是假,“取尔首级”、夺尔江山是真。在项梁(项羽)锋芒正露,势力正雄之际,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此不失为以退求进之良策。古老中国的隐忍之术,韬晦之术,被张良发挥得相当有水平。这一段史实,是很值得后来的权谋者、为政者好好玩味的。

项梁得范增之助,犹如刘邦得张良之佐。范增是历代谋臣中,忠心耿耿而足智多谋的一位代表人物。他劝项梁不作楚王,指出其好大喜功、只重名号之弊,这当然是肺腑之言,高人之见。幸得项梁采纳,以免蹈陈胜之覆辙。日后范增的作用是很大的,几与张良匹敌,而使双方成对峙之势。可惜项梁死得太早,而项羽接替项梁之后,不能很好地信任这位年老而忠耿的军师,这是导致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仁政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执政方针与施政措施。前者以“仁者,爱人”为核心,怜惜百姓,爱民如子。这虽然有其虚伪性,或者说有时仅是统治者的权宜之计,但往往能聚合人心,安邦定国。后者则以施暴、屠戮为其特征,视民如草芥,杀人如麻,涂炭生灵。虽能树淫威于一时,却常常以众叛亲离、一朝覆亡为其结局。在君主****的封建王朝,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路数常常与当权者、统治者的个性有关。刘邦和项羽的区别之一,即在于此。项羽以杀人为乐事,刘邦则面对暴行黯然神伤。二人个性的区别已然泾渭分明。从发展趋势而言,二人的成败兴亡因其不同的个性而早已成为定势。

如何对待知识分子,尤其是如何对待前来真心为你出谋划策的“儒生”(即“士”),历来是各类权谋者用人、决策的一个关键问题。

古有礼贤下士之说,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说,然而刘邦毕竟出身市井,痞子气非一时所能革除,当然不可能有周公吐哺握发以招天下贤士的胸怀与气度;但他一方面又在创业之初,为了图谋大业而求贤若渴。所以对待儒生、谋士,他的心情是矛盾的。于是有高阳酒徒求见,他叫来两个女人洗脚、爱理不理的举动。此举的涵义,一则是嬉皮生涯痞子气的长期影响,个性使然;二则是在儒生面前摆摆阔,拿拿架子,以不失“身份”;三则是试探性的,看看来人有无诚意,有没有真本事,他在“考验”别人呢。就这三条,已足见刘邦长于心计与权谋。

刘邦的绝顶聪明之处,在于认识了张良的价值。他懂得“十座城也抵不上一个张良”,懂得“子房一言,胜我千军万马”。这就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意思。当今研究“人才学”的专家们,是应当好好研究一下刘邦与张良的关系的,它犹如后来的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一样,大可作为历史上用人得当的显例。刘邦得张良之助,方能攻宛城,过武关,破蓝田,直指霸上,一举而夺取灭秦之功。

刘邦好色,旧性难改。入咸阳而直扑后宫,也许是野史闲笔,但却符合斯人性格。关键在于阻拦他贪恋女色丧志误国的,有两个人;而这两个人却以完全不同的气质、个性介入此事。樊哙出于打江山、得天下的直接利益的考虑,口无遮拦,拿“二世荒淫败亡”的先例警告刘邦,自有其鲁莽将帅的耿直可爱之处,但却效果不佳,难以说服刘邦。张良不愧良谋本色,大儒智慧,他进得宫来,不提女色误国之事,却谈楚军入关之险,分析胜败,权衡利弊,晓以利害,最后献上“还军霸上,暂避锋芒,虚与周旋,蓄势以待”的良策,直让刘邦日服。其时刘邦以十万之师而惧怕项羽四十万之众,一惊之下,何来色胆?后宫之事岂不迎刃而解?此时张良又宽他的心,劝他在后宫再住一宵,还说是一时尚无大碍。这做得多得体,多有人情味!刘邦不能不大笑而拱服:“知我者张良也!”张良之睿智多谋与善于攻心,由此可见一斑。

刘邦的“约法三章”是深谙民心之作,也是深得民心之举。暴秦不仁,乱世久矣,久乱思治,民心所向。刘邦的民心牌也是一张明智牌。它是张良“得民心者,得天下”理论的具体实践;尤其是刘邦与项羽相比,处于兵力弱势之时,更应当安抚民心(或日笼络民心),以图修养生息,丰满羽翼。

与此相对应的是项羽坑杀二十万降卒,顿时失尽民心。此举蠢则蠢也,根子是残忍骄狂,动机是斩草除根,效果却适得其反,天怒人怨。这是一桩历史上著名的暴行,后来的屠夫暴君几乎无人可与之颉颃。秦时中国人口不多,二十万精壮兵丁是何等比例的骇人数字!项羽一生功过虽众说不一,但仅此一项,已足可显见其杀人魔王本色。后世有谓之“英雄”者,此一暴行则使之大为减色也。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亦仅此一项,项羽失尽人心,楚汉胜败之势几可定论矣!在古往今来的叛徒中,我没有研究过,曹无伤是不是最早的或较早的一位。“身在曹营心在汉”,那是后来的说法;曹无伤是“身在汉营心在楚”了。其实说他是内奸亦无不可。古今中外,叛徒、内奸的特点一般有三:一是利令智昏,为一己私利所驱使,为高官厚禄、金钱美女所诱惑;二是错误估计形势,在谁胜谁败的问题上,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三是出卖情报,出卖机密,出卖主子(或朋友),总之是卖友求荣,叛友为敌或认敌为友,吃里扒外,里通外“国”。(指广义的“国”,有时是某个集团,某个派系或某个政治团伙)。这是最危险的一种人。是潜伏在自己营垒里的“定时炸弹”、“隐身杀手”。这种人极善伪装,是典型的两面派。这种人也最可耻,最可怕,危害最大,有时甚至因叛徒的出卖而关系到许多人的生死存亡,以至营垒本身的成败利害。所以,叛徒(或奸细)一旦被人发现,往往人人痛恨,严惩不贷。曹无伤后来被刘邦“立杀”,便是一例。

同类推荐
  •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那一世,你为古刹,我为青灯;那一世,你为落花,我为绣女;那一世,你为清石,我为月牙;那一世,你为强人,我为骏马。佛入红尘,红尘便是道场。隐世才女白落梅,以禅意写红尘,以佛法道人生,她从禅诗佛词中精选数十首经典之作,化云水禅心,入人间烟火。
  • 天地颂(第三部)

    天地颂(第三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我的猫咪在天堂

    我的猫咪在天堂

    这是一本用几十张黑白照片和真诚的文字共同记录下来的猫国回忆录。它讲述着一个猫咪家族和一个老北京家庭在不经意间跨越60年的真实故事。历经了运动、地震、拆迁、城市化和市场经济,有太多的时代变革和生死离别变更着人与猫国的生态版图,而守望彼此却成为了一代代猫咪和一代代主人流淌在岁月亲情里温情的习惯。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不是一本以“至猫奴”为名的媚俗宠物书,而是一本因笔触真诚才感人至深的回忆录,是一本以大量实用而非功利的养猫经验和气势磅礴的猫国历史为支撑的猫国百科全书。当你被它打动的时候,一部猫国的史诗长卷便渐渐铺开……
  • 云之美

    云之美

    《云之美》辑录了苗族诗人原嶂的一百余首诗歌,分云之美、情之美、悟之美、景之美四个部分。诗作题材广泛,诗思开阔,语言优美,时见哲思。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作者简介原嶂,本名熊荣元,苗族,1968年12月出生于中越边境一户贫困家庭。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传播学硕士,现供职于文山学院。曾做过中小学教师、共青团干事、政法干警、纪检干部、大学教师,历任丘北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富宁县县长、县委书记,文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出版有政论随笔集《感动》、诗集《云之心》。
  • 疯话五书

    疯话五书

    中国人向来有读古书的爱好,因为古书中深藏着社会的冷暖、人性的明暗,尤其是在历史变革时期,它仿佛是一面镜子,帮助人们廓清现实,对新生事物作出价值判断。所谓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论今,读古书的目的正在于此。申维先生的这部著作是一部笔记体文化随笔集,最大特色是文与史相映成趣。他从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出发,以漫话《聊斋志异》、品《水浒传》、戏说《西游记》、夜读《春秋》、解读《道德经》人笔,展开了对人生百态的精辟解读。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推出一系列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节目后,重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已然成为当今年轻人的一种阅读时尚。
热门推荐
  • 奥迦德传奇

    奥迦德传奇

    作为伯尼亚特大陆上千年来最最受人尊敬的英雄,在混乱时期,给大陆带来了和平与希望。然而就在他成就王道之时,胜利果实被他的朋友盗取。他在死亡之前给背叛者留下一个诅咒,并以无上法力让自己进入转世之途。一千年后,他重生于自己的后裔之中,重新走上辉煌的顶峰!
  • 蓝魁草

    蓝魁草

    天神降临吾于世,救世或毁世皆由吾定。既当不了善人,不如做个恶人。
  • 君魂帝魄

    君魂帝魄

    因能力太过强大,不想灵魂竟有了意识,一个灵魂多重意识,致灵魂分裂散落天际无法修行,再加所处之地灵气充裕没有灵魂的躯壳难以承受,只好借助意识重生于风云哮大陆,多位界面高手如云,然于她,不过是水面浮萍。众王语:裁决审判,君意君心。(本文为魔灵武三修,主角虽冷但并不失情。龙、血族、幽灵鬼魅、血兽、死神、精灵王众王中王皆为之臣服)
  • 中日恩怨两千年

    中日恩怨两千年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千多年来,在这片狭长的海域里,无数人怀揣着友好、仇恨、好奇、敬仰,乘风破浪,冒着被大海吞噬的危险,频繁往来于两国之间。公元一世纪,中国的冶炼技术,让日本从石器时代直接进入铁器时代;一千六百年前,来自中国的渡来人将文字带到日本;一千三百年前,鉴真和尚六次东渡,使佛教在日本发扬光大;汉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到近现代,日本对中国的文化影响则非常深远。我们今天频繁使用的大量词汇,大到“自由”“民主”“平等”,小到“卡拉OK”“人气”“达人”“萌”都是来自日本;日本人创造的产品和文化,更是深入到中国社会的每个阶层和角落。
  • 箭徒

    箭徒

    超人才会拯救世界,小人物为自己热爱的人和事不留余力。小人物的武侠梦。
  • 重生之落魄小姐

    重生之落魄小姐

    她用尽手段,陷害自己的堂姐,终于嫁他为妻最终却落了个家破人亡引火自焚的下场在死亡的最后一刻都不知道自家父亲与他之间究竟有什么恩怨他看着她自尽时心中一阵绞痛那一刻他多想抛弃一切仇恨带着她远离红尘可是他做不到他放不下仇恨只得转身离开他实在是不想看到她惨死的样子~上天怜悯再世重生为人她一定要解开上一世的迷
  • 转生三国志

    转生三国志

    不同的时空,同样的灵魂,他们会再次掀起庞大的撕逼大战,还是会走上其他的人生道路?一场由神医华佗精心策划的“手术”,让三国时代的英魂得以穿越一千八百多年的时空,重新降生于这个世界。刘备忙着四处搜寻着自己的武将,目的暧昧;曹操一心想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恢复自己的霸权;孙权则是马不停蹄地往世界首富的名号靠近……
  • 剑胆仙心

    剑胆仙心

    一个名叫彦小枫的普通少年,养父被人莫名杀死,危险之际自己被九州七侠之一的酒中仙救下,对自己的身世来历一概不知,而复仇路上的遭遇,使他慢慢了解自己的真实身份,渐渐成长的少年,在经历了爱情、友情、成功、失败后,当放弃了自己的复仇的私念,为天下苍生而战时,又将续写九州四海怎样的传奇?那个曾经被万人敬仰崇拜的真实身份又会是什么?敬请期待《剑胆仙心》,延续你内心最初的感动,原汁原味的仙侠世界带你找回那份久违的期待……
  • 品质与修养

    品质与修养

    品质和修养是做人的关键。一个有品质游修养的人,是会受到欢迎的。本书将教会大家提升品质和修养的方法。
  • 猎艳狂尊

    猎艳狂尊

    一个沦为卑贱下人的古老世家少爷,变成一个狂到没边、厉害到极致的风流狂尊,是畏惧,是敬仰,都已不重要,关键是他已经站到这片大陆的顶点,耀眼的光环使他成为了传说,也成为万千少女的神。